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毛细胞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在实验室里生存几个小时。在这段期间可以对它们进行实验。

@BBC


话说回来,只有哺乳动物具有外毛细胞。而外毛细胞能跳舞,是一种马达蛋白 PRESTIN 的作用。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靠这种蛋白质放大声音的。


遗憾的是,PRESTIN 蛋白质依赖氯离子通道起作用,而一种用来去除藻类和藤壶的有机杀虫剂——三丁锡(Tributyltin)会干扰氯离子通道。它进入海洋后在食物链中累积,最终导致鲸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听力受损。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这么可爱的毛细胞,却从我们(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出生后开始逐渐死去,因为哺乳动物没有毛细胞再生的能力。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耳蜗基底的毛细胞负责高音,更早去逝;顶部的毛细胞负责低音。


其中,感受高频声波,也就是高音的细胞更早死。负责高音的毛细胞长在耳蜗的基底部,耳蜗顶部的毛细胞主要负责低音。这种结构叫做频率拓扑(tonotopic organizaion)。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耳蜗不同部分的毛细胞感知的声音频率


不过我们以前也介绍过(点我查看),12岁以前的儿童的听力实际上不如20-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他们的耳道和神经系统还在发育。所以在12岁之前,人的听力是越来越好的。这也是小孩子尖叫时不觉得自己吵的部分原理。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实际上,在12岁左右,扩增高音的毛细胞的死亡数量,和耳道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的匹配达到最优,因此这个年龄的你能听到的音域是最广的。当然,这之后你的世界的音域就不会再如此丰富了。


到了老年,大多数毛细胞扑街,所以老年人只能听到非常响的声音,同时再也听不到高音了。


这是什么感受呢,想提前感受一下吗?来听听地铁到站的噪音,在年轻人和老年人耳朵里的差别吧。


年轻人的——


请到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观看,这么麻烦是因为头条只允许传一个视频。



老年人的——


请到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观看,这么麻烦是因为头条只允许传一个视频。


所以地铁站刷卡器的尖音,在年轻人听起来很刺耳,但是老年人却不觉得。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耳鼻喉科主任 Lawrence Lustig 介绍,老年性失聪(presbycusis)是所有听力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毛细胞的凋亡是老年人听力不好的主要原因,但其中许多人的听神经实际上是完好的。


不过呢,现代科技也有补偿的方法。由于毛细胞不再向听神经发送信号,所以听神经一直处于待机状态,百无聊赖。对于这些丢失了太多毛细胞,但是听神经完好的人,可以植入人工耳蜗,这种植入内耳的装置可以直接刺激听神经,替代毛细胞的功能。


经常开大音量耳朵里的细胞会变什么样,你敢看吗?

@John Robertson


所以你懂了吧,年纪大了不管怎样都是要秃的,不管是头顶的毛,还是耳朵里的毛。


https://shimo.im/docs/dWTQjcdjYrdhjKx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