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疑:疫情期間,孕媽媽該如何產檢?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沒有感染過這個疾病的,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易感的,這其中就包括孕產婦。在疫情期間,對於孕產婦來說,如何做到自我防護?預約好的產檢還要不要去?去產檢的話要做哪些防護措施?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專家朱琳琳、周曙光為您解答——

1、 孕產婦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1)孕產婦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尚無效果確切的藥物、以及預防疫苗可供選擇,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2)妊娠期間始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孕產婦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疾病流行期間自覺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減少參加大型活動、各種集會、聚餐等人多或密閉的地方,注意勤洗手、戴口罩。有發熱、咳嗽等不適時及時就診。

(3)必須到醫院進行產檢的孕婦,到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家屬陪同,家屬也要戴口罩。

(4)積極瞭解相關知識:參加妊娠期間的各種形式(如網絡教育課程)的宣傳教育課程,瞭解病毒感染相關知識。

(5) 有疑似症狀者及時就醫:有疑似症狀者及時就醫,按症處置。

2、疫情下如何在醫生指導下減少產檢次數

一般從建卡開始到生產,正常的孕期體檢在6-10次,但很多孕婦往往整個孕期會做10多次檢查。一般28周之前的孕婦,可以一個月產檢一次,28周至36周的孕婦,可以2-3周產檢一次,36周以後的孕婦,每週產檢一次來確定分娩方式。但現在這種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要儘量少來醫院,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1)早孕期(14周以內)

早孕期產檢頻率通常是每個月一次,除了NT檢查有時間段的要求以外,可以不用往醫院跑,多在家休息。NT檢查的時間是停經11-14周,已經預約NT檢查的孕婦按照約定的時間來本院做NT檢查。

(2)中孕期(14-28周)

這段時間的產檢頻率通常也是每個月一次,最重要的產檢項目是唐氏篩查、四維彩超/大畸形篩查和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糖耐量試驗OGTT)。通常是建議16周到2周做唐氏篩查,在22-26周之間做大畸形篩查,為了少去一趟醫院,可以把大排畸和OGTT放在一次產檢完成。孕周早的,晚2周沒問題,孕周晚的,可以考慮按照約定的時間去做大畸形篩查和OGTT。如果實在擔心冠狀病毒感染,可以跳過OGTT的那次產檢,就把自己當妊娠期糖尿病進行飲食控制就行了。除此之外,早去晚去幾個星期沒有本質的區別。

(3)晚孕期(28-40周)

晚孕期超過32周每次產檢的主要內容是胎心監護,以前的胎心監護都必須到醫院做,現在很多醫院都有遠程胎心監護,建議從醫院租個胎心監護儀回家,在家裡就可以通過手機和醫院保持聯繫,小問題網上諮詢就可以了。

3、哪些產檢是必須要做的?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孕產婦要儘可能減少外出時間,有些產檢也可以適當緩一緩,但有兩次重要的產檢,還是要定期來做。一個是懷孕12周的NT檢查,這是孕早期產前篩查項目,瞭解是否有胎兒異常可能。這個檢查,最遲可以延緩到13+6周來做。另一個是孕中期的B超排畸篩查,這是一次系統的排查,主要排查胎兒是否結構異常。通常情況下是在22-26周之間來做,所以在26周之前是一定要做掉的,這個檢查不能錯過。除此之外,孕28周前,如果一切正常,早去晚去幾個星期產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大致可以分為產科因素和非產科因素兩種情況。前者建議產科首診,後者建議至指定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該醫院最好有產科)。(1)合併產科因素

1)胎膜早破、陰道流血、宮縮等

2)頭痛、腹痛、胎動異常等(2)非產科因素

1)如果14天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舌下體溫(不推薦腋下體溫)超過37.3℃,伴有咳嗽、乏力等臨床表現,應該及時就診;

2)如果14天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體溫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悶或者經皮氧飽和度下降,應該及時就診;

3)沒有疫區或患者接觸史,體溫超過38℃,應該及時就診。

5、如果被診斷為疑似病例,如何處理?

2020年2月1日,陳敦金、楊慧霞等20多位婦產科專家在《中華圍產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妊娠期與產褥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建議”一文,給出了較為權威的孕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019- nCoV)的就診流程圖。並就疑似感染的產婦的孕期監護、分娩時機、分娩方式以及流產胚胎/胎兒以及胎盤的處理作出了詳細科學的指導意見。


專家答疑:疫情期間,孕媽媽該如何產檢?

專家提醒:如果是高齡孕婦,或有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疤痕子宮、多胎妊娠等情況的,因為比正常孕婦更容易出現一些產科併發症,還是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出現問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