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玩过的游戏有那些?

鼓乡人


首先原谅我童年的时候还没我接触到rpg,那个时候还太早,我真正自己玩到rpg的时候已经是98年左右了,第一款是重装机兵,然后记忆最深的下面几款。

重装机兵

这一款开头也说了,是我玩的第一款rpg,后面玩的都是用这盘卡换的,换一次十块钱,我差不多一周就要去换一次,这个绝对是上乘之作,96年,ps都出来两年了,fc上面出了这个新游戏,可以想象素质有多高,不过限于机型,画面是别想了,其他内容s级。

吞食天地2诸葛孔明传

其实还有个1,我先玩的也是1,不过1没有2好玩,1的战斗系统这一块也有点难,战斗有点累,迷宫也难走,剧情也不如2,2的剧情实在是太棒了,经典的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都有,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隐藏要素,不过我玩的时候一个都不知道,没有攻略啊,纯瞎子摸路。

勇者斗恶龙4

fc共有1234,我都玩了,都没通关,其中最喜欢4,这应该是首个拥有多个主角的rpg游戏了吧,一章一个故事,一个主角(有的不是一个),最后几个主角相见,一起打败大魔王,到底是国民rpg,剧情没得说,还有白天和黑夜这种设定,稳压其他rpg一头。

创世纪英雄(魔神英雄传)

这名字是外星科技自己改的,原作叫魔神英雄传,有这个动画片,神龙斗士那个,然而游戏的主角并不是瓦塔诺,瓦塔诺一上来就被抓走了,游戏剧情不长,而且是单线,玩起来不难,值得一提的是战斗系统,是类似幻想传说那种act模式,比回合制好一点,而且游戏中有很多谜题,难度不大非常有趣,总体素质没有上面几个高,不过是我玩通关的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






无月之晓


从小到大,我玩的游戏可不少,记得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游戏,那时候父母管的严,经常会撒谎,偷偷的跑出去和小朋友们玩游戏,现在我们就来追忆一下当年,看看有没有和我同样经历的小伙伴。

刚开始接触游戏,玩的就是俄罗斯方块游戏机,这款游戏机是需要上电池的,而且只有两款游戏,俄罗斯方块和赛车,那时候赛车不怎么玩,每天就是玩俄罗斯方块,通常就是偷偷的躲在某个小树林里玩,晚上偷偷的趴在被窝里,将声音关掉,但也是经常被父母抓到,也没少挨骂。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市面上就出现了小霸王学习机,当时也是欺骗父母,说要买来学习,并且给父母保证,这个学习机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买回来以后,就是每天都玩游戏,哪还有心思学习,魂斗罗、超级玛丽等都是当时最喜欢的游戏,每天都是把变压器玩儿的直烫手,才依依不舍地歇一会,然后继续玩,那个时候还有传言,说如果用彩色电视机玩游戏,会把电视机玩的没有颜色,这也是父母管不了孩子,吓唬孩子的一种方式。

在十几岁的时候,还有游戏厅供小朋友们娱乐,每天放学后,用中午吃饭省下的一块钱买四个游戏币,把游戏机拍的震天响,当时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街头霸王和恐龙快打,一旦游戏机出现故障,就会吞币,就会屁颠儿屁颠儿的去找老板申请补偿一个,为了防止父母去游戏厅抓到自己,一起去的小伙伴还会轮流站岗,一旦有情况,会马上回到游戏厅报告,从后门迅速逃跑。

后来,在街面上出现了网吧,就转而投向这些娱乐场所,当时上网还是很便宜的,1.5元一小时,包夜5元钱,最开始是天天聊QQ,后来感觉没意思,就玩起了cs和红色警戒,而且cs只玩一个地图,就是现在所说的“白房”,还都是局域网作战,整个网吧全是玩这一款游戏的,大一点的网吧玩家会多一点,因为随时都能开局,一到夜晚,整个网吧都是爆满。

后来,电脑普及到家,每天可以随时的玩上几把,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快乐,但似乎不受拘束了,兴趣却减退了,因为这时的网络游戏已经开始转型,由之前的娱乐变成了吸金,虽说省去了去网吧的钱,最开始的网络游戏有很多需要点卡,这明显已经比网费要贵了很多,所以就不太涉足这些吸金游戏,而玩一些注重技术的游戏或者模式,但从此也不再沉迷。


不萌不游戏


作为一名九二年的老阿姨,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小时候都玩些啥吧,八零后 九零初的宝宝欢迎来补充哦!

1.踢毽子

踢毽子游戏可能女孩子会玩的比较多,踢毽子这项运动不需要多大的场地和专门的设施就能玩起来,周末在家约上几个小伙一起对弈一下。那时候我周围蛮多人的毽子还都是自己家做的,用一枚铜钱或者其他硬币,当成底座,外面用塑料绳包裹起来,一个完美的毽子就成型了。

2.跳皮筋

嗯,不错又是一项女生爱玩的游戏,那时候在小学里一到下课时间女生就开始张罗组织人员一起跳皮筋,所以通常一个班的女生一到就会分为三四个组,组里的成员基本都是平常玩的比较好的,一起玩游戏。现在想来会有点不可思议,当时有段时间大家都在玩跳皮筋,有段时间又都在玩踢毽子。

3.丢沙包

这个大概男孩子玩的比较多吧,不过当时记得我好像也挺喜欢玩的。这个游戏的精髓就在于眼疾手快,反应迅速,肢体灵活。厉害的都能徒手空中抓住沙包,还能救自己的队友。

4.跳格子

这个感觉有点久远了,可能八零后玩的比较多,我也是在上小学之前记得一些大孩子带我玩过,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家在农村,门前都是泥土地,每次我们在地上画方格子,把家门前那块弄得乱七八糟,当时外婆外公也不说我们,可能当时的长辈都觉得只要你们有东西玩就行。

5.小霸王游戏机

男孩子的最爱,有些家里没有的都会像朋友借来玩。二年级的时候去舅舅家偶然看到表哥在那边玩超级玛丽,看看就已经超级想玩,当时求了好久,表哥才愿意借我玩一会儿,想想当时的自己咋能这么可爱,哎,一晃都是要奔三的人了,莫名伤感。

6.去小河边钓龙虾钓鱼

这个在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小孩应该蛮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炎炎夏日,三十多度大中午跑去钓小龙虾,一个下午就能钓到好多。有时候也会被两个哥哥拉去钓鱼,内心表示是拒绝的,但是当时暑假在外婆家,外婆白天要么出去干活去了,要么就是打牌,没人在家陪我,只好跟着哥哥一起去钓鱼,关键我不会钓,也没鱼竿,全程在那傻看,超级无聊无趣。

7.玩过家家游戏

每次只要在自己家,玩的游戏都会比较淑女,哈哈,因为家那边和我差不多大的都是女孩子。有时我们会为了争谁当妈妈,谁当姐姐这种小事而辩论好久,最后通过投票决定,想想当时真的好幼稚,好可爱。

还有好多有趣的童年回忆,在这里就不一一分享啦,有没说到的,欢迎大家过来补充哦!


风雅颂耶


小逸刚刚接触游戏,还是要从DVD游戏碟说起(感觉自己够老了,哈哈😄),有赤色要塞,魂斗罗,电梯,影子传说,超级玛丽。没听过的朋友不要紧,很多经典也会给你一些新的启发,也许看了小逸的文章你又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涨涨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我印象最深的一款游戏叫赤色要塞。应该是源于我爸的影响。从小我爸就经常出去打工,常常不在我身边,所以我挺珍惜和老爸在一起的时光,最快乐的莫过于和老爸一起打游戏了!哈哈😄我总是死,老爸一边骂我菜一边带我玩,各种死法笑死我!


当然也有胜利的时候


😄😄,就是没有通关的时候(后来我长大了发现,是我爸太菜了,小逸三条命通过足够,不到最后一关不会死人)给大家上图吧,回忆一下青春的美好!





还有好多游戏小逸有话要说,但是篇幅有限,直接上图吧!

魂斗罗的图片

电梯



影子传说



超级玛丽这个太经典了有没有?是否勾起了你童年的回忆呢?

还有好多经典游戏,那么你心中的经典游戏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小逸看到就会回复你了!


骑砍小逸


我是ACG雪碧,群众需要什么雪碧就给大家什么!分享各类游戏,想了解的就来关注一波雪碧吧!这次问答就让雪碧来为大家解惑吧!


赛尔号 这游戏一出来我就玩,9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时候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游戏吧。在很多人都不了解《口袋妖怪》的时候这游戏当时超火,是很多90后00后的童年回忆(我是从初二有了手机才开始玩口袋妖怪,毕竟那时候手机还不流行,掌机就更不用说了)。


还记得受同学邀请初次进入游戏(之前我一直在玩摩尔庄园),游戏吸引了我,胶囊选择水火草(真的就像小智从里面选初始精灵,可以我并不是唯一主角没有皮卡丘),我选了萌萌的伊优,可能是我喜欢蓝色吧。从此,我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赛尔号它是以寻找“无尽能源”为目标的一艘未来宇宙船(地球能源枯竭),以探索别的星球的资源、精灵为线索展开的背景故事(一开始星球不多,但是一层、二层都有不同的资源——黄金矿、甲烷燃气等等,还有打野生精灵掉的专属材料)采集到的资源一般都在动力室换取赛尔豆,并且给飞船提供动力。

游戏最大的乐趣自然就在于精灵对战,赛尔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精灵让自己的精灵更强。加入赛尔先锋队SRT,击败相应的BOSS证明自己的实力。
想想自己当年为打个BOSS拟定了多少套战斗方案,以前没有经验券的时候都是靠每周的2000包和主线任务分配给精灵。雷伊、阿克希亚这两张精灵应该是颜值最高的了。

特色还有赛尔装备、赛尔基地、战队,赛尔装备基本上到现在也不过时,一开始赛尔号有的东西如果跟不上节奏买的话,它的那些赛尔豆的东西会绝版,后面不会再出,即使是出了也需要米币来购买(卫兵装是用赛尔豆买的,后面需要米币,寒流枪、暗能吸纳仪一开始都是直接可以领取的,后面需要米币)。

赛尔基地套件也是当时比较火热的一个系统,先不说米币的房型和摆件,赛尔号是社区养成类游戏,它的这些特色吸引力就在这里。

战队更是不用多说,曾经和小伙伴为了兑换战队奖励(贝特卡恩——招牌技能:猛虎连击破)也是没少在一起呐喊,打了不知道多少把的战队赛……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童年最值得回忆的故事。即使它现在变得实在是太……


雪碧说赛尔号


刚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当然的以为是问的电子游戏,第一反应是“超级玛丽”“魂斗罗”之类的。

后来仔细一想,童年有趣的游戏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些。我也想借着这个问题追忆一下那些年在窘迫的时光里是怎么过的那么开心的。


我的童年生活在皖西北的农村里。

穷是这个地域最著名的特色。

一个月见一次肉都属于“小康家庭”。

吃的都是五谷杂粮。玉米熟了,就早上煮玉米、中午做点咸的配上玉米(主食)、晚上接着煮玉米;地瓜熟了,早、中、晚都是地瓜。

穷,也有穷的玩法。


一、上树抓鸟、下河抓鱼、抓青蛙、钓龙虾、抓田螺等

庄稼人从来都不怕河里有什么,一到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下河摸鱼,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摸不到大鱼的,大鱼都需要用往拦。尤其是小时候河没有挑宽的时候,真真的大河有水小河满,河与河之间过水的地方都式拦鱼的好地方。

当然,除了拦鱼,还有各种抓青蛙啊、钓龙虾之类的。

青蛙要挑夜里抓,手电筒一照,他就不动了。

龙虾要靠青蛙腿掉,拿着绳子一绑,河里一扔,龙虾自己就夹住了,而且根本不送钳子。

再有就是爬树掏鸟,我们掏鸟不是为了吃的,都是为了养的,可惜的是,基本都养不活,要么自己死了,要么就被猫吃了,也怪难受。

另外还有秋天地里作物都收光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地里挖个坑,支两块砖头,烤各种东西吃,又香又甜的烤地瓜都是自己烤。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活动。。。。

二、玩具游戏:摔卡、砸瓶盖、刷泥巴、弹玻璃球等。

1.摔卡

这是我最喜欢的游戏。

摔卡就是用自己的卡片把对方的卡片抽翻过来,就算赢,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卡。

摔卡这个游戏现在应该还有,我去年过年回家看见我小侄子还在和小伙伴玩摔卡游戏。不过,不同于我们玩的摔卡,现在的小朋友摔的卡都是商店卖的一包一包的那种带有图案的卡片。

而我们那个时候的卡片是自己折的,那时候纸张资源很有限,能用来做卡的纸张一般都是用过的旧书。

所以做出来的卡,其实就是我们童年时候的又一种货币,毕竟好卡的资源很少。

好卡,通常指放地上不轻易被对方抽翻过来,并且能够轻易将对方抽翻过来的卡。

这种卡基本上都是旧书的书皮封面做的。因为封皮普遍纸张较硬,并且带有熟料膜,解释、力道大且自身重。

基本上一张好卡能都不轻易下场的。

另外一种好卡,是在大卡的肚子里塞小卡,或者做背对背的双面卡。这种卡会比较重,并且结实,摔下去风力也较大。

2、弹玻璃球(弹珠

我们那儿的方言叫弹溜溜(liu二声)。

弹珠嘛,终极经典款式是透明的弹珠中间带月牙。

当然还有一些中间有各种花色和点状的,不过我觉得那些弹珠都不好用。

我个人最喜欢的弹珠类型是不透明的那种。向下图中那样。



这种不透明的通常做的很大,也是大拇哥的代表,不过这种大弹珠不是很好弹,容易被被人弹走。

3、摔泥巴(wa四声wu一声)


很简单,将泥巴做成这个样子,然后用力向下一摔,摔的越响,洞越大的算赢。因为你的洞大,对方要拿自己的泥巴帮你补上。

所以把背面做薄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也还有很多。。。。

比如这个,你都认识吗?

这个


还有这个



其实童年的时候能玩的东西很少,但是玩起来却特别开心。

更神奇的是,这些玩具和玩法,在没有微信和QQ的年代里,却全国通用,不得不说,也是很神奇的一点。


游十一Ysy


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问题,小时候绝大部分男孩一定都玩过各式各样的游戏,而我们90后应该算是幸福的一代,因为从懂事开始就会开始被各式各样的电子游戏所包围。

我呢应该算是特别幸运的一代,由于家里就是卖游戏机的,小时候在一个三线城市,当其他孩子连家庭游戏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我已经在玩任天堂的FC了。因为国内还没有关于这些游戏机的引进政策,所以我玩的全是从日本走私过来的机子,全是日本原装的。后来嘛,小霸王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而我接触的已经是索尼的ps1了。不过呢,那时候也还小,完全不懂这些是什么东西,玩的游戏也全都是日文的,根本看不懂,所以说那时候玩过哪些游戏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真正让我开始有了游戏记忆的是从ps2时代,还记得那时候的ps2还是那种厚的砖头机,多亏了国内ps2盗版行业盛行,我接触的第一款在ps2的中文游戏是三国无双!说实话,这是唯一一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游戏了。当时嘛,我家自己是卖游戏机的,同时也提供租游戏机给大家玩,一台ps2摆在那一个小时3块钱,而三国无双当时刚在国内大火于是绝大多数来玩的都是玩三国无双!不过呢,无双这游戏两个人玩会更简单也更有意思,因此我经常在店里的时候都会和那些来租机子的人一起玩三国无双哈哈。由于我是老板的儿子,妈的地位可是极高的!

于是我的小学三到五年级的生涯都是在三国无双上度过的哈哈。后来无双还出了无双1无双2无双3还有各种的猛将传之类的,我也都一一玩过了。之后呢,我上了初中就开始接触掌机,ps2就很少在玩了,在掌机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游戏那可就多了,不过这里就不在给大家讲述了,有机会的话下一次来讲述一下掌机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游戏。对了当然啦,我家当年也卖掌机,几乎什么掌机都玩过嘿嘿o(* ̄▽ ̄*)ゞ 。


麦大麦


儿时游戏

题主刚说到儿时游戏的时候,我感触颇深,每个人都有游戏童年,起初看到题主的问题时一下懵逼了,这个游戏指的是什么,是跳格子,跳皮绳,警察抓小偷等或者是魂斗罗,雪人兄弟,恐龙快打等这些游戏呢,后一看题主的配图是跳格子,瞬间也就明白了

在中国跳格子这个游戏起源于清朝,我小的时候就玩过,在门前大马路上,那时候还基本没什么车,用上学校偷偷拿来的粉笔画上格子就小伙伴们跳,玩的不亦乐乎。但也是因为危险,尝尝会被家长们教训,毕竟还是在马路上。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是:拿快专属自己的物品,可以是小石头、瓦片、砖块、或者其他东西,先是猜拳决定谁先开始,先把东西扔到第一格,然后自己单脚跳到第一格,会有个起点,跳的时候脚不准压线,等跳到第一格,单脚把东西踢到第二格,然后双脚跳进第三格,之后就是单双脚轮流跳,等到了第九格,第一轮完了,然后就是开始选房子,就是如上图中的小朋友让到了第八格,那么第八格就是她的房子了,别人是不准跳到她的格子或者东西扔到格子里。

跳格子这游戏让我如今都是记忆犹新,我想大家每个小时候都会有这么一两个游戏让自己非常快乐的,还有在香港电影《夺帅》中也有跳格子的画面出现,就是洪金宝在邀请任达华去公园的时候,两个人就玩起了跳格子这游戏。电影截图就不放了,大概在前中期的时候吧!


祝愿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


七九十五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是为了各种事情而忙碌,都在社会的这个大染缸里变换了颜色,有混的好的也有差的,有的儿时伙伴变的世故,有的变的圆滑,有的固执,有的可能都不在联系,都再也回不去过去那童言无忌的世界了所以我们怀念童年,怀念那些放肆的玩耍,无所顾忌得欢笑。

我们家是农村的,小时候村里基本还是四合院,土房子居多,村子里有很多小片小片的树林,到了晚上和小伙们一起捉迷藏,夏天一起抓知了,哪里要是有个土堆也能斗牛斗一下午,天天回家都是一身的泥没少挨骂。平时玩的最多的就是摔四角,没有场地的限制在哪里都能玩,四角的材质很重要,纸好点的就赢的多点,一到放学从书包里拿出来就是一阵酣畅淋漓的比赛,还有玩弹珠,记的那时我玩弹珠还真的有点天赋,那么多小伙伴都没我打的准,家里放的弹珠特别多。村子后面有条小河,河边有各种水草我只认识有薄荷,被蚊子叮了就摘一片贴在被叮咬的地方特别舒服,小河里有各种水生物,鱼虾螃蟹泥鳅应有尽有,要是碰到枯水期在河道里能捡到特别多的鱼泥鳅啥的,回去让妈妈给做成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生活是永远回不去了,但我们只要还有童心,不忘初心,能拥有一个永远年轻的心态。


愚公智叟


真的很多,比起现在的孩子来,我觉得我的童年还是很美好的,虽然也上过幼儿园,也被家长锁在过家里,但是,我的童年还是值得回忆的。

1捉迷藏。这就不用细说了,很多孩子都会玩。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我们十几二十个孩子一起玩,很过瘾的。

2扇烟盒。那个时候的烟都是软包装的,不是现在的硬包装。家里人抽完烟,就把烟盒拆下来,然后叠成三角形,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赢烟盒。普通的烟盒一个就是一个,遇到那些高档香烟的烟盒,有可能一个顶三,或是五个,谁也想赢那样的烟盒。

3弹玻璃球。分为普通的和花瓣的两种,游戏名称叫做“大战白骨精”。

4弹瓷环。瓷环是一种冷却设备里换下来的,我们用来玩耍,赢瓷环的游戏,有时候因为输了几个瓷环,气得不行,回家都不吃饭,就是赌气。

5踢盒子。装鞋油的小铁盒,圆的,用完的那种。玩的时候,我们在里面再装上沙子,然后在地上画个九宫格,单腿踢盒子,不能中途落地,落地就被淘汰,轮下一个人玩。

童年的游戏真的很多,还有撞拐拐,拍豆腐块,跳大绳,玩火柴枪,搬砖头等等。

真的是太多了。

我们没有现在孩子这么枯燥的生活,苦重的学习压力,至少是在四年级之前,我们还是可以享受童年的。

所以,童年很值得回味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