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物无害者,无所可用。”怎么理解?

袁少安


“物无害者,无所可用”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最后一句话,原文是:“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说,树木要想不遭到刀砍斧伐,最好是不成材,因为一无所用的东西,没有谁会伤害它,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用他那比喻的手法和幽默的笔风,对于事物的相对性进行详细论述。

庄子提出了“齐是非”,否定人类认识的正确性。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由此出发来追求精神自由,最终把朴素辩证法变成了相对主义主义。相对主义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





哲学驿站


“物无害者,无所可用”是《庄子·内篇·逍遥游》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回答好友、魏国前宰相、名家代表人物惠施的“答问”。原文是: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大意是:(大树)不会遭到刀斧伐,一无所用的东西,没有谁伤害它,怎么会有招来什么祸害呢?

本篇中,庄子认为“圣人无名”,他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达到如此境界就必须清静无为,去己、去功、去名,最后达到“无用”之境界,恰与儒家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相反。

“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就是对什么是有用和无用的最后总结,重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志在不受拘束,追求悠游自在的生活志趣。全篇反复强调无所依凭的主张,阐述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他把人类的生活与宇宙万物的生存相提并论,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现实。

《逍遥游》是庄子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也是庄子处世哲学的高度概括,这篇文章里,庄子塑造了一种飘逸空灵的人生境界,他主张清静无为、以养天年。他举例说:乌龟是神龟,有用却被剥皮供奉在宗祠,再也不能在污泥里徜徉自由;瘸子因残疾无用而不被征兵,就避免了战乱的危险。

庄子的思想与他生活的年代息息相关,从东周开始,从孔子说“礼崩乐坏”到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再到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已经腐朽不堪“不足于庄子语”,所以他

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入仕“害人”,鄙视功名利禄,他宁愿借债度日,也不去魏国、楚国当宰相,认为那是对他的侮辱。因此他认为,在那样的浑浊社会里,最安全的生存状态就是“无己”“无功”“无名”。这也是他批评虚、伪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整个不堪与庄子语的社会里,“有用”反而会阿谀于上层,混迹于污浊,害民于虚伪,最终遭致灭绝和杀戮,比如吴起在楚国变法,难逃杀戮之难;商鞅在秦国变法,最终被车裂。因此他提出“物无害者,无所可用”的主张,以图“全生”,以养天年。


问道黄老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性的人物。庄子与老子形成老庄学派,在汉代封为“南华真人”,《庄子》后来被尊称为《南华经》。《庄子》的开篇之作《逍遥游》最后的四句话是“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不用,安所困苦哉!”

《逍遥游》是庄子人生的处世哲学高度概括,他向往一种飘逸空灵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主张清静无为,以养天年。最后四句话说的是:一棵大树巳经老朽,木工觉得没有使用的价值。而庄子认为,如果把它移植在虚无的乡土上,宽广无际的旷野里,它可以枝繁叶茂,来往行人可以在树的底下逍遥自在地采凉歇荫。大树同样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它既没有受到斧头砍伐的伤害,也不因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困苦。

“物无所害,无所可用”,是告诉我们遵照自然本性地生活,不让许多的规矩和礼法约束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由无用而无不用,无为而无不为,那就没有任何忧愁与困苦。悠然自在,逍遥处世,何乐不为。

“无所可用”并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为和境界,让自己的内心无所欲求,具有最崇高的道德品质。这样自己也有着聪明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为大众为社会奉献青春热血,成为有用之才而无所不为。

《逍遥游》,看似逍遥不逍遥。庄子是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探索自然的发展规律,研究道的奥妙无穷不可言。通过逍遥处世,丰富他的哲学思想,开启他的文学灵感,激扬文字,语出惊人。


朱八戒CC


《庄子》中“物无害者,无所可用。”怎么理解?

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结尾处的话。如果只看这几个字的意思,可能会产生对它本意的偏离,所以需要把这段原文总体翻译一下,能够较详细准确的加深理解。原文是: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shē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wǎng)罟(gǔ)。今夫斄(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解释一下(重点已加粗):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

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总结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庄子再告诉惠子一个在当时社会为人处世、明哲保身的道理。在这世间不存在没有用处的东西,有的人和物看似没有用,只是我们看地角度不对,当我们放开自我、回归无为的心态去看世界时,都会有其存在的意义。


醉看雪中梅


这两句的全句话是:不夭斧斤,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意思是,不遭受斧头砍伐,没有东西来侵害他。无所可用,又会有什么祸害呢?

这里是讲一个道理。有一种叫樗的树,树干树廇盘解,弯曲不能用。是无用之物。木匠不来砍伐它,反之,有用的好木材却被砍掉了。有用的遭害了,无用的安全了。"无用"好?还是"有用"好呢?而且庄子还讲了,可以将此树栽在乡土或旷野。能逍遥地躺在树下。无用的树就有用了。这就是说事物的好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转化的,这就有了朴素辩证法的思维。

庄子是一位思辨大师,善于用一些具体事例来阐发深刻的道理,这是其中的一个小事例。





木山文


首先要清楚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认为自由自在才能接近幸福,规矩越多越容易失去自我,他认为人为的规矩都是在破会幸福,人应该向往自然,抛弃礼和法,万物应按照其本性去生活,这样才能得到幸福。而“物无害者,无所可用”要告诉我们的是:“遵照自然本性生活,不参与与规矩有关的活动,不参与礼和法相关的活动,与他无用,也就没有什么伤害了”。






十七岁出门


易学中有体用相生相克的道理,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皆有【体】和【用】两个方面。

所谓的体就是我们所能看到或看不到的万事万物的基本的物质结构。

所谓的用就是这种基本的物质结构(即上面所言的“体”)按照其规律进行运作而产生的其物质或影响。

万事万物皆有其物质构造,而其物质构造在运作的过程中皆有其对外在的影响,从而产生使用价值。凡是能够产生使用价值的物体,包括人的个体生命,都会被其使用者所消耗,这对于被使用的物体来说就是有害的,因为是在消耗其自身的物质结构。

庄子所言:“物无害者,无所可用。”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解读,就比较好理解: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物体,是不会受到消耗和伤害的。

庄子的思想其根源在于道家,在汉代被封为南华真人,而《庄子》这本书也被尊称为《南华经》,其行文瑰丽奇幻,阔达无涯,究其本质,都是易学思想的展现。道家本于易学太极之道,《庄子》之论,亦不出其理。


国学复兴号


意思是 :没有实用之处,又怎么会有招来什么祸害呢?

此句体现了庄子强调无用之用为大用的思想。庄子很注重事物的内在使用价值,“无用”是事物的外在价值,而“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那朵莲


原文来自庄子《逍遥游》“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在这里谈了他对有用和无用的看法。黄鼠狼的确有用,但却死在了猎人的机关和罔罟之中。牦牛很大,虽然不能捕鼠,但是它生存的能力非常大。那么大的牛,谁能伤它?你说的那棵树无用,那么你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无何有之乡”呢?什么叫“无何有之乡”?在道家学说里,它是非有非无的这么一种境界,用佛教的话说就叫涅槃寂静的地带。既是“广莫之野”,就可以优哉游哉地睡大觉,也不怕别人用刀斧来砍它,也没有其他人来伤害自己。“物无害者”,任何东西都不能伤害它,同样任何东西也不来伤害我。“无所可用”,既然没有什么用,那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我们经常在道家典籍里看到“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无不用”。我们看到能干的人,为众生、为百姓奉献青春热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回馈于社会,回馈于人民。善用心的人,尽管他日理万机,但不动心,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可不容易。

庄子于是总结说“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并不是要我们什么事都不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男耕女织养一群儿女,这是逃避社会现实。而道家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修为和境界,首先是把我们的心田整理干净,不被我们内心的种种欲望所拘系。因为嗜欲就像牛鼻绳,弄得我们一生团团转。如果我们把这些束缚我们灵气的、心灵的绳索斩断,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把烦恼斩断,那么我们就可以得自在。超越于烦恼,这时正好干事。因为你的道德得到了升华,你的智慧得到了升华,同样你的力量也得到了莫大的增长,这样才能无不为。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比别人优秀,这是题外话。

《庄子》大谈无为,大谈顺乎自然,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在先秦时代的意识形态里儒家文化是当权派,道家学派是在野派。既然是在野派,就总要提出一些和当权派不同的意见,提点反面的意见。儒家讲有为,我就讲无为,但是我这个无为又是无不为的,这就比你高明。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并不是儒家就没有光明面,不仅有而且光明得很。但你要会用,不会用就成了迂腐的东郭先生,成了孔乙己之类,那就完蛋了。像范进这样的人,尽管中了举,却成了神经病,痰迷心窍有什么用?也有一些人打着儒家的旗帜,高谈仁义以谋私,就是伪儒。当什么吃香的时候,总有人混在里面捞好处,庄子看透了这种现象,并不遗余力地加以批判。

同样,学道也有光明面和阴暗面,有些学道的消极而无所作为,不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当然不行。学了这些学问以后,我们应该更有智慧、更有力量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学道的优秀闪光之处。有些寺院的法师,带了很多救灾的钱款和物品与一群居士去汶川抗震救灾,又是捐助,又是当义工,给佛教界争了光。这就显出道德的祥和与光辉。

庄子是从小处举例,而我们应从大处着眼用心。这一小段的思想,在《山木》篇、《达生》篇里展开,就更显宏大辉煌。日用间的东西是小事,但也是道。禅宗就强调“平常心是道”、“日日是好日”。禅师们要你每时每刻、一切时中都把心思放在“明心见性”上,放在道上。若能如此,还有什么不能悟道的呢?庄子全书三十三篇,以《逍遥游》作为开篇之文,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其后的尧让天下、许由、连叔、接舆等相继登场亮相,为以后的篇章做铺垫。而小知大知、小年大年到至人、圣人、神人,则是《齐物论》、《秋水》、《天地》、《天运》、《天道》诸篇的开场锣鼓。庄子后来的三十二篇都浓缩在这篇《逍遥游》中。若能以禅宗“向上全提”的方式来参,则《逍遥游》通篇都是活的话头,这就看读者以什么方式进入(转)


尹先生生生


我所理解的大意:由于地处偏远,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伤害它?但是它也没有什么用。

放眼万物,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畏首畏尾,倒不如躲入“温室”祈求保护。人生在世,也一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我们需要做的是,拿出你智慧的利剑,披荆斩棘,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才是硬道理。

朋友,不要再知难而退了,抖擞精神,为成功的到来,把目标或者困难分解,一步一个个脚印,永往先前!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你。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