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用户264353423442


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而不讲本地方言,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情况的确有,而且在我的身边就大量存在。



我所处的地方属于城乡结合部,离市区大约有15公里远。这里本来就是一块彻头彻尾的蔬菜生产基地,因此绝大部份的农民,全年都是靠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然后运输到市区的菜市场或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散地批发、零售,以此维持家庭的所有经济开销。

这里,大家日常交流所讲的就是叫“桂柳话”的一种地方方言,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和柳州市,以及这两市所辖的县、镇(乡)、村。这种方言非常奇怪,即使是第一次到这里的外地人,也很容易通过说话人的表情、动作等,同时连猜带蒙,最后都能完全听懂,奇怪吗?

也许因为大家都是菜农的原因,接触到的更是各种各样的人群,因此他们对国语普通话都是滚瓜烂熟的,毫无违和感。由于这些农民自己的丰富经历,已经让他们对于熟悉普通话、会讲普通话的好处了然于胸,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子女要不要完全掌握普通话,当然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这就有了本问题所说的情况——他们(包括男女)教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讲普通话,而不是从小教他们说本地的地方方言桂柳话。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究竟好不好呢?我的看法是:很好!道理很简单,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是全国公民都需要掌握的。无论是对外交流,还是国内的内部交流,普通话都基本可以做到畅通无阻。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年级教科书,首先学的就是汉语拼音,这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与基础。再说到大的方面,现在的中考和高考,都还需要考到某些字、词语的汉语拼音标注,虽然所占的分数不高,但起码表明了一种态度。

事实上,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目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是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使得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努力学习我们的中文普通话,为的就是和我们进行畅通的交流,可以到我国来留学、谈生意,以及其它方面的协作。

既然外国人都这么重视我们的普通话,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没有不好好学普通话的理由。或许,也会有人质疑,那我们的地方方言不是也需要保护吗?这个质疑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却要反问一句,难道说普通话和说地方方言,这两者之间会存在矛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遗传基因。尤其是6岁以内的孩子,同时学习三门语言根本就是小事一桩。因此,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很多都会用地方方言直接交流的。请问,这种情况有谁很了解?所以,如果认为孩子从小讲普通话,就可能不会讲本地方言的说法完全就是杞人忧天!不需要去反驳。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国民教育基本政策之一,无需质疑。这和地方方言的保护政策没有任何矛盾。请相信我们的孩子,请相信我们孩子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