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甘肃行者杨


我们这里是说:紧腊月,闲正月,不紧不慢是冬月。冬月其实就是农历11月。

为什么冬月属于不紧不慢的月份,冬月原本是农民们把锄头挂起来的时候,农具全部收起来了,正儿八经到了农闲季节,农民们本来应该很清闲的享受冬月,正好天气冷了,躲在家里围着炉子煮茶唠嗑。

但冬月又是年前第二个月,有些年前工作要开始筹备了,比如到山里砍柴,如果过去,农村女人要开始着手给家人缝过年穿的新棉袄棉裤,甚至是家里哪需要修整,趁着农闲可以整理,不着急忙活,但要开始料理打算过年,以及过年以后的农业和打工计划。

紧腊月,腊月是农历12月,农村的12月是很忙碌的时候,过年要把家里收拾的亮亮堂堂,哪里看着不对心思,赶紧修改,买新衣服,准备面粉,过年前扫灰,炸面鱼,做大枣饽饽,特别是东北人,能包好几大瓮饺子,能把一正月的吃食都准备好了,所以腊月里农民们能忙到团团转,各种准备年货。

闲正月,只有正月里才是农民最闲散的时候,一不用种地,二不用操心,就安心走亲戚,吃腊月里准备的吃食,每天玩玩乐乐,喜欢打牌的打牌,想玩麻将的玩麻将,等出了正月,就该收心该干啥干啥了,所以农民们一个正月就是敞开玩的时候。

只不过现在农民正月初六就开始外出打工了,没有像以前那样耍正月的悠闲自在,要早早出去挣钱养家。这些俗语是过去俗语,拿在现在说不太合理。


看农村说农事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已经到了农历的十一月份,今天是农历的十一月初七,距离春节还有不到60天的时间。眼看着春节越来越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很多农作物进入休眠期,农民也可以趁机好好休息休息。在农村关于农历十一月有句俗语,那就是“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

紧腊月:说到腊月便想到了一句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相信大家对这个童谣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节日就是春节了,一放了寒假早早地把作业写完,大人忙着准备年货,我们小孩子则忙着吃大人们准备好的年货。记得小时候一到了腊月大人们真的好忙,刚进了腊月家家户户便张罗着杀年猪、煮猪肉,把所有的房子都扫干干净净,还要把家里里里外外能洗的都洗干净。妈妈还要接连好几天都要蒸馒头、蒸年糕,还要炸丸子、炸藕盒等等,所以那个时候觉得一到了腊月大人们都好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现在人们过年准备年货是越来越简单了,不再一锅一锅的蒸馒头,洗衣服的事情交给洗衣机,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体会不到忙碌紧张的腊月了。

慢正月: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腊月最开心,但是对于大人们来说,正月才是一年之中最闲的月份。不管是大年三十有多忙,还是有多少活没干完,但是只要到了大年初一就不再用干活。我们这里主要吃馒头等面食,因为腊月已经蒸了很多馒头,所以到了正月,几乎所有的人家在正月十五之前都不用再蒸馒头。为了让人们好好地歇一歇,很多日子不让妇女们摸针线,不让蒸东西,其实作用都一样,那就是让人们好好歇一歇。以前之所以大家在正月很闲,其实就是正月时天气还很累,很多农活不能干,所以让大家好好歇一歇。现在很多农村人不再靠种地为生,工厂也早早的开工,一过了正月初六,很多农村人便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再也体会不到“慢正月”的感觉。

不紧不慢十一月: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一月又有活干,又没有活干。虽然到了十一月份后很多农作物已经进入到休眠期,但是菜园子里种植的冬储蔬菜还没收获,农民要抓紧时间将冬储蔬菜收获到家,以免天气再冷以后会冻害,影响储存。因为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很多过年要准备的年货还不用准备,所以便是不紧不慢十一月。

在以前农村人到了冬天就是按照“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来过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很多农民都不再像以前只种植为生,而是选择外出打工,所以现在在农村这个说法也慢慢的消失不见。


守护初心


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什么意思?


紧腊月;这个说法是因为过了腊月之后马上就要过年了,以前的时候每当过了腊八就能越来越能感受到年味,特别是在农村的时候从腊月开始要忙活这过年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时候开始家家户户杀猪杀羊的都开始了,而且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商品也开始变的丰富起来,现在依然是到了年底,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等等的这就是腊月紧。

慢正月;意思是经过了准备充分的腊月,人们迎接了新年,在过年的时候要好好吃喝玩乐一下,一家人看看春晚,坐在一起聊聊天。各家把美食摆在桌子上,串串亲戚,这段时间在农村的时候田地里的活也都停止了,一般都是过了15之后才能下地干活或者出去上班。所以这段日子被人们形容成慢正月。

不紧不慢是11月;其实这句俗语完全是适合东北地区的,因为在以前的时候11月份东北的地就基本冻上了,东北的水田和旱田农作物在10月末基本也都收割完毕了。进入11月份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活了,卖粮的卖粮,再就是把地里的秸秆都拉回家少了,所以这也就是不紧不慢11月的由来。

综上所述这句俗语完全是反应了我们农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只不过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打工,以前的生活规律都变了,大都是过年前俩天才回家,过完年之后不到初五初六就的赶着回去工作了,所以这句俗语现在也变的慢慢过时了。


好了老贾关于紧腊月,闲正月,不紧不慢11月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感觉不错的话就给点个关注和赞吧!


老贾聊三农


自从我长大成人以后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时间过的很快,昨天我还在和家里人说这一年还没有怎么过呢,马上就要迎来2020年了,要知道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农村就会有一些和往日不同的景象,比如说问题当中用俗语的方式总结的这一句“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那么这句话到底是在说农村什么呢,今天我就通过每年这个时候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讲述。


“紧腊月”

这里所说腊月就是一年当中的十二月份,要知道进入十二月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因此在这个月份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一年当中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呢,再一个就是进入十二月份以后农村就要陆陆续续置办一些年货了,为的就是迎接新的一年,尤其是现在在外打工的人在这个月份显得更为紧,因为一般在外的朋友每年都到腊月二十四左右才能回家,一般回家一个星期左右或者是陪家人过完除夕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了,因此才会说这么一句“腊月紧”来形容腊月份的现象。


“慢正月”

正月就是一月份也就是新的一年刚开始,所以这个月份给人的感觉就是日子还很长,因为一月后面还有二月三月四月一直到十二月,所以说大家一般做起事来也不会感觉那么紧张,同时也就是说生活节奏相对来说不会那么快,所以老一辈人才会说“慢正月”。

“不紧不慢十一月”

在这里首先告诉大家今天已经是十一月三十日,也就是说今天已经是十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进入十二月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在十一月份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生活尤其是在农村的生活感觉过的很慢,因为这个时候在农村一般都没有什么农活,每天吃完饭就是在家里或者是串门找邻居唠家常,所以日子总觉得过的很慢很清闲。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无论日子每天我们如何去过,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天,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让自己的每一天都非常的充实,这样无论在哪一个月份都会感到非常的幸福。


纪录乡土


农村的习俗是这样的,一年四季入冬以后,进入了阳历11月份北方冬季开始冬闲了,也就是猫冬了,天天三五成群,打打扑克,玩玩麻将,下下象棋,有的交朋好友的聚聚会喝点烧酒打发时光,等到腊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忙呼起来了,有的做粘糕,有的包粘豆包,有的做豆腐,有的杀年猪,有的办年货好热闹的,腊月对农民来说,最忙渌的也是最高兴的,等过了除夕大年初一开始安静了,走亲访友去拜年,天天喝酒,饨铑美味。


一生守护7544


馍馍房和煎饼房盼十一月和腊月,我想馍馍房进腊月好多人等着,可进腊月馍馍一斤成了八两,做卖买发财了,有吃有钱花着时间过的快,过去老人常说年好过春难熬,干活了好东西吃没了,麦孑下不来割点煮着吃,现在我想起吃新粮食好呢,我家从穷日子过来的。


用户6749300950


今天是农历的11月20,正是农村老人们说的“不紧不慢的11月”,过去农村有句老话叫“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回味一下前辈们总结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但是放到现在,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好像就没有那么贴和了,上班的人哪有什么“紧腊月”“慢正月”,天天都要疾走在为生计而奔波的路上。

暂且就不吐槽上班族的“悲惨”了,先来看看啥是“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即使我们捞不着过“慢正月”和“不紧不慢的11月”,至少可以感受一下农村休闲的喜悦。

紧腊月

在农村最紧张的就是腊月了,此处所说的紧张,当然不是因为地里的农活而紧张,而是为了“忙年”。过去农村过年的讲究可是有很多的,只不过现在人们慢慢简化了一些流程,在农村进了腊月门之后,先紧锣密鼓的煮腊八粥忙活过腊八,腊八过后就要开始准备一些过年的东西了,整理猪下货、炸面鱼、炸肉丸子、炸茄盒,做大枣饽饽,打鸡冻、猪皮冻等等,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要扫灰,大扫除把家里彻彻底底的打扫一遍,还要买对联挂对联,还有好多事需要忙活,可以说整个腊月是很忙的。

因此在农村还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腊月不宜嫁娶,因为结婚也是大事,忙年的时候就没功夫忙结婚了。

慢正月

过了正月就不用忙活了,只需要静静的享受腊月准备的好吃好喝就可以了,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正月里没有什么农活,家里也收拾的妥妥帖帖,就是好好的歇一歇,跟亲戚朋友聚一聚,聊一聊,慢慢悠悠的享受正月的悠闲。所以正月是慢的,是惬意的。

这一点对于上班族来说就比不上了,就算是农民工,一般都是出了正月之后才开工,而上班的人一般是正月初八,法定节假日结束之后就要上班了,所以对他们来说正月也是“快的”。

不紧不慢的是11月

农村的11月没有什么农活,地里的庄稼也都已经丰收了,此时不到腊月,还不需要准备过年用的东西,可以把一年的工作扫扫尾,在农村的就整理整理白菜、萝卜之类的,所以说11月份最好过,不忙不闲正合适。


一品小十六


农村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11月”,这是什么意思?

马上就进入阴历的11月份了,满打满算还有2个月就要过年了,感觉这一年过得也是真快。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由于寒冷也开始进入“猫冬”模式:把自己关进厚厚的大屋中,或邀请着三五好友喝着小酒、或搓着麻将,过着神仙的日子。而在农村里却有着这样一句农村俗语,说的是“紧腊月、慢正月、不仅不慢的11月”,说的就是人们在过冬的时候,这三个月的状态。但这句农村俗话有没有道理呢?

“紧腊月”说的啥意思?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放假,又特别盼望过年。在进入腊月份以后,总觉得腊月的每一天过的很慢,而快到过年的那几天又觉得那几天过得很快。到了正月的时候,又感觉正月过的很快,不几天就要开学了。在那个时候可能是讨厌上学而产生的心理的原因吧。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却是“忙不完的腊月”,在民间素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比如说我们这里过大年的时候也有几句民谣,说的是:“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迎春日,腊月二十五、家家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家家炖猪肉,腊月二十七,去杀鸡,到了腊月二十八、去把面来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熬五更”。所以来说,在进入腊月后,老百姓们为了做过年时的准备,还是挺忙的。

何谓“慢正月”呢?

紧日子慢过,就是说的是“慢正月”。在进入腊月的时候,一些赊账、要账的事情就多了起来。对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老百姓来说,进入腊月就到了还账的时候了,有的人家还好早早的把账给还上了。但是还有的人家,在腊月里东躲西藏,为的就是能度过腊月这个年关。

而到了正月后,很多赊账的人都挺过来了。在民间,在正月里不允许要账的。因此很多老百姓也是悠哉悠哉的在正月过着日子,而且还走亲访友有吃有喝的,因此出现了正月里“紧日子慢过的现象”。

还有一种原因是,在正月里是不干活的,农村里的老百姓是过了二月才开始耕种做工的,所以在正月份里,老百姓就打牌的打牌,打麻将的打麻将乐此不疲,所以就形成了“慢正月”的现象。

“不紧不慢11月”讲的又是啥?

从古代来说,农历的11月份,在农村老百姓来说又是很尴尬的季节。在农历10月份后地里刚好忙完,而11月份在地里不能做工了,外出做工因为淡季又没有人要,因此在农历十一月份,老百姓们是比较悠闲的,日子也是不咸不淡的过着。

但是在古时候,老百姓们是比较缺粮的,在没有做工的十一月里,耗费的粮食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老百姓们在11月份也是节衣缩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他们既盼望腊月能吃上多余的粮食,又担心腊月里来还账。因此来说,在古代这十一月份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不紧不慢的。

综上所述

农村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说的还是比较有理的。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而这三个月马上就开始了。


李子说农


这是句老话就老话老说。腊月忙,忙就忙在年关到,要迎新年就得添新衣办年货。全家人要添置新衣床上要有新铺盖,够家庭主妇忙一阵子的,那是自己纺线织布做衣是一针一线完成的,往往大年三十夜还在给孩子赶缝明天要穿的过年袄是常有的事,穷乐和讲究多,什么孩子添岁的拔花祈福招财的香马都是要提前准备的,猪要杀面要磨年货要办集市要赶该蒸该煮的食品也得早早做好,地里没做消停的活得收拾,牛羊的饲料得储备,屋前院后里里外外得打扫干净,尤其是年关到债务忙各种手续都得有个交接和清理,还有社庙社事社火搞家戏的热闹娱乐更是风风火火,真正忙,忙过年。到正月初一至十五,人们大都走亲串友逛庙会看大戏,是最消闲最享受的日子,老人常说最苦累的驴骡年节也是要歇息几天的。至于冬月也就是11月,那是秋收冬藏墙角晒暖的时月,地里农活少年关又未到,当然不紧不慢了。现在这种习俗早已打破,年尽月终才回家,各种物什就近买,过年两天就走人,正月里是该干啥还干啥,不过破五村里就少有人迹了。不过,虽然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是冬月,这种情景这种印记,已经是很遥运很遥远的往事烟云了,是不可能再复制再重现的了,但历久萦怀至今回想起来,那浓浓的年味那不同现在的风情,还是多有恋念不忍割舍的。


自由飞翔278766227


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为何会这样说呢?有腊月正月的说法有许多。人都重年重岁,年之始终有许多讲究宜忌。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人重始终,这个心理谁没有?人都想图个好始终,有善始善终。腊月是年之终尾,正月是年之始初,所以重腊月正月也即是重视始终。特别年三十与年初一,真正是年之终始,都有许多讲究宜忌,过得极隆重,轻视粗心不得。

紧慢是从时间上说的,始慢终紧合常理。正月是年之始,才开始,时间有的是,故会慢,不必紧迫而为。从人心理上看,欢喜过年,高高兴兴,热热闹闹,一家人团聚一起过新春,快乐又幸福,谁不想慢点不紧?而腊月是一年之终,为过好年什么不要急着去做,拖不得,慢不得,总结,完善,收尾,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订新计划,什么都要急着紧着去做了,所以有紧腊月慢正月之说。除了慢正月紧腊月外,其他月都可视为不紧不慢之月。这里提冬月十一月,是正月腊月陪衬的,且十一月是紧之前,冬藏了,可不紧不慢了,不说二月,因为二月已开春,要春耕了,拿十一月陪衬说最宜。

从这话中反映了人的一些心态与对过年的重视及始与终的不同态度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