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歡迎來到小毛看世界!

首先非常感謝您點開本文,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錘子手機以及它的創始人羅永浩,為什麼要聊他(它)們,源於我在頭條上看到的一個提問:“為什麼錘子手機羅永浩就成功不了,我用過所有款,個人認為好過其他手機?”

既然提到錘子手機,那麼我們就先從老羅創辦的錘子科技說起。

攪局手機界,切入時間點精準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錘子科技創辦於2012年5月15日,請注意這個時間節點,老羅切入這個行業的時機正處於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階段。

整個移動互聯網發展歷史可以歸納為四個階段:

萌芽階段(2000-2007年)

培育成長階段(2008-2011年)

高速發展階段(2012-2013年)

全面發展階段(2014年至今)

從2009年國家開始大規模部署3G移動通信網絡,到2014年大規模部署4G移動通信網絡。這中間就是各大手機廠商爭相佈局移動端的最激烈的一段時間,這時候老羅入局,藉著風口希望謀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入口。

那時的機圈還非常混亂,頭部市場還是三星和蘋果的天下,而華為、中興、OPPO、vivo、小米等品牌還不足以撼動大的市場格局。但是就整個行業的發展潛力來看,在2012年的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總數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而2011年前三季度的用戶量只有約7億用戶。

(據《2013-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估算)一年的時間就增長了3億用戶,由此可見當時的行業發展潛力是多麼巨大。

而另一方面,從那時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手機品牌來看,國產機相較於蘋果和三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管是硬件的配備還是軟件的性能優化上。

而操作系統方面,市場上的類型還比較多,蘋果的iOS系統、谷歌的安卓系統、微軟的Windows Phone、黑莓Blackberry、塞班Symbian、三星bada等等,多種類並存說明格局還沒有穩定,於是錘子科技走了跟小米一樣的道路,先從獨立的操作系統做起。

在小米和錘子分別入行機圈之前,雷軍和羅永浩還針對做手機這件事進行過會面,可能因為某種理念上存在分歧,遂各自創立自己的獨立品牌。

有缺憾就會有需求、有創新,於是不管是Smartisan OS還是小米的MIUI都是基於Android系統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

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3月3日。

2010年8月16日,MIUI首個內測版推出。

錘子科技,成立於2012年5月15日。

2013年3月27日,錘子科技正式發佈 Smartisan OS 操作系統。

不管是大環境下的4G趨勢,還是與日俱增的龐大的智能機用戶群體,亦或是手機操作系統的待完善功能。三點足以看出錘子科技的切入點把握的非常精準。正所謂天時已經具備。

那麼為何同期入行的小米科技發展到今天,形成了以小米手機為首,其他周邊配件、智能硬件業務為輔的小米生態。而錘子科技的手機業務卻慘遭變賣?

瞭解了當時入行的時間背景之後,我們再來將錘子科技和小米科技進行橫向對比,看看能否找出一些潛在的原因。

以人為本,初創團隊的靈魂所在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細數小米創始人團隊,不管是谷歌系的林斌,還是洪峰,在對於MIUI系統的搭建上都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再加上其他創始人在設計、內容生態上的豐富經驗,才得以讓小米科技在創立之初便奠定了較為紮實的經驗基礎。

雷軍,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參與創辦金山軟件後又創辦亞馬遜中國。

林斌,聯合創始人、總裁、副董事長,歷任微軟公司主任工程師、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開發經理,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歌全球工程總監。

黎萬強,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歷任金山軟件設計中心設計總監,金山詞霸總經理等職務。

洪峰,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在谷歌和Siebel擔任了一系列產品和工程主管工作。主導或參與了谷歌音樂、谷歌拼音輸入法,谷歌日曆、谷歌3D街景等項目。

劉德,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曾創辦了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並擔任系主任。

王川,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創立了雷石科技、多看科技。

如果說創始人團隊是雷軍佈下的第一步棋,那麼種子用戶的建立就是第二步為之重要的部分。在操作系統的測試之初,通過第一批發燒友種子用戶的建立,拉近初創產品、品牌和用戶之間的聯繫,創造了參與感。

這是一種對於人性的精準洞察,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同,而參與感正是讓那些發燒友用戶的意見被採納、被應用,在積蓄了強大的認同感之後,傳播就成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正是這批用戶的建立,才讓外界看到了“口碑營銷”的巨大影響力,以及為後來小米社區的搭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米科技作為一個“0-1的品牌”,是選擇站在用戶的一邊去樹品牌、做企業的。那麼錘子科技對比於小米科技,兩個起點幾乎一致的手機品牌,後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創始人的理想,抵不過現實的羈絆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與小米“軟硬結合”的發展路徑不同,錘子科技的引人入勝除卻老羅本人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之外,還源於它本人獨具個性的人格魅力。

與雷軍內斂的性格不同,老羅的性格比較外放(雖然他常說自己並不喜歡在公眾場合表達),在過往的經歷中無不透露出他具有感染力的演講水平和獨到的營銷手法。

雖然表面看上去,會比雷軍創辦的小米品牌有更好的口碑觸達,但如此鮮明的創始人風格,有多少人推崇就會有多少人謾罵,相較於小米模式中第一批較為紮實的種子用戶,羅粉的長尾延續力或許並沒有小米強,以至於最後當小米已經以“點、線、面”的驚人速度串聯起更多的米粉時,錘粉只能在老羅的“苦心栽培”下緩慢增長。這是創始人風格的差別,有優有劣。

創始人的個人魅力再強,也無法為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充其量是加分項,無法作為品牌的立足之本,在後期激烈的市場拼殺中還是要依靠對產品本身的精緻打磨。

於是,老羅在品牌創立之初便拋出了“智能時代的工匠”理念。還記得Smartisan T1在上市之初便代表中國大陸的智能手機產品首次獲得iF國際設計獎金獎的事,這是對其工匠理念的最好詮釋,不可否認,在當時眾多的競品中,Smartisan T1的設計風格確實在整個行業內獨領風騷,再配合著老羅的出色演講力,著實在行業內增添了不少戲份。

可商場如戰場,不是每一個理想主義的鋒芒都可以一直髮光。作為一個重資產行業,依靠硬件賺錢的願景並不好實現,從行業內已成功的模式上看,硬件產品本身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換機潮總會過去,單一的盈利模式很難立足。

在錘子科技手機業務發展繁榮的這7年時間裡,我們看到了老羅在理想、執拗到妥協、堅挺中轉變,初創團隊業務覆蓋面的單一讓錘子和小米在起步之初,便存在一定的落差,再到後來粉絲的維護、社區的搭建以及整個生態的構建,讓兩者真正走上了本質相同但發展方向相異的道路。

絢爛之極歸於理性,行業紅利消逝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手機界飛速發展的那些年,源於兩波換機潮。

2010年-2012年功能機轉智能機。

2013年-2016年3G通訊轉4G通訊。

至此之後,國內用戶平均換機週期拉長到24個月以上,正如雷軍在2017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所說的那樣:“中國的換機潮已經過去”。

增量市場已經過去、行業紅利消逝,存量市場正在縮水,人們在對待智能手機的需求上已經越發理性,而各大手機廠商也漸漸把營銷的落腳點從多樣的營銷創意,轉變成紮實的產品功能點上。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圖片來源於《今日頭條2018年手機行業白皮書》


反觀錘子手機,在整個紅利漸逝的大環境下,有倔強但最後依舊妥協。而錘粉最初的執念也不得已跟隨老羅在搖擺。

銷量低迷、資金鍊斷裂,直至最後將手機業務轉賣,我們不希望看到錘子手機走向衰落,因為一個理想主義的堅挺者正在與現實抗爭,而我們,在面對臺上哽咽的老羅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老羅時代的錘子手機的終結,更多的是與之共鳴的不願在現實面前妥協的自己。

埋頭苦幹更要仰頭看路,理想主義雖然暫時敗給了現實,但不會絕跡,今天就是2019年12月3日,老羅身抗拒債之後第一個復出的日子,一場名為“老人與海”的黑科技發佈會,我們期待看到一個妙語連珠的老羅,在萬眾矚目的舞臺前重拾那份久違的傲慢與偏執。


從錘子與小米的橫向對比,談羅永浩的前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