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战“疫”故事:一个老街道的最大同心圆

外籍人士发烧,中国好物管每天测体温还送外卖;看到招募志愿者,她从花都坐两个小时转4趟地铁来支援;邻居湖北回来自觉隔离,邻里互帮互助渡过难关。


最是一年喜庆时,阖家团圆过大年。然而,今年的春节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乱了节奏。当大部分街坊响应号召“宅”家过年时,他们却放弃假期,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安全。

走进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可以看到战“疫”过程中的一个个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他们不分亲疏、不分地域、不分国籍,绘就战“疫”的最大同心圆。

广州越秀战“疫”故事:一个老街道的最大同心圆

体温检测

从湖北返回广州主动隔离,邻里互助绘就信任“同心圆”

建设街是广州城市建设的原点,建设新村住着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建设六马路则是广州知名的异域风情一条街。老街坊多,外籍人士多,这给基层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

建设街党工委当机立断,在初二一大早就发出了倡议,让不少就近党员马上回到岗位上开展防疫工作。张贴、发放宣传单,走商场、农贸市场督查,电话联系未返回的人员……一时间,百来个党员“逆行者”开启了一场最严格的战“疫”。

以街道干部、社区医生、民警为主而组成的“3人小分队”进行入户走访行动。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他们与时间赛跑。“1月22日自驾车前往湖北荆州监利县,1月25日晚10点返回广州。”一个居民主动来上报了。得知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迅速上门测体温。“以前有鼻窦炎,经常咳嗽,没有其他症状。”该男子主动交代相关情况。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居委会工作人员叮嘱他自行居家隔离14天,每天测两次体温,如自觉不适,要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与他同行的朋友留在湖北没回来,他自己单独居住,没和家人一起住。”了解到情况后,居委会和邻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各种帮助。

广州越秀战“疫”故事:一个老街道的最大同心圆

入户走访

六点出发辗转四条地铁来当志愿者,志愿帮扶绘就互助“同心圆”

穿着红色棉衣,戴着红袖套,一头短发……初五一大早八点多,邓阿姨准时站在了东风东路公交站台。

65路、85路、483路……每来一辆公交,邓阿姨都上去提醒市民,“戴好口罩,不要随便取下来。”

1月26日,广东省发布了相关公告,决定在广东省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为了提高全民防控疫情的意识,近日,越秀区委宣传部统筹组织18条街道发布防疫志愿者招募令,吸引了超过500名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与主动参与,并在全区的400多个公交站点开展了公共文明引导及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还为每个上岗服务的志愿者下发了疫情防控公交站点志愿服务指引,构建起疫情防控联动机制。

邓阿姨就是这众多志愿者的缩影,不同的是,她要穿越大半个广州来到中心城区当志愿者,甚至要在早上六点多就起床出发。原来,邓阿姨家住花都区新华街,需要从9号线转3号线,再转6号线、5号线,最终在淘金地铁口下车。“看到志愿者招募我就来了,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出来,我更应该来了。”邓阿姨表示,自己已经当志愿者十年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我们让她只负责上午的志愿工作,她坚持要上午下午都上班,一直要上到下午六点,非常感动。”建设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无数个像邓阿姨一样的志愿者一起互帮互助,筑牢安全最后一道“墙”。

广州越秀战“疫”故事:一个老街道的最大同心圆

体温检测

外籍人士发烧物管当起“保姆”,真心绘就中外“同心圆”

全民防控,不漏掉一个人。1月28日,广州向全市外籍人士发布了《致在穗外籍人士的一封公开信》,并发布了英日韩法四种语言的健康防护指引,在全市41个外国人管理服务站进行张贴,加强宣传。

越秀区建设街辖内就有一个外国人管理服务站,辖内外籍人士达510人;建设六马路有不少外国餐厅,充满异域风情;在中环广场公寓、好世界公寓,也住着不少外籍人士。

在大排查的同时,出租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外籍人士租住地都张贴了指引,并指导物管严格执行。

“先生,您的体温37.9。”大年初三晚上,一名几内亚男子进入公寓时,被量出体温超高。“他是独住的男子,一个人在房间隔离,生活非常不方便。”物管马上联系了建设街出租屋管理处工作人员。

“每天两小时上门测量一次体温。”建设街出租屋管理中心的小梁表示,在上门测量体温的同时,他们还帮这名外籍人士买药、买外卖送上门。“谢谢你们,新年快乐。”连续三天之后,男子体温恢复正常,并用流利的中文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广州市文明办 越秀区文明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