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梗不是悄無聲息的,睡覺時可以體現出來,出現哪些跡象說明心臟已經危險了?

小夏養生說


心肌梗死是各種原因導致供應心肌血供的冠狀動脈發生閉塞,進而引起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和壞死發生的心臟病,是臨床上的急危重症,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嚴重後果。


心肌梗死發生前會出現系列的臨床症狀,如原有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近期反覆出現心絞痛發作,甚至在休息的情況下都出現,伴有心前區壓榨感、胸悶、氣緊等不適,在暴飲暴食、突然受涼、情緒激動、用力大便等誘因下,突然出現持續性心前區壓榨性或窒息性疼痛,應高度警惕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起病急驟,症狀呈持續性,在休息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時,症狀常常難以緩解,需要及時容易診治。大家要注意識別,一旦出現心肌梗死,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將患者取平臥位,避免過度搬動。

我們在進入醫院後,要動態監測心電圖及心肌損傷標誌物的變化,診斷一經確立,應及時行血管再通治療,可選擇藥物溶栓,有條件的醫院,可選擇支架介入治療,以迅速擴張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李大爺,65歲,是鄰近村的,在生命最後時刻,李大爺早上一般都是按時起床送孫子上幼兒園的。今天早上也是7點鐘起床,可是剛剛起床後突然感覺胸悶有點不舒適感;於是就咐老伴送孫子上幼兒園,自己在躺一會兒。

可是等老伴送孩子入園後回家,沒看見大爺的身影,也納悶大爺以前從沒有這樣懶床的。於是一邊呼喚著大爺的名字一邊嘮叨責怪大爺。可是當大娘踏進房間後看見大爺安靜躺在床上,似乎有點異常;於是大娘一個箭步上前搖晃著大爺的身體,但是大爺都沒有任何反應。趕緊的撥打120急救,一邊呼喚著左鄰右舍來幫助。

大爺依然沒有回應,120急救到來後,做完搶救工作後,也告訴說沒有回天之力了。大爺就這樣在安靜的睡眠狀態中走了。 大爺走後,大娘後悔當初沒有注意老頭子的頻死跡象。如果當時自己能意識到這是頻死跡象,也許大爺就不會這樣走得悄無聲息。大娘大哭著捶打自己的胸部訴說。

心梗到底是什麼病?真的這樣悄無聲息嗎?難道真的一點跡象都沒有嗎?

心梗又名為心肌梗塞,就是圍繞心型頂尖部位的動脈血管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為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心梗患者如果沒有症狀,診斷還是較困難的,而且發生時也是較悄聲無息。

如果有臨床症狀一般表現為:患者突然發生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疼痛或嘔吐,而且原因不明;或原來有高血壓而突然血壓降低,但原因不明,或手術後發生無出血性休克等,可以時是發生心梗。


或中老年人有持續較久的胸悶或胸痛,心電圖檢查無特異性改變,提示可能是心梗即發的可能。 心梗的發生致死率非常高,發作前不是悄無聲息,而是我們對心梗的知識缺乏,導致忽略了發作前的一些症狀而耽誤了最佳的搶救時間。

我們要警惕一下這些症狀 勞動或活動時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情緒激動而且症狀加重,休息片刻時可以緩解,提示可能是心梗發生的前兆。

但是有些患者的疼痛不一定是典型的胸痛,也可能是胸悶難受、肩膀痛、後背痛、胃痛甚至牙痛等。 有些是毫無徵兆心慌胸悶。

沒有心臟病的人突然出現胸悶、心慌、不明原因的難受,沒有活動時出現憋悶、喘氣困難,而且每天定時胸痛,特別是吃飯後、睡覺前等,提示可能是心梗即將發生的可能。應該及時就醫。

發生心梗時怎麼辦?

1.立即呼叫120急救;

2.選擇病人半坐或病人感覺舒適的位置:

不能大聲吵鬧病人。並給病人含服硝酸甘油緩解症狀等待120急救。 如果患者發生劇烈持續疼痛,放射至左腕、左手腳背、臉色蒼白,這些症狀時非常危險的症狀,可以選擇一下其中的姿勢等待120急救。

另外可以讓病人選擇坐位伏在桌子,兩手當枕頭墊於頭部下,保持舒適的位置等待急救。如果選擇在床上坐位,用被子做靠背墊於背部,同時頭部也靠在被子上,適當仰臥,適度墊高腳跟。為患者爭取急救的條件,提高存活率。

最後總結: 心梗離我們並不遙遠, 我國有很多人是死於急性心梗。多數患者心梗發病前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這個時期是心臟在向您求救,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一點相關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醫者良言


大部分心梗都不是悄無聲息的!

只有極少數心梗是不打任何招呼就來了,甚至人們根本來不及反應,突然一下就猝死了,根本來不及去醫院。但這種心梗只有極少數,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心梗來臨的時候都會打個招呼,也就是說會有一些提醒的,但常常這些提醒被很多人忽視,沒有在意,從而導致心肌梗死發生。

心梗來臨之前,並不是睡覺的時候告訴我們它要來了,而是平時我們活動的時候,或勞動、運動的時候。

心梗來臨之前,我們稱之為心絞痛,大部分心梗發生的時候都會有心絞痛的表現,當心絞痛持續不緩解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簡單說就是心臟血管狹窄99%或100%堵死;心絞痛是指心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比如大於75%以上,但還沒有完全閉塞。

哪些跡象說明有可能是心絞痛呢?

很多人之所有忽視心絞痛,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默認為心臟部位的疼才是心絞痛,其實不全對。

1、心絞痛不僅僅是心前區疼痛,也不僅僅是疼痛;

2、心絞痛是包括心前區在內的疼痛,還包括頭疼、咽部疼痛、牙疼、後背疼痛、肩膀疼痛、胸痛、上腹疼痛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絞痛;

3、除了疼痛,還可能是胸悶憋氣,咽部緊縮感,噁心、嘔吐,想上廁所、大汗等等不舒服也可能是心絞痛;

4、心絞痛一般發作2-15分鐘,發作時候特別難受,但發作過後就和正常一樣,很多人以為發作過後就好了,於是就大意了,其實每次心絞痛都是心臟的一次報警;

5、心絞痛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那就是活動後、勞動後、運動後等等情況下更容易誘發,比如只要一活動就會發作上述各種不舒服,休息一會就能好,那麼需要儘快去醫院,可能是心絞痛。

哪些跡象說明可能是心肌梗死了?

簡單說就是上述心絞痛症狀,超過15分鐘,持續不緩解,這時候就要高度懷疑是心肌梗死已經發生了。最典型的心肌梗死是胸部或心前區壓榨樣疼痛伴胸悶憋氣大汗等持續不緩解;但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就是上述各種心絞痛持續不緩解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發生了。

總之,每一次心絞痛發生都是心臟在報警,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但大家必須記住心絞痛不僅僅是心臟部位疼痛,也不僅僅是疼痛。

[心血管王醫生科普]


心血管王醫生


有一種疾病,來勢兇猛,死亡率高,讓人措手不及,它的名字叫:“心梗”。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因心梗猝死的案例:

途牛旅遊網預訂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肌梗塞離世,年僅44歲。

小夥子網吧打遊戲,不到一小時心肌梗塞猝死,年僅28歲。

疑因熬夜多引發心肌缺血,24歲女白領半夜猝死家中。

近年來發生了不少因心梗而猝死的例子,心梗也越來越年輕化,心梗導致的悲劇在一幕幕的上演,但實際上心梗在發生之前,並非無跡可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來提前發現它!

比如夜間睡覺時,出現以下症狀,請小心!

1,睡覺時,喘不上氣要警惕心梗

心臟能夠為自己機體裡面的血液流通,提供很好的動力,進而幫助我們把血液運送到身體的組織當中。但當心髒功能出現異常之後,氧氣跟血液都不能夠及時的供給,就容易出現喘不上氣、氣短等症狀。

2,在睡覺的時候,如果發現手腳冰涼警惕心梗

如果發現手腳冰涼,無論怎樣保暖都還是冰涼,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心臟的泵血功能下降,導致四肢的供血下降、循環減少,造成手腳冰涼。如果心臟病人,突然出現手腳冰冷,一定要小心急性心梗,因為急性的心梗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

3,在睡覺的時候,局部莫名疼痛

如果在睡覺的時候,經常發生頭痛,尤其是偏頭痛,有可能是心梗發作。另外,心梗發作時,冠狀動脈血氧不足,還會導致心臟有持續性鈍痛感,疼痛感可放射到後背或肩膀部位,容易和肩周炎弄混。

夜間睡覺時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刻馬上前往醫院進行檢查,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我建議各位朋友,每年定期做一些基礎體檢很重要,它能有效篩查出身體異常,幫助患者及時發現病情進行治療。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心臟血管比較嚴重的病變,大部分心梗發生在有慢性心血管病的人群,如冠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脈狹窄患者就是心肌梗死的高發人群。因為冠脈狹窄患者發生心絞痛比較常見,這也是心梗發生前的常見症狀,也就是說心梗發生前是有徵兆的。



有人說心梗不是消無聲息的,睡覺時可以體現出來,出現哪些跡象說明心臟已經危險了?

心梗的前期病變就是冠心病,而冠心病的主要和典型症狀就是心絞痛,與心梗不同的是,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是暫時的,可以通過休息和服用擴血管藥物很快緩解,而心肌梗死說明血管堵死了,疼痛劇烈而持久,硝酸甘油等藥物無法緩解。



從穩定性心絞痛到不穩定性心絞痛到心肌梗死是一個過程,在心梗發生前,一般會出現心絞痛發作間隔時間更短,持續時間更長,有時候會出現夜間痛,另外,發生心梗前患者的血壓會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蒼白,噁心出汗,頭暈眼花,這是心臟功能下降,供血不足引起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心梗的全稱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於冠狀動脈(心臟獲取血液供應維持心肌能量的血管)發生問題了,主要是堵塞或痙攣導致持續性的缺血缺氧,進而使得心臟的心肌發生壞死。

心梗發作時真可以比喻為死神來了,因為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但急性心肌梗死在發作之前的一段時間裡,往往是有前驅症狀的,就像死神提前發出的通知,所以有人說心梗不是悄無聲息的是有道理的。

睡覺時出現哪些跡象說明心臟已經危險了?

1.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就是在沒有誘因下突然出現的心率增快,患者常常會感覺到心慌,一般會持續數分鐘就會自行緩解。

2.胸痛

胸痛是心梗發作的最典型症狀,急性發作時胸部常常出現壓榨樣疼痛,但在急性發作前往往也會有一過性的胸痛出現,此時胸痛症狀一般較輕,持續1-2分鐘又自行緩解,所以當出現這種胸痛症狀時需要高度警惕,它可能是心梗來臨前的徵兆。

3.呼吸困難

如果自身並無肺部疾患,且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基礎疾病,睡覺時出現一過性的氣促或呼吸困難,也可能是心梗來臨前的信號,它說明心臟已出現缺血缺氧。

為何心梗喜歡在夜間睡覺時發生?

因為睡覺時,人體處於長時間不活動狀態,血液流動變慢,而且由於夜間人們普遍飲水量少,血液粘稠度會增加,特別是原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群,就容易發生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缺血,從而誘發心梗。另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也是誘發心梗的危險因素,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打鼾”。

如何預防心梗發生?

1.控制好原發病

心梗常發生在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中,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因此需要堅持治療,控制這些原發病。其中,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為最常見慢性病,雖然開始時可能沒有心臟病變,但如果一直疏忽大意,未能及時控制三高,往往給心梗發生埋下禍根。

2.健康的生活方式

低鹽低脂飲食,多食蔬菜水果,戒菸限酒,避免熬夜,減肥,平時適當運動,保持心情愉快等。

3.定期體檢

許多心血管疾病在發病初期往往無症狀或症狀較輕,這就需要定期進行體檢,才能及時發現,並及時進行干預,防止進一步加重並導致心臟、血管出現病變。


藥師方健


心梗和心絞痛在睡覺和工作時都有可能誘發,而且在情緒激動、寒冷的情況下更甚。它兩發病時都不是悄無聲息的,它們發作時可以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心梗時會有一種瀕死感,劇烈的疼痛,如果患者難以承受疼痛,我們甚至還會用嗎啡止痛,來舒緩他的心情,穩定心率。

心梗發作症狀?

其實我們臨床上心梗的病人一般在清晨起床後發作,剛開始都是胸悶胸痛為主伴有大汗,罕見的會先出現牙疼腹痛,持續時間一般30分鐘,漸漸的會有呼吸困難,但是一般人都會以為是胃病或是低血糖等原因,以為再臥床休息會好點,事與願違,慢慢的胸悶胸痛無法承受,出現氣促,有的會迅速休克,如果家人不在身邊那麼完全失去救助機會。

而且心梗的黃金救助時間是2小時內,如果就算病人硬扛住了心梗的疼痛和氣促不適,但是心臟缺血的那部分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永遠失去功能,心臟功能受損影響其泵血的功能,所以患者平時頻繁出現胸悶胸痛,所以心絞痛心梗的病人一般隨身會攜帶麝香保心丸等緩解疼痛的藥物,而且有過心梗的病人,就算是及時完善溶栓或者支架介入治療,也不代表不會再復發心梗,所以預防心梗更重要。

如何預防心梗?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鍛鍊身體,同時也要戒掉一些不良習慣,包括吸菸、喝酒、熬夜等。

其次,要控制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一

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嚴格控制血脂和積極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絕對不提重物,放鬆精神,平時適當運動。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應該和體溫一樣。

如果已經有冠心病,就應該積極治療冠心病。嚴重冠心病患者應在他人的幫助下洗澡。冠心病患者在天氣惡劣時,應注意保暖或服用適當的擴冠藥物加以保護。服用預防心肌梗死的藥物有利於預防心肌梗死。

心梗的急救方法

1、讓患者立即平臥,不要盲目送醫院。因為病人在被一般的車送往醫院的過程中,經過抬、翻、顛簸等活動,會使患者的心率加快,心臟負擔加重,使本來缺血的心肌缺血更加嚴重,從而可使病情更為加重。

2、正確判斷心、肺功能,迅速實施心肺復甦術。嚴重心絞痛患者,可出現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等現象。此時必須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否則患者很容易會因此而死亡。

3、完成心肺復甦後立即送往最近醫院就治。

總結:心梗是一種發作快且兇猛的疾病,家中有老人有類似症狀一定要正確識別,並且立刻送往最近醫院,及時完成溶栓或介入治療,挽救心臟功能。


肛腸科林醫生


心梗和心絞痛在睡覺和工作時都有可能誘發,而且在情緒激動、寒冷的情況下更甚。它兩發病時都不是悄無聲息的,它們發作時可以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心梗時會有一種瀕死感,劇烈的疼痛,如果患者難以承受疼痛,我們甚至還會用嗎啡止痛,來舒緩他的心情,穩定心率。


雪兒飄起來


心梗主要是指各種因素導致的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得相應部分的心肌因嚴重持久缺血而出現局部壞死的現象,心梗非常嚴重,陳舊性的可能症狀不明顯,但是急性的心梗可隨時導致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出現哪些症狀說明已有心梗?

1、首先會有一些先兆症狀,主要最常見的症狀不穩定的心絞痛,而且發作比較頻繁,疼痛持久劇烈,硝酸甘油療效不明顯,而且疼痛的時候會出現噁心、嘔吐、大汗淋漓、頻死感、心動過速等症狀。



2、胸骨後疼痛,多數人疼痛程度重,而且這也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狀,發生時一般無明顯誘因,疼痛多位於胸骨後,常向左側肩背部、左上肢放射,而且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而且還會出現上腹部疼痛。

3、低血壓和休克,如果胸痛緩解而收縮壓一直低於80mmHg,伴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溼冷、脈細而快、尿量減少時,及時治療。

所以心梗是種很常見而且發作時很嚴重的一種疾病,需要早起檢查治療。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的變化,

各種心血管疾病開始變得高發起來。

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而心梗,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更需要注意預防!

心梗就是心肌梗死,它屬於心血管疾病當中的急危重症。

心梗的發作往往是突發性的而且發作起來很迅速,對於患者的生命安全來說威脅很大,這是由於心梗會使得心臟缺血壞死,如未能及時服藥或得到救治,是致命的。

但心梗發作之前,還是有一些徵兆的,患者在出現這些不適時,一定要及時服藥控制,避免發生危險。

心梗不是悄無聲息的,睡覺時可以體現出來,出現4種跡象說明心臟已經危險了!

一、胸悶憋醒

心梗的典型徵兆就是在睡覺時突發胸悶而憋醒,這是由於心梗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心臟功能下降直接影響心肌系統,心臟肌肉血液不足就會出現胸悶,心慌被憋醒,並且伴隨後背有放射性疼痛。如果出現這種症狀,不要當作中老年人慢性病的正常現象而忽視,一定提高警惕,因為這隨時導致患者停止呼吸。

二、長期咳嗽

“長期咳嗽”常被患者自身認為時肺病而耽誤治療,其實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這是心臟發出的病變信號,這在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咳嗽”,它是一種做心臟衰竭的早期表現。如果長期咳嗽,治療一段時間並無好轉,且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該警惕心梗的可能。

三、失眠

“失眠”在中老年人的生活中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很多人把它當作更年期應有的現狀,但和心梗相關的失眠伴隨心理上的焦慮和恐懼,並且伴有毫無徵兆的驚醒徵兆,這些症狀均為心臟供血不足而導致的。所以患有失眠這種疾病的人,我們一定要提起高度的重視。

四、手腳冰涼

我們人體的血液是從左心室流向各個動脈、血管再回到右心房的循環過程,而手腳是肢體末端部位,如果手腳出現冰涼,無論怎樣調節都無法改善這種症狀時,就應該考慮是心臟出現問題,導致供血不足、或血液流通不暢了。另外經常手腳冰涼,我們也不要忽視,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患有心梗這種疾病。

8種習慣會加速心梗的發生,預防心梗,一定要注意避開:

  • 吸菸:煙內的尼古丁可以促進體內的冠狀動脈的痙攣,血液的濃縮,血管內皮功能損害,呼吸功能的減退,甚至是呼吸功能的一些危害和影響;
  • 過度勞累:勞累以後,心率增快、耗氧增加,會加速誘發心肌梗死發生;

  • 情緒大波動:情緒變化會導致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心肌耗氧增加,以及導致血管痙攣等有關;

  • 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以後,會導致全身血液更多的到消化道,其他部位的血液進而減少,這也會使得迴心血量的相對減少,進而導致心梗發生。

  • 喝酒:喝酒不僅僅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也是誘發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重要一個原因。

  • 熬夜:作息不規律,尤其是長期的熬夜,可以誘發斑塊的不穩定,進而可能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

  • 便秘:便秘發生的時候,患者用力解大便的時候會屏氣,而這些因素會導致心肌耗氧的突然增加,進而誘發心梗。

  • 過度運動:過度運動的患者,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持續增加,還有就是劇烈過度運動也可誘發斑塊破裂,進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所以運動適度很重要。

除過避免以上壞習慣外,那麼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做好心梗的預防呢?

1.合理膳食

日常飲食中我們要注意空總熱量的攝入,以免發生肥胖,同時膳食結構搭配要合理,減少脂質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豆類、粗糧類食物攝入。

2.日常多喝水

尤其在早晨醒來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及時補充水分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液濃稠度,有利於血液循環,預防心梗的發生。喝水時也可以加點富硒的紫陽毛尖。

硒元素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在維持心血管系統正常結構和功能上起重要的作用,主要通過抗氧化和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來維持心血管細胞的正常功能。適當補硒,可以有效預防腦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而但我國70%的人都屬於缺硒人群。

日常補硒不妨飲用富硒茶,如產自全國兩大天然硒谷之一-----陝西安康地區的紫陽毛尖,其中富含硒元素,而且是天然硒好吸收。不僅富硒,而且綠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兒茶酚胺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可以從根源上降低腦梗的發病率。

3.積極控制原發病

高血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同樣也會增加心梗的發病危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正常一般人群也要注意血糖變化情況。另外醫生建議患有心梗的患者血壓要儘量控制在140/90mmHG內。

4.每天睡夠8小時

‘’年輕人老是睡不夠,老年人老是睡不著。''但其實,睡眠不足,經常熬夜等也是導致心梗重要原因。所以高危人群應該保證每天8小時的睡眠,另外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著急上火,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血管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5.適當運動

平時多注重鍛鍊,不要長期久坐,多進行一些慢跑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要避免過勞。

6、定期體檢

一定要增強個人的健康意識,定期體檢是很重要的。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瞭解自己的血壓和血脂指數,多學習掌握一些健康的科普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