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傳說前蘇聯在挖到地下1.2萬米的時候,發現了地獄,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其實

這是一則典型的虛假傳說,純屬以訛傳訛,故事雛形最早源起自1990年美國宗教節目的“誤傳”(在節目中援引“某報紙”來證明地獄存在),隨後被各個宗教雜誌轉載,因而衍生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版本


只是由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網絡並不發達,所以這則都市傳說停留在電視媒介和紙媒(主要是報紙)上,直到2000年之後在網絡平臺上面爆發,通過各種各樣的“以訛傳訛”變成了今天這樣的故事。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實際上,這則都市傳說至少在1990年已經出現,並在北歐地區廣泛流傳。


蘇聯的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鑽探了世界上最深的一處深井,深井在14.4KM之下發生異變。挖掘儀器震動強烈,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地心內部竟有一個空腔。溫度也升至2000度,科學家使用超精度錄音機探測,卻聽到了類似人類的慘叫呻吟聲,他們認為自己挖開了“地獄之門”。



這則都市傳說硬傷頗多,純屬“以訛傳訛”的故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則都市傳說的源起,是來自於宗教性質節目和雜誌,沒有任何科學基礎和來源。我們能看到最早的幾篇關於“地獄之門”的報道,主要是來自於美國和北歐。


在1991年,瑞典的都市傳說研究者Bengt Af Klintberg已經聽說這則“傳說”,並在已經與美國的民俗學家布魯範德取得了聯繫,發現這則傳說除了北歐地區以外的北美廣泛流傳,信件內容已經被編入《都市傳說百科全書》。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彼時,蘇聯已經解體,原來的超級大國不復存在,但是關於前蘇聯時期挖掘出地獄之井的都市傳說已經在包括斯德哥爾摩在內的北歐各個城市中廣為流傳,成為街頭巷議的主要話題之一。


而實際上,最早關於這則都市傳說的報道來自於美國。早在1990年2月,原型故事已經出現在美國媒體上。來源於一檔帶有明顯宗教性質的節目——《Praise the lord》。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這檔節目現在仍然在播,只不過改名為《Praise》。很遺憾,在這則都市傳說的傳播過程中,這檔節目起到了很不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是最初將這則都市傳說“發揚光大”的“始作俑者”之一。


正是在這個節目中,這則都市傳說以及相關細節,比如西伯利亞、鑽井深度等等內容傳播給了大眾,並藉助該媒體進一步傳播,而在出處上僅僅說明是來自於一則芬蘭的報紙嗎,卻並沒有給出任何出處信息。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關注謠言研究的媒體人——Rich Buhler)


然而,美國也是有比較“較真”的媒體人的,比如Rich Buhler,他對於這則都市傳說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刨根問底”,但是並沒有找到所謂的“芬蘭報紙報道”,而是發現這則都市傳說最早的文獻雛形是發表在1990年7月的第34期《Christianity Today》雜誌上。而同樣,這是一部帶有非常明顯宗教性質的雜誌,並沒有任何在科學領域的權威性,甚至可以說傾向性(即相信地獄存在)非常明顯。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這部宗教期刊時至今日還在不斷“連載”,是比較著名的宗教雜誌之一。而在最初的那個報道文章中並沒有任何依據,只是援引了挪威奧斯陸的“一篇文章”,亦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同樣記載這則的故事的雜誌還有《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s》,不看看出,這些雜誌有個共同的特點——都不是科學雜誌,而是宗教雜誌!這意味著,他們的立場是“證明地獄存在”,然而這則故事都是基督教宗教雜誌在“相互轉載”,作為地獄等內容的宣揚而不斷傳播的。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則都市傳說所謂的“源頭”,其實相當“荒誕”,涉及的幾家媒體和雜誌都是帶有明顯的基督教傾向的雜誌,所謂“文章出處”涉及到國家也是瑞典、芬蘭、挪威等同樣被這則都市傳說“肆虐”的國度,毫無任何真實性可言。但是,絲毫不影響這則都市傳說的廣泛流傳。


儘管如此,還是在媒體的炒作下,演化出來了大量以此為母體的版本而且“越傳越邪乎”,比如以下這則報道就是源自“地獄之井”傳說在美國的“改版”: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先是西伯利亞(實際上科拉半島的深井並不在西伯利亞)後來變成了“阿拉斯加挖掘出來的撒旦”等等,都是這則都市傳說的“變體”和“衍生物”。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這是1992年4月7日,美國報紙Weekly World News發表的文章“Satan Escapes from hell”(撒旦從地獄中逃出),講述的故事如出一轍,大致是科研人員鑽井中鑽開了地獄之門,出現了撒旦臉型的煙霧,不過發生的地點從西伯利亞改為了阿拉斯加。其時間在西伯利亞的“地獄之井”流傳之後的一年,說明這則都市傳說是其變版之一。


這則故事能夠達到如此廣泛的傳播程度,當然不僅僅是宗教性的媒體宣傳,大眾媒介以及大眾興趣點也是主導因素,這裡顯然時代因素和事實基礎為這則都市傳說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這則傳說其實有著明確的原型故事,只是遠遠沒有傳說本身那麼“邪乎”。"地球望遠鏡"計劃確實是前蘇聯的重大科研項目,而且確實鑽探到了很深的地層,大約13000米左右,也確實在80年代中期終止了了這個項目,這些事實都成為了都市傳說的基礎。


事實上,蘇聯“地球望遠鏡”計劃擱置有兩層原因,一層是遇到了科研上面的困難,比如高溫(但是遠遠沒有都市傳說中說的2000度那麼高);另一層則是資金不足,八十年代中期的蘇聯經濟逐漸捉襟見肘,使得這則大型科研項目難以為繼,被迫中斷。這個被迫中斷的科研項目留給了各類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才有挖穿地獄之門導致科研項目終於的謠言產生。


其次,我們必須指出這則都市傳說中的一些科學上面的“硬傷”:

(1)第一,所謂的“科拉半島深井”根本不在都市傳說中的“西伯利亞地區”;

(2)第二,13000米深度的鑽井並非獨一無二,卡塔爾和庫頁島上面有更深的鑽井(但是為斜井),即使比較垂直深度,也能達到12000米,並沒有發現所謂的“地獄之門”。中國鑽井也計劃在向13000米~15000米攻堅,目前科研中也沒有任何異常。

(3)第三,都市傳說中經常提到的還有一位名為Mr.Azzacov的科研負責人實際並不存在。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邏輯硬傷多如牛毛,然而還能流傳廣泛,也是藉助“張冠李戴”的作用。現實世界中還真有那麼一個所謂的“地獄之門”,不過並不在西伯利亞,而是在土庫曼斯坦境內。從場景上確實有那麼幾分地獄的感覺:


前蘇聯鑽井挖到地下1.2萬米深淵,地獄之聲乍現


土庫曼斯坦境內的達瓦札,本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地方,不過1971年前蘇聯科學家在此發現了一個充滿天然氣的地下洞穴,為了防止天然氣外洩,點燃了這裡的洞穴。火焰燒至今日尚未熄滅,被人稱為“地獄之門”,在旅行愛好者中算是家喻戶曉的“景點”了。


這則故事傳說有個意外“有趣”的地方,就是無論在哪個故事版本中,無論咱們的“地獄之井”是從哪裡挖出來的,研究負責人的名字總是不變的,都叫“Mr.Azzacov”,無論是在阿拉斯加挖出撒旦還是在西伯利亞挖出地獄之門。在美國Weekly World News竟然還有一個全名,叫Dmitri Azzacov。當然,肯定是查無此人,這就是虛構出來的人物,子虛烏有。


這個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為“奇葩”的科學研究人員了,可能根本沒有之一。無論身在何方,總是致力於掘地,而且不挖出來點邪惡的東西或者搞出些“么蛾子”決不罷休。


不過,一些研究者也在考證這個Azzacov姓名來源,最終他們找到一篇發表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面的文章《The World's Deepest Well》,署名為Ye.A.Kozlovsky,部分研究者認為,這是那個奇葩科研負責人的姓名原型,經過修改後變為了Azzacov。


這裡提一句,這篇文章本身其實沒有任何問題,我看完之後覺得是那種大科普式的文章,基本的事實上面沒有大的錯誤,科學性是有的,也根本沒人提到什麼“地獄”之類的內容,客觀描述了克拉半島上面的科研項目而已。


最後一個大家的關注點,在於網絡上流傳著一段詭異的、所謂的“錄音”,實際上是取自某恐怖電影音效——1972年恐怖電影《Baron Blood》。


實際上,這則都市傳說最初傳播也是和一些國家對蘇聯的感情有關。最早流傳這些都市傳說的國家如芬蘭、美國等均與蘇聯有些不愉快,民眾中間對於蘇聯各種“黑歷史”相關事情也熱衷於討論,導致實際上地獄之門、殭屍這種“駭人聽聞”的都市傳說都變成“蘇聯邪惡實驗”,並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播力度和可信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