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有小夥伴說,我的拍攝團隊規模還沒有那麼大,那我應該怎麼去進行美食攝影呢?彆著急,一份充滿“心路歷程”的拍攝指南雙手奉上。

一、 普通愛好者拍攝指南

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往往抱著對於攝影的熱情參與到“全民攝影”的大軍中,我們接觸過很多愛好者,往往只有基本的拍攝設備,在燈光、附件、道具上面,往往是手頭有什麼就自己用什麼。雖然看起來沒有“高大上”的配置,但確是“美食攝影江湖”中的主力軍。

美食攝影與其他的攝影類別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只要對於美食有足夠的瞭解,攝影方面哪怕自己的知識儲備沒有那麼充沛也不影響自己拍出“驚豔”朋友圈的“大片”。

普通愛好者拍攝美食,我們首先需要一面大窗戶——不是為了“面朝大海”,而是因為自然光是這個世界對人類的最好禮物之一。在馬老師的“馬也語錄”中強調了為什麼要用“一燈”。所以自然光是符合我們人類對於食物的基本認知,如果我們的大窗戶上面再有一層透光的白紗那就再好不過了。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在道具的選擇上,往往我們也可以借用家裡面的裝飾品或者廚房的廚具器皿。這樣更加自然,也不需要我們額外的採購,善於利用器皿、餐具、廚具往往就會有不錯的表現。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二、 獨立攝影師拍攝指南

作為專業的攝影師,我們已經熟知燈光的使用,但是可能因為資金、場地、客戶群等原因,自己只有小型的閃光燈,沒有特別多的燈光附件或者更加專業的影棚燈光。不過也不影響我們對於美食攝影的探索和挖掘,我在剛接觸美食攝影的時候手頭只有兩支熱靴閃光燈,配上一兩個柔光傘或者反光傘就開始了美食攝影之路。

因為有了燈光的加持,所以我們在拍攝美食的時候往往就會看到那些我們用自然光難以捕捉的畫面,所以我們有了更多“炫技”的資本。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在道具方面我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個人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我們可以採購到一些高品質的道具地方(然而並沒有人給我贊助)。Zara Home、無印良品、NOME,以及網上口碑不錯的攝影道具專賣店。

因為我們有了足夠的攝影知識,我們可以利用更加專業的鏡頭、專業的光線表達來體現我們對於食物細節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將我們多年累積的攝影觀察運用到我們的美食攝影中,美食攝影當中的美學傳達逐漸的成為我們的行動指南。

三、 小團隊攝影指南

對於小型的攝影團隊來說,我們已經配備了專業的攝影燈光,也有了不少附件作為“家底”。也開始逐步的建立了我們專業的道具庫,看起來我們有著不錯的成績,但也不要忘了我們“危機重重”。

分工!分工!分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雖然我們可能個人能力出眾,但是一定要堅信分工是我們前進的“捷徑”。專業的分工會幫助我們更快的成長,攝影師專注光線表達與場景呈現;助理來幫助攝影師解決後續問題讓攝影師可以專心拍攝;後期師更加精細地來處理我們的美食大片。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同時,一般小團隊已經開始面臨“養人”的生存壓力,所以對於這樣的小團隊來說如何快速的抓住客戶、理順團隊的作業模式往往成為更加重要的事情。

客戶不會“踏著七彩祥雲來找你”,不過主動出擊往往“出其不意”。拋磚引玉,現在我就給大家一些擴展客戶的小技巧:

1、 路邊的餐廳是那些“跑不了”的客戶,我們在日常消費的時候可以遞上自己的名片,也可以直接跟老闆聊一下,往往他們也在尋找美食攝影師。

2、 專業的平臺總有“潛水”的客戶們,專業的視覺網站上多呈現自己的作品、自己獨立運營的公眾號、微博等,都是在建立自己小品牌的每一步。

3、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攝影師同行,他們有可能專注人像、專注寫真等,但是朋友的朋友總會有一些美食的拍攝需求找到他們。不如我們也跟我們的同行保持不錯的互動,讓美食攝影團隊成為自己的小標籤。

四、 視覺出品團隊指南

視覺出品的專業團隊已經配備了專業的人員。美術、設計、美食造型師等等已經成為這些團隊當中的不可或缺力量。那就讓這些力量發揮出來吧,美食攝影的根基還是“美”。更多的藝術家、設計師、原畫師等等,關於平面藝術的工作者的參與往往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技術貼 | 一份通用的拍攝指南,請注意查收



在專業團隊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創意往往是我們的“殺手鐧”。既然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源和技術支持,那麼就讓我們在創意上有更多的進步吧。

1、 美術:專業的視覺輸出一定少不了這樣的崗位,不管是設計師、搭配師還是其他。這些人員有著足夠的美術基礎,往往不缺乏豐沛的想象力,他們需要更大的舞臺來迸發自己的創意。

2、 數碼藝術師:這個詞好多年前就有了,現在變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後期軟件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數碼藝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美學”理解,不少軟件比如C4D等就可以創建更多的天馬行空想象力。

以上是對於不同階段的攝影師們的一點兒小建議,考慮了不同階段大家的需求。總的邏輯線就是攝影基本技術——光線理解——道具運用——場景創意——數碼創意,即使我們在不同的階段也可以看到我們需要進步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