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室友和我们辅导员要结婚了,宿舍八个人,室友只请了其中一个,我们六个要不要去?

用户57102804772


中国的吃酒席很有讲究的,而且是不分南北全国一样,红事喜庆的酒席一定要被邀请才能去,邀请了才显得是被重视,最正式的都是用请柬,就算是打电话也要办酒席方亲自打电话邀请才显诚意。不邀请去了跌自己的身份,别人没请自己非要去没皮没脸的。白事就刚好相反,感觉关系好的一定要自己去,不能等人家通知,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帮忙才显出个人素质


鹏58348025


这种事,自己是感觉非常应该去的,可是,当事人,人家并不感觉到非得邀请你不可,所以,你就别去凑热闹了。

比如 ,当年我要结婚时,在我结婚的前一个月,我一个同学也结婚了。她和我是一个高中宿舍的,关键她的新房和我的新房还是上下楼,出来进去在准备结婚的事务时,彼此还经常探讨。

我一直以为她结婚一定会请我,以前的老关系就在,新的邻居关系又有了,怎么不得互相请一下啊?

没想到的是,她到结婚了也没邀请我。

我感觉非常尴尬,在楼里也亲眼看到了一些同学到场。

后来,我只好结婚时也没请她了

慢慢地才明白,她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能算计的,因为她结婚在前,如果我给了份子钱,不到一个月,她在给份子钱时,就得多还回来一些。不过才一个月,她感觉很不合适,自己吃亏。于是她就没请我。

后来,我们也经常在楼下说说话什么的,但是,关于礼金来往,我们谁也没有这方面的事情。

在年纪渐大,才明白,有些人,本来就是非常生疏的朋友,不要一门心思和别人打成一团了。她不请咱也不去,也正好不用回请

有句老话说的好“丧事自觉到。喜事需人请。”


Longsuixinyuan


我也有过这种经历,那时候我是刚刚参加工作,在单位里我们有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由于我们兴趣相投,所以说我们这个朋友圈子经常是喝酒玩耍。而且我们常常以天天喝酒,天天有应酬当做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可是由于有一次我和朋友发生了口角,两个人闹的不乐呵。我这个哥们儿就开始疏远我,并且他总是着急这个着急那个,把朋友们都叫去聚会,唯独不叫我。当时弄得我整个人都被朋友们孤立了,心里确实都不好受。可后来我这个人觉得没有朋友是一个很丢面子的事情,于是有的时候我就中午回到家里喝上一杯两杯的小白酒。有的时候甚至还把酒倒在自己的身上,一点点让自己酒气熏天,让朋友们也觉得我没有他们的陪伴,照样也有饭局酒局。


其实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的做法真的是有一些天真和爱面子活受罪。不过后来好哥们儿终究还是好哥们儿,我们两个人又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把隔阂消灭了,我们的情感自然是与日俱增,现在想一想真的是很好笑。

所以我说年轻的人什么事情都看不透,只有到年龄大了以后才会想明白一些问题,你向你的同学要结婚了,他不叫上你们,唯独在你们的寝室里选择了一个人去参加他的婚礼。这说明你的这个同学为人处世还是很闭塞的,做事情很极端,可能在他的眼里只有这么一个人,是她的朋友,既然不告诉你去参加她的婚礼,所以我说应该是一件庆幸的事情,要不然既是大学同学又是同寝室的室友,这样的感情不去参加不随个大礼也过不去的。所以我说对于这种人也不必纠结,不告诉就不告诉了,不去也就不去了,这地球离开谁都会转的,所以我说不去参加更好。


伊春美食美客


我老婆就是这个情况,她上大学时候,一个宿舍的,两个老家的一个隔壁县的,有一个隔壁县的,结婚,没通知她,通知另外一个,后来另外一个和她说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去了,后来我听到这个事以后就和她,人家都没请你你去干嘛,以后再有这种事,不叫你别去,


得失137


大学室友和辅导员要结婚了,按理说,这绝对是应该去捧场的。一个是室友,一个是老师,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不去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可现在的问题是室友只请了其中的一个人,这说明你们和这位室友的关系还没有亲密到可以发请柬的地步,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装作不知道好了。

我也经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大学时的“班花”和英语老师结婚了,当然是在毕业后。毕业后,因为我和那个女孩联系得也不多,所以人家和英语老师结婚,也没有通知我。还是后来听另一个同学说,她去参加婚礼了。当然,人家关系好,到现在还有联系,而我们从大学毕业后,基本就没有联系了。


所以,虽然是室友,关系也有亲疏之分。人家觉得没必要通知你们,你们就不必去了。如果,人家又通知你了,无论如何是要素捧场的。

还有个问题就是,现在公职人员办喜事,都有要求,不能超标。也许这个原因,人家不想大操大办,只请几个关系特别铁的亲朋好友聚一聚,也情有可原。这也不应该影响到你们的关系。

其实,怎么说呢?中国是个人情味很重的国度,崇尚的是礼尚往来。现在,人家结婚不邀请你,到时候,你办喜事,也别告诉人家就是了。


静静助学


不去。

婚宴,都是提前订好桌位,虽然主人家会多预订几桌,有时候就是那么凑巧,没预那么多时,一下子挤六个,别人看着也精彩。

再者,室友六人,只请其中一个,这其实已经说明除了受邀请的那人,其余几个的关系没有融洽到受婚宴邀请的行列。关系一般到不能再一般,肯定不用去了,没必要。这不是小气,而是事实。

平时,我所在的单位如果有同事或其家人办喜事,也只有一张请柬送到办公室主任那。但,请柬上写清楚邀请全部同事,有意愿的同事就自己报名参加喜宴。

所以,只邀请一人的室友婚宴,其余六人不必去了。


暖心秋妈


这孩子是对民间的风俗缺乏了解,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喜事要请,丧事要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人家风风光光办喜事,不发请柬给你,或者不专门邀请你,你是不要去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请你去。

因为喜事都是提前策划,提前准备的,通常周到的人家每桌上面都写了宾客的名字,准备一家来几个人等等,事先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盘算好的,如果你去了,没有你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宾客席,多尴尬呀!

反过来丧事就不是这样办,因为人死亡是不可预知的,谁也不知道谁有可能在什么时候死,所以如果你得知某位亲朋好友去世,那么,即便人家不通知你,不邀请你,你也是可以去跟逝者告别见最后一面的,不需要谁来请。

农村老了人,经常是在门口搭个篷子,架起桌子来办流水席,因为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参加丧礼,可能提前会有个预算,但事实上预算也会跟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只好以流水席的方式来处理。

所以,人家结婚没请你,摆明了你跟她关系不够深。不去也好,这年头的红包炸弹多,刚毕业收入不高,自己省省吧。


苏小妮


没有被邀请,那就没有必要去了。即使去了,也会让对方尴尬。另外预定酒席,也是按计划进行的,你们六个人没有在他的计划范围之内。

从一般人的想法来看,大学四年,一个宿舍的八个人生活、学习在一起,一定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在结婚这么重要的时刻,一般会邀请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亲友来参加婚礼。而且这个被邀请的名单,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和筛选的。
没有邀请的话,对方肯定有原因。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对方认为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到亲密到可以邀请的地步。虽然八个舍友一起生活学习了四年,但在他心里其余七个人里总有关系亲疏远近之分,他认为只有一个与他关系最亲密,所以就邀请这一个。

第二个原因是,对方办婚礼的规模比较小。有些人办婚礼就不喜欢大操大办,只是小范围的邀请一些重要的亲友参加,所以你们宿舍其余六个人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不过对方没有邀请你们六个,确实说不过去。因为结婚的双方你们都非常熟悉。如果你们非常珍视你们大学四年的友谊,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现在舍友要结婚的消息已经知道了,可以与对方联系一下,然后结伴去祝福他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格超梅上


不适合去。你们不合适。


言之有财


恭喜你同学呗!师生恋修成正果的怕是不多吧!这个话题在学校也是比较敏感的。能够和曾经的老师结婚也是很难得的。

其实大学宿舍的兄弟也好姐妹也好。相处关系还是比较单纯的,那时候结下的友谊,也是终身难忘。像有处的比较好的舍友就是按年龄从大到小排,老大老二~我们上大学那会宿舍还是老式的,一个宿舍八个人,关系融洽。



但有的宿舍就不同了,因为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尤其女孩子,都有个小脾气什么的。明面还是凑合但暗藏矛盾啥的。尤其舍友多的,都有合的来的,有合不来的。也正常的事情。也就是造就了亲疏的关系。

然后大学毕业各奔东西,有的可能还礼尚往来,有的可能还有联系。但时间会让一些人陌生。就如同你这个和辅导员结婚的同学。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没有邀请你,那就不用烦恼吧!婚礼本就是礼尚往来的事。心中没有别人,有何必主动去呢。



记得我们的辅导员也是娶了我们的同学。不同的是辅导员又进修上了研究生,这样就没有师生恋的社会压力,现在过的很幸福。和同学们相处也很好,因为辅导员本身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结婚的时候离的近的也都去凑热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