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行业,还能有“春天”吗?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破产、倒闭。于是人们也常常猜测,是不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寒冬”?但是,我们却又能够明显的发觉,全国各地的房价,并没有“降温”。甚至还出现了不断的“回春”,尤其是一些一线的大城市,卖地激情“高涨”!

中国房地产行业,还能有“春天”吗?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前,大城市北京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就创下了新的记录。距离年底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2018年全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总金额。并且还“打破”了2013年的历史记录,创下了一个全新的记录。

而除了北京,另一座大城市广州也有着惊人的成绩。一天9宗地块,成功吸金156亿元。除此之外,深圳到同一时间,也就是去年的11月初,也实现了516亿的土地成交收入,同样是超过了2018年的全年土地收入。足以证明,虽说人们常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寒冬”,但是包括这些一线城市在内的大城市们,成绩并不逊色。

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想要问一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真的要逃离“寒冬”,迎接“春天”吗?因为除了一线大城市的卖地节奏加快以外,诸多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加速地拿地布局。

其实卖地、盖楼一直都是房地产企业的“本职工作”。但是因为诸多的因素,例如资金方面的问题,很多的企业不得不减缓速度。而这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还有破产、倒闭的风险。这或许也是为何,这些年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迎来“关门潮”的原因吧!不过,根据资料的显示,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新的“转变”。

中国房地产行业,还能有“春天”吗?

既然前面有大规模的卖地一说,自然也就有房地产企业加速拿地布局的现状。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的11月中后旬,短短的十多天时间内,就有20大“标杆”房地产企业加入拿地“大军”。

在那十多天的时间里,20家房地产企业,光是在拿地上就有262亿元的开支。这也是去年11月之前的8个月中的最高纪录了。而且,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资金领域,都呈现出一种不断宽松的局面。这对于“春天”的到来,应该算是一个“好兆头”。

中国房地产行业,还能有“春天”吗?

而且,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还是很重要的存在的。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各行各业。所以要是房地产行业真的持续“寒冬”,也会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对我国的经济而言。

有关部门,也在想尽办法的“整理”好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作为重要的行业,应该带来更多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拖累”。中国房地产行业,或许能够从“寒冬”走出,迎接更加美好的“春天”,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