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母一味付出,只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老孙遁世无闷


这个是对的。因为父母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孩子长大成人,还要让孩子学会做人。一味付出,只是做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琼花园广场舞


对于这句话,我感触挺深。因为,身边就有例子。我的亲人。她父母说,两个孩子,二三十岁,从来没碰过一指头。不知是夸自己疼孩子,还是夸自己孩子懂事优秀。反正,我听了很反感。如果,他们的孩子很好,也就算了。结果,都渣的不行。他儿子,结婚后,出轨多人多次。有点钱全在外养女人了。他闺女,大学没毕业,怀孕流产,在网上借了很多钱,养男人。最后,爹娘带去流产,爹娘还债。女的,作风不正,半夜都能跟男的离家出走。我不知这家人怎还有脸片自己疼孩子的。没有羞耻感吗?他们的孩子,叫感恩吗?男的孩子那么大了,一手打游戏,一手拿一把筷子洗,当爹的用舀子给倒水。他儿子打游戏都停下了,当爹的一句话都没有,就拿舀子在那等着。三十多的儿子,就宠成这样。女儿,都结婚了,没给父母买过衣服,家务不干,都能睡到大中午。真是教育的好。当母亲得说,女儿小时上学不让她送,闲她长的丑丟人。他们可培养出好儿女!他们一味的付出,为什么对儿媳那么苛刻?自己儿子闺女不使唤,让儿媳去摘菜干活。闺女不干活,让儿媳去打玉米。他们的心就不正。还好意思说一巴掌没打过,怎有脸片的?这样的父母,到老,活该受罪!很看不惯!


来世可期可待


有人说“父母一味付出,只会养出不懂

感恩的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这个观念是正确的。

父母给予了孩子的生命与外貌特征,

即外表;而孩子的性格、爱好、志

向、知识、风格、气质等内在的东

西,即里子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一个新的生命降临,如同自然界的万

物一样,生根、发芽、成长、开花、

结果,有其成长的规律性。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性格是慢慢

养成的,如同一张洁白的纸,如何描

绘成美丽风景画,这需要画师的准

备、布局、精心的呵护、描绘、着

色、滋润,方可成为流芳百世的不朽

之作。

同一家的孩子,放在不同的环境、采

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接触到不同层次

的人、经历过不同的磨难,培养出来

的孩子,其思维与处事方式则大相径

庭,不足为奇了。

父母一味的付出,至始至终坦护、弱

爱孩子。孩子则有了依赖思想、始终

长不大呵;结果呢,饭来张口、衣来

伸手,从不有个人担当。久而久之,

变成了弱智人、也就是荒废了,实在

可惜哟。

反观俄罗斯民族育儿方式,颇有新

意:

俄罗斯的小孩刚会走路,父母则会叫

小孩独立行走,即使跌倒在地上,父

母站在附近观察并鼓励小孩坚强一

点,自己试着爬起来,继续向前行

走。

这样小孩知道了:跌倒了要靠自已努

力、不能指望别人;毕竟别人的帮助

是有限的,也是有代价的,自己努力

爬起来,向前行走,则是坚强与自信

的表现!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任何时候,作为

高级动物的人,独立自主、坚苦奋

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伟人

的教诲,也是铁的规律,望年轻人谨

记!



独狼1964


我用个人的观点来看待,有人说“父母一味付出,却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父母的无私,换来孩子的自私,这的确让人悲哀。

我认为,这对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如果父母保护过甚,孩子认为这都是应得的,理所当然的亊。

如果孩子犯了错,却舍不得打骂孩子,结果就造成了一步步的推进错事的发生。

而你所谓的舍不得,为孩子撑起的,只能是一个真空的世界。

2、父母要懂的拒绝,才能给孩子正确的价质观。

父母一味无休止,无条件的付出,只能导致孩子错位寄生,没有丝毫反哺感恩的意识。

所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质观,才是父母付出的重点。

父母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财富,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当我们付出有型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忽略了无型的东西。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温和而坚定地拒绝,才是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质观。

祝愿天下父母,都能被子女温柔以待。


范大姐F


有人说“父母一味付出,只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常言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周围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从小受到父母百般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并不孝敬父母。而那些在父母严加管教甚至打骂声中长大的孩子,反而能成为父母晚年的依靠。这其中的原因,发人深思。

在我们中国,很多家庭的子女教育都是以溺爱为主,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心头之肉。尤其现在的八零九零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往往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且娇惯他们的不只是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哪怕是无理要求都会无条件满足,他们的宗旨是:绝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孩子犯了错误他们甚至连说一句都舍不得。

岂不知人的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你不在小时候就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他们甚至成年后都会重复着自己的毛病,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而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从小到大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对父母没有感恩,永远都是索取。

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为他付出那么多,到头来却是个白眼儿狼。反观另外一些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严加管教,一旦孩子做错事,他们会及时纠正。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的管教甚至打骂而仇恨父母,他们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这样的孩子让父母骄傲,也让父母欣慰。他们非常幸福,非常满足,因为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

儿女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所以很多父母都需要用一辈子去偿还。


远方梦飞


总是听到说父母一味的付出,养不出感恩的孩子,我觉得这和我们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很多父母都是自己咬牙撑起的生活的重担,给予孩子的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殊不知,孩子在你的庇护下却生活得很真空,不曾了解父母艰辛和不易,何来感恩的心呢?

1.父母适当的示弱,孩子才有机会撞破生活的真相,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活艰辛,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担当。

2.适度把握好自己的原则,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温和而坚定的拒绝,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3.父母毫无保留的付出,不应模糊了与子女应有的界限。

龙应台说“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所有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忍奢求感恩和回报,但也不希望活成子女遗忘的孤岛吧!

附:在这只是粗略的观点跟个贴吧!如果有和我探讨家庭教育相关话题的朋友请关注





蒙妈588


这句话是对的。俗话说的好,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养子不教如养猪,条件过于优越不一定培养出好孩子。无论贫富,父母都应该对孩子有所要求,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否则,一味地付出,就会助长孩子的索取意识,孩子不仅不会感恩,而且还会觉得父母的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老头对待自己的女儿,不是教育她们如何做人,而是一味地付出和溺爱,导致他和两个女儿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女儿只知道从他身上榨取钱财,挥霍无度,一旦没有了金钱,也就没有了亲情,最后被自己的女儿所抛弃,孤独地死去。这就是父母一味付出的典型后果。因此,父母一味付出,只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如龙得云13333


为儿女付出是中国父母的专利,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大爱的体现,为以家庭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单元提供了物资基础,功不可没。

如果一味付出,那叫愚爱,惯子如杀子,一味付出成为常态,给孩子幼小心灵种下了不劳而获的认知,久而久之,这种认知变成天经地义了,既然是天径地义,为何要感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还要劳动吗?还有奋斗的勇气和动力吗?但事实是父母不可能陪儿女一辈子,也不可能为儿女储备一生的物质财富,再者,上蒼给我们每个人都賜了一双心灵的巧手,就是让大家劳动和创造,游手好闲就违背了天

意。因此聪明的父母畄给儿女们是精神上的财资,利用的是知识资源,把爱用在言传身教上,这是明智的。如果一味的付出,儿女们肯定是好逸恶劳,过着寄生虫的生活,苦了自己,害了儿女,谁还会感恩呢?因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本来就应该的,再自熊不过的,为何要感恩呢?你生了,就要养我看似没错,实为大错,破败之象就己显现。

这不是不知感恩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关呼家庭的兴旺与没落,因为人性的最大缺点就是懒散,有依靠心理。做为父母只能抑制不能助长这种恶习,才是正道。人生苦短,难免有坎坷,奋发图强是最好的生活。

我认为此命题正确,一味付出害娃毁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墨香飞笔


培养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报答,知难识苦,懂得享受,也会付出,帮助别人,同情别人,觧人所危,知人所难,孩子要教不能惯,一惯就惯坏,一教就教好,强将手下无弱兵,兵弱将不强,将强兵不弱,过度溺爱是加害,养子不教是祸患,不冻不饿是痛爱,教子过严,先苦后甜。


人和万事成


天下那个父母不是对孩子一味付出呢?只是付出时要有方法,施爱也得得当。光施恩不教育那可不行,孩子惯坏了养成惰性好吃懒做就不行了,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孩子。只有在全力付出时要让孩子知恩,更要让孩子有自食其力的思想。培养孩子情商和智商同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