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人微信朋友圈里的体面和要强,都是自卑的凭证”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微信现在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事情了,不能说每个人都有微信吧,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微信平时沟通联系。所以有很多人乐意发朋友圈,展示工作的,生活的,感情的,做广告的,很多很多都可以展示。我觉得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高兴了,伤心了,进步了,升迁了,恋爱了,都可以发个朋友圈,可以让所有人都看到,也可以只给某个人看。就是一种乐意分享生活的态度,不要去过分的解读,别人这么一发,我们就这么一看,大家都欢喜。

一个人的体面和要强,是通过方方面面展现的。不能仅仅是发个朋友圈就可以看出来的,更不能说是自卑的体现。这样有点太以偏概全了。这个社会没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一个朋友圈能代表什么,有人乐意发,有人乐意看,不想看可以屏蔽,没有人要求限制你。

有的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不服,争取,所以越过越好,一直在成长。也有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等待,后悔,所以越混越差凄惨了。人耐不住琢磨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是哪种人,如果做的不理想不到位,当你痛下决心改变自己,未来跟着就变了。

——马丁


上穷碧落海


我的朋友圈我做主!不喜欢看,你可以拉黑呀!

虽然我发朋友圈不多,但是偶尔也会晒晒娃,旅行的时候发一发。我谈下我发圈的心态吧。

1、记录娃的成长,圈是个很好的记录APP。分享娃的有趣点滴,让朋友圈也笑一笑。偶尔翻看前面的圈,看到孩子成长的点滴,不由得会心一笑。

2、记录旅行的感悟。发点美照,臭美臭美。不管美不美,都有爱美之心,把自己最好看的一面展现给朋友们。挺好!旅行的见闻分享出来,朋友们也感受一下。若干年后翻看,原来我到了这些地方,原来当时我是这么想这么看的。原来,我那时那么年轻。

发圈不为取悦任何人,只是取悦自己。喜欢你的人会一直关注你,不喜欢的自然会拉黑。

所以,我不认同发圈就是自卑的凭证。发圈的人都是没有心机的人,把自己生活毫无保留地展现。注意:这里排除一些故意盗图展示自己的人,她们那是虚荣心作祟,或者为了骗人。

但是,我不赞成发圈长期抱怨、负能量。发这些的人,很可恶,把圈当做情绪垃圾桶。这样的朋友,我一定拉黑。


键舞精灵


微信朋友圈发展到现在,已经变味了,充斥着很多的商业,虚伪和争斗的成分

一些人利用朋友圈老是发送商业广告,不管你有没用,要不要看

一些人发一些"鸡汤",针对性的对某些人进行揭短、贬低和嘲弄

一些人对别人发的东西虚伪的点赞,以交换别人对他的点赞,还有把别人点赞看得很重,别人没点就恶语相加。

一些人利用朋友圈发一些东西,与有过节的人明争暗斗

所以,现在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少,微信除了工作或生活上的一对一信息交流或移动支付外,朋友圈的信息很多人连看也不看。

与其在微信朋友圈里虚伪的要强,还不如在平时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



秋天的麦穗


题目:人性的虚伪。 世间许多物事人情,其实质和表象,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很不协调,甚至反差极大,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此矛盾的现象,不胜枚举。很穷的人却到处炫富,骨子里很粗暴表面却装得既温和又风度,文化浅薄却装得谈吐斯文,明明缺乏知识狗屁不懂却夸夸奇谈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却在台上侈谈廉洁朴素公益慈善,晚上抱着情妇白天扫黄抓淫。有的家庭已经岌岌可危,即将分道扬镳,还在公众场合大秀恩爱。有的地方滥杀无辜却自诩人权。

自卑与自傲,愚蠢与智慧,野蛮与文明,明明是两个极端的东西,却可以统一于一体。人性的虚伪表现为刻意显摆人性的优良,着力掩盖人性的丑恶,现代社会导致了人格分裂,加速了人性的极端扭曲,甚至颠覆了人类的许多观念。尽管世界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未来充满光明。人类在历史长河里不断跋涉,归根结底,无非为了寻觅表里一致的无限接近完美的人性。


927书生


眼里有花就不会是草,心里有阳光就不会阴暗,我宁愿正确的理解自己直观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去猜疑别人的心思,怎样理解朋友的朋友劝动态那都是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的猜测而已,我就爱发朋友圈那是分享自己觉得美好好玩的东西,我也会认为朋友和我的目的一样!还有我认为分享是一种美德,大家都从朋友圈分享的美食和旅游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不是很正面吗?还有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朋友圈,至于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你说的情况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网络时代信息共享发朋友圈没有错就不要去评头论足别人了,喜欢就看不喜欢屏蔽,人活的越简单越好越容易获得幸福感越快乐!



姐的气质你学不来


我觉得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能力不一样,处在不同的生活水平,我们怎么能用自己的眼界去批判别人和他的生活呢?

在同一水平线或者以上的人觉得某个人在朋友圈里秀的就是生活日常,不会去恶意揣测那个人是不是缺什么秀什么。而处在下一级生活水平线上的人才会觉得这个人爱炫耀,觉得别人越秀那些体面就越自卑。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本来就不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要用自己的狭隘去看待别人,做好自己就够了,看不惯可以不看他的朋友圈。而生活优越并爱刷屏的人也注意发朋友圈的次数吧,别伤了某些人的玻璃心。


小栗往前冲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越缺什么,越要炫耀什么。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该不该克制在朋友圈秀晒炫?

姜思达说,朋友圈的这种行为很“low”。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看到朋友圈里的一波波“狗粮”、新手妈妈的无限“炫娃”心生反感。

可到了自己,有什么想要发朋友圈“秀”的事情,还要纠结半天文案。

担心自己变成那个朋友圈里“被反感”的人。

毕竟,在很多人心里,只有没见过世面的女孩,才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炫耀。


“微信朋友圈中,有哪些行为或做法显得特别low?”

知乎上这个问题有超过3万人关注,64万次浏览,将近7千条回答。

聊起“最讨厌朋友圈什么样的行为”,似乎都可以吐槽个三天三夜。

总有些人,仿佛在朋友圈里安了家。

化了个妆,要在朋友圈发张自拍;

没有化妆,滤镜、美颜、修图一气呵成,还要配上一段感性的文字;

去看电影,朋友圈里必须晒个票根;

去图书馆,先拍一张书的封面,再拍一张内页,最后加个定位;

出去旅行,自拍、他拍、九宫格风景照连续不断刷屏,还要配上定位和五星级酒店内景,频率之高,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走遍每一处角落,看遍所有风景;

男朋友送了礼物,不仅要晒礼物,还要再晒一张手牵手、肩并肩合照,尺度大点的来一张接吻照。

结了婚的就晒老公给自己发红包的微信聊天截图,以及具体的金额数目;

已经有了孩子的,开启疯狂的刷屏模式,化身“晒娃狂魔”。

有些人说,心灵鸡汤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晒包、晒车、晒美食、晒旅行是虚荣拜金。

“比起微商,更想拉黑一个每天撒狗粮的人。”

在朋友圈“秀晒炫”,真的就那么十恶不赦吗?

其实未必。


蔡康永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身边的明星朋友,长得再美若天仙,也很少在朋友圈发自拍,反而是普通人,发的比较多。

怎么解释?

明星可以拍杂志、电影、MV,行踪也有媒体跟踪报道。

他们已经被充分关注,有“被展现”的安全感。

到了普通人这里,这份关注、这份机会,就只剩朋友圈。

现代的人,太喜欢在人前藏起情绪: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

那些悲伤,可能在某次大哭、某次彻夜长谈中被消化掉。

那些快乐呢,其实也需要一个出口。

考研党晒出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在自习室埋头苦干了大半年的结果;

双11剁手党们买的大牌护肤品的“都市丽人”,在公司加班熬过了无数个通宵。

你没办法否认,这份结果对发朋友圈的人的意义。

很多人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体面,却不知道这些风光,也可能是无数个夜晚不停奋战换来的成果。

风光是真的风光,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终其一生,我们可能必须接受自己的平凡、身边人的普通。

我们可能必须接受,某些人轻而易举达到的高度,我们必须奋斗很久才能够得着。

不错,越缺什么,越要炫耀什么。

正是因为“缺”,所以才显得宝贵。

也许在你眼中,看到有的人发秀晒炫的朋友圈,

没见过什么世面、又有点自以为是的,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作。

可是啊,平凡如你我,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和自尊心。

希望体面、渴望认同。

我是真的没有那么“精致”和“优秀”,所以只要有一点点,我也是真的想晒一晒。

说到底,这样无伤大雅的虚荣心,其实没什么好坏对错。

但乐意包容这样无伤大雅的虚荣心,是你我的善良。

你可以选择反感、讨厌,觉得我虚荣又没见过世面。

你可以从不捧场,甚至屏蔽、拉黑。

可是,如果你愿意给一点赞同和肯定,我也一直会把这份善意和包容记在心里。

“这世上每个人都辛苦且不易,每个人心口都流血,善良便是用来使它们结痂的尤物。”


蓝蓝的小狐狸


我不认同这句话。原因有以下几点:

  • 朋友圈里并非都是体面和要强
  • 仅凭朋友圈就判断一个人自卑有失偏颇

微信这几年来发展迅猛,几乎覆盖到了中国的家家户户。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朋友圈的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如:记录点滴生活、微商搞副业等等。

题主的体面和要强应该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 一类是微商事先准备好的文案,自然很体面,有时也会夹杂一些鸡汤,给人一种要强的感觉。但是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与性格没有太多的关联,跟自卑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 还有一类是个人感悟、分享之类的。这一类里可能会有疯狂晒娃的、到处旅游的、蹭吃蹭喝的、岁月静好、打卡励志的等等。与其把这些看成是体面和要强,倒不如说他们在认真享受生活,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如果一个人在积极努力地生活,也要被人看成是自卑的话,那朋友圈里就没有自信的人了。

二、仅从微信朋友圈就判断一个人自卑有失偏颇

心理学上把自卑定义为比不上。跟别人相比,总感觉自己不行的人就是自卑的人。

自卑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内向的,害羞不与人交往;一种外向的,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甚至于争强好胜。

“很多人微信朋友圈里的体面和要强,都是自卑的凭证。”如果要理解这句话的话,应该是说: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发的内容都很积极阳光,似乎就是人人都羡慕的生活,但是朋友圈的他们跟现实中的他们出入很大,就会让人感觉到他们不是在朋友圈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是在求关注、撑场面。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个人似乎是自卑的。但是你又怎么不知道他是在鞭策自己成长呢?仅仅从微信朋友圈里就判断一个人自卑是不是有点武断呢?朋友圈可能是他在为自己打造的一张名片而已,可能并不真实。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给你带去思考和帮助~~


明舞Sophia


任何人发朋友圈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朋友圈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强制性发朋友圈

目前很多公司为了自己的产品或者品牌大力宣传,侵占了员工的私人领域,也就是朋友圈,明文规定只要是公司的员工就必须发每天发朋友圈,其内容都是公司的品牌或者产品,其中包括一些励志性或者狗血性的内容,也包括所谓的一些体面和要强的内容。


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为了那份血汗钱,不得不按照公司的要求来,那么这样发朋友圈只能说是被逼型的,并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生活状况。

2、发给特定的人看的

其实有些人发朋友圈并不是发给所有人看的,只是发给某个人或者某部分人看的,只是再发圈的时候并没有选择特定的人群,也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而已。


那么他们发朋友圈其实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坚强或者伪装着坚强,尤其是那些失恋的人,或者是还想着挽回前任的人,就是为了告诉前任他们目前状况良好,你的放手是最大的损失。

3、炫耀性

这就是题中所说的发朋友圈,明明自己过得不如意,但是非要发那些盗版来的图,来证明自己过的非常富有或者很体面的生活,这部分人可以说是伪装得在欺骗自己,以为自己只要发那些内容就能说明自己已经过上了那样的生活,并没有想到所有的生活都是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实现的。


同时也有可能就是为了自己的空虚来打发寂寞的时间,来炫耀自己所取得成功。

总之,如果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没有什么时间来发朋友圈的,他的所有时间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哪有什么空闲来看朋友圈或者发朋友圈,发朋友圈多的人要么是有特定目的,如微商、打广告等,要么就是明明空虚无聊的要死,非要说自己充实的牛。


草木涧


我想,看自己朋友圈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朋友,一种陌生人

在朋友面前,只顾着体面和自强的人不是笨蛋就是蠢货,称得上朋友的人,谁不知道谁啊,你的体面和要强给谁看?

在陌生人面前,你是谁啊?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为了体面和要强啊?没有关心的必要,你又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的。

所以,这句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朋友圈里没有体面和要强,只有虚假的消息。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