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不念快活林之恩,只給武松一隻熟鵝就罷了,為何還要大哭而去?

富春一凡


月淡風青,為您解題。施恩送鵝,正是施恩雪中送炭的表現,並不能代表他不念武松的恩情;大哭而去,是為武松落難,刺配恩州,施恩幫不上忙而哭,並不是施恩絕情。

施恩和武松是什麼關係?武松是施恩的義兄,而且是施恩父親老管營作的見證。

武松幫助施恩打蔣門神之前,就已經拜過了。可能有人會說,這是施恩父子為了趕走蔣門神而利用的武松。只看到這兒,是有這個嫌疑。但你看完整個過程,就會發現,施家父子是真心結交武松。武松幫施恩打了蔣門神,奪回快活林,得罪了張團練,也就得罪了張團練的把兄弟張都監。武松被誣陷,按照張都監的意思,武松得死在死牢中。多虧施恩父子上下使錢,疏通人情關係,才保住武松一命。最終落得個刺配恩州的結果,比起冤死在死囚牢中,武松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假定施恩忘恩負義,結果會怎樣?

武松被張都監誣陷,關進死囚牢。張都監是施恩父親老管營的頂頭上司,不怕官,就怕管。老管營肯定鬥不過張都監,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個穿一條褲子,武松即使出來,也幹不過張都監的正規軍。所以,施恩父子註定是要失敗的。既然這樣,救武松就沒有價值。施恩父子上下打點,明裡暗裡差不多花了有千十兩銀子。要知道,蔣門神也沒閒著,吃了原告吃被告,在衙門口那可是歷史悠久的。不但搭錢,搭人情,還得罪頂頭上司張都監,再加上施恩又被蔣門神暴打一頓,裡子面子都丟光了。如果施恩父子忘恩負義,這些就解釋不通。所以說,施恩,包括老管營確實對武松情深義重。

既然情深義重,為啥施恩那麼小氣?

施恩送武松一帕子碎銀子,兩雙鞋,兩件棉衣,兩隻熟鵝。錢、鞋、棉衣,將來用。熟鵝是現在用的。兩隻熟鵝,大約十斤左右,武松是神力,飯量自然大,在景陽岡和快活林已經見識過他的酒量了。飯量自然也不會小。

那為什麼說施恩送鵝是雪中送炭呢?

武松從孟州死牢出來,沒有吃飯,去恩州全靠一雙腳,是純體力活。解差不是善茬。又要走路,又要對付惡解差,這還在施恩的意料中。還有意料之外的。武松殺死解差,殺掉蔣門神的去飛雲浦幫忙的徒弟,回到孟州殺張都監,殺張團練,殺蔣門神,殺張都監一門良賤,殺人之後連夜逃走,都多虧了這兩隻熟鵝。

再說說為啥施恩的錢給的那麼少。

(碎銀子)

一帕子碎銀子,就這麼多。施恩不是挺有錢嗎?快活林一個月賺三二百兩銀子,武松的貢獻最大。可是你要知道,武松打蔣門神是在農曆七月,在施恩家待了一個多月到了秋天(已及新秋),張都監接走,武松被誣陷是在中秋之夜,牢裡待了倆月(六十日限滿),到了十月十五。武松刺配時,施恩已經被打半月了。所以,總共加起來,從施恩接手快活林,到被打出快活林,也就三個月,施恩也就賺了千十兩銀子。武松在死牢這倆月,差不多就花光了,沒準兒還把家底兒翻出來了。這還沒算兩次被打的醫藥費呢。這樣,再說施恩忘恩負義就不合適了吧。

再說下施恩的另外幾件贈品。

武松在張都監家門外換了新棉衣,過了護城河,換上施恩給的八搭麻鞋。古廟裡解下包裹做枕頭,小憩一下。施耐庵先生心思如此細密,屢次提到施恩的贈品,都是為了表現出施恩的情義。

最後說說施恩為啥大哭而去。

施恩武功和武松相差太遠,蔣門神都可將他輕鬆制服。再加上蔣門神背後是張團練張都監,武松不在,他只能躲避。武松再也不能幫他了,從今後只能任蔣門神羞辱、欺凌。而且,好哥哥武松前途未卜,武松帶著刑具,兩名解差隨時可能痛下殺手,施恩還搭著胳膊,如果跟著武松,不但幫不上忙,還是個累贅。朋友需要兩肋插刀時,自己卻連袖手旁觀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那樣,武松可能有所顧忌,不利於打鬥。想到這些,施恩也只能大哭而去了。

綜上,施恩送武松熟鵝,而且大哭而去,不但不是忘恩負義,反倒是情深義重的表現。不知您覺得意下如何?

月淡風青,愛讀名著,聊《水滸》,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月淡風青



先請看原文:

施恩討兩碗酒,叫武松吃了,把一個包裹拴在武松腰裡,把這兩隻熟鵝掛在武松行枷上。施恩附耳低言道:“包裹裡有兩件綿衣,一帕子散碎銀子,路上好做盤纏;也有兩隻八搭麻鞋在裡面。只是要路上仔細提防,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武松點頭道:“不須分付,我已省得了。再著兩個來,也不懼他。你自回去將息。且請放心,我自有措置。”施恩拜辭了武松,哭著去了,不在話下。

我們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

1、施恩給了武松兩隻熟鵝,不是一隻。

2、施恩也看出了押送武松的這兩個公差不懷好意,並對武松做了提醒。

3、施恩最後“哭著去了。”

那麼,施恩為什麼在已經看出這裡面的貓膩的情況下,還對實際上已經處於危險境地的武松不管不顧呢!我認為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此時的施恩還沒有和官府公開作對的魄力,也沒有任何準備。

我們從頭捋一下,施恩為什麼要請武松打蔣門神?

是因為蔣門神霸佔了快活林。

那麼,這快活林是施恩自己的嗎?

也不是,他和蔣門神之間的衝突就屬於黑吃黑,上不了檯面。

失去快活林,施恩的生活質量會受影響嗎?

會,但影響不大,只是少了一部分收入,他還是那個在牢城營威風八面的小管營,而且他也可能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灰色收入。他養好病後,照樣可以吃喝玩樂。只不過就是在孟州黑道上的地位要比蔣門神低一些罷了。

可是,如果他要幫助武松公開殺了這兩名公差的話,那就等於公然和官府作對了,只能落草為寇。聽起來做強盜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生活挺逍遙的,這只是對那些食不果腹的傢伙比如李逵而言有吸引力。和小管營施恩現在的生活狀態不可同日而語。他現在肯定還不想去,他也沒有做這方面的任何準備。

二、實力不濟。


武松被張都監陷害入獄後,蔣門神又把施恩暴打了一頓,把快活林搶了過去。此時的施恩正處於傷病狀態,他即使有心幫武松,也沒有這個能力。他不是還在牢城營養著七,八十名亡命之徒嗎?讓他們去幫武松不行嗎,即使不都去,少派幾個人不行嗎?

不行,你別看施恩在孟州,在快活林可以任意驅使這些亡命徒給他賣命,可是真派出去讓他們單獨執行任務是不行的。

因為在孟州,這些人屬於在可控狀態,施恩不用擔心他們不聽招呼或者逃跑,畢竟這些人不是都具備武松這種天神般的能力的,牢城營和孟州城的官兵也不都是吃素的。

可是,一把他們放出去的話,施恩就失去了把控能力。他們還會像在孟州時那麼聽話嗎?具體到這一次,如果施恩派幾個人,讓他們去解救武松,他們能夠乖乖地照辦嗎?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不會,大概一出孟州城他們就會跑的無影無蹤了。誰還想老在監獄裡待著啊!這些人又都是亡命之徒,想來不是死刑犯就是判了無期徒刑的傢伙,別指望他們還和你在這個時候講義氣。再者,施恩父子是牢城營的負責人不假,但牢城營不是他們家的。裡面有人死走逃亡他們也是要負責的,上面一旦查下來,他們也是要有個說法的。所以,他也不敢隨隨便便就把這些人放出去。

三、施恩此時已經感到武松凶多吉少,所以哭著去了。

施恩在孟州黑白兩道混跡多年,肯定知道這裡面的一些貓膩。當他看到這兩名防送公差的言行舉止後,立刻就知道他們在路上會對武松不利。具體不利到什麼程度呢?肯定不會是折磨刁難武松一下,就是要結果武松的性命。因為武松得罪的人是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他們就是要置武松於死地而後快。

施恩通過常規經驗來判斷:一個戴著枷鎖,赤手空拳的犯人,面對著常年幹這種勾當,已經駕輕就熟的公差,幾乎就是九死一生。自己眼睜睜的看著卻無能為力,所以只有哭一下了。

武松心思縝密,對施恩的心思和目前的處境也心知肚明,並沒有過多的苛責施恩。這條路是自己走的,不用怨天尤人,還是靠自己吧!
也虧得武松神勇,不但在飛雲浦上展開絕地反擊,反殺了兩名公差和蔣門神派來的兩名殺手,還立刻殺了一個回馬槍,返回孟州城,血濺鴛鴦樓,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田獲三狐


更正一下,施恩送的是兩隻熟鵝,而真正救了武松的,除了武松自己本身高超的武藝,就是這兩隻熟鵝!施恩大哭而去,也正是他重情重義的體現!



人與人交往,都是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的過程,施恩和武松也是如此。

孟州大牢裡來了一個武藝高強能徒手打死猛虎的彪形大漢,這點施恩肯定是早就心裡有數的。聯想到奪去自己產業的蔣門神,再看看神威凜凜萬丈豪氣的武松,施恩看到了能翻盤的希望,順理成章的就把寶押在了武松的身上。

對於蔣門神,施恩是心有餘悸的,沒有七八成把握,他是不敢再招惹“泰安州爭跤三年無對”的蔣門神的,三年沒對手的蔣門神手下打敗過多少英雄好漢,能數得過來嗎?看到武松,施恩的欣喜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自己利用好了武松,不但能奪回失去的快活林,而且能出了被打的這口惡氣。有了武松,別說蔣門神,江湖上黑白兩道誰不敢給他施恩幾分薄面?對於武松,施恩幾乎有十成的把握相信他能把蔣門神打得滿地找牙。這個時候,施恩對武松肯定是先利用為主的。

但施恩能在江湖上混,絕對是個明白人,察言觀色的本領是有的,他知道對武松這類頂天立地的英雄只是簡單的利用,單是許以小恩小惠金銀財寶包括場面上的寒暄客套是行不通的,要想別人對你好,首先得對人好;要想別人對你講義氣,那你首先也得付出點真情義。所以施恩內心除了利用武松,也是準備交定了他這個朋友!


武松幫施恩打了蔣門神奪回快活林,侵犯了張都監張團練等人的利益,被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設計陷害,重新踏上了充軍發配的征程。施恩又被蔣門神打一頓,失去了快活林。因為蔣門神吃了武松的虧,這股火自然也就撒在了始作俑者施恩身上,這頓暴打肯定比第一次厲害幾倍不止!自己的東西又被人奪去,還被打得遍體鱗傷;關鍵是這回連扳回來的希望也徹底也沒有了,大靠山武松也倒了。這回施恩真是打碎牙齒和血吞了。



此時的施恩已經落魄的無以復加了,自己倒黴不說,連累武松重又入獄。官場上的黑幕他再清楚不過,自己畢竟是體制內的人,關鍵是對張都監等人沒什麼威脅,蔣門神打自己一頓就算了。對於武松,他們是決不會輕易放過的!發配路上雖不敢公然虐待武松,但不給飯吃毒辣算計肯定不可少。

施恩送武松兩隻熟鵝,兩隻熟鵝有多大的份量你懂得,這遠比送銀子有用!有了這兩隻熟鵝充飢,武松才能絕地反擊,才有了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的一系列快意恩仇!



施恩一送武松兩隻熟鵝,以當時發配路上飢寒交迫的武松來說,這兩隻熟鵝可謂價值千金,因為它是能讓武松增加體力增加翻盤機會的重要法碼;二叮囑武松當心差人謀害,情真意切。以當時傷痕累累一無所有的施恩所作所為來說,看似不起眼,實際上施恩對武松不但是仁至義盡,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已經是做了他所有能為武松做的,不但全面細緻,而且對武松至關重要!

施恩最後大哭而去,一是憐自己處境艱難,二是對身陷囹圄危機重重的恩人武松愧疚又愛莫能助!近乎絕望的施恩除了大哭一場,又能如何?一部水滸傳,能做到武松和施恩這般情義者,又有幾人?


百勝刀王胡逸之


不是一隻,是兩隻熟鵝。而且千萬別小看這兩隻熟鵝,說它們救了武松的命,也不是全無道理——稍後武松能獨力打死四名行兇的差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益於武松邊走邊吃,保持了體力,而解差一路沒吃東西,體力早已匱乏。

還回到題目上來,不說熟鵝對武松的作用,只說施恩為何大哭而去。

施恩是一個官二代,但父親不是大官,只是小吏。準確地說,他是個“吏二代”。仗著父親的權勢,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他遊走於合法與非法之間,佔了快活嶺,收稅抽頭,很是發財。結果來了個蔣門神,比他更有武力,也更有後臺,奪了他的快活嶺。

武松被髮配至此,施恩本帶著傷,他對武松好,本來就是想著籠絡武松,替自己奪回快活嶺。後來的發展也恰如他的預期,武松幫他奪回了快活嶺。

如果到此為止,他們僅僅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談不上真感情。但是,仗義多出屠狗輩,江湖上的小混混往往很講義氣。在武松受到張都監的賞識的時候,施恩沒有阻攔。要知道,如果把武松養在家裡給自己當打手,也花費不了多少錢。肯放武松去跟隨張都監,就是真心替武松考慮,希望他有更大的發展了。

被張都監陷害之後,武松又淪為死囚。這時的武松,對施恩已經沒什麼用了。但是施恩花錢替他上下打點,減輕罪名,又到監獄裡探望武松,這真的是以朋友相待了。

到刺配上路之時,施恩前來送行。這裡他又“包著頭,絡著手臂”,被蔣門神打了。快活嶺三次易手、再也沒有能替施恩替回,這且不說。關鍵是施恩已經看出:“只是要路上仔細提防,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

施恩已經看出兩個解差要對自己的朋友下手。但是他除了提醒武松以外,毫無辦法。以他屢次被蔣門神打的經歷來看,他的武力是很普通的。就算他跟著武松一路走,也保護不了武松。而以他父親小吏的身份,也不便公然護送囚犯。

施恩雖然知道武松很厲害、很勇敢、很兇狠,但是以他的經驗來看,刺配、戴枷,又在監獄裡關了兩個月,臨行還捱了一頓打,武松是無論如何對付不了這兩個解差的。

“施恩拜辭了武松”,這一別,在施恩看來,就是生離死別了。眼看著自己的朋友將踏上死路,自己卻無能為力。他除了哭,還能怎麼樣?


棲鴻看紅樓


這個問題我持有不同看法,武松和施恩交情始於利益,但是卻沒有因為利益而終止,這從後期施恩死後,武松痛哭也能看出來,所以不存在施恩不念快活林之恩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施恩在武松發配的時候只送了燒鵝並且大哭而去呢?主要有兩點原因,認同的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留言評論,感謝!

01.悲傷友人

兩人初次相遇是在孟州牢城營,施恩周全了武松免下了殺威棒

,並且好生安排食宿,每天是好酒好菜好招待;

有恩必報的武松,出面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至此、施恩是滿心歡喜和感激,依舊是好酒好菜的招待武松,讓武二郎可以逍遙度日。

可是也是因為快活林時間,連累了武松被陷害,施恩決定搭救武松。後來施恩三下死囚牢,一邊安撫武松,一邊買通官員想要救武松出獄,這時候的兩個人可以算是患難之交。

可是即便這樣努力,還是沒有改變武松的狀況,最後武松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

所以施恩的哭是因為兄弟的境遇。

02.悲傷自己

施恩送別武松的時候,包著頭,絡著手臂,完全是一幅重傷的模樣。武松當即問詢施恩為何這般模樣,施恩的回答是被蔣門神痛打一頓,快活林也被奪走了。

說道這裡後,施恩邀請兩個差人進入酒肆,結果遭到拒絕。無奈之下,施恩只能和武松吃了兩碗酒,送上行李、衣物,最後是兩隻燒鵝,並且暗暗囑咐武松小心著兩個公差。


這時候的施恩是很悲傷的,既悲傷自己的遭遇,也悲哀自己的無能。

一是沒能救出自己的好兄弟,並且武松走後,自己只能忍氣吞聲接受蔣門神的欺負;

二是眼看武松就要陷入險地,可是自己沒有心腹手下,而且還身受重傷,卻無能為力;

因為這兩點原因,施恩在拜別武松的時候,是哭著去的,想必這時候的施恩心情是十分複雜的。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平心而論,處在施恩的位置,我不一定比施恩做的好,所以並不存在施恩不念舊情的情況。



三點文墨


討論這個要回到當時場景,原文是這麼寫的:

施恩討兩碗酒,叫武松吃了,把一個包裹拴在武松腰裡,把這兩隻熟鵝掛在武松行枷上。施恩附耳低言道:“包裹裡有兩件綿衣,一帕子散碎銀子,路上好做盤纏;也有兩隻八搭麻鞋在裡面。只是要路上仔細提防,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武松點頭道:“不須分付,我已省得了。再著兩個來,也不懼他。你自回去將息。且請放心,我自有措置。”施恩拜辭了武松,哭著去了,不在話下。

當時什麼情況呢?

首先,武松被陷害,打入囚牢,施恩用盡心機,也沒能把他救出來。其次,武松入獄後,蔣門神又把快活林奪了回去,還把施恩打了一頓。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施恩能做的也就是來看看武松,送兩隻鵝,敬兩碗酒,給點銀子,囑咐幾句,全了兄弟情義;慢說他沒有劫獄的想法,即便是有,他也沒那個能力,否則就不至於連一個蔣門神都對付不了。

所以,施恩所為,是一個人正常情況下,所能做的唯一選擇。至於大哭而去,個人以為,一是哭武松境遇,武松堂堂打虎英雄,兩次發配;二是哭自己無能,武松能為自己出頭,打蔣門神,奪快活林,自己卻只能看著武松被誣陷發配。


燕然居胥


小說小說,都是假雨村言,裡面的人物行事動作遵循兩個邏輯,一個是人物自身的設定邏輯:

施恩其人,人如其名。施恩,之後,就是“圖報”。

起先,他施捨給武松的小恩小惠,並非是出於敬仰武松的為人,而是看重了武松的價值。

免了“殺威棒”,好吃喝好招待,這些對於施恩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九牛一毛,他是一個官商黑道,只是一個俗人,深信“財帛能動人心”,原本就想花錢僱個打手而已。

沒想到武松不吃這個,他才搬出父親與武松結義,而武二確是吃這一套的,武松最吃的就是“敬”。從起始的柴進莊上被宋江看重,到最後白虎山孔明孔亮處,他親口說出“若是敬愛我…”,他最看重的就是被人“敬”。

而施恩察言觀色、因勢利導,與武二的結拜自然也是一種投資。

不過之後與武松深交之後,在武松這個“天人”的人格感染下,俗人也近朱者赤了,人性的光輝也開始閃現,因為武二的高大人格,竟然可以讓人對自己的齷齪行為感到不恥……

然而,“施恩三探死囚牢”,對他來說已經是極限了,他做不出顧大嫂的劫牢反獄,也不可能去飛雲浦涉險救人;臨別贈吃食銀兩、灑淚而別已經是他將恩義施到了盡頭;

他和武松名雖為兄弟,但情不託生死。

施恩的設定就是如此,不可能跳出圈子做出格的事,但更深的原因是作者的行文邏輯。

武十回裡,宋江、柴進都是配角,小小施恩已經出鏡不少了,回目都上三回了(施恩義奪快活林、施恩重霸孟州道、施恩三探死囚牢),一個小地煞已經風光無限了,不信你看解珍解寶幹了啥?

武松神勇,孤膽英雄,殺虎尚且赤手空拳,殺人要人幫忙?

武二一路打殺過來,是一個自我演化過程,容不得旁人打斷:

打虎是本能,但效果是公義;

殺嫂是孝悌,是私義;

醉打蔣門神是私義,

大鬧飛雲浦又是本能,但這裡還是私義;

血濺鴛鴦樓是復仇,

夜走蜈蚣嶺是行俠,這裡重回公義。

一個完整的閉環,需要武松自己完成。張清、孫二孃、施恩這些群演用來搭個背景還可以,要上前臺是萬萬不可的:

殺人這種技術活兒,不勞諸位粗人動手。


so口rock口評書聯播


施恩大哭而去,另有隱情。

施恩去送武松時,臉上、身上都帶著傷,因為他剛被蔣門神胖揍一頓,"快活林"又被搶走了。他也是無家可歸,身無分文,而且之前也失去了牢裡的職位,他的處境也很艱難,他給武松帶去了兩隻燒鵝,還有一些碎銀子,綁在武松腰間。

注意,兩隻燒鵝,碎銀子。如果施恩境況好,會給武松散碎銀子嗎?

他的哭,是無能為力,自身難保,兄弟自己保重罷了!


文史課代表


如果讀過《水滸傳》就會發現,施恩與武松完全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基本滅有什麼兄弟之情。

施恩也不是什麼好鳥!

他爹乃是孟州牢城管營,他們父子倆仗著手中的權力,為非作歹,稱霸一方。他自己開了快活林酒店。又從牢營找了八九十個囚徒,把他們安插在別家開的客店酒店、賭坊兌坊裡,各家都要聽他的、向他進貢,就是過路妓女,也要先來參拜他施恩,才能營業開張。這要是放到現在,有組織有計劃、有經濟來源、有打手,施恩就是典型的黑惡勢力。蔣門神毆打施恩,奪走快活林,就是黑吃黑,屬於狗咬狗一嘴毛。

施恩用好酒好菜籠絡武松,無非是看中武松的武藝,想收買武松做他手下的打手替他報仇罷了。

武松打敗了蔣門神,替施恩奪回了快活林,施恩當然高興了。為了避免蔣門神的報復,也要好酒好菜伺候著武松。

武松被構陷下獄以後,施恩上上下下打點,想要把武松弄出去,花了不少銀子。他的目的無非是要榨取武松的剩餘價值,好武松再替他出頭。結果錢花了不少,都打了水漂,武松還是沒有被撈出來。施恩明白武松再也不能為他所用。就再也不捨得多花一點銀子。

武松被髮配之時,施恩前來相送。送上燒鵝,大哭而去。

最後大哭而去,他不是哭武松,而是哭他自己。他替自己難過,作為黑惡勢力,原本橫行霸道、風流快活,沒想到碰到了更黑更惡的勢力,被打得七葷八素,錢財產業也損失無數,既丟面子又損錢,能不哭嗎。換做是我,也要大哭一場。豈止要大哭一場,簡直要大哭一場!

武松的遭遇也告訴我們,世道險惡,不要因為別人給的一點點好處,就對人掏心掏肺。有時候我們只不過是被利用而已。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問的有毛病,提問者可能沒有看過原著,施恩何曾不念快活林之恩?也不是隻給了一隻燒鵝,更加談不上大哭而去,他可能是認為施恩和武松之間是單純的利用,沒有兄弟情義。咱們先來看看原著,施恩自從知道武松被暗算入獄開始,就花錢託人三次去牢裡探視,拿了一二百兩銀子送給康節級,通過康節級給葉空目一百兩銀子,而且監獄牢頭到知府上下都使了錢,這樣才有武松脊仗二十,刺配恩州,仗也打的很輕,還一直給牢裡的武松送飯,如果沒有天天好酒飯的供著,或者脊仗打的重了,哪來的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最後相送場面也不是題主說得那樣,武松見施恩包著頭,洛著手臂,問了才知道快活林又被蔣門神搶回去了,自己在家養傷,聽說武松斷配恩州,特把兩件棉衣,兩雙扒搭麻鞋,兩隻燒鵝(題主可能偷吃了一隻)一帕碎銀子路上使用,也曾邀請兩個公差去酒店吃喝,公差早就收了蔣門神的錢了,不肯去,原話“武松這廝,他是個賊漢,不爭我吃你們酒食,明日官府上須惹口舌,你若怕打,快走開去”施恩又送十兩銀子給公差,哪裡肯接,腦忿忿的只要上路。即使這樣,還是討了兩碗酒讓武松吃了,把包裹綁在武松腰裡,兩隻熟鵝掛在枷上,偷偷告訴武松,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路上小心提防,還有些電視劇,評書裡說施恩甚至說要幫武松殺了這兩公差,武松說我已省的了,不須吩咐,在來兩個,也不懼他,你自己回去養傷,且請放心,我只有措置。這些都說明了施恩和武松,雖然開始是為了利益相互利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也算是義氣相投,情義深重,施恩做到這個份上,也算仁至義盡了,換了任何人,也未必能比施恩做得更好,又哪來的不念快活林的恩,只送了一個燒鵝的事呢!最後是哭著去了,哪來的大哭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