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第一次在婆家过年什么感受?

山西帅锅


我结婚后是和婆婆一起生活,第一次过年时,我女儿刚出生40天。

三十那天晚上,大伯哥、嫂,还有他家的孩子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这也是我第一次没在自己家过年。

婆家过年的习俗和我家不太一样。那一天我都是在比较中度过。比如,婆家三十那天傍晚的饭会比较隆重,多做一些菜。等到半夜的时候就以吃饺子为主。

我家是傍晚的饭只做6个菜或者8个菜,等到半夜12点时会做一大桌子菜,还有饺子。还要祭祖。婆婆家没有这个仪式。

因为女儿小,怕鞭炮声太吵吓到她,我便一直在屋子陪在女儿身边。做菜什么的,都是大伯嫂还有婆婆他们完成的。我只是在晚上包饺子时出来帮忙了。

在婆家过年,尤其是第一次,没有熟悉感,也因此觉得很新鲜。只是少不得要慢慢适应了。


艾悦之洲


18年春节是我第一次在婆婆家过。下面是我的感受~

感受一:屋里真冷啊,真想出去暖和暖和。

地点在浙江一个小县城下的一个村。虽然我老公提前买了电暖气,但是我还是觉得冻脚冻手,睡觉凉飕飕的。室内的温度跟我们东北有大暖气的屋子是真没法比的。在我老家,穿秋衣吃冻梨看窗外雪~

吃饭、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一定得裹好羽绒服。我比较怕冷,好佩服过年回村里的小姑娘,穿着羊绒大衣,好看而且也不怕冷。

我老公以前也是冻着长大的,自从娶了我,我俩住处的电暖气让屋里温暖如春,他现在也不大适应回自己屋里还裹着羽绒服的日子。

感受二:方言完全听不懂,跟外语似的

一家子人吃饭,全程方言交流,我完全听不懂,公婆二人不会说普通话,每次和我说话都会放慢语速尽量说清楚,所以我都是半听半猜。亲戚来窜门或者去亲戚家窜门,我都是只顾着吃,他们说什么我完全不懂,和我说话的时候,会普通话的亲戚会转成普通话和我对话。

感受三:亲戚多,习俗多,真热闹

亲戚好多好多啊,我一直没认全,我老公辈分大,有好几个跟我们同龄的侄子外甥什么的,而大哥大姐们基本跟我妈同龄了。

过年的习俗也很多,大年初一要早起拜祖先,会提前准备好一桌子东西,每个碗碟放的东西都有说道。过年期间每天都要拜亲戚去窜门,远近的亲戚都会有交流,感觉全村的人都认识~

感受四:好吃的多,菜花样多

我老家吃的不多,而公婆家这边菜的花样好多呀,我很多都是第一次吃,比如黄鳝、甲鱼、还有一些海鲜什么的,而且做法跟我家红烧乱炖乱炒不一样,我在家真的没吃过这种不一样的口味。

围一大桌子或者两三个桌子,每桌都有二十多道菜,菜码不大但异常丰盛。想想我在老家过得年什么样:六个人,八道菜,菜码很大,样式基本就是鸡鸭鱼肉虾蚕蛹、凉拌拉皮和皮蛋之类,其他种类我也没吃过了,家里人不会做~

更过分的是,我这么挑剔的无辣不欢的人,吃婆婆以及亲戚家的一道辣味没有的菜,依旧觉得:真香!过年那么几天,我重了不少。

感受五:公公婆婆很朴实,人很好

公公婆婆家离我和老公工作的城市不算远,开车三个多小时。所以我俩每隔两三个月会过去一趟,每次去时,都会准备我爱吃的螃蟹,玉米,还会给我摘橘子吃;每次离开时,都会给我们准备很多吃的,比如鸡蛋、虾、羊肉之类的。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父母都不怎么让我们做家务,只让我们专心学习。所以我和老公都是离家读书在外地生活以后自己学着做家务的。

嫁人以后我妈每次都嘱咐我,“你要有点眼力价儿,帮你婆婆多干些活,你公公婆婆每天都很忙很辛苦的。”

因此,每次去婆婆家,吃完饭我会主动去收拾碗筷擦桌子,但是每次婆婆都不让我干,说让我休息就好了,我去刷碗,婆婆就说水凉,放那她来做。我不是摆摆样子,所以还是照常刷碗哒~

因为我家很远,我妈在老家上班,还没退休,我爸和我一样在外地工作。我婆婆有一次就对我说,“你妈妈一个人在家很不容易,还在上班赚钱而且还要照顾你外公外婆,现在你外公外婆还在世,你妈妈不方便过来,等以后你把你妈妈接过来到新房子去住(我们在工作城市毕竟偏的地方买了房),要不然她太孤单了。我和你爸爸(我公公)就喜欢住在乡下,你们没事多过来就好了。”

她说得很慢,而且尽量尝试用普通话讲述,所以我听懂了,也很感动。

公公婆婆都是农村人,朴实又善良,对我、对我的家人都很好,我感觉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婆婆。

19年春节很快就到了,本来想让双方父母都来上海过年,但是公公婆婆过年期间最忙了。没办法,所以打算先去婆婆家过几天,然后老公跟我回我老家待几天。既可以去婆婆家吃好吃的,又可以在我家滑雪看雾凇,完美!


麦麦是只上进猫


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是1990年。

腊月二十八,那天出奇的冷,我和老公背着扛着给婆家买的年货礼物坐火车往家赶。下了火车还有三里路。还没走上一半,脚上的鞋已经冻的邦硬,打不了弯了。老公说:我扛着东西,你往妈家里快跑吧,还能暖和一些。于是,我便两脚一杵一杵的往家跑,到家打开门,屋里热气腾腾,一股肉香!婆婆赶紧攥住我的手,把我往热炕上推,我的眼泪不自主的湿了睫毛,不是激动,不是委屈,呵呵,是冻的!

就这样,我一直在热炕上坐着,婆婆说啥也不让我下地干活:没啥要干的,今天咱家烀骨头烀肉,坐炕上等着吃肉!

我的心呀,热热呼呼的!

晚餐开始了,婆婆端上七八盘子骨头肉,说:盛饭吃饭!我看着满桌子的热气腾腾肉,瞬间傻了,心里嘀咕:没有蔬菜吗?这可咋吃呢?我不是不吃肉,可没这么吃过肉,太腻了吧?

可我新婚,没敢吱声!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顿饭,我吃的可香了!


就不爱刷碗


我是很不开心的,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而且是全国人民都比较重视的节日!而我又是第一年在婆婆家过年,不说满汉全席,有鱼有肉这不是什么大要求吧?可我婆婆去街上买了点火锅丸子,大三十晚上涮火锅吃,啥都没有,就是一堆的火锅丸子跟青菜,是我这么多年过的最寒碜的一年!!!!


文艺的小心脏


婚后第一个年:我坐月子,婆婆住院,家里只有我和未满月的孩子,看着朋友圈里满汉全席一样的年夜饭眼泪噼里啪啦的掉。

第二年:年三十前一直自己忙着送货,一个人又不会开车到处跑,过年当天终于忙完却没有过年的心情,平静的好像在过大礼拜!年初一公公凌晨去医院看眼睛。

第三年:完全没有任何想法。。


苗姑娘的爱情说


我还是说说,第一年在娘家过年的感受吧。

其实差不多,从小没离开过家,一下子就去到了另一个城市,而且是农村。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去到真正的农村。

新的环境,新的面孔。而且张口闭口,都要装着很亲切喊着爸妈。

恰逢那一年老家又赶上有老人过生日,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真的是都来了。操着自己听不太懂的口音,围坐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说实话我没吃几口就饱了,因为觉得有点恶心。哈哈,当然现在结婚好多年了,也习惯了。

所以当时的状态只能靠喝酒来麻醉自己,忘记周遭的一切,最后自己醉的一塌糊涂,吐了一地,醒了已是傍晚。


沧海一句華


说一下我的真实感觉吧。目前结婚一年多,爱人家是我工作的地方的,我是另一个省的人,第一次和婆家人一起过年,他们是几个叔伯兄弟几家一起过的,非常热闹,婆家人都很亲切和善。我觉得过年是为了团圆,求得就是一家人自在乐呵,和自己的爸妈在一起是放松,和婆家人在一起是融入。真心以对的话,没必要划分那么明确。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就好啊。。


读书多不会骗你


有红包

虽然现在人不看重红包了

可是这是长辈的心意

说明你婆婆公公认可你

这个家欢迎你

围炉的时候要开开开心心的

你要当你婆婆公公,还有你老公是一家

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庆祝新年

家里的活,要帮婆婆做一些

这样婆婆会对你非常有好感,

最好,买一些礼物送婆婆公公,

你老公也会买礼物去你娘家的

要孝顺双方的父母

公平的对方,双方的父母

既然结婚了,

他父母,就是你父母,

你父母也是他父母

不会和婆婆聊天没有关系

但是要有笑容

这样会让你们有亲切感的

你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了,

你需要慢慢融入这个家庭,

你需要慢慢习惯新节奏,

新生活,新人生

每个姑娘都要过这关的。

不要紧张,也不要害怕

有的是上门女婿

那么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里来,

上门姑爷,

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很多都是单身子女

所以不管是男方家,还是女方家。

你们夫妻都要共同,抚养,双方父母,

最后恭喜你们,新婚快乐

百年好合

平安健康,

笑口常开,


情感人生中


出嫁的姑娘,第一次在婆家过春节,会有点不习惯:首先,未出嫁前,家里的礼节由妈妈操劳,自己可以不闻不问;其次,嫁到婆家后,要随乡入俗,什么事都不能随性;最后,第一次在婆家过春节,会想念自已的父母。


随缘266087946


1995年结婚,大年三十上午回到婆婆家,中午蒸米饭,凉拌粉丝,吃完饭胃简直要冰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