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2款保險已經坑了上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上週末休息的時候小編受邀去了一個朋友家吃飯,飯後閒聊的時候,朋友的爸爸得知小編在保險行業上班,便拿了一份自己剛買的保險給小編看,想問問小編這款保險好不好,聽說出事後可以理賠100萬呢。

小編接過來一看是一份長期意外險。意外險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年交保費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如果是在出差或者旅途的路上發生了意外,可以找保險公司領取百萬的保額,合同到期如果沒有出險就返還保費。咋一看是不是覺得很划算,如果真的這麼想的話,那就被坑了。


很多人其實不懂保險或者只懂一點皮毛,還裝出自己很懂的樣子,客戶本來想要的是保障型的保險,卻忽悠購買了帶有理財型的保險,最後出險後需要理賠的時候才發現被坑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聊一下哪些保險產品比較坑爹,如果你遇到了這類型的產品,不管代理人怎樣的勸說,一定要直接拒絕。


據說這2款保險已經坑了上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一、長期意外險

保障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好的樣子,實際上作用不大。

它有3大坑。

第一個坑,所謂的100萬,很多時候都得不到理賠。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來給大家說一下:

老王乘車旅行,中途出了車禍,如果老王死在車裡,保險公司就付一百萬。

如果他下車後因為別的東西而導致身故,保險公司只會賠付5萬,根本沒有所謂的100萬這麼高的保額。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其實是非常多的,而長期意外險的理賠款,只能在規定的範圍內出險後才可以得到。如果是這樣的話,意外發生的概率就會降低,意外險的作用就顯得很雞肋。

第二個坑,不保傷殘。

這種長期意外險通常來說只保意外身故/全殘,並沒有保傷殘。

保險公司的傷殘定義是按照標準來的,一共有281項,按嚴重程度分為1-10級。第10級最輕,賠償10%,賠償比例依次遞增10%,第1級最嚴重,賠償100%。

比如說,在意外事故中,缺失一條腿屬於5級,可以補償60%。

全殘就比較嚴重了,但情況比較少,總的來說,傷殘包含了全殘,而且遠遠多於全殘。

簡單來說,缺失雙肢及以上,或者一肢缺失,另一肢完全喪失功能,就屬於全殘。

重點來了,如果因為意外失去一條腿,有保傷殘的保險,能賠保額的60%,

但是長期意外險通常只包括事故的死亡/全殘,而不包括傷殘。所以缺少一條腿的話,長期意外險不給予理賠。注意:不是所有的長期意外險都會拒賠,具體要看你買的產品條款。

據說這2款保險已經坑了上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第三個坑,用返還誘惑你。

很多消費者就是被返還誘惑而上當的,這種保險說的就是出事了賠錢,沒出事的話就返還保費,感覺怎麼都不虧。

但實際上真的不虧嗎?

這種保險的賠償實在是太少了,可有可無,上面也詳細說明了原因,這裡就不在贅述。如果你把這筆錢拿出來存在銀行裡,買理財產品,同樣的時間,收益也會高一些。

那有沒有好的意外險產品?當然有。

很多1年期的短期意外險就很不錯。這種保險的高額賠償,不會限定意外發生的場景,而且還保傷殘,甚至還附加醫療保障,也就是說如果因為意外產生了住院醫療費用,意外險能報銷部分。如果您要購買意外險,小編更推薦您買這種1年期的短期意外險。

據說這2款保險已經坑了上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二、分紅險

簡而言之,除了具有保險保障的功能外,還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分紅。

分紅險的分紅形式分2類,一類是以現金的方式,另一類是以保額的形式。

現金分紅主要有現金、抵交保費、滾存生息這三種形式。

保額分紅是指把紅利直接增加到保額當中。

相信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聽到可以拿分紅就會瞬間心動,心裡想著保險公司每年賺好幾千億,要是自己可以拿一點點小的紅利,那就賺大發了啊。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肯定是掉坑裡去了。

分紅險的分紅看著很打動人,但實際上拿到手的分紅並沒有好多。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先來了解下保險公司的分紅來源,分紅來源主要是死差、利差和費差這3個。死差是指預計理賠金額和實際理賠金額的差額。 假如說100個人裡邊精算師本來預測的是10人身故,實際上只有8人身故,那麼其中2個人的保費,就是獲得的死差收益。利差是指預期投資收益與實際投資收入之差,保險公司將部分保費用於投資。費差是指預計運營費和實際運營費之差。要想獲得分紅只有實際運營費大於預計的運營費才可以。

注意了,一旦這三個差額為0,甚至為負數,就沒有紅利可拿了。

據說這2款保險已經坑了上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

然而,分紅險的分紅,並不是說保險公司全年所有項目的盈利,而是指上一會計年度保險公司分紅保險業務可分配盈餘的70%。其中還不包括成本費,人工費等各種費用,這樣算下來實際到手的錢非常少。

事實上,分紅保險的分紅利息並不透明,沒有人知道保險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小編提醒一下大家在購買分紅險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它的收益表。

寫在最後:

雖然有很多不好的保險產品,但這並不能說明市面上沒有好產品,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看一下條款內容,避免踩坑。

本文為多保魚原創,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s://www.dby.cn/detail-114194.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