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飛眉與點絳脣,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在清宮劇大行其道的今天,人們對清朝女性的化妝也越來越感興趣。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擁有複雜的社會形勢,以及各民族的衝撞與融合。在各種文化背景的影響下,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又有哪些特點呢?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縱觀各種影視劇資料不難發現,影視劇中女子的妝面,跟歷史資料畫像中的不一樣?滿清皇室中後宮妃嬪的化妝方法,又與民間百姓的有何不同?古人以前都用什麼來護膚和化妝呢?

一、清朝時期女子的護膚妝扮,只有皇室後宮和富貴人家才能擁有

“一個女人沒有心腸打扮自己,那她還活個什麼勁兒。”—慈禧太后

擁有一張潔白無瑕,吹彈可破的肌膚,是每個女人的夢想,連慈禧太后也不例外。清朝時期加強了專制統治,以男權為尊,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附於男人而生存。上至王公大臣和君主,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擁有三妻四妾。

因此,清朝時期家裡有一定階級地位的女子,都會花費大量的心思來護膚和化妝。女為悅己者容,將自己打扮得明豔靚麗,也可以攏住丈夫的心。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那些終日生活在宮廷內的女眷們,茶餘飯後便是費盡心思研究各種妝容技巧。她們沒有現代的工藝水平,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來妝扮自己。清代上好的胭脂,就是將花洗淨擰成汁,加入花露蒸疊而成。使用的時候只需要用些許的水化開,再抹到臉上或者嘴唇即可。

“寶玉忙將一個宣窯瓷盒揭開道:這不是鉛粉,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香料制的。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攤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紅樓夢》第四十四回

不僅深閨婦人喜愛弄妝,閨閣小姐們平日裡也愛把弄,就連賈寶玉也成了賈府最會做胭脂的男兒。寶玉做出來的粉,連平兒都沒見過,讚不絕口。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清代的粉分為鉛粉和花粉兩種,鉛粉凝結澀滯,含有化學物質,不易抹開,一般在市面上出售,屬於低端護膚產品。而花粉不同,是採用各種新鮮花瓣,如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將它們碾碎加入香料。這種天然純淨的護膚品,塗抹到臉上不僅可以滋潤皮膚,還能打造好氣色,被眾多富家小姐所喜愛。

清朝道光年間,謝馥春生產的香粉舉國聞名,採用的是天然原料鮮花,經過薰染、定香等工藝精製而成。輕、白、紅、香是它的四個特點,盛行之時,一度成為宮廷貢粉,後宮妃嬪都人手一份。

二、清朝化妝也出現了舶來品,順應時代的審美,眉毛以纖細上挑為主

“螺子黛出波斯國 ,每顆直十金。後徵賦不足,雜以銅黛給之。”—《隋遺錄》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甄嬛傳》中,引得後宮妃嬪互相爭奪、華妃大發醋意的畫眉神器—螺子黛?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螺子黛是源產自波斯(今伊朗)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價格非常昂貴,一顆價值十金。它的使用非常方便,不需研磨只用蘸水就可以畫眉,畫出的顏色濃郁,久不褪色,深受後宮女眷的青睞。因此,當往年可以進貢二十斛,今年只得了三斛的消息傳來,華妃便因為皇上賞賜了甄嬛一斛而大發醋意。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也具備了異域色彩。與歷來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貴族開始使用舶來品,除了螺子黛,玫瑰清露等也相繼出現在歷史資料中。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清代女子的眉形大多以纖細上挑為主,細如柳葉,高揚飛舞。眉頭高眉尾低,也叫斜飛眉。由於清朝推崇男權為主,為了順應男性的審美和愛好,女子多數以纖細低垂的眉形為主,具有低眉順眼之意,也襯托出女子秀麗、楚楚可人的姿態。

三、清朝時期對女子的審美在於秀麗,點唇以及絳唇,都是突出嘴唇小而秀氣

“至於點唇之法,又與勻面相反,一點即成,始類櫻桃之體;若陸續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長短寬窄之痕,是為成串櫻桃,非一粒也。”—李漁《閒情偶記》

當於正新作《延禧攻略》播出的時候,觀眾都被劇中莫蘭迪色深深吸引了,原來清宮劇也能用這種冷色系做背景。除此之外,令觀眾詫異的還有劇中女主演的唇妝,乍一看彷彿嘴唇沒有絲毫血色,只有下嘴唇有一絲紅暈。查過歷史資料不難發現,這種唇妝其實最符合歷史依據。

斜飛眉與點絳唇,從清代的文化背景,解析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

“點唇”又叫“絳唇”,只在嘴唇上點一筆,不用全唇畫滿,這種畫法可以讓嘴唇顯得更小更秀氣,符合清朝時期對女子的審美要求。滿清的時候,皇上選秀也是將女子稱之為秀女,可見清朝時對女子秀麗很看重。

總結: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在滿清統治者佔據重要地位的這一階段,多數女子都傾向於滿族女子的裝扮特點,以滿清文化為主要潮流。

當男性在整個統治中佔據絕對地位的時候,女性的服飾以及妝容,都會隨著男性的審美而有所改變,這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朝代的文化背景所決定。因此,清朝女子的紅妝文化,也跟身後的文化背景緊密相連。

1、《清朝女子的妝容》

2、《論清朝時期化妝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