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高速出口核查出现“漏人”公交停运有人建议坐“黑车”

为全面扭转疫情局面,温州启动25条紧急措施,并加快落地。高速出口、车站等交通卡口是阻断疫情的门户,至关重要。作为温州疫情最严重的乐清、瑞安,实际防控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2月2日中午11时30分,记者驱车从甬台温高速乐清北出口下,收费站外用反光锥隔出了长长的通道。两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站在通道两侧,示意记者摇下玻璃窗,然后检测体温。记者发现,高速出口的检查程序分为4道,除了体温检测,之后是查看身份证、信息登记、车辆放行。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把车停在停车道上,然后前往信息登记处。信息登记处有3名工作人员,一边登记身份信息,一边询问你从哪来到哪去,找什么人。一名四川籍女子说要回乐清的出租房,工作人员便要求该女子拨通房东电话,房东证实“担保”后予以放行,同时记录下房东的姓名、电话号码。

整个流程看似非常严谨,不过也有赖于司乘人员提供的寻访对象信息是真实的。按照温州25条规定,主要交通干道入口要“两查两问”,即查身份、查体温,问目的地、问旅行居住史。但记者发现,前后登记了10多辆车,都没有询问是否去过湖北等旅行居住史。

令人疑惑的是,司乘人员在登记后,并没有已登记的凭证。记者二人在信息登记处徘徊了一阵未做任何登记,其中一名记者驾车离开,工作人员居然放行了。随后,另一名记者堂而皇之步行离开,也未受任何阻拦。前后两道关卡明显缺乏有效衔接。

中午12时49分,记者来到乐清动车站。在进站口,一名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面戴口罩,手持体温枪,所有进站乘客均需接受体温检测。

批评:高速出口核查出现“漏人”公交停运有人建议坐“黑车”

乐清动车站行包安检员未佩戴口罩

整个动车站很安静,每位乘客都戴着口罩,避免大声说话,拉开座位距离。候车室的便利店、小吃店也停止营业了。不过,在记者观察的近10分钟内,车站的行包安检员一直未戴口罩。清洁工阿姨正在打扫楼道,她说自己和往常一样每天打扫一次,消毒两次,不同的是,“现在保安会帮忙额外消几次毒”。每趟列车乘客出站后,工作人员还会对出站闸口喷洒消毒液。

50分钟后,从上海发往厦门的列车到站,出站的旅客只有零星几位。出站口设有红外线自助测温仪,几步开外还有工作人员查验旅客的身份证。

一位工作人员拿着登记表坐在出站口,但乘客都走完了,并没有做登记。“你们要什么情况下才登记?”记者问。工作人员说,他们只登记有湖北等重点区域旅行居住史记录的人员,当天上午已经登记了3个,普通乘客不登记。“里面铁路部门可能登记过。”

伍明芳是出站旅客之一,来自福建。他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既没有问他从哪里上的动车,也没问他要到哪里去。

随后,记者又来到乐清白石街道汽车站,很多城乡巴士停在广场上。广场一侧是白石街道上陈村村两委的办公房,此时里面聚着不少人。

“所有的公交都停了,乐清所有的公交都停了。”见记者询问如何去乐清柳市镇,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不过他又指点记者,可以乘坐黑车,“就在前面不远的十字路口,停着不少车,里面有坐着人的都是。”

批评:高速出口核查出现“漏人”公交停运有人建议坐“黑车”

瑞安出口当时情况

当天下午3时,记者又来到甬台温高速瑞安出口,由于车辆众多秩序有点混乱,匝道上车辆排起了长队,记者等待了近5个小时才下高速。排队近5小时,检查仅花2分26秒。工作人员查看了记者的身份信息,询问了电话号码、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过均未核验。记者告诉工作人员,“我从温州市区过来,准备去瑞安东山街道购买海鲜。”实际上,记者是从乐清过来,目的地也并非东山街道。工作人员做完记录后,随即放行。

防疫形势严峻,温州25条能否落细落实事关全局,本端将继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