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与慈姑如何进行轮作?有什么优势?

雾都山客


虽然西葫芦和慈姑同属蔬菜,但是轮作栽培还是操作难度很大。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充分利用肥水和土地,提高种植效益。

轮作和套种是农业种植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不浪费土地和时间精力,农场的经营效益就提高了。所谓轮作就是一季农作物接着一季农作物的种植,让农田不间断的耕种。西葫芦是比较常见的蔬菜,与黄瓜、葫芦都比较相似,富含水分、口感甜脆;慈姑就比较少了,它是以球茎为食用价值的蔬菜,多生于水田、池塘。


▼西葫芦与慈姑的生长习性不适于轮作。

这么说吧,西葫芦主要是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南方种植面积比较少;而慈姑是水生植物,对水分要求特别高,江河、湖泊、沟壑、沼泽和水田比较适合其生长,所以慈姑只能在长江以南的水源较丰富的地区才能种植。西葫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比其它蔬菜略高一些,但是不足以很常年在水域生长的慈姑相提并论。


▼西葫芦与慈姑的生长物候期比较。

西葫芦是类似其它瓜果的蔬菜,生长期比较短,最长的物候期也就是4个月左右。从8月份开始播种育苗,9月中上旬定植,一般到了10月中上旬就可以采收。慈姑的生长期是特别长的,从3月份左右开始催芽育苗,4月上旬就要定植栽培,依照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最晚在小满前后时期就要完成定植,一个月后逐渐生成球茎,11月份~3月份期间即可采摘。所以从两者的物候规律分析,也不建议轮作。


▼西葫芦和慈姑轮作的可能性。

虽然从物候规律、生长习性比较,西葫芦和慈姑都不太适合轮作,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农业发展也是非常明显的,农作物新品种繁育速度也比较快。改良后西葫芦和慈姑轮作也是很有可能的,特别是在安徽、山东及河南等临近南北方交界的地区,不同种类的农作物之间实现轮作还是很有可能的。


农纪


西葫芦一慈姑旱水轮作是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每年每亩经济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一、西葫芦与慈姑如何进行轮作

西葫芦一慈姑轮作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在种植了西葫芦的地里,待其清园后种植水生蔬菜慈姑。该模式中慈姑长时间的淹水生长过程不仅能较好地灭杀旱生蔬菜的病虫草害,还能有效地改良旱生蔬菜多年连作后田间形成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该模式中一般于上一年的12月中下旬清田后,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深翻土壤适当冻垡(利用冬季的冻结和春季的消融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后即可种植西葫芦;慈姑一般在7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二、西葫芦栽培技术要点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

1.播种育苗:

可于1月上旬至2月初育苗。选晴天播种,播前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播种时,基质保持湿润,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在育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并覆盖草帘,白天保持20~25℃、夜间

l0~l5℃。白天苗床内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需及时通风降温、增加光照,以利培育壮苗。定植前一周可适当降低苗床温度,进行低温炼苗。

2.整地定植: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过磷酸钙7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深翻土壤,将肥土充分混合均匀后,于2月底至3月初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每亩栽1300株。定植后浇足缓苗水。

3.田问管理

(1)适时追肥。结瓜前不追肥,结瓜初期少追肥,进人盛瓜期后要薄追、勤追肥。根据植株长势当第一根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可适当浇小水,随水每亩冲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

(2)整枝。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抹除侧芽、卷须等,及时摘除底部老叶、黄叶,以免引发病害和消耗过多养分。

(3)适时采收。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即可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瓜留大瓜,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瓜。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瓜、早采瓜。采摘时不要损伤主蔓,瓜柄尽量留在主蔓上。

三、慈姑栽培技术要点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维生素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慈姑不仅可作蔬菜食用,而且还有药用功能。慈姑具有清肺散热、润肺止咳、消炎止痛、强心等功效。

1.育苗:

选择大小适中、充分成熟的球茎顶芽做种。一般于4月中下旬育苗,每亩大田备慈姑种芽20~25公斤,按株行距5厘米X(5—8)厘米栽人育苗秧池,插播时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插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待芽鞘张开,抽出第一张过渡叶时再灌人薄层浅水。

2.定植:

7月上旬西葫芦休园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深翻后栽植培育好的秧苗。株行距为40厘米X(40—45)厘米,栽植深度约10厘米,栽后田问保持2~3厘米深浅水,以利开根长叶。

3.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以浅水勤灌、严防干旱为主,前期苗小,水深3厘米左右;中期生长旺盛,水深保持在12—15厘米;后期气温下降,大量抽生匍匐茎,水深宜保持在3厘米左右,以利结慈姑。

(2)肥料管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慈姑长势适时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530天进行追肥,每亩施45%三元复合HB2o~3o/z~斤。

(3)除草和剥叶。慈姑定植缓苗后即可进行第一次除草,每隔l5—20天摘除植株外围发黄老叶及叶柄,并埋人株旁泥中,留中央新叶4~5张。如此,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

(4)适时采收。从11月中旬开始,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上市。霜降后采收,分2~3次收完。储藏方法有田间储藏、露天储藏和水控储藏等,以田间储藏最简便,效果好。当球茎成熟后,排干田水,每隔5行开沟,降低水位,以后经常注意排除积水,让球茎储藏于田间。

结尾: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西葫芦一慈姑旱水轮作模式及种植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农民兄弟,欢迎大家一起补充讨论。


农二代的精神家园


西葫芦―慈姑轮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在种植了西葫芦的地里,待其清园后种植水生蔬菜慈姑。该模式中慈姑长时间的淹水生长过程不仅能较好地灭杀旱生蔬菜的病虫草害,还能有效地改良旱生蔬菜多年连作后田间形成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该模式中一般于上一年的12月中下旬清田后,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深翻土壤,m当冻垡,利用冬季的冻结和春季的消融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后即可种植西葫芦,慈姑一般在7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我经过两年的西葫芦―慈姑旱水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每年每亩经济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维生素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慈姑不仅可作蔬菜食用,而且还有药用功能。慈姑具有清肺散热、润肺止咳、消炎止痛、强心等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