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哪个更有含金量?

肾掉打下


武汉新冠肺炎事件,使得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像高福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形象将一落千丈,而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工程院院士才能被广大群众认可!


用户智廋


读书的时候,实验室隔壁就是工程院院士,而楼上则是科学院院士,而且这两位院士都是在我读书的时候评上的院士,也是完全由学校培养起来的院士。由于是身边的院士,所以对于他们也了解很多。借此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说句实话,单从对着两位院士的了解来看,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都是一样的厉害,含金量一样的高!先说说这位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的是不对称合成,可以说是不对称合成领域里面的大牛。虽然他不做工业化,不做横向,研究的是基础领域,但是每年发的Angew不计其数,所设计的反应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很多药厂的领导都认识他,每年过来招聘都会想见见他。也是由于他在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评为院士。

而另外一位工程院院士,虽然总体上看发的文章数量和整体级别没这位科学院院士的高。但是这位院士研究的确是阻燃材料,一种非常非常实用,对社会有极其重要研究价值的材料。现在很多的防火材料,据说就有他在里面的极大贡献!只要涉及到高分子阻燃,想到的第一个就是他,可以说他就是这里面的殿堂级人物。正是由于他在阻燃这方面的杰出贡献,才被授予工程院院士。


所以在我看来,这两位院士都很厉害。一个是把基础科学做到了极致,一个是把应用做到了极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所以说,二者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答主从推荐程序上看省部级科协可以推荐工程院院士而无法推荐科学院院士,从而认定科学院比工程院好点。但这样其实是错误的,推荐程序只是根据两院院士的类型不一样而指定的程序而已,从贡献上来看,两院院士是一样的。国家给于的待遇也是一样的,都是副部级。就像我们不能说袁隆平是工程院院士,就比科学院院士含金量低吧?

科学院和工程院,只是评选的范围和研究对象不一样而已,但二者的含金量确是一样的。


科学探秘频道


理论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都是一个级别,荣誉是一样的,不存在高下的区别。在待遇上,他们都享受院士津贴,这个钱的数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些单位会有额外的补贴。从补贴的数额来看,似乎工程院院士拿的钱,还要多一点。不过,从官方层面,一般认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是平级的。

在民间,也就是在老百姓心目中,其实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最高级别的中国科技协会,才可以推荐一个中科院院士,省部级的科协单位是无权推荐的。而工程院院士,省部级单位就可以推荐。有些大型企业,它们本身的级别就很高,所以可以推荐自己单位的负责人做工程院院士。这样,很多企业负责人也做了工程院院士。但是,他们想再进步,兼任中科院院士,即“两院院士”,很多人就自认没有这个资格。这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之中,中科院院士的份量更重一点。做中科院院士,要有理论上创新的,得拿出论文出来,这个论文得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权威期刊上面,不是自己企业内部的期刊。


怀疑探索者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中国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权威,代表中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两者都是高级人才,但研究领域和工作性质不同。院士是荣誉称号,是用来表彰其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级科学人才,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科研工作者;而以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级技术人才,是在工程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技术专家。如果按研究领域大致分,一个是理科一个是工科。主要是侧重不同,中科院院士主要是从事科研理论等方面的高级科学人才,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工程技术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有人既是科学院院士又是工程院院士,说明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区别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义务与权利包括: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院士会议,承担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积极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义务和权利包括: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虽然为终身荣誉,但是如果违法,这一荣誉也会被剥夺!

例如,我国世界第一例克隆羊的科学院院士李宁因为非法挪用科研经费,且数额巨大,已经触犯刑法,被剥夺院士称号!


轩杂谈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

在学界通常有这么个玩笑,“学士、硕士、博士、院士”,再努力的话,可能变成烈士。这是一句玩笑话了,但却揭示了评院士之难,“难于上青天”。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包括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6个学部。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年,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 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包括工程管理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和医药卫生学部等9个学部。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菜鸟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科学院是有6个学部,工程院有9个学部。这两院是我国科学家终生追求的目标,有些人穷其一生,可能也进不了其中的一院,能进去的一般都是国宝级的科学家了。有的老专家还是两院的院士,那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菜鸟还是有个疑问了,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屠呦呦先生就是没有成为其中的一院的院士,但她的贡献也是极大的,这个菜鸟就是很诧异。

大家看看这个院士工作单位的分布情况。一般都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家可以看看。总的来说,这两院的实力并没有高低之分,含金量都是顶级的了,随便一个都是国宝级的人物。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导师,各种专家学者视进入两院之一,是此生追求的梦想。可是毕竟每年进去的人数数量有限,很多人都等不到那一天了吧!不过,这两院的实力的确是我国顶尖的,含金量都是一样的。


菜鸟大师兄


科学院着眼于基础科学。工程院着眼于工程技术应用,社科院是社会科学。但现在学术不端,腐败贿选大有人在。丘成桐说过美国科学院90%有真才实学,国内科学院只有40%有真才实学。


阿鲁巴彦


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二者都领域内的翘楚,在金字塔尖的人物。二者的评价标准是有一定区别的:

1、以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级科学人才,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科学院院士多研究的是基础领域,经济效益没那么明显,但是理论创新性及发展前景肯定是巨大的。

2、以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级技术人才,是在工程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工程院院士要求是技术人才在本领域内实现了突破性革新,带来某个产业的重大变革,更多要求是实用性。



根据以上分析,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都含金量十足的,也许有个别滥竽充数,但大多数都有硬实力。就像文状元和武状元一样,一个治国,一个安邦


竹兰三尺


这个当然是科学院院士含金量高一些,虽然都是院士,但大家还是要区别对待的。

为什么如此说?

理由如下:首先从推荐级别上来说,比如北京市的科学技术协会就可以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但不能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有更高级别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可以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就是说,省部级的科协组织只能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但不能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是从行政级别上来说的,好像是科学院院士级别更高一些。

其次,中国科学院是一个实体组织,有自己的研究所。但中国工程院没有自己的研究所。当然了,科学院院士并不一定在科学院上班,也可以在大学上班。

当然了,从对国家的贡献来说,则不一定工程院院士就比科学院院士小。因为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绝对的。

你现在这样比较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本身就不是一个很科学的提法。总体来说,两院院士的含金量相差不大,就好像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差异吧。


潇轩


其他都相同,工程院院士实用性更大,人脉更多,还有很多实职,淮南局总工,工程院院士,中国矿大安理工都要聘请,最后进母校。

科学院院士,不是含金量低,以研究为主,,接触范围小,出成果周期长,能否出成果,还是未知数,未出成果的有几个是知名的,为科学奉献是一輩子事,不为名利的科学家,更应得到尊重。



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您的这个问题问的好,很难回答,但是我个人感觉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无论评上哪一个都极具含金量,您这个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对我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不是特别清晰。

不过,没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从以下三点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院士,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加深大家对我国两院院士的认识和认可。

1.两院院士的基本含义和增选历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1955年,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产生,至1990年进行了几次学部委员增选,并确定了两年一度的增选制度。1993年10月,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6月,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产生。1998年6月,实施资深院士制度。1998年6月,首次有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截至到2018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79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于1994年6月设立。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选举产生,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截止到2019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857人。

2.

两院院士的基本情况

两院院士都具有较高学历,硕士以上的学历者过半。1955-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的学历层次较高,硕士以上学历者占两院院士总数的51.37%,其中博士(含副博士)学历者占院士总数的34.12%。

近四成两院院士在国外获得学位,美苏海归占主流。两院院士中有海外留学背景者约占院士总数的37.25%,当中约78.12%院士博士(含副博士)学位。

两院院士就读于国外3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院士人数最多的十所院校依次是:前苏联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等(这是都是当时和现在的世界一流高校)。

3.两院院士的评选要求

都要求在某一领域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还要求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经过上述三条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两院院士首先自身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素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很多人从小一直是“学霸”;2)两院院士长期从事自己擅长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性成果,培养了很多该领域的专业型人才;3)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尤其是在我国科学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很多人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综上所述,两院院士是最高的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不论评选上哪一类院士,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标杆,是我国科学事业不断前进的技术保障,含金量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喜欢的小伙伴们记得加关注啊,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大家带来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