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麗:我是一名黨員,我必須衝鋒在前

玉林新聞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日子裡,深懷大義的白衣天使們臨危不懼,離開家庭、丟下幼小的孩子……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疫”一線,不經意間留下了看似平凡卻深深撼動人心的點滴。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必須衝鋒在前……”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80後的護士長徐麗麗就是廣大“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中的一位。據瞭解,自醫院組建隔離病房的第一天開始,徐麗麗到現在都沒離開過隔離病區。

沒有晝夜之分的工作

徐丽丽: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

徐麗麗在護理病人。

自疫情發生後,醫院立即組建疫情救災治第一梯隊,主動請纓的徐麗麗負責隔離病區的組建工作。搬床、騰病房,準備隔離衣、手套、口罩……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在她的帶動下,不到半天時間就做好了隔離病區的所有準備工作。

病區投用後,作為護士長的徐麗麗經常忙得顧不上喝水、吃飯。除了正常管理隔離病區、與各部門溝通以外,還要對奮戰在疫情一線、家人不支持理解的年輕護士進行心理疏導。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6時持續到次日凌晨1時,工作中為了節約防護服,甚至不敢喝水、吃飯,直到手頭上所有的工作完成後才脫下防護服,飲食、休息。徐麗麗說,剛開始的兩三天因工作比較累,睡覺時也是想著與患者、防治護理有關的事情,基本上一整夜睡不著覺。

繁忙瑣碎的護理

徐丽丽: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

徐麗麗(左二)隔離病房檢查日常管理工作。

護理工作是繁忙而瑣碎的,徐麗麗帶頭與護理人員一起,除了對隔離病房的病人和留觀人員進行常規的護理工作之外,還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為了預防感染,減少其他醫護人員與病人的正面接觸,徐麗麗寧可帶領隔離病房現有的護理人員加班加點工作,也儘量不讓醫院多派人員進隔離病區。徐麗麗說:“白天要盯著護理人員各個環節是否做到位,晚上才能靜下心來檢查護理的病歷質量。”

對於病人的治療難度也很大,進入確診病人的病房要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戴隔離手套,走路都很不方便,給病人打點滴就更變成了難題。徐麗麗回憶起她第一次給確診病人打點滴的情形——由於病人是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病人在心理上有恐慌感,除了交待醫囑、護理上的注意事項之外,還要進行對病人的心裡疏導,這樣一個來回就用了平常護理10多個病人的工作量,並且隔離衣寬厚,再加上生了二孩產後腰椎落下了一些後遺症,所以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吃力,但是她說:“只要是為了病人的醫治,自身的問題沒有克服不了的”。

在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上,徐麗麗也是盡心盡責檢查每一位醫護人員的防護情況。自每天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入病房之前,她都必須對每一位醫護人員從頭到腳認真檢查每個細小環節是否防護到位;就算在病房裡面工作中也時時提醒醫護人員時刻注意個人的防護。她常說:“保護好自已才能盡更大的努力面對更兇險的疫情”。

思念孩子的心情

徐丽丽: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

徐麗麗抽空與家人視頻中想著2歲的寶寶不禁潸然淚下。

徐麗麗投身抗疫一線後,繁忙的工作使她顧不上年邁的父母,顧不上丈夫和兩個孩子,每天只能抽空跟家裡人微信視頻。 “媽媽呢?”“媽媽回來!”這是她自進入隔離病區後,2歲小孩在視頻中說得最多的兩句話,每到此時,堅強的她都不禁流下了淚水。丈夫也是本院的醫生,平時大家工作都很忙,但為了讓她安心工作,專門把老丈人接上來照顧兩個小孩。想著她年邁的爸爸照顧著兩個孩子自已卻無法回去,心裡充滿了歉疚。

說到兩個孩子,徐麗麗的聲音哽咽著:“最近幾天,也許跟他外公生活不習慣,感覺2歲的小寶貝明顯消瘦了很多。”她的心裡真的很難受,真想抱著兒子親親他的小臉。惟願早日戰勝疫情,還人們平靜幸福的生活。(通訊員 龐香榮 鍾錦燕 韋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