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日本摩托车比中国摩托车好?

新说文解字


只能说这是个现实,中国摩托车企业发展,速度很慢,也许是中国社会发展太快,国人有几十万宁愿买奔驰宝马,或者是合资车,也绝对不会买辆几十万的摩托,路上骑几十万的绝对是有钱人,国内摩托只是有钱人的玩具,炫耀的资本,大众需求的,都是马路上跑的什么125啊,弯梁啊,,国内摩托企业就算研发出来了,国人未必会买账,起步晚,产品可比性太多。中国摩托企业,不是中国红旗,能有几百亿的研发资金,还有国内禁摩,只能说,国情,限制了中国摩托的发展,只能在低端市场活着,我有个朋友去日本打工,他是干电气焊的,在日本发了双劳保鞋,带回国了,到现在穿了八年了,当然鞋子也分冬夏,他不可能,天天工作穿着,做工好,耐用,这是对日本产品的认知。说了这么多,中国摩托真比不上日本摩托。说了这么多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我没有爱国情操


花脸红脸


不是有人说日本摩托车比中国摩托车好,而且事实是日本牌子的摩托车,或者是日本在国内合资的摩托车,也比纯国产牌子的摩托车质量好好很多。90年代初期,我老爸买了一部二手的的本田125,当时花了8000多买的,再骑了2年,市场价格反而涨到1万多了,后来给我舅舅继续骑到本世纪初,还可以卖5000多。而同时期买的一些国产新车,骑了两三年,基本上都骑不动了,二手的也没有人愿意接手,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禁摩的确影响到中国的整体摩托车市场,每年都很多人退出摩托车行业了,但是市场困难是所有在中国市场的摩托车企业都会面临的,日系的摩托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并没有下滑多少,有些反而上升了。客观环境对于做企业的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主要还是我们的制造业水平跟不上了。

已经开始走入电喷摩托车的时代了,目前国内也有几家像样点的电喷系统公司,但是传统的化油器似乎没有一套完整的原始图纸。电子类的东西也许我们可以很快跟着赶上来,但是机械的东西,似乎非常困难了。一般摩托车发动机也有100多个零件,看起来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如果要做好,还要创新,就非常不容易了。

发动机等部件因为高温高压高频状态下工作,对基础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工艺数据是需要很多年积累的,我们的热处理等技术并不过关,也许表面上你能看到是一样的,实际上耐用性和可靠性都差异非常大,产品做出来了明显不耐磨不耐用。配件把握不好,整机当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甚至发生摩托车断头散架的情况了。

发动机对加工和装配也是要求非常严谨的。目前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大多数还是停留在手工装配的场景上,这样人的情绪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装配不好,燃烧不好,动力不好,油耗高,震动也大,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油身子自燃的情况发生。如果在摩托车领域引入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体系,也许会有所改善。但是目前国产摩托车本身定位比较低下,产品都属于低端,几乎用不起这类型的自动化管控系统。

现在整体制造业都面临人工贵,租金贵和环保问题,摩托车这种小型的制造业更加困难,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选择摩托车产业去发展,在很多人眼里,这种行业完全是夕阳产业,没有什么出路。因此整个摩托车行业里边,真正能潜心来做研发的恐怕是寥寥无几,即使要研发也是模仿日本人的东西,这种心态下想赶上日本人似乎是和中国足球冲去亚洲一样困难的。日本人也不可能把真正的研发中心放到国内的,他们会全球布局,核心的东西你是山寨不到的。

不仅是日本摩托车远比中国摩托车质量好,甚至印度的摩托车也已经赶超我们了。如果我们的行业依然是这种状况,恐怕像泰国越南和印尼这些国家,也用不了多久都会比我们强的。


容济点火器


八几年的时候,上海的海员有机会把日本人丢弃的摩托车从日本带到上海(如本田c70,是南京金城的前身),那质量不是一般的好,声音轻还省油,那么旧,国人还把它当宝贝一样。后来中国也进口了不少日本小排量摩托车,印象最深的几种型号有:铃木ax100(金城100的前身),铃木tr125,雅马哈dx100(林海100的前身),本田cg125(幸福XF125的前身),本田cb125t双缸(春兰125的前身),铃木gs125(济南轻骑125的前身),本田gl145,本田cbx125等等。和生产汽车一样,中国在消化并吸收日本的技术以后,先是合资后是全资,比如说生产幸福125的时候,早期的产品,发动机总成,都是本田cg125的,包括化油器。

记得93年的时候,一个工地老板外出,把一辆老幸福125(发动机是本田CG125),丢在露天工地上三年,回来以后,擦试一下车子的灰尘,油箱里加点汽油,几脚就踹着车了,此事千真万确,车子的钢圈辐条,前挡泥板都锈得一塌糊涂,不得不承认本田发动机性能的优秀,后来幸福125,全部国产化,发动机自主生产,但说心里话,品质和本田cg125还是有差距的。

直到现在,我们目前市场上卖的摩托车,如雅马哈125,五羊本田125,新大洲本田125等一些民用的小排量摩托车,价格还是居高不下,都在1万左右,究其原因不外乎:1.掌握核心技术。2.装配严谨,严丝合缝。3.材质精益求精。所以日本的车子基本上做到了三不漏:不漏气,不漏油,不漏水(水冷却的车子),爆发力大,动力强,经久耐用。

我并不崇洋媚外,在这里请网友们不要误解,这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耳闻目睹的,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北京人在纽约adong,并参与讨论,互相私信,我一定会一一作答。





北京人在纽约adong


别人讲的非常对,并没有虚拟乱说。修摩托车的很多老板就说:骑不坏的本田修不好的雅马哈,他们说这话挺专业的。92年买了一辆本田摩托车,行程20000多公里,除了换机油火花塞就没换过,照样比中国新大洲省油跑的快。按照汽油6元多一升,可油箱小只装10元钱汽油,一箱油跑180多公里,本田省油是肯定的。像国产摩托车差不多20000公里离报废差不多了,但是本田比当初车速油耗上,不会落后起先多少。国产摩托车跑到两万多公里,一定是冒黑烟烧油,说不定缸和火塞环要换,但本田摩托车仍然见不到烟,这就是国产和外车的区别。实话实说好就好,假的说不真而真的说不假,总之还是质量产品上的区别,让人不服也得服。


北极寒冰16


什么有人说?技不如人还不承认!不是奉承日本,事实中国技术赶不上日本技术。日本的工业就比中国早好几十年,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好比现在比赛用的大排量摩托车还有各种赛车,那款是中国造的?根本没有可比性!连一颗小小的螺丝多没法比,不是臭咱们中国,一颗小小的圆珠笔头才前几年刚刚研究出来,还有各种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我们多需要进口,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努力的去搞科研,才能和世界上的高科技接轨。只有祖国强大了,各方面才能赶上去,和发达中的国家缩少距离,好的产品才能遍布全球,到那时候到处是中国造的产品,那我们就能扬眉吐气了!现在不是和谁谁比的时候,说句实话!丢人!和日本比摩托车!


爱ai已逝去


不是有人说,而是事实就是如此。我三舅在农场种地,买了一台价廉物美的国产名牌摩托(不愿惹麻烦,不说名字了),跑了不到三年歇菜了,咬咬牙买台雅马哈,正常保养用了十年,买了辆汽车,把摩托给了表弟,表弟又骑了好几年,又买汽车,摩托停到自家农具库房里,据说只要加了油还能跑……


手机用户6945696657


用了就知道谁的好不好。我2003年的嘉陵摩托车6年就换了所有配件最后开发动机后动力太差放弃了。之后换了辆本田现在8年了只换了一副链条牙盘和轮胎,其它一点没动过。国产摩托车与日本的鬼子货质量不是差一点点。


钓鱼爱好者花也爱


说到中日摩托车的差距,人们往往就会说技术、材料、工艺、设计、态度等等。纯属正确的废话,技术、工艺、态度方面的差距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浅层次的原因。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慢慢分析:

首先,两国的社会产业状况完全不同,日本的产业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行业协会的力量非常强大,往往是行业协会牵头去进攻一个市场(例如越南),日本摩托车产业协会对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有非常缜密的布局,对协会成员有极为严格的行为规范(比如严禁价格战,长时间的品牌培育期,不允许粗制滥造,短期内不以赚钱为目的)。反观中国摩企,基本上就各自为战,民营企业必须在短期内赚钱,这样一来,价格战就在所难免,粗制滥造,偷工减料,质量很差,陷入“质量越差,价格越低,价格越低质量越差”的恶性循环,中国摩企属于“卖产品”,日本摩企属于“做市场”。

其次,两国摩企面临的金融环境不同,在中国真正搞摩企的大多都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常态。如此一来,哪有钱去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技术研发?只能赚一个是一个,贪图眼前利益,这些都纯属无奈之举。银行有钱为啥不贷给国有企业?凭什么不贷给房地产?偏偏贷给你几个要死不活的摩企?~~~反观日本摩企,他们从银行、股市、发债等多个渠道可以大量融资, 他们当然愿意做长线投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深度市场布局,树立品牌形象,因为这样收益更大。

再者,中日摩企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日本摩企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加澳),这使得他们在这些发达国家市场赚了不少钱,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技术和市场经验,当他们回过头来做东南亚市场的时候,就显得小儿科了。而中国摩企,由于在国内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产业(很多大城市都禁摩),走出去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是夹缝中生存的产业!

综合以上的各种原因,难道中国摩企不如日本不是必然吗?


朱哥哥168425860


看了大家的回答很高兴。

我就是教汽车.摩托车修理的。日本的汽车和摩托车都拆过,大家说过的就不重复了。我总结了4点分享给大家。

1.品牌意识强。连胶都是自家品牌,如本田密封胶,丰田……。

2.加工精度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家的数控车床全国达到95%以上。(据考查回来的同事讲)

3.金属热处理质量好。如气缸套筒(装活塞用的)内表面特硬,耐磨,如搪过缸筒后,使用寿命就不行了。

4.设计符合力学原理。即能节省材料,又能达到设计寿命。

因此我很佩服日本的汽车和摩托车产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加工手段的进步,以后的机电产品越来越好。



路远明


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必然结果。试想一下连摩托车单缸造不好。还谈汽车。经过多年的打拼中国汽车在国际上有一之地吗?得到哪些国家的认可?

摩托车产业在90年发展是有前景的。一道禁摩令。导至了僧多粥少。摩托车行业不断的血拼。价格一降再降。质量一降再降。转战国外,败北,死掉一部分

国内的某些品牌,血战之后,现在质量还是可以的。许多车骑了几年,没有大修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现在摩托车厂家应该不会跟风做当年血拼的傻事。

电动车行,制造难度远小于摩托车。国家没出台任何大的政策,已经在打价格战。更何况国家出台的某些政策。虽然国家没有一刀砌。实行过渡期。必然加速电动车行业的重新洗牌。恐怕在国内也会上演比摩托车更惨的血拼。

要知道刚开骑电动车主要是年青女子。因为方便,但是容易坏。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动车的速度,续行里程慢慢提上来。国家强行制止。必然会导致电动车产业停止不前。我认为应该从整车质量,刹车安全系数入手,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电动车的税收,也会减少群众的购买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