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线城市的房价趋势会怎么样?

黑娃爱疯


新房价格下来难 现在地皮和建筑材料成本下不了。但是二手房就不行了 不好卖 急卖就要割肉 很简单 接盘侠到处都是。



庐阳小毛驴


2020年二线城市房我个人认为涨幅收窄,因为

在一线城市人口、资源等要素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二线城市正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大引擎。在人口政策、土地财政等多重因素刺激下,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本轮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2019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7%6.7%,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7和0.9个百分点。虽然涨幅回落,但涨势依然明显。

从房价涨幅走势上看,在严厉调控之下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抗跌性更强,虽然涨幅在逐月收窄,但涨势不改,部分二线城市仍然保持10%甚至20%以上的同比涨幅。

从 2017年初开始,以“房住不炒”为总基调的房地产调控席卷全国,全年超过100个城市密集发布调控政策,其中涵盖绝大多数二线城市。受调控影响,二线城市房价涨幅一路下跌。根据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数据,2017年1月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达到18.27%的历史最高点,到2017年9月这一数值跌破10%,并一路下探。截至2019年7月,这一数值下跌至5.26%。但相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涨幅依然可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西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5.3%,呼和浩特达到20.3%。贵阳、石家庄、武汉、西宁、昆明、成都、大连、哈尔滨同比涨幅分列3~10位,涨幅均超过10%。从环比数据看,列入统计范围的31个二线城市除天津下跌、石家庄持平外,其余2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实现环比上涨,其中西安、厦门、成都、南京、贵阳、武汉、西宁环比涨幅超过1%。

人口成二线城市最大红利 从某种程度上说,推动城市发展的是人才,而推动房价上涨的则是人口。 按照各地方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8年人口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佛山、长沙和宁波。除深圳和广州外,其余均为二线城市,其中西安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1000.37万,比上年末净增38.70万人。将人口变化的统计周期拉长可以发现,合肥常住人口从2008年的501万增长到2018年的808.7万,11年间增长了61.42%;郑州人口2018年突破千万,11年人口增长36.31%;天津常住人口11年增长32.62%;成都、太原、厦门常住人口增长分别达到28.52%、27.37%和26.07%。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72号)出台,根据通知精神,2016~2020年各地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二线城市成为本轮吸引人口的主力。从2016年开始,大部分二线城市出台了吸引人才和放松落户条件的政策措施。

以2018年人口增长和房价涨幅双料冠军西安为例,2018年1月份,只凭身份证和毕业证即可申请办理西安户口;2月份户籍新政再升级,一人落户,直系亲属可举家随迁。人口增长大户郑州2017年出台史上最强的引才新政,除了重金引才外,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

从落户条件看,天津、成都、杭州、青岛、武汉、南京等二线城市的落户门槛为本科,重庆、长沙、大连、宁波、杭州(紧缺专业大专)、青岛(附加1年社保)、武汉(附件1年社保)、南京(附加2年社保)等二线城市门槛降低到大专或高职,而宁波的落户条件降到了中专(高中)(附2年社保)。

各城市引才或落户政策五花八门,在此不一一赘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二线城市的大规模引进人才(人口),成为推动本轮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地价作为房地产最重要的成本构成要素,被普遍认为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中房智库根据WIND数据对2017年以来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情况进行梳理发现,2017年1月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仅为3985元/平方米,到2019年7月31日达到6975元/平方米,两年半时间楼面地价上涨了75%。值得深思的是这一地价涨幅是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下。基于此,2018年底住建部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2019年的调控目标,将“稳地价”放在首要位置。

根据中指研究院对全国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二线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普遍高于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杭州、佛山、南京、济南、武汉、郑州、广州、昆明、石家庄和成都,除广州外均属二线城市。

为了控制房价,一方面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另一方面又要打破土地财政,似乎是一个悖论。这关键取决于土地出让用途和出让方式。一味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势必造成高溢价,一味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势必忽视保障房用地供应。

今年部分二线城市为首的土地市场持续高热,成交量、地价频创新高。住建部对此进行了预警提示。在此情况下,包括杭州、苏州、合肥等城市纷纷调整土拍规则,如“降低一次性报价最高限价”“配建保障房”等,力图进一步稳定地价。

虽然人口和土地是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总体来看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也有其内在合理性。首先,二线城市房价与一线城市尚有明显差距,除了厦门、南京、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房价直追一线城市外,大多数二线城市房价并不算高,平均房价不足一线城市的三分之一。近两年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属于补涨行情。其次,二线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为房价上涨注入了充足的底气。

“一城一策”之下,各城市自身禀赋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在房价调控上应当最大程度上发挥主体责任,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保持房价合理稳定。






都市速递


之前两三年一直在阴跌的会回调上涨。

短期趋势来看,降,因城施策,房价每年上涨不超5%,签署协议,地方债,gdp,经济压力,就业,农副食品涨价,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和房价有些许关联,如果房价上涨这些问题至少在短期内会解决一部分,尤其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地收入仍然会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城市房价一直不断下行的话,也回影响到未来土地出卖的价格。

长效机制来说,未来二线城市属于人口进入型城市,尤其一些在一线城市周边的二线城市,随着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成型,会吸收更多从一线城市溢出来的人口,所以未来房价的涨幅还是有保证的,而且二线城市大都也在各地区的都市圈内,也能确保以后的经济发展,有人有经济的二线地区不用担心房价。

未来中国的房价很大可能是以一线长期打压,二三线稳步上涨,五六线向四线靠拢的发展模式,在二三线中的房产将比其他城市的房产具备更多上涨潜力,虽然一线的房产更值钱,但一线的调控政策会持续下去,毕竟全国人民的目光都盯着了,而二线会借由因城施策有局部城市的快速上涨,尤其是接下来的两年中,随着各城市人才吸收政策不断下降,二三线的人口将继续增加,对比一线城市溢出型的人口政策来说,更好看二三线城市房价未来的涨幅。

从土地成本和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层面看,二三线城市更加受开发商青睐,一线城市均价3-5万的高成本核算下,二三线2万以内的房价还是可以被大多数中产接受的。


属狗的水瓶座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房住不炒的理念。

整体来看,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产市场在平稳中度过,这与国家和地方的房产调控政策是分不开的。根据大数据来看今年1-11月份同比上涨2.91%,新房同比上涨3.17%,在2019年初到现在房价一直呈现着稳中上涨的趋势。但是根据国家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来看,房价在今年八月份以后,房价下跌城市逐渐增多。

如果把2019年拆分来看,2019年3至4月份楼市在持续上涨中度过,叠加各地出台的政策,市场出现了回暖。不过在相关部门的调控,约谈下市场逐渐恢复了平静。譬如大连,10月份的时候出了调控令,来限制大连的一手房房价,只许跌,不许涨且跌幅不得超过5%。

那么2020年楼市的走向会是如何呢?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国家明确规定2020年要全面落实因城政策,这意味着双向调控即成为常态,要防止房价大涨,也要防止房价大跌。话又说回来了,虽说房价调控在短暂时间内不会放松,但是我预计明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整体小幅度上涨,因为一二线城市的供需不平衡,在一二线城市人口涌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房子供不应求,房价自然还会稳中有涨,但是不会像前些年幅度那么大。

总结一句话,2020年的房价一二线城市可能会相对比较平稳,预计涨幅可能不是太大。可柔和上涨,但可能不会大涨。


精华大搜罗


会涨!因为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三线城市发展前景不是很好,很多人会选择二线城市发展。一旦来到该城市就会面临住房问题,租房只会成就房东,大部分还是会买房的。


博真


未来10年,不会出现平均涨幅或者跌幅超过10%的年份,极个别地区极个别楼户除外。2020-2024应是跌多涨少。房子持有成本逐年增加,回归居住属性,投资需谨慎。


海庄铭


下跌


月朗星稀h


维稳


A菠菜81088087


趋稳定


自由人238133518


我感觉,2020.依当前形势稳中有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