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分户难,到底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新大风歌


农村分户难,到底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随着社会对三农的重视,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农村的房子修的越来越漂亮,农村的公路修的越来越宽敞,所以说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很多城市的人都想老了以后来农村养老。对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家里有两三个孩子是一点也不稀奇了,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有分户的问题,至于说分户好不好,我认为是好的,当然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分情况来说的。


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简单来说就是独生子的话那就不用分户了,这样也会省去很多麻烦。因为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有很多的年轻人不想赡养自己的父母,所以就会提出分户的要求想要离自己的父母远一些,等到父母老了以后也不尽赡养的责任。这样的情况最好就不要分户了,以免到时候在老人的赡养方面出现什么分歧,老人和孩子住在一起也能够增加感情。

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男孩子的话,等到孩子长大以后那肯定是要分家的,唯一要考虑的是父母该由谁来赡养,分家的话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一是可以避免兄弟之间产生矛盾。因为毕竟是两个家庭生活在一起肯定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生活当中的矛盾和问题,所以说直接分开的话还是比较好。二是现在农村实行一户一宅规定。也就是说一家一户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如果分户的话就能够多申请一个宅基地,这样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三是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晚年生活的更加愉快。不用看到家里的争吵,父母的心情自然就会变好,整个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其实对于农村分户还是不分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分户能够平衡好家庭的关系的话,那也可以不用分,这样的话大家族也会比较热闹一些;如果平衡不好还是建议分了,这样兄弟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好一些,父母也能少操一些心父母也能少操一些心。至于说父母的赡养问题,兄弟几个人可以协商解决,总的来说分户是利大于弊的。


老农民说事


能分的话还是分了吧。现在都要求一户一宅,如果一个户口本,宅基地怎么办?人少还好,比如一个儿子的,如果是两个儿子的,没有宅基地,将来怎么分家?

我娘家只有我弟弟一个儿子,但是我妈还是想把户口分开,因为我弟有两个儿子,将来宅基地越来越难办,怕以后办不来。不过现在也难办了,我家人跑了好多趟,都是推三阻四的不给办理。

我婆家这边也是,第一次分户口本的时候,只给哥哥嫂子他们另外办了一个,现在特别后悔当初怎么没有一起分三个本,再去办理根本就不给办,也不说什么原因,就说回头再说吧。过段时间得空了,还得去看看,能办就办,不行再说。

所以,如果你们那边不难办理的话,尽早的把户口本分开,以后想办就怕跟我一样,办不了。




大艳儿


肯定是分户好呀!能把户口分出来,就说明你能有一处宅基地,就能在上面建自己的房子。

分户和分家不同,分家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分户属于法律,政策,文件上的问题,就像俩人结婚,不领结婚证一样,国家是不认可的。

我就是去年分的,去年回家补办身份证的时候,家庭成员太多了,我就去派出所把户口本拉开,几分钟,我的户口就变成别的门牌号了,现在我媳妇的身份证还是老门牌,我的就是新门牌了,虽然我都不知道在哪儿,无所谓,有号就行,我也不用!

有号就说明有我的,用的时候再说!


轿车托运小哥


这个问题我真的是不请自来,先说说我们家的情况吧,我和妈妈,姐姐的户口都是和姥爷在一起的,姥姥一生有5个孩子,他们的户口都在一起,孩子们的户口也在一起,那你想想这一大家子,都用一本户口簿,说的过去吗。中间有很多的麻烦。

我记得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小舅家的妹妹升高中,都要用户口本,一时之间,真的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而且分开还要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同意才行,这也让我们很困恼,主要是人太多,总是聚不到一起。不方便的同时,还看出政府办事的繁琐。


种好地做好人


在农村申请宅基地,村委会要求先分户,在户籍管理处申请分户,户籍管理处要求有住房。看似两个部门都在踢皮球,其实都是预防以申请宅基地的目的而分户,所以农村分户难。


那么到底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分户的好处与坏处。

1、分户后,一个户头可以申请一处宅基地。

2、分户后,自己或者自己一家人单独使用一个户口本,使用户口本时方便。

3、分户后,没发现有什么不好之处。

不分户的好处与坏处。

1、不分户,没有发觉有什么好处。

2、不分户,一大家人只能使用一处宅基地,想另外修建住房无法申请宅基地。

3、不分户,家庭人口多,使用户口本麻烦,这个拿去,那个拿来,有时户口本不在身边,遇急事办理非常麻烦。


怎么才能顺利分户口。

1、不以申请宅基地为目的分户。在户籍管理处,只要你写一张承诺书,承诺自己分户口后不会因此而申请宅基地,承诺自己分户只是为了自己使用户口本方便,户籍管理人员一般都会给予分户的。

2、以申请宅基地为目的分户。申请人要提供符合申请宅基地的分户证明和事实依据。比如,家庭人口多,子女结婚后几家人共用一处宅基地,人均宅基地使用面积确实不足一户一宅规定标准,村委会工作人员到家考察核实后,确实住房不够居住的,一般村委会是有义务出据分户证明的,有了分户证明,户籍管理处就会同意分户。


不予分户的情况。

一、为了确保父母老来有子女陪伴和照管,有两种情况不能分户:

1、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和父母不予分户。

2、多孩子女家庭,至少其中一个子女家庭不能与父母分户,要确保至少有一个子女跟父母共同居住。

二、被政策统一规划的村集体不能分户也不予批准申请宅基地的。预防分户分安置房、多分经济补偿,已经规划地区,即使分户了也不会批准宅基地修建房屋。

总之,现在分户是很难的,能分户肯定比不分户好,但只要符合分户要求,一般都是可以分户口,不符合分户要求和不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要想分户口非常难。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阿洪168


农村分户难,到底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分开户口好,因为现在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能分开户口就尽量把它分开,现在很多农村都不能分户了,在我的村也是不能分户了,所以深知分户的重要性。


不过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分不分户都无所谓,不过在我这里农村,一个儿子的家庭根本不允许分户,只能跟着父母同一个户口本。如果家里是比较多兄弟的,在你们村如果还可以申请分户的话尽量分户的好,分户肯定比不分户的好处多:

一、如果两兄弟的,结婚后肯定要分家的,不分家的话,难免会有吵闹,兄弟俩每人一个户口本,平时出去办事好多都要户口本的,如果自己有单独户口本是不是更方便点呢?就不用兄弟俩把户口本借来借去那么繁琐。


二、现在很多农村实行一户一宅了,一个户口本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意思是只能盖一间房子,而且还有面积标准,在我村里宅基地面积标准是这样的,平原地区宅基地面积标准不得超过80平方米,丘陵地区面积标准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如果在农村家庭兄弟多的,80平方的房子根本住不下,那你想盖多间房子,没有多个户口本就不能申请宅基地盖房了。所以说分开户口好。

三、如果遇村里赔偿分红等情况的,这时多个户口就更好了。我村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由于修建水库,我村刚好在水库范围内,被征用了,当时是按每个户口来赔偿的,幸好当时我爷爷奶奶和我爸爸早就分开户口了,所以我家有两个户口本可以得两份赔偿款。


从以上来看,我的建议是分户好。在你们农村村,现在还可以分户吗?


三农天地


农村分户难,到底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我们这边农村,在几年前能分户都分开了!只要儿女一结婚,大多数的父母就要和儿女分户的。

好处如下

一,因为有不少补助项目是按户口进行的,比如我们这里补助了好多年的农户冬季煤炭取暖补助,一户一吨碳,不要碳的活还可以这折算领取现金,按照当时碳的价格来发放和领取。所以在那一年这项政策确定下来以后,人们都跑到派出所去分户了。

二,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所以多一个户口,就能多申请一份宅基地。还有这些年来的拆迁补偿,有一项集体土地补偿也是以户进行的。

三,贫困户也是以户口说话的,我所帮扶的一户老人家庭,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分户出去了,家里只有老太太,78岁了没有收入,所以就村里也就把她评为了贫困户。

但这分户以后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那就是在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时候,有一部分村民在外打工赶不回来,想让自己的父母代为投票,有的村为了严肃选举纪律,就规定在一个户口上的人能互相代投票,而不在一个户口上的人就不能互相代投!

不过这可能只是个别地方的规定,在目前的形势下,总的来说父母与子女分还是分开户口的好!

现在有的地方限制独生子女分户,不过我们这里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大家就要根据居住地抓紧政*策机会了!

您所在的地方分户有困难吗?欢迎留言分享。


村姑说村事


农村分户难,到了是分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目前农村很多惠民政策都是按"户"进行补贴、补助的,如果分户就可以多享受一份补助!比如2017颁布《西安市铁腕治霾财政奖补办法》推行的煤改气政策,鼓励城乡居民使用天然气代替散煤,给予每户一次性补助不超过3000元,如果分户变为两个户口本的话,就可以多领取1份煤改气补助,也就是3000元。还有,农村危房改造也是按户补贴的,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补贴2000-20000元不等。另外每户农民还可以享受进城买房补贴,自愿退出土地和宅基地的每户农民,国家补贴800块钱每平方,最高补贴8万元为基准。




分户最大的好处应该是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每户农民只能有一块宅基地的使用权制后,通过合法分户,可以多申请一院宅基地,而且可以一直免费使用;将来一旦拆迁,如果拆迁补偿采取按户为单位产权置换,那就可以多一户补偿款,这要是在西安市郊区,可能会多拿几百万的补偿,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划算的。



但是,农村分户并不容易,也不是你想分就能分的,更不是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想何时分就何时分,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农村分户的政策规定,你要有独立住所,而且能够自给自足才能分户;但你不满18岁就不能分户;如果你是独生子女也不能分户;如果你想通过离婚分户,那必须处理好家庭财产分割事宜后才能办理。



满足上述条件后,村民需要填写分户申请表,在村委会和派出所盖章后,带上身份证、原户口本、房产不动产权证等,到派出所户政科办理分户手续。

有时候,你可能满足了所有分户条件,也完全按照规定流程办理了,但是分户还是没有办成,到底为什么呢?那是你不讨巧,刚好你们村子要拆迁了,政府为了防止有人钻空子骗拆迁补偿,就在一段时间了冻结了户口变动,那么在结冻期内你就无法完成分户了。

另外,在拆迁时农村还有很多分户的土政策,比如独生子女不能分户;一儿一女不能分户;两个女儿不能分户;两个儿子均不满22岁不能分户等。虽然有点不尽合理,但是也考虑了农村的复杂村情,毕竟利益是魔鬼!




分户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拆迁补偿收益,笔者分析完后保准你大吃一惊,以长安区郭杜街道南雷村拆迁补偿方案为例,该村拆迁方案的实施要点为:按照“一宅一户”的原则实施产权置换,每户合法宅基地最低补偿400平安置房,人均超过70平方建筑面积部分,必须以5200元/平进行货币化。同时给予每人5万元安置补助费;人均10平门面房,每平价值1万元能货币化。

如果该家庭有2个儿子,总计6口人,符合分户条件,不分户按照一院宅基地6口人计算,获取补偿款大约:每人分70平安置房+14万补偿+10平门面房;

如果该家庭分成2人户和4人户(父母分别跟一个儿子),拥有2院宅基地,获取的补偿款大约为:每人分70平安置房+48万补偿+10平门面房。



由此得出,南雷村村民通过分户每人可以多得34万补偿,全家6口人总共可以多分204万拆迁款,可见分户从拆迁中获益有多大。

上述是笔者对分户是好是坏的论证,建议你如果满足分户条件,那就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户口冻结了或者政策变了,到时想分都没办法,免得都悔青了。


才华有限菇娘


农村分户最简单,拿着户口本到派出所就办了,至于分好,还是不分好,这个要看家庭情况,如果家里有弟弟,一般都要求分,父母负担大,挣钱得给弟弟娶媳妇,如果下面没有弟弟,一般都不分家,父母挣的钱都是自己的,目前农村分不分家就是大致这些情况。

现在分家的越来越少了,孩子外出打工,父母帮忙看孩子,分什么家呢?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再说分家一般还要在建一处房子,在一起多好啊,水电费不用自己操心,都是父母拿,煤气费、过年买鸡、买鱼、买肉自己不用花钱,这就是不分家的好处。

现在年轻人都不在家,也没有谁在意分不分家,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即使分家实际意义还是在一起,他们好久不回家,家里什么都没有,回来一次难道父母还让他们做饭吗?一般都是在一起吃,过一段又外出了,所以现在没有分家的必要了。

经常外出的年轻人没有分家的必要,一年不能在家待半月,分家干吗呢?秋收忙中也不回来,都是父母操持,所以还是不分家的好,耕地都给父母看管,孩子交给父母,这样你们也能安心工作,父母在家给你看好家 ,父母种地还能有点收入,你们早晚给点钱就行,这样是最幸福的。

年轻人还是不分家好,父母给你们照顾着家,你们尽管安心打工,早晚回来一次,父母还为你们做饭,这样多省心啊,大家说对吗?


大海传媒


你好!

农村分户难,到底是分户了好,还是不分好?有好的建议吗?

所谓的农村分户,就是指家庭成员都在一个户口本上,比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四人组成一个家庭,这就是一户,分户就是家庭成员的户口分开,独立一个户口出来!比如哥哥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媳妇跟孩子,不想再跟爸爸妈妈,弟弟一起住,这样就可以分户了!

由于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所以分户的标准也有区别,总之现在分户是越来越难了,特别是一些,新农村改造合并,面临拆迁,征收的以及土地权益分配的农村,分户非常难,有些要你把户口迁移出去,或者有了房产证才给分!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现在农村分户也越来越困难!

所以如果你们当地可以分户的话,是子女较多的家庭,最好还是把户口分开,不要一直被户口给局限了,要办点什么事情,都在一个户口本上,也非常麻烦,而且如果家庭成员比较多,房子不够住,

根据农村“一户一宅”的住房政策,也可以通过分户来获取宅基地建房的!如果没有分户,房子又不够住,不符合“一户一宅”的住房要求,也是不能继续获得宅基地建房的!

还有一些些农村分配土地补偿款,土地分红等,也都是一户为单位的,户口分开也可以多获得一份补偿,如果是一个户口本,只能获取一份补偿了!所以你们当地分户没有政策限制,最好是把户口分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