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孙慧)“上岗执勤一定记得戴好口罩!”这几天,米脂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老民警马宏伟和同在县局交警大队上班的儿子马瑞在微信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话。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县局根据县委政府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取消民警休假,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配合卫生、运管等部门做好进出城路口的人员核查登记工作,严防疫情流入。老马是治安大队的老民警,处置突发事件经验丰富,被首批派往县城南入口值守。同在交警大队上班的儿子马瑞也返回工作岗位,负责县城北入口王沙沟路段的值守,这对警察父子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南北守望。

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2月2日,得知这对“父子兵”正好在晚十点这一相同时间点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值班,我们决定去探班。从县局出发,驱车一路向南到达老马的执勤点,大约5分钟车程,却感觉比平时远很多,可能是因为特殊时期的原因吧,国道两旁灯火通明却寂静无比,随行三人都没怎么说话,大抵应和我一样想象着老马暮冬寒夜里在防疫一线值守的艰辛吧。到达目的地,还没等下车,就听到了老马爽朗的笑声,深夜值班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异常高兴。

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没等寒暄,一辆陕A牌照的小轿车驶出收费站,老马就忙着开始工作,上前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引导司机进行登记,他一边娴熟地工作一边提醒身边年轻的执勤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任务流程结束,在嘱咐司乘人员安全驾驶后,他还不忘与身边队友调侃:“大家辛苦啦!”博得在场执勤人员一阵欢笑,这个冬夜的执勤岗周围似乎瞬间变得温暖了许多。老马是一名年过五十的老党员,高血压、老寒腿终年与他相伴,春节后的米脂室外温度在零下,在冷地上站久了双腿就会酸胀,年轻的同志让他多休息,老马才不干呢!他生性豪爽乐观,从警三十载,虽不慕功名,却有极强的责任心,只要揽在肩头的事儿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完成好,他一遍遍重复:“南门有我们在,放心!”

一起执勤的同事偷偷告诉我:“老马有戏,高兴了就会高歌一曲给大家加油鼓劲儿。”对呀,老马还是局里的文艺积极分子!说起当晚与他在同一时间点值班、值守北门的独生儿子,老马满脸的自豪,好男儿,就应该冲在一线,不能凄凄切切,这是老马的肺腑!他告诉我们,从大年初二值班开始,他就已经和儿子约定,因为这次执勤任务特殊,每天在一线接触大量外来车辆人员,疫情解除前尽量不要回家,吃住在单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于自己和儿子的决定,作为老警察家属的妻子自然是绝对的理解和支持。与我们谈话间隙,老马的微信来消息提醒,是儿子发来的消息:“老爸,天寒地冻,注意给你的腿保暖。”老马收起手机,缓缓地说:“儿子长大了,处事也稳健了,等疫情过去了,我就推荐他入党,老子是党员,儿子自然也要传承!”此刻,他深邃的眼底透着无尽的柔情。我们驱车向城北小马的执勤点出发时,老马居然向我们敬礼致意并高喊:南门有我在,你们放心!看着老马的身影模糊在暮冬的寒夜里,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受老马的感染,我们一路向北的行程很是轻松,听主任讲老马的早年“轶事”,设想“大疫”过后的轻松和踏实,畅聊甚欢。

位于王沙沟段的北门执勤点,是进城、走242过境线、上高速的所有车辆的必经之路,车流量明显大,我们到达的时候,老马的交警儿子小马正在紧张的工作,指挥车辆驶入待检区,提醒司乘人员配合医务人员测体温,引导司机登记,指挥已检车辆有序通行等等,这个稚气未脱的90后交警,指挥手势标准娴熟且不失帅气。稍一得闲,便连跑带跳地来到我们面前,隔着口罩跟打招呼,眼睛明亮有神。问起值班情况,他跺着脚直说“冻”,数九寒天,穿着执勤皮鞋在没有解冻的地面站久了,脚心就会冰凉,直到麻木、没有知觉才能好一些,上岗以来的每一次执勤他觉得最难熬的就是这一关。

“所以你才会给老马隔空喊话,注意腿部保暖吗?”面对我的问话,小马羞涩地笑:“你是怎么知道的?老爸多年的老寒腿,怕他又犯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我答应老妈照顾他。”此时,我分明看到他眼底有一片晶莹的东西在流转……

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子兵”

离开时,小马向我们挥手致意,在闪烁警灯的映衬下,他挺拔的身姿像极了老马。

疫情当前,这对普通的防疫第一线的警察“父子兵”是更多的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警察父亲、警察儿子、警察母亲、警察女儿的群像缩影,他们没有豪壮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有的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无畏和担当,有的只是舍小家为大家,哪里需要哪里上的使命情怀。为这些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警察们点赞!

车子驶入城区已近深夜,古老而美丽的米脂县城灯火璀璨,紧依绵延的无定河而卧,在暮冬的寒夜里更显静谧祥和。我在想,那温暖的万家灯火里定有像老马和小马这样的守护者想回却不得回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