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阿青是财务处公认的"小黄牛"。他做事任劳任怨,好说话,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自告奋勇地热情伸手。财务处本来就是忙碌的处室,阿青的本职工作也相当多,因为他的表现,处长也愿意把一些临时性的、突发性的工作交给他,同事们也喜欢找他帮忙处理事务,因此,阿青经常加班,晚上、周末都能看到他办公室的灯亮着。为此,妻子可没少抱怨他。毕竟孩子才不到两岁,家里也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阿青也承诺要多在家里带孩子,他在心里多次告诉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对其他同事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忙,对超量工作委婉拒绝。但每次同事找他,他都习惯性地接下了,还笑着说"没关系,举手之劳。"说完之后想起对妻子的承诺,又暗自恨自己,恨不得给自己几个耳光。

阿青不知道,他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职场取悦症。

01 职场取悦症

一、什么是职场取悦症

取悦症,是指行为人心里随时想取悦于他人,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职场取悦症则是在职场中以取悦他人作为工作和处事的出发点,压抑和牺牲自己,取悦他人,把自己塑造成职场好人。这种过分取悦于他人的职场好人常常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二、取悦症的表现特征

一般来说,职场取悦症有以下表现特征:

1.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就算是自己很难办到的事情,也会硬着头皮答应。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总是无条件地答应。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哪怕自己已经忙到无法开交,但为了不得罪提要求的领导或同事,还是硬是头皮爽快答应下来。

2.内心极度敏感,害怕麻烦别人。在自己的工作任务超出预期时,不愿意麻烦别人,请求同事和领导的帮忙,而是默默地承受。晚上挑灯夜战,周末频频加班,宁愿自己开启"5+2""白+黑"模式,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3.缺乏安全感,随时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对自己的存在和行为没有信心,心里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所以拼命对别人好,通过多干、苦干,满足别人的要求,从而换取别人的认可,获得自己心理上的安全感。

4.处理问题总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替他人着想,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处理工作问题时,总考虑别人的得失,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塑造职场好人形象,害怕冲突,害怕得罪他人。比如,本来自己都忙到要加班了,但当出纳提出让他帮忙核对账务差额时,阿青还是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过来与出纳一起逐笔进行核对。他想的是,出纳对不上账,心里该多着急,可能晚上都睡不好觉。但他却没想,出纳对完账就清闲了,到点就下班走人,而自己的报表,还不知得熬夜到什么时候。

5. 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不敢争取本部门的利益。由于害怕不被认可,或得罪他人,在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总是避重就轻,不敢维护和争取本部门的利益。


02 职场取悦症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一、场景模拟及自我心理安慰

国庆节轮到财务处值班,按照人员顺序排列,阿青应该1日值班,妻子为此专门安排2日出发回邻省老家。本处室的李大姐是4日值班,但她想外出旅游,所以提出和阿青换。阿青明知道自己该拒绝,因为每年只有两个长假,国庆和春节,他和妻子两人老家都在外省,轮流回去。但他却考虑的是李大姐旅游的不便,又答应了下来。


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阿青并未意识到自己是职场取悦症,他自我分析的原因是:

  • 乐于助人是美德。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乐于助人,这是民族美德。李大姐要外出旅游,如果4号要回来值班,势必不能完成旅程。自己作为处室的年轻人,帮助她也是理所当然的。
  • 是维护良好同事关系的需要。李大姐虽然平时跟阿青关系并无特别亲近之处,但同在一个处室,维护良好的同事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既然她提出了换班要求,自己如果予以拒绝,势必让她丢面子。
  • 自己可以缩短在老家逗留的时间。这次是回自己老家,在邻省,只有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可以1号出发,3号回来,不耽误4号值班。实在不行,9月30号晚上回去也可以,不过就是多几百块的过路费而已。因此,这在自己是可以克服的困难,而在李大姐那里却是不好解决的难题,和她换班也没关系。

阿青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给自己找的这三个原因,其本质还是牺牲自己,取悦他人。

二、职场取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职场取悦症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1.自卑心理。因为无法从自我心理上对自己进行认可,缺乏自信,因此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来获取自我心理的存在感和满足感。

2.错误的认知思维定式。职场取悦症者往往建立起这种思维定式:要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我。在他们的认知里,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自己为他人做了多少。他们相信讨好能让自己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

3.塑造的职场好人形象强迫自己通过取悦他人继续维护。由于一开始塑造了职场好人的形象,为了维护这个形象,不敢表现出愤怒和不悦,强迫自己牺牲自我的利益而照顾他人的需求。

4.家庭成长环境造成取悦症。

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性格过于强势,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孩子从小一有犯错就会受到严厉的呵斥,或者在幼年和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由于重男轻女等原因的忽视和打击,过度批评等,在这种长期处于心理压抑、丧失自信心、缺乏自我认同感的情况下,孩子会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取悦父母获取肯定,逐渐形成取悦症的人格特征。工作之后,也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取悦他人的习惯带进了职场之中。

5.情感畏惧驱使。畏惧一切消极的情感,比如:拒绝、抛弃、冲突、对抗、批评、孤独、愤怒等等。坚信只要做好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就能避免这些消极情感。


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三、职场取悦症带来的后果

职场取悦症,往往取悦了他人,却为自己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

1.心理压抑后果。虽然表面上否认了对他人的愤怒和怨恨,但是由于总是压抑自我成就他人,内心会感到焦虑、恐慌和沮丧等压抑的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释放,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不愉悦的体验。久而久之,还会加剧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等不健康的心理发展趋势。

2.付出自我牺牲代价。这是明面上的后果。由于想取悦于人,不敢拒绝他人,就唯有牺牲自己,时间、精力、利益等,而反过来,自己的这种自我牺牲的取悦症心理又可能反过来被别人利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自己一方面在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中来获取人际关系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在疲于追求完美中感觉被孤立。

3.消极情感造成心理障碍,并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不能表达消极情感,这些消极的情感被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得不到排解,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并进一步在身体方面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背痛、胃痛、高血压等与紧张相关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4.缺乏存在感,得不到重视,遑论晋升。刚开始讨好别人,别人可能会放在心上,但长时间的讨好,形成了习惯,别人就会越来越不在乎。最后职场取悦症者就变成了那个付出最多却最没有存在感的人,自然也得不到大家的重视。更别提职务的晋升了。不管在什么单位,都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来当领导,实际上,这样的人也是缺乏领导能力的。

5.难以形成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良好互动基础之上。一味当好人,压抑、退让、讨好,别人不会看重你,你也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心烦、失望、抱怨等真实的心理,你与他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解决双方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更无法建立真正的良性关系。

6.承担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职场中,有句话叫做多错多,虽然听上去有点消极,但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某项工作出了纰漏,没有参与的人没有责任,而负责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却往往被责备,而且取悦症者给人软弱的印象,更加重了提责的可能性。


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03 如何有效克服职场取悦症

前面分析了职场取悦症的成因和后果,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克服它呢?

1. 重塑自信。自信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正确认识自己,不做无谓的比较,重塑自信,就能获得精神力量,而不需要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取信心。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有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们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自信。正确看待自己作为正常人的优点和缺点,不夸大优点,不回避缺点。这样才能远离自卑和怯懦,同时也逐渐远离职场取悦症的伤害。

2. 纠正和改变心态。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逐步纠正和改变应该想取悦于人的心态。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处理问题时既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不委曲求全,不盲目牺牲自己取悦他人。

3. 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每个正常人都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既会有积极的,如高兴、愉悦,也会有消极的,如愤怒、焦虑。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能一味压抑消极情绪,要适当地表达出来。

4. 提高说"不"的能力。说"不"意味着不必牺牲自我的真实感受去取悦他人,意味着自由。可以通过四个简单的步骤来实现说"不":客观地叙述事情的缘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解释而不是评判感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以上四步说出第一个"不"后,你会发现,其实这并不难,而且他人也并没有因为你说"不"而怪罪你。

在李大姐给阿青提出换班时,阿青可以按照四步法来处理:第一步,解释自己夫妻俩家都在外地,而每年的两个长假,刚好分别能回两个老家陪伴父母;第二步,换班的事情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很为难;第三步,原因是早已告知父母要回家,父母已和妻子安排好假期几天的行程,其中包括和亲戚们的聚会;第四步,非常抱歉,虽然很想帮你,但是确实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无法和你换班,请谅解。其实有这么充分的解释,李大姐也能理解,不会怪罪阿青。她也还有解决的方式,比如和7号值班的同事换班,或者改变旅行行程等。


5. 重新构建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不要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当你理顺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后,你会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充满活力和把控感,不会再纠结于在职场上无原则地取悦他人。

6. 加强人际交往。积极的人际交往能给人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升自信心。同时,在人际交往的互动中,也能学习和提升各种交往技巧,应用于职场中,避免一味地取悦他人。


明明知道不合理,明明心里不情愿,却无法拒绝?浅析职场取悦症

04 小结

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麻烦别人、随时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总替他人着想、不敢争取本部门的利益是职场取悦症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包括自卑心理、错误的认知思维定式、强迫自己维护塑造的职场好人形象、家庭成长环境因素、情感畏惧驱使。职场取悦症可能带来心理压抑、付出自我牺牲代价、造成心理障碍和影响身体健康、得不到重视和晋升、难以形成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承担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等后果。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有效克服职场取悦症的六个建议。

1.重塑自信。正确认识自己,不做无谓的比较,重塑自信,就能获得精神力量,远离自卑和怯懦,同时也逐渐远离职场取悦症的伤害。

2.纠正和改变心态。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逐步纠正和改变想取悦于人的心态。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

3.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能一味压抑消极情绪,要适当地表达出来。

4.提高说"不"的能力。可以通过四个简单的步骤来实现说"不":客观地叙述事情的缘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解释而不是评判感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重新构建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6.加强人际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