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1

2020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武汉加油”成了一个月里大家说得最多的话。

“开局不利”成了大家对于今年第一个月的总结。

回想春节前,大家都在讨论要不要回家买房。

而现在最关心的,是疫情的进展、口罩够不够用、哪里能买到新鲜的肉菜...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计划都转向了。

不过,趁宅在家的时机,或许可以想想,疫情过后我们应该如何购房?

2

最近几年,随着重庆改善置业的爆发,低容积率社区更加受到关注。

一个高品质的住区,容积率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过去,以楼盘“高密”著称的重庆,大多是容积率为3的塔楼、筒子楼。

在爆发的疫情下,以往高密住宅的鸡肋又再一次显现。

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钟南山院士在抗疫防护建议中提到,电梯间是疫情传播的高危地区。

于是不少住在高密住宅里的网友们,想出了种种靠谱和不靠谱的点子。

有人自发在小区电梯按钮旁贴上一包纸巾,隔着纸巾来按电梯按钮。

有人随身带一支笔,用笔来触碰电梯按键。

还有人脑洞大开,用打火机按电梯,然后烧一下来“消毒”。

...…

看上去夸张了点,但这的确是有前车之鉴的。

2003年,非典时虐,中国香港淘大花园集中爆发了疫情。

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整个小区出现感染的就有321人,占到香港总感染人数1755人的近1/5。

死亡病例42人,占到总人数300人的近1/7。

在非典结束后,淘大花园的房价也一度下跌了三分之二。

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不过,从图可以看到,淘大花园算是名副其实的高密度小区。

楼栋之间几乎不留什么空地,就像一根根竹子一样,密密麻麻插在那里。

小区1梯8户甚至12户,32层之高。

这样的居住密度,使居民不得不加大电梯、大堂、垃圾处理装置、供水、排水等设施的使用强度。

人员不仅密集,而且不得不联系频繁,传染可能性也增大。

非典结束后,还有人总结出病毒极易扩散的社区特点,乃是“四高二低”。

“四高”即楼高、人口密度高、公共系统利用系数高、疾病感染可能性高;

“二低”是指采光率低、空气流动率低。

这在很多大城市里存在,尤其是高容积率的小区里。

所以,无论是非典疫情中的淘大花园,还是这次的武汉肺炎。

要说对购房人而言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尽量避开:高密度住宅项目。

3

在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都把春节“奉献”给了家。

在家呆久了,大家对置业的需求点也开始发生变化。

比如楼房内部设计,开始更关注容积率、物业、层高、空气流通性等。

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的地段会被客户青睐。

像郊区低密住宅,和绿色健康住宅也很可能成为趋势。

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从近日微博网友的评论中,也能感受到。

别墅、洋房等低容积率的改善型住房,一时间受到了强烈追捧。

除了更加安全以外,另外空间比较大,一家人活动更自由。

这次春节假期一再延长,有的一家人被困在家里不能出门,只能挤在客厅里抢电视。

而低密的改善型住房相对来说,能自由活动的空间也更大一些。

还有人立下flag,在疫情结束后就去看新车和别墅,争取2021年能买上。

新型肺炎,正影响着重庆置业者的购房选择…

事实上,从以往看来,重庆低密度的改善项目去化效果不太理想。

但无法否认的是,改善市场一直在发展。

卓越集团重庆公司总经理王庆坦言,尽管疫情仍在蔓延,但重庆一直在飞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国前列,自己对重庆的房地产市场是有信心的。而对于疫情下的重庆楼市来说,低密度性住宅早已经是一个趋势了,限高、限容的产品越来越多,高层住宅未来也会越来越少。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别墅、低密度住宅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买房子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容积率。

密度太大的小区,要回避通风、采光不好的户型。

另外,在装修的时候注意污水管、厨房烟道跟邻居之间的隔离,并注意中央空调的清洁维护等。

同时,选择好的物业,也能在突发情况或灾难下,提供更好的防护措施。

但整体看来,随着消费观念的成熟,未来的居住理念,也将往“低宽”概念发展。

而房子,最终以宜居为主,安全、方便才是宜居的首要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