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节气?

毛佳健


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阳历。

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发现时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很明显的周期规律,从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教导后人按时而作。

古人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及月建。此法与现代天文学所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一致的。

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每一个节点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在。

一年有八节(“四立”和“四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分别表示一个季节的开始和中心时节。

黄道与天赤道有23.5°的夹角,它们的交点对应的节气就是春分秋分,这两天的昼夜时长一样。

而相对应垂直方向的二天就是夏至冬至,太阳分别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因此夏至日白天最长,往后白昼渐短;而冬至日白天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就源于此。

24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置心阁风水咨询


二十四节气,

春,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风,淸明,谷雨)。

夏,夏满芒夏两暑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二十一,下半年为八,二十三,农业农民永不分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顺世随缘383093579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多种版本,各地都有传唱。 由音乐人:秋林改编歌词作曲演唱的。本版本歌曲用客家语言来演唱的民谣歌曲,很有客家山歌味道。二十四节气歌词:秋林曲:秋林 唱:秋林音乐人:秋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

返回顶部
春季Spring立春 Spring begins2月3-5日雨水 The rains2月18-20日惊蛰 Insects awaken3月5-7日春分 Vernal Equinox3月20-22日清明 Clear and bright4月4-6日谷雨 Grain rain4月19-21日夏季Summer立夏 Summer begins5月5-7日小满 Grain buds5月20-22日芒种 Grain in ear6月5-7日夏至 Summer solstice6月21-22日小暑 Slight heat7月6-8日大暑 Great heat7月22-24日秋季Autumn立秋 Autumn begins8月7-9日处暑 Stopping the heat8月22-24日白露 White dews9月7-9日秋分 Autumn equinox9月22-24日寒露 Cold dews10月8-9日霜降 Hoar-frost falls10月23-24日冬季Winter
立冬 Winter begins11月7-8日小雪 Light snow11月22-23日大雪 Heavy snow12月6-8日冬至 Winter solstice12月21-23日小寒 Slight cold1月5-7日大寒 Great cold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minxin2015


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每一个节点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Gan好事不留名


中国一共有24个节气,按照时间先后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如下图。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季的六个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时间为每年2月3-5日左右;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时间为每年2月18-20日左右;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时间为每年3月5-7日左右;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间为每年3月20-22日左右;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时间为每年4月4-6日左右;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时间为每年4月19-21日左右。

  夏季的六个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时间为每年5月5-7日左右;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时间为每年5月20-22日左右;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时间为每年6月5-7日左右;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时间为每年6月21-22日左右;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时间为7月6-8日左右;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时间为每年7月22-24日左右。

  秋季的六个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时间为每年8月7-9日左右;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时间为每年8月22-24日左右;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时间为每年9月7-9日左右;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间为每年9月22-24日左右;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时间为每年10月8-9日左右;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时间为每年10月23-24日左右。

  冬季的六个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时间为每年11月7-8日左右;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时间为每年11月22-23日左右;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时间为每年12月6-8日左右;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时间为每年2月21-23日左右;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时间为每年1月5-7日左右;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时间为每年1月20-21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H_xUe


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确定年长。二十四节气从第1个冬至一直排到第24个大雪,逢单的称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周年运动。由于12个月的天数不够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调节。有闰月的年份也叫农历闰年,包含13个农历月。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就包含有一个“闰四月”。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鼠年的“闰四月”就是上一个月四月的闰月。

苏宜表示,公历和农历的年平均长度是一致的,但二者的起算点差别却很大。如公历2020年1月1日进入新年,2020年1月25日才开始农历庚子鼠年的大年初一。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天文学家、南开大学教授苏宜告诉记者,公历2020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苏宜解释说,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尽,所以是闰年。但对整世纪年如1900、2000、2100年,只有前两位数也能被4除尽的才是闰年,否则仍为平年。


致臻收藏


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每一个节点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江苏汤汤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节气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还不到最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就爱与你聊八卦


廿四个节气日历都很清楚了就不再说了,要说的是起源与作用,中国古代史人们已经有大积种植农业经济已比较发达,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中原一带,即潢河与长江间的地区,那时没有气象台,人们慢慢总结出时间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就以半个月为一节,一年就是二十四节,如小雪指一般在那个时候转冷了会下小雪等,对当时农业生产起很大作用,但南和北方就不同了只起参考作用,如小雪季节广东一点都不冷,但黑龙江已冰天雪地了。只能作参考,如小雪广东人就知道就快转冷了等!


亚海36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