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人是什么族?为何其自称广府人而不是广府族?

用户104407312849


广府人大多数是汉族,但以粤语为母语,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地区的华人。以中原、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广府文化、粤式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不称为广府族是因为这并不是从民族角度进行划分,比如类似的概念有江左人士,江右人士,客家人等。这种划分下的群体民族具有一定多样性,但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与风俗习惯,以及文化。




文化远行


定义

狭义

狭义的广府民系即“广府人”,又称粤海民系、南番顺人,旧称番禺旧裔。从定义上说,广府民系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民系:

民族与民系:广府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语言:粤语是广府人的母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但底层有不少的侗台成分,这些成分来自古代的俚、僚。

文化:广府民系内部对于本民系的共同心理认同感比较强烈,民系凝聚力强,普遍为繁荣的岭南和广东文化感到自豪。

广义

近年来,有些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在研究、比较广东、广西的本地人时,出于讨论上的方便,常将说粤语的广东汉族人(有时甚至包括所有以粤语为母语的人)称为广府民系(与说客家话、闽语等的广东汉族人相区别),不过广府这个词并没有什么知名度,即使在广府的核心——珠三角地区使用也不多,更不被粤西的粤人认可,一般广东广府人更加认同广东人这个名字而极少自称广府人。学术上定义一个广义的广府民系,有利于对广东、广西不同族群的比较和研究。但在海外的广府华侨由于他们的原籍、祖籍多数是来自广东和香港,故大部分的广府华侨及华人只有“广东人”及“广东话”的认同。存在“广府”的强烈认同多见在东南亚地区的各个华人社区中因东南亚地区的广府族群的原籍、祖籍来自广东和广西都有。

所以,是否应该对所有汉族粤语族群都称为广府民系(广府人)有一定争议。现在中国人口流动性高,人口族群不断互相融合,各种认定以主观因素居多,例如自我认定及别人认同和不同族群互相通婚,而非仅是长期居住。


Ilove343


广府人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这涉及当年的民族认定。

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之际,登记下来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如果全部都认定为民族,那简直就是爆表了。

这里便有一个区分的问题。当时的有些民族名称,其实只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有的则是一个民族内部不同分支的名称,还有的是以居住地区的地名为族称,广府人的叫法,其实最终就归类为第三种。所以,当时便存在一个民族识别的问题:第一、通过识别,认定某一民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第二、识别该族体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一少数民族的一部分;第三、确定这一族体的民族成分与族称。

广府人能不能成为广府族呢?如果可以的话,江苏浙江人便是吴越族,江西湖南人便是楚族,福建人则是闽越族了。

但问题民族是什么?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广府人说对啊,咱说的是粤语,你们江苏浙江人说的是吴语,福建人说的是闽语。

但条件不止这一个,虽然粤语、吴语、闽语在口头表达上不一致,但内在的共同文化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汉文化。一些民族由于地域或历史原因,同一民族长期在不同地域生活,就会变成两个民族吗?当然不是。譬如中原汉人,女真打过来,蒙古打过来,满清打过来,他们就往南搬迁,去了江苏,去了浙江,去了福建,去了广东,若干年后,这些分散各地的汉人后裔,与留在中原的汉人后裔重聚,他们还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吗 ?

当然还是。

所以,广府人,仅仅是中原人在广东的一部分后裔而已。他们与潮汕人、客家人的差异,其实差别仅在于时代的不同而已。就主流而言,最早一批广府人是秦朝南下攻打百越的军团后裔为主流,而后逐渐增多;潮汕人又叫鹤佬人,其实就是河洛人;客家人,也是因为战乱而南迁的汉民。归而拢之的话,大家都是中原人的后裔,有什么可闹的?

而和北方其余地域的传统汉文化凋零相比,南方毕竟还是保留了很多汉人的传统,这些是数千年的精华所在,至今仍吸引着大量目光。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广府人是岭南古越人与南迁中原人混血的后裔,在汉朝时已接受汉化。广府人属汉族广府族群,以古老的越(粤)语方言为母语。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推广国语,推动越(粤)语方言的汉语化和现代化,进展顺利。现在越(粤)语方言已逐渐边缘化,国语已成社会沟通的主流语言。





我爱红鱼儿


问这问题是沙雕!!广府人属于汉族,广府文化是汉文化,比如北方的京剧,广府的粤剧,潮州的潮剧,安徽的徽剧等等,都属于汉族剧种之一,只有汉族才有这样的文化,剧内容的装扮都是汉人装扮,剧内容都是汉族内容,这是汉族文化主要特征之一!!!少数民族的艺术不是汉剧,虽然能歌善舞,但表达艺术方面还是与汉族有不同!!!很多时候要区别是不是汉族首先从文化艺术方面区别,而不是通过说话!因此广府文化是典型的汉族文化!!!


磁力无比


很多去过广东省的朋友都知道,虽然其他省份一般把广东省的人叫做广东人,但是其实在广东是有着三大族群之分的,一种是广府人,也就是以广州珠三角地区为主要生活区的讲粤语的人群,另外一种是潮汕人,主要集中在粤东地区,以潮汕话为主,再有就是客家人,主要在粤北山区,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客家话。这三大族群不仅语言差别很大,而且在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着很多的不同,而且分的非常清楚。最直观的就是连菜系都分为三大菜系,粤菜,潮州菜,客家菜,而且互相看不上。

三大族群的来历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当时广东这一带属于百越地区。秦始皇在同一了六国之后,挥兵南下,想要征服百越,秦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百越的军队在抗争一段时间后最终无力抵抗,大部分人只能选择了往南边迁移,也就就是今天大部分的东南亚人的来历。秦军在成功攻占了百越之地后便在当地驻扎了下来,之后在这里生活繁衍,和部分没有离开的百越人混居结合,最终形成了最早时候的广府人。

潮汕人则是在汉朝的时候才从楚国旧界方向迁移过来的汉民,这部分汉民大部分都是战国时候楚国人的后裔。刚来到广东这地方的时候,广府人对于潮汕人还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希望大家可以和睦相处,简单说就是愿意大家一起生活。但是两族人的祖上仇怨不小,加上两族人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也不同,渐渐的摩擦越来越多。所以最后两个族群在经历一些冲突之后,各自划分区域生活,不相往来。

最晚到来的则是客家人,客家人其实就是中原人,主要是从如今河南一带迁移过来的人,他们来到广东的时间有早有晚。其中大部分是在北宋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而一路迁徙来到广东的。这其中不乏有原来的中原贵胄,所以他们有着两个特点,一个是带来了不少的钱财,另一个则是在当时文化水平较高,不少读书人。他们最初来到之后,广东这边比较好的土地,主要是是南边的平原,基本已经被广府人和潮汕人瓜分完了,所以只能是在粤北的山区中建造土楼居住生活。





乐视中讯


这是一个奇谈怪论,很无稽,而且有很恶毒恶意的问题,广府不过是一个古地域名,其地域横跨两广,总体有一个最大特征是讲白话的地区。但这就跟张飞大喊“燕人张翼德在此”的燕地,赵子龙自我介绍说“常山赵子龙”的常山,金陵人氏的王熙凤的金陵都是同一个意义。这个问题就好象是在问,齐鲁大地的人是什么族为什么不称为齐鲁族,燕赵之地的人是什么族,为什么不称为燕族和赵族?请问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弱智吗?

如果是因为方言和习俗而借口将广府人开除汉籍,第一谁给你的权利,而你又是有什么权利可以这样做。第二各处乡村各处俗,全中国七大方言区,内又细分各小方言区,方言不同之多,叹为观止,别不多说,单单就是河南(这个可是正宗的中原腹地,谁也挑不出刺,说不出河南人不是汉人,说的不是汉语这样之类的鬼话了吧)话,都是听得够呛的够吃力,更各处风俗口味都有甚多不同之处,那又怎样,只要说的都是汉语写的都是汉字,同属炎黄子孙,凭什么来指指点点说某一些人群不是汉人,用一些编出来的证据来诬构别人说的不是汉语。这到底是有多大的脸啊?

广府这个地域,现在世居的人口95%以上都是汉人,亦有其他民族,常居人口各族各地的人都有,因为广州、东莞也在这地域范围内啊,所以我倒是想问下提问,你倒是说说广府人是什么族?这么能,你为什么不问湖南人是什么族,为什么不叫湖南族?不问贵州人是什么族,为什么不叫贵州族?为什么不问四川人是什么族,为什么不叫四川族?合着是不是就广府人是软柿子,都想来踩一脚是不是。没完没了的黑,明着说不过,就拐着弯来说。咸丰年前的称呼都挖出来说事。就是为了开除两广人出中国籍,挑衅地域,暗藏着割裂中国文化联结的恶毒心思,是吧?然后开除完讲白话的,下一个接着又该谁?讲闽南话?讲温州话的?还是讲什么话的。就是见不得中国好,是吧。


用户101550121599


因为广府人指的是地域,而不是某一个族群。 广府人起源于“广信”。

自汉代统治岭南起设立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在今广东封开一带。




而广府的称号则来源于明朝设立的“广州府”,所以广州人作为主要的广府人代表,包括括粤海民系(即广州府和肇庆府)、莞宝民系、邕浔民系、勾漏民系、钦廉民系、四邑民系、罗广民系、高凉民系以及吴化民系九大分支。



广府人的主要由中原地区人们移民而来,是中原人南迁到岭南地区的汉族人群,不是广州土著人。

广府地区的土著人是南越族和疍民。疍民在明清时期有许多详细的资料记载,南越族人和疍民是广州地区的早期居民,并以南越人为主。

疍民主要以舟楫为家,以捕鱼为业。由于时代久远且历史文献资料缺失,现仅仅考察到南越人“断发文身,魋结箕踞”的一些生活片段。

从秦朝开始,中原开始有规模的较大量的人迁入岭南地区。公元前124年,秦朝在岭南设置象郡、南海、桂林三个郡县,并迁来数十万的汉族军民及流放犯,推动了广东的开发。



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后定都番禺,这是广府人的第一代来源。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汉族人和当地土著人生活在一起,也将中原的汉文化融入了南岭,这就是“汉越文化融合期”的发端,汉人在岭南站住了脚跟。 这就是广州的第一批成功的移民。

由于南方战乱相比北方较少,加上南方面朝大海,主要是向海边发展,因此汉文化在南方相对扎根深,民族风俗也相应保留了较原始的汉文化部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闲话


廣府是近代造出來的詞,所講發音清晰發音送氣大量新造字詞的白話人群,之謂廣府人也,廣韻卷點舌混點普通話則之謂客家話矣!粵客閩,共同廣韻也,


反辱为荣


广府人又称山由族,由即是瑶,山瑶的意思,是百越狸僚壮瑶苗杂交而来,和越南北部梧州等地是亲戚,根本不是汉人,越南那边史料记载的很清楚! 很可惜广府保留着异族异国血统和方言习俗,因为经济依附港澳殖民地区,青年抗拒汉文化,更抗拒河洛和客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