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讲堂」中药材中的蓝宝石青黛


「国医大讲堂」中药材中的蓝宝石青黛

青黛是中国传统医学常用药材,也是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口海外的重要商品。在世界范围内,青黛作为染料、医药和化妆品的应用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中国许多地方仍然使用天然靛蓝来染中国传统服装。

「国医大讲堂」中药材中的蓝宝石青黛

【青黛】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主治功能:清热凉血、定惊。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及广东等地。

「国医大讲堂」中药材中的蓝宝石青黛

青黛的炮制方法:

1.青黛:将采收茎叶置缸内,用清水浸2~3天,至叶烂脱枝时,捞去枝条,每10千克叶加入石灰1千克,充分搅拌。至浸液成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晒干,即为青黛,质量最好。当泡沫减少时,可沉淀2~3小时,除去上面的澄清液,将沉淀物筛去碎渣,再行搅拌,又可产生泡沫,将泡沫捞出晒干,仍为青黛,但质量较次。再研成细粉,过80目筛。

2.飞青黛:取净青黛置研钵内,加适量清水,混合研细,再加清水,缓缓搅动,使细粉悬浮,倒人另一器皿中,待沉淀后,倒去清水,将沉淀的粉末晒干,研细。

饮片性状:本品为极细粉末状、深蓝色、不溶于水;体轻而松、似粉尘、易飞扬、可粘手粘纸;微有草腥气、味淡。

质量标准:青黛水分不得过7.0%,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13%,含靛蓝不得少于2.0%。

炮制目的: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外用治口腔炎、扁桃体炎等;内服用治肺热咳嗽,斑疹,吐血,咯血。净制研细,可净化药物,保证药品质量。

「国医大讲堂」中药材中的蓝宝石青黛

青黛相关论述

1.《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2.《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3.《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4.《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驱时疫头痛,敛伤寒赤斑,水调服之。”

5.《本草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1]

6.《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瘛、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寒疝。”

7.《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8.《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

9.《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10.《开宝本草》:“青黛,从波斯国来,及太原并庐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热恶肿、蛇虺螫毒。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11.《本草衍义》:“青黛,乃蓝为之。有一妇人患脐下腹上,下连二阴,遍满生湿疮,状如马瓜疮,他处并无,热痒而痛,大小便涩,出黄汁,食亦减,身面微肿,医作恶疮治,用鳗鱼、松脂、黄丹之类。药涂上,疮愈热,痛愈甚。治不对,故如此。问之,此人嗜酒,贪啖,喜鱼蟹发风等物。急令用温水洗,拭去膏药。寻以马齿苋四两,烂研细;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涂疮上,即时热减,痛痒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热,每涂药,得一时久,药已干燥,又再涂新湿药。凡如此二日,减三分之一,五日减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问曰:此疮何缘至此?曰:中、下焦蓄风热,毒气若不出,当作肠痈内痔。仍常须禁酒及发风物。然不能禁酒,后果然患内痔。”

青黛作为清热凉血药,被广泛运用,然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禁服。

1.中药查询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基于CCO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