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絃 民間戲曲形式

絲絃      民間戲曲形式

絲絃

民間戲曲形式

絲絃,中國民間戲曲種類,分為南方絲絃和北方絲絃,北方絲絃又名絃索腔、弦子腔,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國稀有的地方戲曲之一。劇種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絲絃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民間日漸發展,並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於石家莊地區一帶的為中路絲絃。

絲絃      民間戲曲形式

2006年5月20日,石家莊絲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家莊絲絃劇團邊樹森、張鶴林被列為非物質文化產傳承人。

南方絲絃主要指常德絲絃,常德絲絃是流行於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帶的地方曲種。明末清初,江浙一帶的民歌和時調小曲傳入常德後,經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不斷演變、發展而成。

常德絲絃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價值較高。但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缺少專業表演團體,加上老一輩絲絃藝人相繼辭世,已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2006年5月20日,常德絲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絲絃      民間戲曲形式

中文名

絲絃

外文名

si xian

形成時間

明末清初

發源地

河北省中部

代表人物

劉魁顯、何鳳祥、王振全、封廣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