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和珅拥有20多件,能否免罪?

羽菱君


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黄马褂,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最近网络上十分流行一段话“我一进来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虽然我也算重度网路用户,并且深刻的知道这句话是在《九品芝麻官》中堂审的时候证人说出来的,但是我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梗!有知道的网友,欢迎在评论区指点我一下。

说到黄马褂了,在《九品芝麻官》最后审判常威的时候,如果对常威刑讯逼供的话,肯定是要承认的,清朝的十大酷刑不是闹哈哈,基本没人顶得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常威的干爹李莲英送来了慈禧太后赐予的黄马褂,包龙星瞬间就蔫了,再也不提用刑的事了。

港片一向以无厘头恶搞而出名,但面对真正的史实时,从不无中生有,黄马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有着无上的特权。

即使是现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清朝统治者为了表彰功劳大的人,赏穿黄马褂的桥段,在前几年内地大火的《神医喜来乐》中,喜来乐因为给慈禧治好了病,慈禧就赏了喜来乐一件黄马褂,喜来乐回家给供了起来,却没防住被他徒弟来福偷偷穿着黄马褂到街上蹭吃蹭喝。

黄马褂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有哪些特权呢?

在清朝时期,黄色是十分尊贵的颜色,一般来说,只有皇帝能够用明黄色,而除了皇帝之外的人穿衣服只能用深黄色或者红黄色,只有皇帝的贴身侍卫才能穿和皇帝颜色差不多的衣服,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或者出行的时候,随行的侍卫要穿黄马褂,这样就显得扎眼一点,或者“黄恩浩荡”就不得而知了。

在清朝前期,其实赏赐的黄马褂并不多,假如和珅能够在乾隆朝得到这么多的黄马褂,也说明和珅跟乾隆的君臣关系相处的很到位了。

黄马褂真正的泛滥是在清朝后期,在皇室权威逐渐下降的同时,皇室也展开拉拢外交,就是对于一些想要拉拢的人,以赏黄马褂的形式收买人心,影视剧中清廷赏赐黄马褂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晚清时期。

黄马褂也成了烂大街的东西,不但商人胡雪岩获得了黄马褂,就连给慈禧开火车的司机,慈禧的保镖都得到了黄马褂,再来看常威作为水师提督的儿子,又是李莲英的干儿子,慈禧赏一件黄马褂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当然,这也就是一个皇家的象征,并不具备免死的功能,最后在常威罪证公开之后,直接上了虎头铡,人头落地了。所以,和珅就是有一百件黄马褂也难逃一死啊!

和珅到底犯了什么罪?二十件黄马褂也救不活?

很多人认为和珅犯的是贪污罪,因为和珅贪污的贪财在八亿两白银以上,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富可敌国,也就大概如此了。嘉庆即位之初,为了打击贪腐,干掉和珅,可谓是雷厉风行!

当然,这只是大部分人内心所想,嘉庆扳倒和珅,其实跟和珅贪污并没有多少关系!

嘉庆处理和珅的时候,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乾隆挂了之后的十五天之内干掉的,其速度之快,是相当罕见的,如果要查贪腐,不查个一年半载的,可是查不出来的哦!

当时与和珅一块受到牵连的人也是乾隆朝的重臣,而且还是嘉庆皇帝的发小,这个人就是福长安,福长安的姑姑富察皇后那可是与乾隆帝皇帝产生过大呲花的爱情,情到深处不能自已,所以,乾隆一直提拔富察家的人。

最后,富察家的福康安和福长安也不负乾隆所望,在嘉庆查抄福长安财产的时候,也是发现了巨额财产,假如嘉庆真的为了惩治贪腐,就应该将福长安一块赐死,但是嘉庆竟然让和珅上吊的时候,让福长安在一旁看着,吓唬人!

为什么没有杀了福长安呢?嘉庆皇帝是这样说的,福长安所抄财产“不及和珅之一二。”果然,贪污还是要贪大了,和珅贪污八亿两白银,福长安不及和珅之一二,没有两亿两,也有一亿两,结果给免除死罪了,由此可见,嘉庆皇帝的反贪腐,其实是假的反贪腐。

在具体说到为什么要杀和珅,嘉庆皇帝最后的解释是:“朕若不除和神,天下只知有和砷,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是非公论,自有定评,无庸置辩也。”

其实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乾隆活着的时候,尽管禅让皇位给了嘉庆,但是却把大权交给了和珅,嘉庆成了摆设,和珅才是二皇帝,嘉庆后来回忆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还说:“自即位以来,知和珅之必欲谋害,凡于政令,唯珅是听,以示亲信之信。”

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杀和珅,实际上是和珅的存在威胁到了皇权,按照中国的政治生态,必死无疑,贪污事小,犯上是大!

假如和珅真的只是贪污了一点钱,不要说黄马褂,就是随便拿点议罪银就可以为自己赎命,什么是议罪银呢?就是和珅为了满足乾隆奢靡生活的巨大开销,采取的,官员如果犯罪,将以前的罚俸制度提升为,缴纳巨额财富可以免罪的制度,此制度一出,保住了很多犯罪官员的性命,如果以钱来买命,和珅的八亿白银,买自己的脑袋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皇帝让你死,别说是二十件黄马褂,就是黄马褂加工厂的老板来了,给你规模化生产上万件,也是没有用的。

黄马褂只是皇权的代表,当然有的时候,也代表不了皇权,违逆皇权的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除非你把他推翻了。


史论纵横


黄马褂在古代官场上感觉是很牛的东西,毕竟是御赐的东西。题目说和珅拥有20多件,尼尼我才疏学浅,还真不知道他有20多件。今天我们就学习下关于黄马褂的历史吧。


黄马褂是什么东西?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统治者奖励给有功之臣的奖品,但有些职位是用来做工作服的,比如皇帝的近身侍卫和皇家护卫队会拥有这件黄马褂。


清昭梿《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穿上黄马褂就代表我是天子身边的人,也并不是御赐,所以更谈不上可以免罪了。


黄马褂的分类


第一类就是上述讲的,职务所需的岗位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就是简单的工艺制作也没有花纹,并且只有工作时候穿,离了岗穿就是大不敬,严重起来还会杀头。


第二类是在皇家猎场打猎,狩猎最多的人,皇帝会赏赐黄马褂,然而以后只有陪同皇帝狩猎时候可以穿。

以上两种黄马褂都不能随便穿,更不用说免死了。多是封建皇帝彰显皇权的一种象征物。


第三类是赐给武官的黄马褂,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著;这种黄马褂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赐穿黄马褂”。但是这种赏赐方式在清初并不盛行,直到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或许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



第四类就是特使才能穿,比如钦差大臣、外交使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吧。通常情况下,赏赐的诏书被宣读后,被特赐黄马褂的官员须骑马绕紫禁城一周,此种仪式在咸丰年间最为盛行。以鼓励其他人也要效忠皇帝,努力做出功绩也能得到这种赏赐。


所以说吧,和珅在早期做过皇帝的侍卫,我觉得题目所述的20多件,不过是他替换的工作服而已。属于第一类吧,谈不上免死,君要臣死,还能活么?


尼采广寒宫中坐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您的疑惑。

引言

在影视剧中可能会有这种情节,某个犯下死刑的王公贵子,某朝廷大官宣布执行死刑的时候突然亮出黄马褂,众人遇到这幅情景无论犯人犯下多大罪过也只能作罢。那在历史上,黄马褂真的有这么大的权利可以免除犯人的死刑吗?

何为黄马褂

黄马褂流行于满清时期,属于官员制服的一种,如其名“马褂”,是为了骑马时候方便来设计的,一般是皇帝赏赐给有功劳者,作为嘉奖。为表示“黄马褂”所象征的荣誉,所以用皇帝的专用颜色“黄色”。但是这黄色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杏黄色,平民可以使用;第二种是金黄色,一般是朝中贵族或者后宫嫔妃使用;第三种最为名贵,是皇帝专属的淡黄色,只有皇帝以及及其身边的侍卫才有机会使用。这黄马褂就是用的淡黄色。

为何赏赐黄马褂

皇帝赏赐黄马褂一般有两种情况

  1. 在打猎的时候,因为皇帝每年都要再秋天打猎20天,当遇到献禽的蒙古人,皇帝一般都要赏给黄马褂,而且在打猎比赛中成绩优异并且官衔高的也要赏。

  2. 赏赐一些有功劳的官员,比如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将领,几乎很少有没得过黄马褂的。

黄马褂并无特权

黄马褂虽然象征着无上的荣誉,但是特权却是没有的,像是电视剧中的因为穿上黄马褂而避免死刑的更是不会存在。但是由于黄马褂一般是赏给上层官员,并且数量少,更加显得珍贵,当普通百姓遇到穿黄马褂的下跪磕头请安,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像和珅这种有20多件黄马褂,顶多就是显示皇帝对他的恩宠。因此和珅虽有这么多黄马褂荣耀加身,但并无半点特权。

参考文献:《清史稿》等


上国史鉴


黄马褂经常在影视作品当中出现。很多人知道黄马褂代表高贵,但不知道它到底附带着哪些特权。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传说当中的黄马褂。

黄马褂其实是清朝的一种官服,清代的御前大臣,内大臣,御前侍卫,或者是有军功的臣下,都能获得黄马褂。

在古代,黄色代表尊贵,有资格穿戴黄马褂的人都是和皇帝关系非常密切的人。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黄马褂是非常金贵的,为何连御前侍卫都能持有黄马褂。

实际上,他们所穿的黄马褂,和大家常规理解的黄马褂并不是一个东西。如果有现代的说法来形容,黄马褂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服。只有在职期间,他们才能穿戴。如果他们卸任了,需要将黄马褂归还。 至于皇帝赏给功臣的黄马褂,附带着很大的权力。


获得黄马褂的功臣可以在任何场合穿戴,这种赏穿黄马褂发放的数量非常稀少,只用来赏赐那些有功的高级将领,或者是领兵的文官。皇帝在赏赐的时候非常克制,除非是真的有巨大功劳,否则不会轻易赐下黄马褂。

为了区分两种黄马褂,两者的外型有着明显区别。侍卫所穿的黄马褂纽拌为黑色,而赏穿黄马褂的纽拌则是黄色。通过颜色大家也能看出来,后者要比前者尊贵不少。

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黄马褂的特权。只有赏穿黄马褂才拥有特权。

这个特权不是对上,而是对下的。在特殊情况下,赏穿黄马褂可以做到见官大三级。如果滥用黄马褂的特权,那么黄马褂会被收回。当然,如果犯了错误,那么黄马褂肯定也会被收回。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误解,觉得黄马褂是帮助他们抵消了罪行。


而实际的情况是皇帝为了责怪他们,所以选择收回黄马褂,这算是一种惩罚,黄马褂本身是没有抵罪作用的。

说完了黄马褂的职能,咱们就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那就是和珅拥有二十多件黄马褂,是否可以免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黄马褂算是对功臣的一种赏赐,根本就没有抵罪的功效。所以即使和珅拥有几百件,那他还是会被杀死。

很多人觉得黄马褂能免罪,可能是被电视剧所误导,也有可能是把黄马褂和丹书铁券搞混了。丹书铁券才是具有免罪功效的。


尴尬的是,即使和珅拥有丹书铁券,他还是没有办法免除死刑。丹书铁券虽然可以免罪,但是不能免除谋反这种大罪,抄和珅家的时候,可是发现了龙椅和龙袍。都不用别的证据,有这两样东西,就能认定和珅有谋反的意图。

无论是黄马褂还是丹书铁券,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限制皇权,这些只不过是皇帝用来笼络臣子的一种工具罢了,最终的解释权,都在皇帝的手里。在古代皇权至上的那个社会,只要违背皇帝,那就是死路一条。


夏目历史君


黄马褂是荣耀的象征,只是因为能够拥有黄马褂的人多数都是身份尊贵的人,因此很多人都误以为穿上黄马褂就能拥有一些特权。和珅因为二十条大罪被嘉庆赐死,如果他的二十多件黄马褂能够抵罪,和珅也不会落得自尽的下场。

黄马褂是清朝的一种特殊的官服,分为四种:行职褂子、行围褂子、武功褂子和特使特赐。这四种的共同点是衣服都是淡黄色,但是前两者的纽绊是黑色,后两者的纽绊为淡黄色,表示后两者的黄马褂比前两者的黄马褂尊贵。

行职褂子相当于现在的工作服,一般只有皇帝的近侍才能穿。这种黄马褂没有图案和花纹,只是衣服被染成了淡黄色。如果近侍们下班或者被调离工作岗位,就不能够再穿黄马褂上班。

行围褂子就是在跟随皇帝狩猎的时候,表现突出者可以被赏赐。这种黄马褂只是表示皇帝对你骑射技术的认可,相当于读书竞赛时发的奖状,并没有什么权力。即使得到了黄马褂,也不能够随时地穿在身上,只有允许在下一次跟着皇帝围猎的日子才能穿。

武功褂子更接近于人们认知中的黄马褂,“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花翎飘。“诗中的”黄袿“就是黄马褂,这种黄马褂通常是皇帝赏赐给有功勋的人,得到武功褂子的人可以在任何认为重要的场合穿上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在道光或者咸丰以后才出现,因此和珅的20多件黄马褂不可能是武功褂子。

特使特赐黄马褂是对中外使者的一种宣慰。官员在得到这种黄马褂后,需要举行非常庄重的仪式宣告天下,得到黄马褂的人需要骑马绕紫禁城一周,李鸿章就获得过这种拉风的黄马褂。


大脚姑娘碎碎念


黄马褂是清朝一种特有的官服,并没有什么实际特权可言,它只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便如此,拥有诸多黄马褂的和珅最终还是被嘉庆皇帝赐死,所以说免罪与否完全取决于皇帝,因为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中!


黄马褂其义

所谓“黄马褂”,简单理解则为:黄色的马褂,“黄色”为皇帝专用色彩,象征着权威;而“马褂”也被称为“行褂”,是关外马上民族特有的服饰,它与行褂、行冠、行袍等都属于行服的范畴。

到了清朝,满人入主中原后,行褂被逐渐赋予了政治色彩,诸如“黄马褂”便是彰显了皇权特性。

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按赏赐方式划分,黄马褂分为:

  • 赏给黄马褂:这种黄马褂一般只赏赐一件,且不得随意穿服,比如皇帝的随从侍卫、以及狩猎、校射时所穿黄马褂。
  • 赏穿黄马褂:这类黄马褂一般赏赐给有功大臣或高级官员。除此之外,拥有该黄马褂的官员也被赏赐了自制服用的权力。比如当黄马褂破旧时,可以另外自制一件。

按赏赐人员划分,黄马褂分为:

  1. 职任褂子:顾名思义,此类褂子相当于官用制服,在职期间方可穿用,一般赏赐给那些皇帝巡幸时的护卫,这些护卫在任职期满后便不得再穿服。
  2. 行围褂子:在清朝,皇帝经常会组织一些狩猎活动,也称为“行围”。行围期大概为二十天左右,在此期间那些射中猎物或者在校射中获胜之人往往会被皇帝赏赐“黄马褂”,因在行围时所得,亦称“行围褂子”,此类黄马褂只能在行围期间穿服,平时不得服用。
  3. 武功褂子:单从名称来看,我们就能知道此类黄马褂只赏赐给那些有军功的高级武将。比如在太平军和捻军起义时平叛有功的武官以及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均被赏赐“武功褂子”。当然,此类黄马褂也只在国家隆重场合方可穿服,同时当官员有过错时仍会被收回。

因此,无论是哪种黄马褂,它只是象征着被赏赐人员的身份和地位,皇帝赏赐黄马褂仅仅是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并未给予他们实际特权。

和珅其人

和珅作为乾隆皇帝最为宠幸的大臣,在乾隆时期身兼数职,且都是朝廷重职,可谓是权势显赫。

除了授予官职、爵位之外,乾隆皇帝还先后赏赐和珅黄马褂20多件。

那么,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权臣和珅,拥有20多件黄马褂能免去他往日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罪行吗?

显然不能!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黄马褂只是彰显身份地位的官服,它并不像前明时期的免死铁券那般可以抵销罪名。而和珅最终在乾隆死后不到一个月便被嘉庆皇帝赐死,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 一朝天子一朝臣,黄马褂无抵罪之用,且为前朝皇帝赏赐,嘉庆皇帝不用买这个帐。
  2. 和珅混迹官场数十年,在乾隆的庇护之下结党营私,不杀和珅不利于嘉庆皇帝的统治地位。
  3. 和珅贪污巨款,高达8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朝十多年的财政收入。嘉庆帝即位时,国库已被乾隆皇帝消耗殆尽,而此时的大清已经是风雨飘渺,地方起义频发,镇压这些起义需要大笔的钱财。和珅的家产无疑是这笔钱财的重要来源。



总结:

总而言之,黄马褂并非免死铁券可以抵消罪名,再者,在封建社会任何最终解释权都在皇帝手中!和珅所犯罪名让嘉庆帝找不到不杀他的理由。

小林历史观,坚持原创,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林历史观


在清朝黄马褂其实有两个作用:第一它只是作为皇帝身边的侍卫们的工作服而已,只有当值期间才可以穿,而一旦离开岗位,黄马褂是要交还的;第二它只是皇帝的一种赏赐,对于有功之臣的会赐黄马褂,对于臣子来说是荣誉的象征。

和珅拥有20多件黄马褂,只能说明皇帝对他非常地宠爱,并不能因此赦免他的罪行。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和珅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他仗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搜刮财富。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和珅,千方百计地向下搜罗奇珍异宝贿赂他,一级压榨一级,底层老百姓自是苦不堪言。

其次和珅还利用乾隆年老昏晕的思想,欺上瞒下,对下属官员反映的问题不如实汇报,还反倒诬陷下属官员所属不实;对于弹劾自己的正直官员也照样不会手软,严厉打击。

当和珅被抄家时统计的财富有8亿两,抵得上朝廷10年的收入。所以和珅犯下的滔天罪行,就算有100件的黄马褂也无法让他免罪,而事实也是如此,到嘉庆帝在位的时候把他逮捕起来,赐予死罪,并查抄了他的家产。


陆弃


一、黄马褂其物

清朝题材的影视剧中,黄马褂的上镜率是非常高的,例如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黄马褂一出场,令在场的官民无不慑服。那么黄马褂究竟是何物?黄马褂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服,一类是皇家的赏赐物品。“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这是《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所载。

黄色本是皇家之色,为什么会允许皇家以下的人穿呢?因为皇家之黄为金黄,而黄马褂之黄一般为淡黄色,非皇家黄色。而赏赐用的黄马褂,主要用以奖赏有功的高级武将,有时也赐给统兵的文官。但这种黄马褂在乾隆四十一年之前也是很少见的,把黄马褂作为皇家行赏之物还是在咸丰之后逐步多起来的。

二、黄马褂究竟有多少特权

先来说一个黄马褂的特权,因为黄马褂乃是皇家所赐,代表着皇家威严、体现着皇恩浩荡,黄马褂千万不能丢,丢了的话有可能会招来杀生之祸。所以,谁家有黄马褂,既是一种荣耀,同时还得小心翼翼的保管好。在清宫剧中,上镜率较高的还有铁帽子王这一称谓。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功勋卓著,并且其爵位在承袭中不会降级。

12位铁帽子王中,有8位是跟随清太祖南征北战,有建国之功,另外4位则是清朝建国后,为清朝巩固疆土有功而受到恩封。但即便是这样,由于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非常严格,对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铁帽子王们动辄获咎,其中有的铁帽子王就被削掉爵位而由旁支所承袭的情况。所以说,铁帽子王主要是铁在帽子上,铁在爵位上,不是真正的铁在铁帽子王的头上。

另外,清宫剧中,也常见到皇帝对功臣赏赐顶戴花翎。花翎是清朝官员、贵族的冠饰,指的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有一眼、双眼和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地位越高,也就是说三眼花翎是最高级别的花翎。从乾隆至清末,一共受到三眼花翎的人只有7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可是三眼花翎又有什么特权,富察家族该被查还是得查。

三、拥有20多件黄马褂的和珅,为何不能免罪

在封建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无非就是看皇权在谁的手中而已。综合前文,连铁帽子王、三眼花翎这样的皇家御赐的人都该收拾就收拾,何况区区一件黄马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赏你,是为了笼络人心,维护其统治;皇帝要杀你,也许就是因为你撼动了他的统治,挑战了皇威、皇权,也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皇帝的权术始终围绕皇权展开,他可能不在乎你贪污了多少,就像嘉庆说的:天下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就算和珅有成千上万件黄马褂,此情此景,不杀你杀谁?要知道,当时的富察可也是贪污巨大,为什么没有受到杀戮,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文史墨客,一己之见,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文史墨客


在很多清朝历史剧中,身穿黄马褂的人在大街上横行霸道,不管是官职最多高的人,碰到穿黄马褂的人的时候都要毕恭毕敬的。


受到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感觉黄马褂是清朝时期最高级别的荣誉。其实在清朝历史上,黄马褂只是皇帝赏赐大臣的一种手段,并没有任何特权。清朝时期特权最大的封号是铁帽子王,铁帽子王的特权仅次于皇帝,不管是朝廷里面官职再大的人,见到铁帽子王都要下跪。

而黄马褂只是一种荣誉象征,清朝时期皇帝经常赏赐大臣黄马褂,常跟在皇帝身边的大臣,家里总要有几件黄马褂备用。例如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家中存放的黄马褂数量超过了20件,一天穿一件也能穿上20多天。


清朝时期能够获得黄马褂的主要有4类人,第1类人是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都穿着黄色的外套,这种黄色的外套就是黄马褂。

大内侍卫每天都要在皇宫站岗,黄马褂肯定经常需要换洗,一个大内侍卫最少也要配备两件以上的黄马褂。清朝时期的大内侍卫有数百人,其中侍卫总管是正一品级别,一等侍卫是正三品级别,二等侍卫是正四品级别,三品侍卫是正五品级别,蓝翎侍卫是正六品级别。


这些护卫的数量共计570人,再加上被特许穿黄马褂的护军统领,皇宫内外穿黄马褂的侍卫最少有七八百人。

除了大内侍卫之外,皇帝在打猎的时候也会赐予大臣黄马褂。清朝的皇帝都非常喜欢外出打猎,特别是拥有“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更是一个打猎的高手。


和珅是大内侍卫出身,又经常陪着乾隆皇帝打猎,每当乾隆皇帝玩的开心的时候,便会送给和珅一件黄马褂。久而久之,和珅家的黄马褂也越来越多。


和珅活着的时候,清朝的黄马褂还比较稀罕,只有大内侍卫和跟随皇帝打猎的大臣才能获得,而到了清朝晚期,黄马褂的获得方式越来越多,获得黄马褂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汉族大臣,又增设了两种获取黄马褂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大臣为清王朝立下功劳,被特许穿着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的含金量比较高,最早获取这类黄马褂的人,大多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大功的汉族将领。


不过也有一些没有为清朝立下大功,却被赐予黄马褂的人,例如慈禧太后的火车司机,因为开车开的比较好,被赏赐了一件黄马褂。在《神医喜来乐》中,喜来乐医术高超,也被赏赐了一件黄马褂。

最后一种黄马褂是清朝使者专享的黄马褂,例如李鸿章在出访欧洲的时候,就一直穿着清朝使者专用的黄马褂。因为欧洲国家不了解清朝的国情,误认为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就是清王朝的大总统。


从这4种黄马褂的获取途径来看,黄马褂只是清朝皇帝奖励大臣的一种手段,并不像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一样具有实际用途,更不可能用来免除死罪。


历史总探长


大家好,我是历史博学。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皇帝赏赐了黄马褂,也并非代表着这件衣服就是属于你,作为这件衣服的赏赐者来说,拥有对这件衣服收回的权力,这项最高的荣誉也是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心情的,就像李鸿章就曾经被光绪皇帝收回过黄马褂,作为对他的惩罚。黄马褂代表着皇帝对臣子的信任,也是作为臣子极大的荣耀。

其次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朝是时代的宠儿,和珅的黄马褂是前朝皇帝所赐,是前朝皇帝乾隆的宠臣,但是却并不是嘉庆皇帝的宠臣,所以前朝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在嘉庆这里并不具有什么作用。

最后和珅在乾隆朝的时候,贪墨无度,只是乾隆需要他而没有治他的罪,但是到了嘉庆朝,和珅失去了宠幸,加上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拥有再多的黄马褂也掩盖不了他的罪过。黄马褂的作用,其实是随着皇帝的意志而转移的,就像李鸿章,惹得皇帝不高兴或者是犯了大错的时候,皇帝可以随时收回他的黄马褂,所以和珅的黄马褂即使是有,嘉庆皇帝也可以随时收回,只要皇帝下决心要办你,拥有再多的黄马褂都没用,毕竟皇权大于一切。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历史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