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安禄山一待一整晚,各种风言风语流传,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

庄立胜


大家一谈及“安史之乱”都觉得有些可惜,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不同于其他的叛乱,是在盛世之中爆发的,因此“安史之乱”的意义就是缩短的一个盛世的寿命,而作为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和主要人物李隆基杨玉环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这三人的关系十分的微妙,在后世之中也有很多的风言风语,下面分别从三个人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三人的关系!

安禄山

首先从安禄山出发,安禄山的核心利益思想就是谋反,所以安禄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最后能够谋反成功做准备。那么安禄山进行谋反的资本是什么呢?一是手握重兵,二是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的信任,或者说是忽视。要知道当时的安禄山是没有民心的,玄宗时代,虽然李隆基喜欢逍遥,不太乐于过问政事,但是当时大唐仍处盛世,百姓仍然爱戴李唐,所以安禄山唯一的希望就是手持重兵,并且出其不意一举成功,谋取天下。


因此,安禄山便想法设法的讨好李隆基,李隆基晚年时由于长时间的宠爱妃子,深感力不从心,为此安禄山寻遍天下为李隆基寻找“强身健体壮阳之药”。安禄山还知道李隆基很喜欢当时的杨玉环,于是自己甘愿扮小丑,认杨玉环为干妈,以自己身材的矮小突出李隆基的高大,还为李隆基杨玉环跳滑稽的舞蹈惹他们开心,安禄山心甘情愿的如此,因为他在找一个机会,找一个能够一击致命的机会。

李隆基

李隆基身为大唐皇帝,虽然比较风流,喜欢与女子进行风流韵事,不喜过问繁琐的政事,但是不要忘了李隆基就是靠政变登上的皇位,又怎会不警惕他人呢!安禄山手握重兵,自己又怎能不知晓,但是李隆基失败之处就是过于自信,认为此时是盛世,安禄山没有理由也不敢进行造反,所以李隆基的核心思想是安抚,而不是解决这个隐患。


于是李隆基大封特封安禄山,并且让自己最爱的女人也同安禄山一起玩耍,为的就是对安禄山进行安抚,告诉安禄山自己要与之一起荣华富贵,并且很是信任他,从而打消或者不让安禄山生起反乱之心,更何况又这么一个又矮又胖的人来突出自己的高大尚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前一段时间出了一个电影《猫妖传》中有一个总结不错,总结说唐玄宗才是一个最大的幻术大师,他的幻术就是幻化出一个强大的大唐。李隆基对待安禄山还有一个手段,那就是幻术,幻化出一个强大的大唐,震慑安禄山,让其不敢起反叛之心。

杨玉环

杨玉环作为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整日与李隆基朝夕相处,自然也会知道一些李隆基的想法。因此杨玉环积极的配合李隆基,与安禄山进行相处,并且还半嬉闹半认真的收了安禄山作为义子,还为其“洗三”(“洗三”就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举行沐浴仪式,这就是“洗三”,其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也经常嬉闹。


杨玉环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配合李隆基安抚安禄山的态度,二是处于自己的本性,喜欢玩闹,要不也不能干出给成年的干儿子“洗三”的事情来,而正是这个“洗三”为杨玉环的名声在后世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但是虽然杨玉环与安禄山很亲近,却不会生发出男女之情,杨贵妃也不会放着英俊皇帝的最宠爱的妃子不做,而去冒险与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又很肥胖的安禄山私通之事。

所以,三人一个不敢,一个不在乎,一个不屑,自然不会发生后人流传的私通之事,李隆基不在乎安禄山与杨玉环一待一整晚的流言蜚语因为不存在,自然不在乎。而至于后来的种种传说,无外乎是因为一个是“叛臣贼子”,一个是“祸国殃民”,让这二人结合,流传千古恶名,不是抒发自己内心对这二人的怨恨的最好的方法吗!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1. 杨贵妃、安禄山之间的桃色故事,流传很广。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干儿子,为其洗三,将他当婴儿,以为笑耍。安禄山色胆包天,在与杨贵妃相处时,以木瓜投掷杨贵妃,竟然将杨的乳房打伤。种种传说骇人听闻。

很多人以为这些事全是野史的伪造,其实不然。在正史中,也能窥见苗头:

安禄山)后请为贵妃养儿,入对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问之,对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

——————————《旧唐书》“安禄山传”

可见做干儿这件事是真的,拜见玄宗及贵妃时,还先拜贵妃,以母礼相见。

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

—————————— 《新唐书》“安禄山传”

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 《资治通鉴》

但是,说各种风言风语,就不对了,乃小说家言。因为杨贵妃、安禄山相处,身边有大量宫女、太监侍候,在宫廷环境中,他们二人不可能单独相处。安禄山过生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以母亲身份为其洗浴,也是公开进行的,由很多宫女抬着安禄山,闹闹嚷嚷去洗。当然,不可能脱光了他真的洗,借此玩闹活跃气氛而已。对此唐玄宗是知情的,还给了二人许多赏赐。

唐代风气开放,对这种玩闹不以为意。至于说二人私通什么的,当不至于。安禄山不过借此让唐玄宗对自己放松警惕,他要谋的是大唐江山,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杨贵妃而坏事。杨贵妃,则是深宫寂寞,借玩闹排遣空虚。

若二人有私情,安禄山在起兵叛乱时,就不会提出诛杀杨国忠的口号,弄得杨贵妃跟着带灾。


石之轩


所谓无风不起浪,历史也不都是胡编乱造!

杨贵妃当时30岁左右,李隆基65岁。想想看,一个65岁的老人还能干什么?就算每天吃一斤伟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也干不了多少事!而安禄山呢?47岁,正是如狼似虎,大展宏图的时候。两者谁对杨贵妃的吸引力大,不言而喻。

杨贵妃不到20岁就开始跟着李隆基,过着锦衣玉食奢侈无比的生活,营养过剩,无所事事。吃饱干什么呀?当然是寻欢作乐了!

开始的时候杨贵妃可能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李隆基那时还不是太老,还有点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贵妃越来越不满意了,因为李隆基越来越不中用了。这也是杨贵妃多次对李隆基发脾气,两人闹矛盾的主要原因。杨贵妃这支红杏早就想出墙了。

可苦于整日待在皇宫里不与外面接触,没有合适的机会。同时李隆基是皇帝,权力太大,也不能做的太明显。

可幸运的是,皇帝李隆基这时对杨贵妃已经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是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很给月亮,三千宠爱在一身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算是杨贵妃放个屁,李隆基都肯定会说那里面充满了玫瑰花的香味。

而恰在这时,天使神差,安禄山来到了长安,出现在了皇宫里,也为杨贵妃红杏出墙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应该说,安禄山在看到杨贵妃的那一刻,肯定呆若木鸡,被杨贵妃的美貌惊呆了,感叹天下竟有如此勾人魂魄的美人!

接下来安禄山想的自然是如何才能想办法得到美人,不这样想的人肯定不是男人。

直接抢肯定不行,皇宫里那么多侍卫,只有死路一条。直接勾搭,肯定也行不通,因为皇帝虽老,可再老那也是皇帝呀,也是死路一条。

左思右想,安禄山灵机一动,就想出了拜干爹干妈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杨贵妃,也才能遮人耳目,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

杨贵妃多聪明呀,眉来眼去,自然明白安禄山的深刻用意,正求之不得呢!虽然安禄山长得不怎么样,还有点胖,可总比没有多少用处的皇帝强吧!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杨贵妃答应了,李隆基自然也就答应了,美人的心意不可违呀。

于是,“洗礼”就成了杨贵妃和安禄山接触的借口。想想看,一个30岁的少妇,为一个47岁的精壮男人脱了衣服洗礼,不奇怪吗?为了不让李隆基起疑心,还装模作样摆出“洗礼”的样子,让李隆基观看。李隆基当然只是觉得好奇,才高兴,他绝对没想到,有人敢在自己这个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给自己带绿帽子。

李隆基年龄大了,看看也就离开了,其余的时间自然就属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了。

安禄山和杨贵妃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但有人说安禄山造反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杨贵妃,因为他想把杨贵妃抢过来做自己的女人。这也是马嵬坡大家坚决要求赐死杨贵妃的原因之一吧!


行业动态观察


作为广为人知且总所周知,我们中国最为出名的四大美女之首-杨贵妃,她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最受人喜爱的美女,但相较于其他三名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显然是最不被世人所喜欢,或者是认可的。甚至在许多现代人的认知里,她是大唐繁荣昌盛的一个象征,等到大唐衰败时期被很多人所唾弃的罪魁祸首。但是她确是这四个美女之间爱情较为幸福的人,爱情面前,就算是美女也会失去理性。


据说唐代的唐玄宗皇帝仅仅只是为了博得我们雍容华贵的杨贵妃的一个笑容,唐玄宗竟然曾派人快马加鞭,不远千里的为她运送荔枝。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一路上累死不知其数量的匹马。-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这么个事!但是在唐朝后期的时候,直接是将活的荔枝树走海运过来送到都城长安。


当然这是根据中国某个不知名的野史所记载,虽然这个事情不足为信。但是如果事情如果确认是属实的话,正是因为李隆基过于宠爱我们这位美人,让安禄山对于杨玉环有了不好的心思。


导致后面安禄山真的来都城长安来看杨玉环是不是真的如传言所说的那么好看,后面安禄山安禄山对杨玉环情根深重,后面因为李隆基在利用杨贵妃笼络安禄山,三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各取所需,斗智斗勇.最后没有一个赢家。


但是古代皇帝的占有欲望还是很强的,如果你说一点都没有那也是 不可能的,毕竟在古代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他们的喜怒哀乐能够影响到整个天下的兴亡,很有可能就是当时李隆基确实是很生气的,但是表现出来却没有被史官记录下来,让后人以为李隆基没有生气。


司徒历史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风流韵事,可以说传的非常生动。故事中,李隆基听说杨贵妃和安禄山在一起洗澡,竟然还非常高兴,并且还表彰了二人。如此令人震惊的故事情节,竟然出自于煌煌正史《资治通鉴》,而且内容描述非常详细。



公元750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安禄山的生日,李隆基和杨贵妃赐给了安禄山很多衣服和珠宝玉器。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之前安禄山拜了杨贵妃为干娘,所以三天之后,杨贵妃需要给安禄山做一个“洗三”的礼仪。

洗三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在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母亲需要给婴儿举行沐浴仪式,一来洗去身上的污秽,二来消灾祈福。此时的安禄山因为刚刚过完47岁的生日,而且恰好又认了干娘,因此便把这一天当做了新生,而30岁的杨贵妃则需要给安禄山洗三。

洗三的这一天,杨贵妃拿来了一个锦缎织成的大襁褓,把安禄山裹好,并且让人抬着安禄山来到了宫中。这一幕恰好让李隆基看到了,于是李隆基询问宫女这是在做什么?



宫女如实回答,杨贵妃准备给安禄山举行洗三仪式。李隆基这时表现的有点不正常,不仅不发怒,而且还饶有兴致的到了现场围观。看到高兴的时候,还拿着钱打赏了二人。

这件事情过后,安禄山便可以随意进出皇宫了,而且安禄山一旦进入皇宫,很多时候彻夜不归,经常与杨玉环对食。久而久之,流言四起,但李隆基却不以为意,根本不怀疑二人有任何作风问题。

关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丑闻,本来只有野史小说记载。但到了宋朝时,也不知什么原因,身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的司马光老爷子将这则桃色绯闻记载到了《资治通鉴》中。因此,李隆基、杨玉环和安禄山三人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被广泛传闻,但这件事存在着很大的可疑,或者说这件事根本就是假的。



首先说,这件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记载,宋朝之前,这件事只存在于《安禄山事迹》,或者《杨太真外传》等野史或者小说中。

其次,《旧唐书》中记载,安禄山身材肥胖无比,有330斤重,唐朝一斤,约合现在的640克,换算过来,安禄山的体重达到了令人震惊的211公斤,也就是422斤重,试问杨玉环又怎么会看上安禄山,又怎么给这座山洗澡?

最后,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口号就是诛杀杨国忠,而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哥哥,也因此搞得很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李隆基铲除杨氏一门。如果杨玉环和安禄山有不清楚的关系,那么安禄山也不会对杨家人如此绝情吧。



不过,这桩看似不可能的绯闻,在司马光老爷子的《资治通鉴》中出现后,迅速发扬光大,后来在诸多野史中如雨后春笋般滋生。甚至在《青琐高议》中还出现在李隆基和安禄山坐而论杨玉环乳的画面;

杨贵妃浴罢,对镜匀面,裙腰褪露一乳,明皇扪弄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在旁曰:“润滑犹如塞上酥。”

当然,这种绯闻流传的时候,李隆基和杨贵妃、安禄山三人早已经听不见,李隆基根本就没法驳斥了。


我是越关


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记载:李隆基听闻杨贵妃要给安禄山洗澡,特地跑去看了一下,这一看却让他心情很高兴,反而赐给了杨贵妃很多金银财宝

为何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贵妃给臣子洗澡,反而很高兴?安禄山又是否如那些风言风语所传那样,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呢?

1、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事件经过

公元751年,距离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还有四年。

这一年,48岁的安禄山为了表示自己对唐玄宗的忠诚,竟然提出要给年仅32岁的杨贵妃做儿子的要求。更奇葩的是,唐玄宗很高兴的满足了自己这个宠臣的要求。

于是,稀里糊涂之下,杨贵妃多出了一个相差16岁的“干儿子”。

【杨贵妃剧照】

按照当时的规矩,女子当母亲的时候,是需要给孩子“洗三”的。

何谓“洗三”?简单说来,就是母亲要在孩子出生三天后,给他洗澡,好祛除孩子身上的污秽,保佑其健健康康成长。

虽然只是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干儿子,为了图个吉利,她也严格遵循了这个规定。比如十載正月一日,是祿山生日,她便要在安禄山生日三天之后,为他洗澡。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时候很逗,她先将安禄山放在大澡盆里,为他洗完澡后,又让宫女用特制的锦绣将他像小孩子一样包裹起来

一般的洗三,到此,基本也就可以宣告结束了,也不知道是否杨贵妃顿生童趣,竟然和安禄山开起了玩笑。

她命宫中侍卫把用锦绣包成大婴儿一样的安禄山,放入轿子里,然后抬着他在皇宫内到处玩耍,这一边抬,还一边喊着“禄儿”“禄儿”,惹得前来观看的唐玄宗是哭笑不得,也不仅为爱妃和宠臣的游戏喝起了彩来。

【安禄山画像】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卷》记载:後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綳子綳祿山,令內人以綵輿舁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云:「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綳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事情到此,大家也就基本看明白了,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之间,纯粹就是完成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仪式罢了,并不像流言传闻的那样龌龊,唐玄宗李隆基自然也就没有生气的道理了

接下来,咱们再具体聊聊唐朝的“洗三”,都有哪些特殊的仪式。

2、唐代的洗三

唐代洗三,特别是皇家贵族,都有几个特殊的仪式:

一、洗澡的盆子必须是金盆,以此体现皇家的高贵;

例如李豫出生时,唐玄宗便“幸东宫,赐之金盆,命以浴”。

二、需要准备大量的铜钱,赏赐下人,分享自己的喜悦,这叫做“洗儿钱”;

王建《宫词》记载:“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三、给婴儿洗三期间,要避免血光之灾,给婴儿驱邪积福。

这一连串繁琐的仪式,象征着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就好比以前的人还相信给孩子起一些如同“阿狗”之类的名字好养活一样,他们相信通过“洗三”也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1】《安禄山事迹》

【2】张云舒:《谈中国的诞生礼——以洗三为例》,《中华少年》,2015年第19期。


脑洞趣味历史


杨贵妃安禄山一待一整晚,各种风言风语流传,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杨贵妃和安禄山一待就是一整晚,绯闻,绝对的绯闻,嫁给老公公的儿媳妇杨玉环有一点绯闻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呀!你可以茶余饭后吹吹牛,但是不要当真,我们暂且把安禄山看作是杨玉环的绯闻男友吧。

1、杂种胡人安禄山

安禄山少年时父亲早逝,母亲是个突厥族的职业巫师,后来改嫁一户安姓将军的哥哥,他就随着继父姓安,从小就在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一代混社会。

安禄山聪明过人,很有语言天赋,会说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就是互市交易的中间人,专门给商人充当洋买办。

安禄山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29岁那年,因为偷山羊,被幽州节度使的属下抓了,巧舌如簧的安禄山不但没受责罚,反而由此参军入伍,由于作战勇猛,一路升迁到讨击使,后来在与契丹作战失败,罪大当诛,被押送京师治罪,张九龄上奏折处死安禄山,唐玄宗却决定召见这个胡人。

安禄山抓住机会,使出手段讨好玄宗,玄宗看到他肥胖、凸肚子、矮个子,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就乐了,笑着问“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安禄山不假思索的说“没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玄宗大笑,不但不治罪,反而委以重用。

39岁,安禄山如愿以偿当上了平卢节度使,可以直接向长安报告工作,有机会向玄宗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安禄山外面憨厚,内心才思敏捷且奸诈,献媚的本事是相当的了得,他见杨贵妃宠冠六宫,对自己十分有利,尽管自己比杨贵妃大18岁,却甘心做杨贵妃的干儿子,在认干娘的仪式上,安禄山扎个小辫,穿上肚兜,打扮成“小儿”,前来拜见“母后”,唐玄宗乐的前仰后合,杨玉环欣然接受,安禄山从此可以随意出入宫中,与杨贵妃对面而食。

好一个安禄山,将一手“贵妃牌”,打的是炉火纯青。

每次入宫,安禄山先拜贵妃,后拜玄宗,唐玄宗问是何故,安禄山回答“胡人先母后父”,唐玄宗非常高兴,让杨贵妃娘家的几个晚辈和安禄山义结金兰。

2、杨贵妃为干儿子安禄山洗三,惹出绯闻

《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记载,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初三,是安禄山48岁生日。

第三天,杨玉环传他进宫,为他举行“洗三”仪式。

“洗三”是唐代风俗,孩子出生第三天,为娘的要为孩子洗去身上的尘垢,患上新衣服,这个习俗在长江中小游一带,依然保存。

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成婴儿放在澡盆里,但是安禄山太胖了,普通的澡盆无法安放他肥硕的身躯,有多胖呢?《新唐书》记载晚年的安禄山重165公斤,所以,这个澡盆是特制的,一群宫女为安禄山洗澡,也是相当的费劲。

洗完澡后,宫女们把安禄山放进一个私人订制的绸缎“襁褓”里面,再放到一个花轿里,有太监们一路抬着,在后宫花园转来转去,宫女们喊一声“禄儿”,他就答应一声,再喊一声“禄儿”,他再应一声,大家都乐不可支。

欢声笑语惊动了年逾七十的唐玄宗,他看的开心不已,赏赐了杨贵妃和安禄山许多的金银。

300年后,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里绘声绘色的说,“洗三”之后,安禄山出入皇宫更加随意,经常和唐玄宗杨贵妃通宵达旦喝酒玩乐。

据说,安禄山还教过杨贵妃胡旋舞,就这样,安禄山成了杨贵妃的绯闻男友!

杨贵妃是被冤枉的吗?

司马光的名声太大了,这么大牌的史学家在《资治通鉴》里言之凿凿的指责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一腿,还会冤枉杨贵妃吗?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感到杨贵妃还真是冤枉的!

司马光记载300多年前的事情,只能参考史书,当然以正史为主,例如《旧唐书》《新唐书》,但是,有意思的是,安禄山和杨贵妃通宵达旦的丑闻,恰恰来自野史《开元天宝遗事》。

《开元天宝遗事》的作者叫王仁裕,曾任唐末秦州节度使判官,他出生于黄巢起义那一年,没赶上大唐盛世,却赶上了唐末的动荡。这位晚唐的遗民,在改朝换代后一边做官,一边搜集唐玄宗杨贵妃的奇闻异事,经过整理,就成了《开元天宝遗事》这个八卦记者的现场报道。

要说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事儿,小编真的不敢苟同:

一是,他们俩有贼心没贼胆。

唐玄宗对杨玉环有多上心,不用多少了吧,怎么能容忍她有什么风言风语,安禄山是个野心家,要实现自己当皇上的梦想,怎么可能为了杨贵妃而得罪唐玄宗呢?他只不过是扮作小丑模样,取悦玄宗和玉环,争取更大信任和利益罢了,他在唐玄宗的眼里,就是一个小丑。杨玉环虽然感到安禄山好玩,但是杨家上下百余口人都靠唐玄宗而飞黄腾达,失去玄宗的宠爱,一切都化为乌有了。

二是,他们俩谁也看不上谁。

安禄山的眼里只有江山,没有杨贵妃,杨贵妃再美也是别人的,有了江山才能得到杨贵妃。

杨贵妃怎么会看上安禄山呢?这家伙五大三粗,肥的系个裤腰带都要四个人帮忙,两个人抬着肚皮,一个绝世美女和这样的丑男通宵达旦谈情说爱,说给你,你信吗?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野史记载,大家大可不必当真。安禄山一个胡人,杨贵妃跟他是不存在私情的。




唐朝风气开放,玄宗看上儿媳杨玉环,强行让寿王李瑁和杨玉环解除婚姻关系。公公霸占儿媳,在唐朝算不得是有多丑的一件事,所以杨贵妃和玄宗可以毫不避嫌的出双入对。安禄山虽得宠于玄宗,但面对当时后宫第一妃杨贵妃,他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拜杨贵妃为干妈,把帝后全部拉拢过来。



姚汝能所撰《安禄山事迹》记载了一段逸事,曰

“贵妃洗儿”。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初一乃安禄山生日,玄宗与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宫,赐给他丰厚生日礼物。三日后,因为安禄山早前已拜杨贵妃为母(事实上安禄山比杨贵妃要大上16岁),于是杨贵妃又召安禄山进宫,要替这个“大儿子”举行隆重的洗三仪式。杨贵妃命人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放在大澡盆子里,然后伸出芊芊玉手,象征性的在他背上洒水以示已经为他洗澡,完毕,又命人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三百多斤重的安禄山抬进彩轿上,在后宫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笑之声响彻御花园。

在唐朝,“洗三”本是当时人们为新生婴儿举行的一种沐浴仪式,其用意就是为婴儿去秽洗净,消灾攘吉。但是,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48岁了,杨贵妃才32岁。所以,所谓的“洗三”仪式在我看来更像是一起闹剧,一个胡人他也不懂什么中原风俗啊。



关于这一次令人瞪目结舌的“洗三”仪式,玄宗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 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赠禄山,尽欢而罢。”

杨贵妃为安禄山举行“洗三”仪式玄宗竟然事先不知,当玄宗亲自前往“观之”的时候,却又大喜,还赠杨贵妃洗儿金银钱,对安禄山也是予以厚赠,大家皆大欢喜,尽欢而散。这可以看出,杨贵妃对安禄山未有过分亲昵之举动,两人是不可能在玄宗底下暗度陈仓,勾搭成奸的。



安禄山的长相、体形实在是一言难尽,安禄山本来就有肥胖症,面目狰狞,到了晚年,可能是内分泌紊乱,肥胖情况愈发严重,《旧唐书》记载他:“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唐朝虽以丰腴肥胖为美,但也只针对女人,安禄山这重达三百三十斤的庞大身躯,肚子的赘肉都掉到了膝盖头下边,连走路都需要下人搀扶,再加上他那肥头大耳的脸,其丑陋之相简直让人作呕。

安禄山是杂胡出身,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其母阿史德氏是突厥族巫婆,安禄山生父死的早,其母改嫁于突厥人安延堰,遂冒姓安,名禄山。安禄山以胡人身份见宠于玄宗,但长期镇守外藩,却始终不能进入中枢,安禄山与杨贵妃之兄杨国忠关系一直很紧张,杨国忠更是在玄宗面前直言安禄山有谋反之心。




所谓的安禄山与杨贵妃一待一整晚,各种风言风语流传纯粹是野史意淫,历史上安禄山极力讨好杨贵妃,不过是想借助杨贵妃以讨好玄宗。杨贵妃对胡人出身的安禄山是绝对不会存在着什么男女之情的,这一点玄宗是非常清楚,连“贵妃洗儿”这样的事都能容忍,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还有什么事能瞒的过玄宗?


大国布衣


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一直暧昧不清,甚至两个人曾经独处一个晚上,杨贵妃还给安禄山洗过澡。这样暧昧不清的事情,居然是资治通鉴所记载的,的确让人大跌眼镜。干柴烈火之下两个人究竟有没有越过底线呢?而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也没有吃醋呢?

第一点 贵妃给安禄山洗三,说白了两个人是干妈和干儿子的关系

新生儿出生的第3天,他的母亲都需要给婴儿洗三,说白了就是希望婴儿无灾无忧能够活到成年,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意思就是他们两个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妈和跟儿子之间的关系。安禄山接受了杨贵妃的洗三,就表示现在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人生,而她现在的母亲就是杨贵妃。并且李隆基也见证了杨贵妃给安禄山洗身的这个全过程,他还觉得非常的有意思,所以说李隆基对于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的明朗的。

因此这两个人独处一室,甚至过了一夜也没有引起李隆基的怀疑。

毕竟从伦理道德上讲,干妈和干儿子待了一个晚上,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在这唐朝的风气比较的开放,保留了很多胡人的传统,并没有像宋朝的时候那样理教比较的繁盛。

一些皇族的女性的作风实在是比较的开放。甚至高阳公主都和一个和尚私通。武则天也光明正大的养男宠。与这两位相比,杨贵妃的作风其实还算是比较正派的。

一些高层的男性和女性都缺少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些人的私生活比较混乱,只要没有触及到皇帝的核心利益,皇帝也是懒得管的。

李隆基虽然被人送外号唐明皇,但是他还是不相信安禄山会谋反,以至于边关的急报,送到了李隆基的手上,他都不敢相信。所以说,既然皇帝没有防着他谋反的事情,也不会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防范更多。

第二点 安禄山未必看得上杨贵妃

人所共知的安禄山是一个野心家,他要的是大唐的整个江山,而不是杨贵妃一个人。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杨贵妃在李隆基眼中是一个美人在安禄山眼中未必就是。

毕竟杨贵妃是一个大胖子,而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是因为钻在她的怀中比较的暖和。而安禄山自己同样也是一个超级大胖子。两个大胖子挤在一起,想想这场面也是比较的滑稽,在这种场面之下谁还看得上谁呢?

第三点 安禄山羽翼未丰,不敢越雷池一步

安禄山本身就是一个胡人杂种,能够接触到杨玉环和唐玄宗这样的人物。他自然是要巴结他们,尤其是唐玄宗。整个大的唐帝国的权力都掌握在唐玄宗的手中。而众所周知,安禄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丧失自己的野心。在自己羽翼未丰满之前,他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只能小心翼翼的伺候这两位人上之人。而当他丰满的时候掌握着1万兵马,他所要夺取的就是整个江山。作为这样一个有心机的男人,他是不可能为了一件小事而耽误自己的前程的。


奇葩历史大观


首先,杨贵妃喜欢安禄山,是事实。

但是这喜欢不是男女之事,这点相信任何人都知晓。安禄山本人是胡人,风俗习惯不同,又有点聪明,精通多国语言,军事上也有本事,相信杨贵妃也是当宠物来看待。

其次,安禄山奉承人还真有一套。

照《两唐书》的记载,安禄山可是智商、情商兼备之人,不但精通六国语言,能征善战,而且情商极高,非常的会逢迎溜须。什么“只知皇上,不知太子”,请求为“贵妃养儿”,“胡人先母而后父”之类,都说明安禄山是一个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进退之人,根本不会做出秽乱玄宗宫闱之事。

其三,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

因为安禄山虽然聪明,但却是一个臣子而已,而且表面上看十分听话,李隆基自然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李隆基也要讨杨贵妃的欢心,最重要的是,安禄山十分丑,大可让人放心,不会给李隆基戴绿帽子。

但为什么,风言风语流传这么广呢?

任何流言,但是有一定的源头的,纯粹空穴来风是不存在的,一定有原因。

原因一,是杨贵妃见到的男人太少,宫廷禁讳多,一般的男人很少能见到杨贵妃,就算是见到也是禁若寒蝉,哪敢乱说话,而安禄山憨厚的外表下,有一颗聪明的心,再加上胡人的身份掩护,表现出一副可爱的面貌,自然能让杨贵妃嫣然一笑。

于是安禄山见缝插针,顺坡下驴,拜了杨贵妃作干妈,这是流言开传的最大原因。

任何时代,外臣与宫中往来过密,从来都会有流言产生,杨安自然也不例外。

而为这流言煽风点火的,却是那些所谓专家。

首先是宋代大儒司马光所赐。司马光在他的大作《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贵妃洗儿”的故事,说是杨贵妃在安禄山生日三天之后,邀安禄山进宫,用锦绣大襁褓裹住了安禄山,放在彩轿上,在宫内嬉戏耍闹,并美其名曰“洗三”。写完了还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司马光的故事都是借鉴一些野史杂说,本来是没有什么事实根据的,但因为其有良苦用心,用来警示北宋皇帝,所以,不惜引用了野史。但这却不是史学家该有的行为,按今人来说,就是污蔑。

所以,李隆基时代,这种流言还是比较少,甚至是没有的,只是经过历史 的演绎,才变成了今天这样的流言,那么,李隆基何如要去在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