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挝的人口这么少?

郁一文


老挝古城寮国,它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

(老挝地理位置)

老挝的历史还算是比较悠久,公元1世纪时,老挝南部地区被兴起于简朴在的扶南王国所统治。到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王国被同样来自柬埔寨的真腊王国所灭,老挝于是被并入到真腊王国的统治中。

到十四世纪中叶,老挝建立了澜沧王国,这是老挝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该王朝持续了三个半世纪,在1707年—1713年期间,澜沧王国分裂成: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三个小王国。

此后随着泰国开始入侵老挝,通过100多年的不断蚕食,到19世纪时老挝被彻底并入泰国。

不过泰国在老挝的统治并没能维持多久,在法国的入侵下,1893年老挝被泰国割让给了法国,从此泰国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

二战之后,老挝获得独立,1975年12月2日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时至今日,老挝依旧保持着社会主义制度。
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再加上交通非常封闭,老挝在新闻上的曝光度一直不高。

老挝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地理上的闭塞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老挝人口过少也是导致其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虽然算不上大,但也不小了,老挝的大小几乎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而朝鲜半岛的人口有7200万,相比之下,老挝人口只有700万人,仅仅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老挝美女)

再举个例子,广东省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比老挝小了5万平方公里,但2018年的广岛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13亿,是老挝人口的16倍还多!老挝全国总人口甚至不及广州市的二分之一。

即便是与周围的其他邻国相比,老挝的人口也是少得可怜。例如越南人口有9300万,柬埔寨人口是1500万,泰国人口是7000万,缅甸人口是5300万。

而作为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新加坡的人口也有560万,虽然不如老挝人口多,但新加坡的面积可只有719平方公里,只有个乡镇大小。

老挝北部主要是由高原构成,属于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而南部则是平原,也是老挝的粮食主产区。2018年老挝的稻米产量约343万吨,而越南当年的稻米产量则在2800万吨以上。但考虑到老挝的人口较少,这些粮食也是够吃的。因此老挝人口较少应该不是粮食问题。

(老挝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只有在南部才有少量平原存在,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并不多)

除此以外,由于老挝60%以上的民众都信奉佛教,因此有大量青年男性出家为僧,许多人认为这也是导致老挝人口不多的原因。

但是与老挝相邻的缅甸和泰国也是佛教国家,但这两个国家人口却非常多,因为在东南亚地区,青年出家就类似于当义务兵,过几年就可以还俗,然后娶妻生子,所以老挝人口跟宗教的关系也不大。

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历史去推测,老挝在地理上属于一个四战之地,被越南、柬埔寨、泰国、中国所包围,历史上的战争可能导致当地人口大量流失,这应该是老挝人口较少的根本原因。


千佛山车神


我在老挝呆过半年,曾两次从云南磨憨口岸坐车到万象,6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30几个小时,一路几乎都是大山,除了公路两边时不时有那么几户人家,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老挝人口确实少的可怕。23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口却只和国土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相当,700万左右。老挝不但人口少,连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都很低。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老挝人口如此少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老挝山多平原少。老挝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极其不发达的国家,国家经济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而老挝80%以上都是高山高原,适合种植粮食的只有河流附近少量的河谷平原,根本无法种植大量的粮食来满足过多的人口吃饭问题。


第二,由于老挝经济条件一直都很差,人民生活水平很贫苦,医疗水平也极其落后,导致老挝的人口出生率比较小,出生后的婴儿也不易存活。还有就是老挝有一部分边远的农村还过着比较原始的农耕生活,以部落的形式居住,导致了很多近亲繁殖的现象发生,也使得出生人口质量下降,所以导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第三老挝举国上下信奉小乘佛教,僧侣地位高而且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所以出家的人多,特别是男性,一生必须至少出家一次,至少一个星期。因为僧侣待遇高又受崇敬,所以很多人干脆一辈子都当和尚不还俗了。这又导致了能婚育的人数减少了很多。再有哪怕是还俗了,毕竟也当过和尚,境界高了很多,可能七情六欲就没那么强烈了,清心寡欲了很多。信奉佛教的人,都相信众生平等,顺其自然,与世无争。所以老挝没有什么传宗接代的概念,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所以就不可能像我国六七八十年代那样非得生出个儿子不可。这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口的出生率。所以综合这几个原因,就不难看出老挝为什么人口少而且增长缓慢了。


阿生懂越语


与邻国相比,老挝人口这么少,主要是由其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老挝究竟有多少人口。

老挝的人口:

根据联合国最新估计,截至2018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目前的人口为697万人。老挝人口只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0.09%。按人口计算,老挝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106位。

总土地面积为23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人。其中44.3%的人口是城市人口。

其他亚洲邻国的人口是多少呢?

越南(9270万)

印度(13.5亿)

巴基斯坦(2亿)

孟加拉国(1.6亿)

伊朗(8201万)

阿富汗(3637万)

尼泊尔(2962万)

斯里兰卡(2095万)

朝鲜(2537万)

可以看出,同样是亚洲国家,老挝的人口少了很多。

为什么老挝的人口这么少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看老挝及其邻国的地理位置。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促进高人口和可持续人口增长的领域将具有几个主要特征,如:


1.供水和运输的河流的存在

2.河谷/三角洲/盆地的存在,促进农业(易灌溉)和容易沉降

3.通往海洋进行贸易和运输

所有这些特征最终将导致特定区域的高人口密度。因此,该地区提供的功能越多,人们就越有可能永久居住在那里。

因此,如果你看一下老挝的邻国,人口大多集中在我提到的两个或全部三个特征的地区。

先看看泰国:

曼谷所在的湄南河谷。该市人口密度为5300人每平方公里。湄南河谷也靠近海洋,促进贸易,进而进一步促进人口增长。再看柬埔寨:

人口密度为2200人每平方公里的金边市在洞里萨湖、湄公河和巴萨河的河边上。

金边的战略位置也使其成为河流运输的中心,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增长。

再看越南:

红河三角洲是河内市的所在地。该市人口密度为2300人 /平方公里。湄公河三角洲和西贡河是胡志明市的所在地,人口密度为4000人 /平方公里。两个三角洲也都靠近海洋,这促进了贸易,从而促进了人口增长。

因此,河谷的存在和进入海洋使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人口密度高。

最后我们来看看老挝:

另一方面,老挝没有河谷,而且完全是内陆的。该国大部分地区也是山区,平坦的土地很少,无法支持大量人口。因此,老挝人口的强劲增长仅限于湄公河附近的地区,如首都万象。因此,老挝根本没有地理位置来支持强劲的人口增长,导致该国人口数量和密度低于邻国。

喜欢的请尽情关注+点赞,不喜欢千万不要勉强!


王不宇看世界


先说个题外话。本处曾有过两年在老挝的经历。由于患有严重的历史癖,不免对老挝历史考证一番。于是,就知道了一个叫做王宝的苗族将军。


但当把这个人名说给老挝人听的时候,一旁熟悉老挝国情的中国人脸色都变了。苗族将军王宝的故事,不在这里展开,但其影响就是老挝历史上最近的一次人口分流——老挝苗族大逃离。苗族在老挝被称为赫蒙人。

按照苗族人自己的说法:1975年之前的老挝有50万赫蒙人,其中大部分追随王宝出逃老挝。大概有25万人成功离开老挝。这还不包括在死在路上的。


另外一部分逃离老挝的人群是有钱人和旧官僚。有钱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老挝做生意的华人,旧官僚则多为老挝贵族阶层或技术人员。


华人开办的工厂、商店被关闭收为公有,仅能做小本生意也承担极高的赋税。华人在1975年之前有10万人口,之后仅剩5000。


改朝换代导致的新人换旧人。而这些人口的离开,对于老挝几十年在经济上的发展迟缓,也是原因之一。经济原因,也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放缓。


以上人数相加,大概不少于30万人离开了老挝。在下图中,明显看到有一次人口增长率的下跌。而当时老挝全国人口不足300万。


看到有人用朝鲜与老挝比较,这是不合理的。


在朝鲜建国后,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当时朝鲜的富裕程度,远超同一时期的韩国和中国延边地区。而当时的老挝能够得到的援助有限。生产方式一直比较原始。

不过,即使少了十分之一的人口,毕竟200多万的人口基数还在,这比起同时期的柬埔寨、越南等周边国家,还是少数。所以,这也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老挝人口少这个问题。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地理的原因。中南半岛六国中,老挝是唯一没有出海口的国家;老挝是老挝是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老挝大部分是山区,可以居住的地区,并不多。而且可耕地也就相对更少。地少,粮食也少,人口就被限制住了。

还有地缘上的限制。老挝处于中间位置,从来没有强大过。周边国家陆续强大后,都会选择攻占老挝。老挝是个饱受欺凌的国家。就连现在相同水平的柬埔寨,在古代也曾经做过中南半岛的霸主,高棉帝国。而老挝国都从北方的琅勃拉邦迁都到中部的万象,也是因为受到缅甸扩张的影响。即使如今,政治上看越南,文化上看泰国,经济上看中国,夹缝中生存依然是老挝的常态。

总结

第一, 地形限制了老挝的人口基数(可耕地少,洪涝灾害严重)

第二, 战乱放缓了老挝的人口增长(出逃人口及商人技术人员的撤离导致的经济迟缓)


参习处


老挝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自然地理环境差,高山占80%,耕地少,全国只有100多万公顷耕地,我国的广西面积和老挝类似,却有耕地400多万公顷。

二个是老挝实行耕地国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老挝政府长期财政赤字,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1,老挝的地理环境。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被称为“印度支那屋脊”。

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2015年)。北部和中部地区都是山区,只有南部湄公河附近有少量河谷平原,全国耕地面积只有100多万公顷。

我国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26万(2018年)。广西多山,山地占总面积的40%,耕地有438.75万公顷(数据来源:广西新闻wang)。

按耕地比例计算,广西100万公顷耕地养1120万人,比老挝多养60%的人口。

蒙古国的耕地是118万公顷,比老挝还多。

北朝鲜的耕地是290公顷,接近老挝的三倍,人口也是老挝的三倍,经常闹饥荒。

2,老挝实行耕地国有制。

老挝处于热带雨林地区,水稻一般是一年三熟或两熟,气候非常优越。

但因为是热带雨林,要砍伐大量树木,开垦耕地的成本很高。

老挝的可垦耕地是800万公顷,只有八分之一被开垦为耕地。

因为耕地国有,所以农民没有积极性去主动开垦耕地。

老挝所有的土地,全部是由国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工业和贸易都很少,政府非常穷,常年赤字,连基本的农业基本设施都难以维持,更拿不出钱来开垦耕地。

一旦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老挝还需要其他国家的粮食援助。

老挝进行改革以来,实行农村土地分配政策,将土地的使用权分配给农户。

因为耕地国有,所以农户只用耕种分配的耕地,没有积极性去开垦荒地,剩余的农闲时间到处打工,甚至到泰国等地打工挣钱。

老挝的水利投入不足,虽然是热带雨林地区,2015年能够灌溉的耕地仅占30%,有大量的稻田还是旱地。

老挝政府没钱,只好向外国申请贷款和援助。

2017年,老挝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援助3650万美元,用于北部地区的公路建设的农田水利建设。

老挝全国只有一所农林科学院,农业基本靠天吃饭,一旦发生严重病虫害,全国束手无策。

老挝的农药、化肥、种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因为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大多数农民无法科学使用农药、化肥。

老挝的大米加工厂非常少,各地交通落后,大米难以贸易和出口。

老挝农民没有生产大米的积极性。

所以老挝农民的大米主要是用来自己吃,然后用剩余的时间去打工。

粮食少了,工业和服务业又不发达,所以老挝人口很少,其他理由都是小case。


沂蓝书院赵月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农业落后。

老挝是中南半岛最落后的国家。

这个国家和越南不同,全国都是山地,森林山地覆盖面积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种地区,不太适合农业生产。

相反,越南虽也有山区,但有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这种世界闻名的平原产粮区。

老挝除了地形以外,农业技术也非常落后。

在越南,已经普遍实现了两季稻甚至三季稻,老挝由于农业落后,目前只能一季稻。

甚至,大部分老挝农民没有田间管理、施肥和锄草等意识,几乎是看天吃饭。

老挝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最低的。

目前老挝每年粮食总产量不过200多万吨,直到这两年才有较大提高。

而越南大米出口每年一度达到500万吨。

老挝农业很落后,又因为国家贫穷加腐败,无力对农业投资。

而老挝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支柱产业就是农业。

粮食尚且这点产量,人口不可能提高。

其实,中南半岛几国中,除了越南以外,柬埔寨一度人口也不过700多万,和老挝差不多。

至于北朝鲜,可不是老挝能够相比的。

在七十年代,北朝鲜经济非常好,人民生活甚至强于中国大陆。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下,加上朝鲜鼓励生育(萨沙在朝鲜时,朝鲜人说妇女生育5个叫做英雄妈妈,国家给予鼓励),人口自然多了。


萨沙


业界普遍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日本及韩国等东亚国家与地区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其关键点就是 “人口红利”。然而,同为东亚国家的老挝,世界银行却指出其存在人口问题。

那么,老挝为何没有赶上“人口红利”期,难道真是人口少的问题吗?

据快易理财网“世界各国与地区人口年度增长率”的数据分析,老挝人口问题的分界点是在1980年。在此之前,老挝人口增长率排名普遍低于周围的东亚国家,而在此之后的老挝人口增长率排名却普遍高于东亚国家。

也就是说,老挝人口在1980年前,相对周边国家人口增长率较小,而在1980年后,相对周边国家人口增长率则并不小。

由于东亚国家的“人口红利”期,是60、70年代的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而老挝又正好错过了那一波“人口红利”期。因此,普遍给人的感觉是老挝人口有点少,这才造成了老挝经济发展的贫穷落后。

可能有人会说,2018年老挝人口近700万,每平方公里26.7人的人口密度,是亚洲国家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这点不假,但是老挝2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有70%的山地和丘陵。所以,若以此与周边国家相比,老挝人口并不算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挝60、70年代人口增长率低下呢?其关键点,还是历史问题。

1962年,法国从老挝撤军,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

1964年,美国扶持亲美的傀儡势力,进攻解放区,破坏联合政府。

同时,为阻断越共在老挝境内的后勤线,从1964年至1973年的9年间,美国军队向老挝投射超过2亿颗(220万吨)炸弹,而在整个二战中,美国总共投放的炸弹也才210万吨。当时,老挝人口有250万,相当于平均1人将遭受1吨炸弹的袭击。特别是到了1971年,南越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入侵老挝南部,将越南战争的战火燃遍印度支那地区,并重点轰炸和封锁老挝共党和南越共党在老挝境内开辟的支援越共前线的后勤线,后称“胡志明小道”。

据传,越战结束后,美国投放老挝境内的炸弹有8000万枚还未爆炸,时不时就会炸死当地百姓。

可以说,因为战争,给老挝的人口增长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

1975年12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并对外宣称“愿意奉行独立、中立、友好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框架下与各国建立外交、外贸关系。”

然而,这时的老挝已被越南全面渗透,老挝的中央委员会里就有15人是“越盟”成员,他们通过凯山集团掌控老挝政局,打击中立派和反越派。同时,越南还在老挝的每个经济部门专设协调机构,进而实现了从政治高层到技术层面的全方位定期的经济交流机制。从1975年到1985年的10年间,在老挝开展的经济项目中,越南顾问掌管的就有200个。

到了1976年,老挝和越南签订了“越老边境条约”,条约中老挝的大片领土被越南划走,越南也从老挝撤军。但是,1977年,虽然老挝和越南签订了《越老友好合作条约》,但越南又以镇压老挝叛乱为名,驻军老挝,并在北部山区开展建设活动。

直到1991年6月,杜梅在越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接任总书记,并正式放弃“印度支那三国特殊关系”的提法,支持“印支霸权”的越南外长阮基石也已下台,越南也正式从老挝撤军。自此,老挝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如:老泰合作,泰国迅速成为老挝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老中合作,2015年中国为老挝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启动了中老铁路建设项目。

目前,老挝人民革命党在外交政策上已逐渐出现三种势力,即:亲中派、亲越派和中立派。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战争是造成老挝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也因此使老挝错过了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期,这才给人以人口偏少的感觉。


祥子谈历史


有这样一个国家,地处东南亚内陆,与我国云南省接壤,河流水系发达。这说的就是老挝。虽然它的东南亚邻国人口众多,但这个国家23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只生活不到700万人,这个人口数只相当于这个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一个区的人口,为什么这个国家人口这么少呢?

首先,这和该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该国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不适宜人居,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水稻这类在平原地区生长的作物,因此该国的粮食产量不高。养活大量人口需要很多粮食。

反观它的几个邻国,都位于适宜水稻种植的平原上,都是著名的水稻出产国。能够出口水稻自然够本国人口吃了,否则本国粮食危机,再对外出口国家早乱了。

其次,工业和基础设施不发达。受制于地形条件,该国的公共交通和人居基础设施不发达。粮食问题可以说是发展人口的先决条件,但好的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也有些国家粮食自给率不高,但是通过完善的工业体系,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居住人口也非常多。

再次,医疗条件不好,影响新生儿出生率和人均寿命。虽然在诸多医疗服务上老挝实行全民免费,但是因国家整体医疗水平低,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偏高,整体新生儿出生率低。生活和卫生条件差,是该国的人均寿命比较低。这些都制约了人口的增长。

第四,战乱影响人口的增长。自独立以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该国经历战乱,战乱造成经济停滞,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出现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还有一部分国民逃难到他国没有回来。战乱也导致了老挝的人口增长不大。

第五,跨国民族多,容易引起人口外流。老挝境内各族与周边国家的很多民族都有亲缘,属于跨国民族,因老挝的生存环境不好,很多人都会跑到国外去找自己的亲属,这样也形成了人口流失。

最后,人口不多和老挝人的宗教信仰有关。该国普通百姓主要信奉佛教,僧侣在该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许多家庭现在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寺庙出家,虽然成为僧侣后也可以还俗和娶妻,但是虔诚的佛教徒很容易把传宗接代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许多人过了最佳生育年龄才结婚,这也间接影响了该国人口的增长。

综上,这个东南亚小国人口少的原因,大体包括地理环境不好、经济和基础设施较差、医疗卫生条件影响出生率和寿命、战乱导致非正常死亡,跨国民族引起人口流失、宗教信仰影响人口出生等因素,当然随着该国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致力于改善民生,着力吸引人才,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国力逐步增强,该国人口一定会得到大幅增加的。


无笔


佛教昌盛而且经济落后、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老挝作为中国的邻国,也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家,经济条件非常落后。而与几个邻国相比,老挝虽然面积23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也仅仅七百多万,仅仅是柬埔寨的一半,越南的十分之一不到,更别说与中国相比。

历史上的老挝被称作“澜沧”“南掌”等,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然而近代法国入侵以后成为殖民地,大量资源被掠夺,直到今天,老挝仍旧是出了名的经济落后国家。


正是因为经济的落后与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老挝的人口生育条件非常有限,婴儿的死亡率高,而人口的平均寿命也不长

由于经济的落后,大量的老挝人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中国、越南、柬埔寨与泰国。老挝境内的很多民族都是跨国民族,即便到了国外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同胞”,生存下来也很容易。所以老挝也是东南亚人口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老挝自古以来就奉行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也就是所谓的“南传佛教”。在老挝,佛教僧侣随处可见,每天清晨都会有大量的僧侣尼姑托钵化缘,而老挝几乎举国信奉佛教,对僧侣非常的敬重,过去,高僧的地位绝不逊色于国王

直到今天,老挝很多家庭都会送男性孩子去寺庙出家为僧侣,而出家的人多了,又如何来那么多新生人口呢。


澹奕


最根本的原因很简单:农业落后.

农业是决定一个国家人口基数最重要的产业。老挝却是中南半岛农业最落后的国家。

老挝的农业技术也很落后。在越南,已经广泛实现了两季稻甚至三季稻,老挝因为农业落后只能一季稻。事实上,大多数农民没有田间管理,施肥和除草等意识,几乎看天气。老挝是东南亚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低的国家。

目前,老挝的粮食年总产量只有200多万吨,直到这两年才有了明显的增长。

老挝的地理环境。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被称为“印度支那山脊”。

老挝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2015年)..北部和中部地区多山,湄公河南部附近仅有少量山谷平原,全国耕地面积仅100多万公顷。

这个国家是多山的,森林覆盖了全国80% 的地区。这样的地形不适合农业生产。

相比之下,越南虽然有山,但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著名产粮区。

老挝实行耕地国有制。

老挝地处热带雨林,水稻一般一年三两作物,气候十分优越..

但由于它是热带雨林,被砍伐了大量树木,土地复垦的成本高。

老挝有八百万公顷的可耕地,其中只有八分之一变成了可耕地。

由于耕地是国有的,农民没有主动开垦耕地的积极性。

老挝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工业和贸易很少,政府很穷,长期赤字,勉强维持基本的农业基础设施,没有钱耕种土地。

一旦发生严重洪灾,老挝需要其他国家的粮食援助。

老挝改革以来,随着农村土地分配政策的实施,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农民使用。

因为耕地是国有的,农民只耕种分配的耕地,没有开垦荒地的热情,剩下的空闲时间到处打工,甚至到泰国等地打工挣钱.

老挝在水资源方面投资不足,尽管它是一个热带雨林,2015年只有30% 的可耕地得到灌溉,大量稻田仍然干旱。政府没有钱,只好申请贷款和援助国外。2017年,老挝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3650万美元,用于北部地区的农业和水利工程建设。老挝只有一个农林科学院,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老挝农药,化肥,种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为农业科技人员短缺,大多数农民不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老挝的大米加工厂很少,运输条件也很差,这使得大米贸易和出口变得很困难。

因此,稻农在老挝主要是用来自己吃,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去工作。

食物匮乏,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就不足,所以老挝人口很少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