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宁愿买个奔驰乞丐版,也不愿意买个凯迪拉克高配版或者比奔驰高一个级别的车呢?

罗大耳朵夫斯基


这就好比很多人愿意花一万多买个LV的包包,但是不愿意花一万多去买几千个编织袋,因为他们想要的就是品牌和知名度,而不是实用性,编织袋的空间够大吧,实用性够好吧,但是谁会留意一个编织袋呢?

如果愿意从奔驰退到凯迪拉克,那么为什么不从凯迪拉克再退到别克,再从别克退到雪佛兰,再从雪佛兰退到哈弗,那不是更省钱,性价比更高吗?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然是其它品牌难以相比的,哪怕很多人嘴上说着品牌没用,但是如果免费把哈弗换成奔驰,应该也很少有人会不愿意的。

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的话,汽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所以偏理性的人可能就不会太在意品牌,觉得车子够用和耐用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些收入比较高的人群来说,必须要通过买一些比较贵的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所以说,买不买豪车,其实就是消费观念和经济水平决定的。个别的例子就不提了。


汽车兄弟


昨天万达广场有奔驰小型展,和几个朋友过去看了一下。静态体验以后,朋友说有钱不可能买这样的车子!我也是一半儿赞同。


展车不多,有一台A200,有一台c,一台E300,有一台GLA,有一台E300。先看了外观,还是不错,很大气,尤其是大标志,很醒目。

转到车后,北京奔驰的字样相比车头的标志,显得很小。朋友问,为啥路上见的奔驰没有这几个字,我笑曰:车主觉得国产奔驰没面子,扣掉了。

朋友喜欢SUV,就进了GLA,后排。中间高高的凸起,只能坐两个人,坐垫特别短,腿部支撑不足,成人长时间乘坐指定会累。这样的奔驰,朋友表示"超乎想象"。

依次又进了A和C,空间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E挺好,够宽敞,明白了为什么国人喜欢加长车。

空间不是衡量一台车的唯一标准,但是会直接影响到每次出行的品质。家庭用车人数不多,这几台车子可以选择。但是经常满足,就不要为难家人了。

为什么国人宁愿购买乞丐奔驰,也不买凯迪拉克高配版或者是比奔驰大一些车子呢?

第一,奔驰的品牌影响力。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奔驰的品牌影响力还是非常深远的。

第二,爱面子,国人真的很爱面子,甚至是虚荣。很多人会有大众再好也是大众,奔驰再差也是奔驰的畸形购车心理。

第三,空间不是刚需,上边提到了。有些年轻消费者就三两个人用车,不满载空间也够。

并不是说奔驰不好,没有不好的车子,只有不适合自己的车子。如果空间是刚需,预算不多,就不要太在意品牌了,个人觉得现实一点好。如果注重品牌,不太在意空间、性价比、三缸机、双离合等,乞丐奔驰也可以。



购车,也是面子与里子的抉择。


小强说说车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买个奔驰乞丐版,也不愿意买个凯迪拉克高配版或者比奔驰高一个级别的车呢?

那也可以问,“为什么有的人宁愿买个大众乞丐版,也不愿意买个高配韩系车”,“为什么有的人宁愿买个合资乞丐车,也不愿意买个顶配国产车”,说到底还是面子问题,因为三叉星的奔驰标就是要比盾牌的凯迪拉克标更高级。

国人的畸形买车心理

在汽车市场越是成熟的国家,汽车的工具属性就更强。全世界很少有一个国家的民众像国人一样如此看重汽车的面子属性。对于很多国人来说,买车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看牌子,德系车最高级,其中BBA尤为高级,其他合资车系次之,国产车排最后。

其次看空间,后排两拳三指,空间宽敞!

再看配置,全景天窗、真皮座椅、自动空调、无匙进入,该有的配置都有了!

最后再看价格,谈下优惠就刷卡成交了。

为了撑起国人畸形的买车观念,很多人都在承受着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车价,多数人买车预算是自己年收入的2倍,在预算膨胀的同时,国人对品牌的追求自然水涨船高。如果你花30万买凯迪拉克,会有很多人嘲笑你,都三十万的预算,为什么不买BBA?这就是国人最真实的现状。

保值率的差异

除了面子的差异,保值率上的差异也让很多人更倾向于BBA品牌。很多人说买凯迪拉克相比于买奔驰省下来的钱,在卖车的时候又要全赔进去,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很多人说买车是为了开的,不是用来卖的,考虑保值率没有必要。然而说这话的人又有多少能把一辆车开到报废?数据显示,43%的国内车主不到3年就换车,只有1%的车主把自己车开到10年。

以凯迪拉克CT6为例,这款车长度超过5米2,轴距超3米,定位于中大型车,但是在售价上却可以和BBA的中级车竞争,但是这款车的保值率却非常低,三年保值率只有47.75%,五年保值率只有37%。

相比而言,奔驰E级要好得多。三年保值率为70%,5年保值率为50%,如果你同样花四十万买一辆奔驰E级和凯迪拉克CT6,三年两者的残值相差8万,五年两者的残值相差5万。使用的年限越长,两者残值的差距越小。

说到底,有的人宁买奔驰乞丐版,也不愿意买凯迪拉克高配版是有其原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无从指摘,但是奔驰的三叉星车标带来的溢价中,又有多少智商税呢?


老司机侃侃车儿


问这问题的人首先是没有车的,或者只能开十多万以内车子的人!

车子对于富豪来说就是工具,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很多人就成了羡慕虚荣的招牌!

比如,身价上亿的老板,买个上百万的S级或者500多万的迈巴赫,这些车基本上都是已公司名义买的!消费比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这些老板是很精明的,性价比很高!

普通人买车,基本上几十万身价买十几二十多万车子的人大有人在!这消费比,只能呵呵!还有些人收入十多万,贷款买个三十多万的奔驰宝马,不知道是享受还是找难受!外表光鲜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豪车不管所谓的一线二线,比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做工和逼格!做工和逼格就是后期保养的费用!

车子就是交通工具,等国人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对车子就没有那么多迷信了!

家里5辆车,一辆奔驰s 和凯迪拉克XTS都是公司车,这样可以免购置税,节约15万元,还有一台大众迈腾,老爸代步车,雪铁龙我偶尔开开,山路很好开!雪弗兰,老婆也开!长途基本上开凯迪拉克和奔驰多点,毕竟安全性能稳定!命只有一次!

车子就是消费品,建议大家有钱先买房或投资理财,不差钱了什么车都可以买,这时候就不在乎品牌和价格了,在乎的只有安全性能和车子的功能及设备先进水平了!


社论消息


我就是啊 花30万落地买了台20款X1三缸双离合我也不愿意买凯迪拉克 就是喜欢花几十万买个标 就是花钱要买自己喜欢 不管喷子们喜欢不喜欢



Loading159950518


在购买汽车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拥有30万元的预算,大多数车主都会选择购买低配版的BBA。因此很多车友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有30万元的预算,为什么不去购买高配版的凯迪拉克或者更高级别的车型呢?而偏偏要去购买低配版的奔驰宝马呢?

无疑,这是面子问题,而面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品牌力的问题。以奔驰GLA和凯迪拉克XT4对比的例子来看,虽同样定位紧凑型SUV,但XT4无论在车身尺寸、发动机性能、变速箱档位、底盘系统等等方面,无不对GLA进行了全面压制,可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GLA。BBA在国内销量、保有量都很高,属于国内豪华车的第一阵营。早在二三十年前,奔驰的豪华性都已经深入人心,那时候感觉奔驰车是“遥不可及”的。奔驰品牌的发展也比较好,始终定位高端豪华车,不会因为低端车存在潜在市场而放弃身价自甘堕落。

在汽车市场越是成熟的国家,汽车的工具属性就更强。全世界很少有一个国家的民众像国人一样如此看重汽车的面子属性。对于很多国人来说,买车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看牌子,德系车最高级,其中BBA尤为高级,其他合资车系次之,国产车排最后。其次看空间,后排两拳三指,空间宽敞!再看配置,全景天窗、真皮座椅、自动空调、无匙进入,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最后再看价格,谈下优惠就刷卡成交了。

最后说说软实力,奔驰的品牌不用多说,很多人宁愿在奔驰里哭可能也不愿意在凯迪拉克里笑,毕竟你说你开个奔驰别人会觉得你超有钱,成功又有内涵,奔驰品牌妇孺皆知。你说你开个凯迪拉克,可能有一半的人不认识,还以为你开的是吉利,自己换了车标。奔驰相比凯迪拉克不会轻易降价,通常定价也比宝马和奥迪更高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其高贵豪华,毕竟价格高了也更有面子。


英莱壳润滑油


面子吗,奔驰多有面子,我开个20万的奔驰小A级,也比你30万的CT6强!


北大不如兄大


现在国内豪华品牌普遍都有比较大的价格促销力度,可能花个二三十万就能入手一台配置、性能各方面都不错的二线豪华品牌车辆,特别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堪称是物美价廉的豪华车。可即便价格力度十分到位,仍然有人就是喜欢BBA这样的一线品牌,宁愿花同样的钱,去买它们的低配车型,也不会选择想凯迪拉克这样的二线品牌。可能有人就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心理?宁愿买奔驰之类的丐版,也不愿意买凯迪拉克的高配?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现象。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倒也不能说没人买凯迪拉克,毕竟这两年凯迪拉克的高销量增长,也向市场证明,价格促销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每年不断攀升的销量就足以佐证。至于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奔驰,宁愿付出同样的成本,选择低配车型,想来和国人的消费心理有很大关系

宁当凤尾不做鸡头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消费者没有明确自己的购买行为,以国人看车只在乎牌子的调性,促使很多人在买车时,优先考虑的是品牌问题。在全球范围来看,似乎只有国内,才把豪华品牌分等级来看,BBA明显胜过日美系豪车,日美系豪车又强于普通品牌。因此,消费者在买车时,只要预算差不多,往往会先计算自己是否够的上BBA,如果差距不大,可能就会看上BBA级别的车型。

尽管配置或许并不高,但是这个品牌带来的所谓的“优越感”和“面子”是其他二线豪车所不能给予的。说白一点,如果你花个几十万买了台凯迪拉克或者其他品牌的豪车,可能就会有很多人质疑你,都花了这么多钱,干嘛你买BBA?买啥凯迪拉克啊。为了不被嘲笑,也为了面子,咬咬牙也就选择了BBA。只是我们也不用觉得他们勉强,正相反,他们也许很享受品牌带来的愉悦感,哪怕现实中,低配车辆带来了些许不便,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用车心情。中国有句俗话,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他们的做法将这句话,掉了个头“宁当凤尾不做鸡头”也许认为,凤就是凤,哪怕做凤尾也是很荣耀的,鸡就是鸡,哪怕是鸡头还是鸡。


谈二手车保值率都是耍流氓

看到很多人的回复,说什么以保值率来考虑,甚至还罗列了其他一大堆原因。我觉得,这些纯粹是无稽之谈。首先,豪华品牌的二手车的保值率普遍都比较差,越贵的车辆二手车价值就越低(经典车型除外),举个例子,奔驰E级和凯迪拉克CT6都是中大型车,CT6的低配车型售价比E级便宜了七八万以上,车身尺寸和动力、配置各方面都是完全强过E级的,以某网站给出的两车五年后的保值率,届时两车的二手车将会相差5万。看着似乎凯迪拉克卖不上价,但综合E级新车的高价,其实两车在五年后的实际价值是,CT6的车主比E级车主还多赚了3万。不能只考虑二手车价值低的问题,新车售价高其实对二手车价格也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凯迪拉克的车型普遍都是降级和BBA进行比较,选择凯迪拉克车型,车主也肯定能有更好的驾驶乘坐体验。




不过,钱是自己的,别人只能是给出建议,至于怎么选,还是看买家个人的选择。我们也愿意相信,无论选择什么品牌,肯定也都是基于个人的使用需求出发,只要自己觉得合适,买了也就买了,外人也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在此,仅仅是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更合适自己的车辆,不要被风向所裹挟,不要为品牌充值,不要为自己的IQ充值


鸿渐谈车


因为奔驰这个品牌在大多数国人眼中要比凯迪拉克更高级,开出去更有面子,所以是不是乞丐版完全无所谓,只要是奔驰就行。而且对于很多注重外在的朋友来说,配置不是很重要,他们也不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那些所谓的配置上,因为那些配置别人看不到,只要让别人看到、知道自己开的是一辆奔驰才是重点。而且奔驰这个品牌的认知度非常高,下到几岁的孩子,上到几十岁的大爷大妈,都知道那个挂在车头的“人字形”标志是奔驰,但是凯迪拉克就不一定了。而且凯迪拉克近几年在国内的影响力和销量确实一般,除了旗下的ATS-L销量还算说的过去,其他车型貌似都有点儿要凉凉的意思。

本来美式豪华品牌车型在国内的豪华车阵营中就不占绝对优势,而且凯迪拉克最近几年还不太争气,所以影响力和奔驰比肯定要逊色一些。奔驰的车型产品线更加丰富,车型众多,从20几万到200多万,从轿车到SUV,只要您手里有银子,就不怕买不到喜欢车。岩哥的观点:如您所说的这种情况,选择奔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辆奔驰,这一点就足够打动消费者了。而且奔驰的4S店网点儿多,车型多,价格覆盖区间大,所以从选车到维修保养以及性价比方面,选择奔驰没毛病。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和点赞!


岩哥侃车


个人认为,我能中肯的说明这个问题。

1.品牌力

不可否认,奔驰,宝马在豪车世界的品牌力确实是显著的!一个以营造豪华感和平衡性出众,一个以操控和运动性出众。

有消费能力后的第一台车,不是奔驰或宝马,会让你人身有遗憾的。

相信,至少在目前,这两个品牌显著的品牌力难以被替代。

所以,除此外的其他品牌,都用定价略低或者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来跟奔驰,宝马竞争~奥迪也是如此,看看同级别车奥迪和宝马奔驰的定价体系,一目了然。

2.两种情况例外

2.1你太懂车了,也没有品牌情结~或者说对奔驰宝马的品牌情结~比如,有个人就一直以为奔驰就比宝马差。

2.2豪车的二次消费者。这类人群,消费能力到了~都可以的水平,同时,也消费体验过了,更不需要用奔驰宝马开展示自己的身份。这个时候,他会倾向自己的需要。更关注性价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