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放松是如何做到的?如何鉴别是否已经放松?

富文九门


笼统的讲松,对想知道松的人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反而会使他更糊涂。

松无止境,但初学拳和多年以后的松具体内容肯定不一样。应该是每个阶段对松的要求都不一样。太极拳的吸引力也正在这里:看似每天的练习没啥变化 ,但天天的内在感受都不同,可以无限的追求。甚至多少名家练了几十年后,不谈拳里任何拳法,就强调松。

松大致有中、通、充、冲、空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练法(称为心法),我练过并回忆得起的就有几十种。而且这些练法非得师父口传身授不可,没有谁能够通过看文字、视频等就学会了的。


太极拳玄机


太极拳的"松"是太极拳习练者的行话。并不是字典上对松字的解释。那么松了以后的结果或者说目的是什么?松了,对方推你时找不到你的重心,在你身上找不到做用点了。对方推你哪里哪里都是空的。

松了,有放松之意。松,用意不用力,是练习太极拳功夫时的练功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使全身关节松开放活,使周身气血通畅,气可达四梢。因此,放松,用意不用力也是练气功的方法。

肩松了,肩胛骨可以左右打开,前后打开,使上肢伸直后仍然可以送肩,可比常人多伸长二十至三十厘米。胸胁松了,可以开合。腰松了,可以使身具五弓,力撑八方。胯松裆圆了就有裆劲了。一直松到脚,就有柔劲了,就可以化解对方的来劲了。由脚再将劲传到头或手,内刚劲就出来了。就可以化打合一,能发劲了。

放松,用意不用力,是练太极拳的方法。是进入一种松静的状态,由思想放松,身体放松,但松而不懈,是要点,也是练习太极拳的难点。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之点。简单说这些,不一定能讲清,不当之处请指正。


明月松间照妖精无处逃


不管是什么样的太极拳老师都是告诉你,太极拳要放松!但是太极拳的松是如何做到的呢?太极拳的松是从精神上开始放松!放弃一切杂念,然后与天地融为一体!然后才是身体!把身体的肌肉,骨节通通的松开喽!一般在谈论松的时候。都会说到松静,和松沉!也就是在安静的状态下,把身体调整到符合太极拳要领的状态下,让肌肉自然下垂!然后保持这个状态站桩!天长日久自然放松了,而且功夫也上身了!至于怎样鉴别是否放松了,也很好鉴别!就是你周身上下,都是特别的敏感,圆润!稍微有点外力加身,就会自然而然的跟随外力运动!而自己的重心却不变!放松的状态就如同画画时候的一张白纸,可以让你在瞬间发力!太极拳后发先至,放松是关键!






冰雨在胡乱的拍


回答悟空问答:太极拳的放松是如何做到的,如何鉴别?

中国民间武术的目的是看家护院、防身自卫。太极拳既然是一种武术中的拳术,其本质作用必然是技击而不是养生健体等延伸作用。太极拳是跟外家拳特点完全相反的内家拳。史料记载: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写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黄宗义《王征南墓铭志》中的这段纪实 话指出了内家拳的特征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既仆”不像外家拳(少林拳)那样“勇”猛刚烈,“主于搏人”。同时指出由于外家拳(少林拳)“拳勇”“主于搏人”,亦即好勇猛先发攻击对方,这就使得外家拳(少林拳)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让对方“人得以乘之”,亦即容易让对方得到后发先制顺势而为的机会,使外家拳(少林拳)手“应手即仆”,亦即失去平衡跌仆倒地。这正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描述的后发先制顺势而为破坏对方平衡并保持自身平衡的太极拳技法的特征。所以说太极拳就是内家拳。太极拳既然是后发先制、顺势而为破坏对手平衡并保持自身平衡的拳术,那么要做到顺势而为,就要舍己从人,不能顶抗。对手先发攻击己方,己方如果顶抗对手,就必然要用大力; 舍己从人顺势而为必然不费劲甚至不接触用力。推手时双方先要搭手,对方进攻你,你要做到舍己从人顺势而为,就必须放松不顶抗。能够做到舍己从人顺势而为了,对方就会失去平衡,站立不住而倾倒,己方还会感到不费劲甚至不用力。失去平衡的对手会本能修复平衡而发生或晃颤、或移步、或蹦跳、或飞出的现象,严重失衡,还会倾跌,甚至翻滚。这时己方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放松。要做到松而不顶,舍己从人顺势而为,必须明白太极拳力学原理和技击推手规律,并通过长期的推手过程去体会和锻炼。



太极仁拳


架看,是否是以意导气,以气摧型,就是用拙力还是走内劲,这个就是凭多年练拳的经验看一眼即知,再就是推手,高手一搭手便知有没有。


浩然之气40


某日,一少年找到形意拳大师,问曰:

“弟子志心朝礼,敢问大师,何为拳术内劲?”

大师不言。

“六脉神剑,剑气外射,伤敌十步之外,可为内劲否?”

大师不言。

“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昔日北宋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莫之能抗,可为内劲否?”

大师不言。

“大师可曾记得,昆仑派有一套从天而降的掌法,穿石裂云。。。”

“滚去站桩~”

大师一声断喝,倒背着手走了,少年悻悻到墙角站桩。

。。。。。。一年后

少年找到大师,问曰:

“弟子志心朝礼,敢问大师,何为拳术内劲?”

大师不言。

“弟子站桩之时,手发烫,股战栗,得拳中内劲否?”

大师不言。

“弟子站桩之时,刻意调息,呼吸深长,全身随呼吸而如潮起潮落,得拳中内劲否?”

大师不言。

“弟子站桩之时,全身如铜浇铁铸,任人推拉拍撞,纹丝不动,得拳中内劲否?”

“弟子站桩之时。。。”

“滚去站桩~”

大师一声断喝,倒背着手走了,少年悻悻到墙角站桩。

。。。。。。一年后

少年找到大师,问曰:

“弟子志心朝礼,敢问大师,何为拳术内劲?”

大师不言。

“好吧,我滚去站桩~”

。。。。。。一年后

少年找到大师,问曰:

“弟子志心朝礼,敢问大师,今晚吃啥?”

大师微微一笑,说道:

“再练几趟拳,咱爷俩撸串去,要不再一起喝点?”

“喝点就喝点~”

晚上,大师和少年在烧烤店,三杯下肚,大师兴起,谈道:

“其实吧,别太把拳当回事,就像这吃饭喝酒,你只管每天玩着,自自然然的,渐渐什么都有了…就像小娃娃,今天看这么大,明天还这么大,但只要每天都吃饭,终归是要长大的。你说内劲是什么,不就是站桩和几下单操吗,当你把桩站成了习惯,随便一出手,都是这么个架子,功夫也就差不多了。功夫,你说是内劲还是外劲都无所谓,想明白没用,站明白,练明白才是自己的。”

那晚,少年懂了大师,也懂了拳。


寻师记


太极的松不是真松,而是一种体验!

练太极最难得是先卸了自己天生的劲力,再练出太极的力,这种力就是随着你的道行而增加的力的路径和力的大小,一般而言这劲的路径是由脚部起经由腰部而从手部或脚步发出,所谓三节一条线,根发而梢至!

要练成这股劲必须先练成“松”,劲松、身松而意不松!如此静了才能“听”出对手的“劲”的走向大小。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寸木顶千斤”地回击对手。

练到这种境界很不容易,得化巨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的人是很难做到了!

不过,在下可以教个实用的法子代替这“松”,即是对敌时看住对手的肩,起肩基本是出手,沉肩基本是出腿。有兴趣的人可以回家对着镜子比划一下看看。

当然,真功夫还是得下苦功夫练出太极的劲以及这化劲的“松”这不二法门!!


老头子1829


建议去下载个“全民太极”APP,里面的名师堂,康老师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的课程讲解。


全民太极


把你身体的骨骼堆放整齐就可以做放松。

我没有正式练过太极拳,而且我更喜欢研究搏击,太极只是看看书籍,糊练几下。以下话题纯是瞎谈。

人体运动是以;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要放松的第一步是,把骨关节犹如堆积木,堆放整齐,就可以使人体放松,

第二步,肌肉调整成最省力的结构,想想人体站立,两脚分开就自然松。

第三步、意识指挥放松,暗示与念动调节肌肉松。


福州禅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1000012fb32fd7eb7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