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晚睡練習俯臥撐深蹲,但效果並不明顯,是因為時間不對嗎?


效果不好的原因不是在於鍛鍊所處的時間點,而是在於鍛鍊本身的強度和時長。

例如:小明和小李他們分別是早上和晚上訓練,每次鍛鍊的計劃和容量都相同;訓練一段時間後他們身體都發生變化,也就是我們所說有效果。所以鍛鍊的時間點不是效果的真正因素,而是所鍛鍊的強度。

效果不明顯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鍛鍊的強度和時長,以及每天的營養攝入和休息情況。

如果所進行的俯臥撐和深蹲的量過少,身體很容易勝任其運動量,那麼鍛鍊所刺激到肌肉的效果很差,效果自然不會太理想。

如果進行鍛鍊時能很輕鬆的完成每天50個俯臥撐與自重深蹲的量,就不要只做50個俯臥撐與自重深蹲,而是要求自己把強度增加上去。一百個、二百個,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


而完成一百個俯臥撐或者深蹲的時間點儘量安排在某一段時間內,儘量不要錯開來,因為刺激肌肉的效果會更好。

就好像第一組完成20個俯臥撐手臂有些痠痛,第二組只能完成17個俯臥撐,痠痛程度也比第一次激烈一些;第三組完成15個……一直到完成一百個俯臥撐,每次做完之後的痠痛感都會相應在加強。而過程中刺激到的肌肉程度很好,那麼效果很理想。

還有組間休息的時間,我們也是可以響應的減少,以及進行某一個動作過程中的時間對其增長,這些都是可以更好的刺激到肌肉。


鍛鍊所產生的痠痛感是運動有效的一種表現之一,而完成一定的訓練容量時沒有出現痠痛感,它也是有鍛鍊的效果。所以不是說只有鍛鍊到出現痠痛感才能有效果。

以上是小七的回答!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覺得小七的回答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你們有靈魂的小手點贊與關注哦,小七每天會給大家更新健身知識。非常感謝大家的點贊於關注,謝謝!


健身小七


訓練時間並不是影響訓練效果的關鍵因素,而在於訓練強度是否有利於自身肌肉力量生長!



俯臥撐和深蹲是訓練動作中的經典,俯臥撐對於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為主的推力肌群最具針對性,同時對腰腹核心肌群力量提升也有幫助。而深蹲是訓練臀腿下肢肌群的經典動作,同時對下背部核心肌群也有提升。

動作沒有問題,但是訓練計劃才是促進肌肉力量提高的關鍵。如果說做100個俯臥撐才有幫助,那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水平不一樣,其訓練計劃的制定也必定是不同的,這是因人而異的道理。



首先建議提出把俯臥撐和深蹲動作做標準,提高動作質量,效果才會更高,而且是更健康。

俯臥撐動作中注意核心繃緊,從頭到腳一條直線、沉肩姿態、上臂與身體夾角控制在45度之內、幅度完全、動作慢速有利於肌肉刺激。


深蹲動作中注意核心繃緊脊柱中立位、以髖帶膝後坐發力,同時膝關節指向腳尖。

這兩個動作在次數控制在10-20次會達到不錯的肌肉力量增長。如果覺得動作很輕鬆,可以提高動作的強度。


例如俯臥撐可以做窄距俯臥撐或者單手俯臥撐,深蹲可以做弓步深蹲或者單腿深蹲等等。提高動作的強度,對於肌肉力量的提升更有幫助。

在訓練時間和休息時間上,只要適合自身狀態就沒有問題。保持良好的飲食休息習慣是健身更有力的輔助。

瞭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大囚自重健身”


大囚自重健身


效果是指什麼?重複次數還是肌肉緯度?畢竟目的不同,差距還是有的。

肌肉緯度的話,俯臥撐深蹲這些沒器械刺激大,肌肉增長並不如器械,而且當動作重複到一定次數,對肌肉增長是微乎其微了(需要升級動作),而且肌肉增長是需要休息的。

而重複次數多話,如果第二天鍛鍊部位沒感覺,是可以天天練。如果痠痛的話,也一樣需要休息的,不然也不會增加次數。

至於時間,我個人一般是中午午休一會後鍛鍊,因為休息後,而且吃飯時間剛好,精力充沛。而早上起來,沒有吃飯,根本提不上多少力氣。而晚上鍛鍊,雖然力氣還是可以,但是容易影響睡眠,睡眠不好,效果大打折扣,最後記得熱身。(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