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老人过世了,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在这非常时期,怎么办?

八零后D大叔


今年的春节跟以往过的不一样,我们不能外出,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各种各样聚集的活动也被取消,像一些农村也都早早的开始了封村,禁止外来人员的前来,避免形成交叉感染,目前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避免外出,在一些农村还是会要举办红白喜事,红事尚好,可以商议之后延期举行,但对于白事来说,是半点也不能够耽搁的,应该如果合理的进行安排丧事,成为当前的一个难题。

各地都有对于丧葬不同的习俗,逝者停放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像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停放五天,有的年岁较久的老人停放的时间更长,要停放七天,也被称之为“喜丧”,办理丧事也是对于孝子贤孙的考验,要守灵好几天,而且还要专注于守灵,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自己是伸不上手的,都要依靠村里帮忙的来办理,这就需要很多的人手来操作,很多细致入微的事情都要称之为“总理”的来把关,包括人员的调配,各项的花销,都是有村里德高望重的料事人来指挥,有的家族人口较多的,到出殡的哪一天,人员特别的多,能够占满整条的街道。

但目前的形势,让原本红事不叫,白事自到的丧事,变得不能在像以前那样的操办,也有一些村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在这个非常的事情,办红事不能超过多少人,酒席不能超过多少桌,白事也是一样,除了必要的帮手和直属亲戚之外,是不能够有过多的人员来参与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现在的形势严峻,谁也不想在发生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能够减少人员聚集,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只能按照目前的形势需要作出跟以往不同的安排。

目前举办丧事,也有严格的遵循佩戴口罩的原则,除了该有的吊唁,在出殡的当天,要适当的减少人员的聚集,除了必须要的帮忙的和一些必须应该到场的亲戚之外,一般关系的还是尽量不要去凑热闹,毕竟现在不是以前,即是自己当天不去,主人也是很能够理解,因为当前的形势所迫,对于各种小节也不能够在拘泥。

我们村前几天刚刚有位老人去世,不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正常的逝世,早早的就给村里说明了情况,村里也安排人员前来帮忙,也安排了在村口值班的,对于外村前来吊唁的,只要是不发烧没有症状的,也可以进村,只不过是吊唁结束之后,不能停留,要赶紧出去,丧事办的也是当前局势所迫,一切从简,原本挖墓穴是需要十几个人,要早早的去挖一上午才能挖成,现在因为人员不凑手,只能使用了挖掘机,一会的功夫就给挖好了,葬礼当天也是主要的亲戚到场,人员跟以往相比,确实少了很多,虽然是非常时期,但也有特事特办,只不过更过去相比,除了必要的防护之外,减少人员的聚集,也是重中之重,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我先说一件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2008年春节,正月初三,也是大过年的时候,很不幸,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老人去世就得办丧事,这是常理,可是在08年的那个春节,村子里要筹办一场丧礼可不是容易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要办丧礼,就得采购物资,吃的、喝的都必须去镇上买,而我们村位置比较偏远,离镇上有三十来里,许多地方还都是陡峭地山路。放在平时,叫个马力大一点的货车去镇上跑一趟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是那年发生了厉害的冰灾,路上的积冰几寸厚,别说车了,人都走不稳。

最后怎么办呢,村子里二十多位壮劳力,穿上防滑的草履,靠着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来回走了六十多里山路,将丧礼所需的物资从镇上挑了回来,最后丧礼如期举行,老人风光下葬,入土为安。


再来说今年这个事情。

现在疫情严重,同样属于非常时期,为了防控疫情,大家也都是尽量不出门拜年,不聚亲访友。可是如果村子里老人在这个时候去世了,按照农村人喜事要叫白事必到的传统习俗,该怎么办呢?

首先人死为大,说不办丧事,肯定也不现实,因此主人家丧事多半会办,但必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丧事举办场所要提前消毒灭菌,为那些前来帮忙的乡邻(比如说抬棺,送葬这些环节光靠自家人肯定是办不好的,肯定需要人帮忙)配好医用口罩。

一些和老人有直接血脉关系的亲属,肯定会前来为老人送行,这些同样要做好防护措施。至于其它的普通亲友,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不参加的还是尽量别参加,在心里为老人默哀就好。

由于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在丧事的举办过程中,大家必须戴好口罩,少说话,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其他像聚餐,请礼乐队之类的仪式活动,最好是从简略去,要想热闹一些,弄个音响放点哀乐就好。

总而言之,关键时期,村里老人去世,按照农村人生死事最大的传统观念,丧事的举办一般不可避免,但是对于丧事主办家庭来说,要改变平时的思想观念,一切都得从简,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前去参加帮忙或悼念的亲邻来说,必须帮忙的肯定会去帮忙,但是一样要做好防护措施。其他没有十分紧要的,在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去,相信主人家也会理解。


湘俚伢子


能不去绝对不能去,这是底线,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别人的生命负责。我们村前天也去世了一个老人,今天己经入土为安了,分享一下我们村的经验吧。

前天早上这个老人刚去世,书记村长第一时间赶到,严格把控,没带口罩决对不能进去,人员控制不得超过二十人,每天消毒三次。不准聚餐摆酒席,从人性方面讲如果有送礼祭奠的可以,丢下礼金祭奠一下立即走人,不得超过五分钟,非常人性化。这也比平时埋人省了几万元,一举多得,即防了肺疫,又减轻了事主的负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认为,在非常时期,不能顾及情面。如果你过意不去,在却保安全的前提下问候一下,多上点礼金以表谢意,然后再回家,绝不能因情面过不去而创下大祸,对国家不利对自己和事主更不利。毕竟人命大如天,决不能顾死不顾活。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王银令


百善孝为先,按理说,理应该去帮村里,抬棺送葬,送老邻居最后一程。但是,在这这个非常时期的正月份,深明大义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来说,村里的干部,会帮忙解决的。


首先,老人离世,正在疫情期是每个人都要同情,明明是合家团聚,却变成丧事。我的老家山高路远,有大山隔着,加上宣传得当,没有人胡搅蛮缠,硬是要发丧。


大年初五,离我家一公里处的一位老人去世了。按着我们山区的讲究,“死者为大”,丧事需要大操大办,分光大葬,才算子女尽孝。村干部,得知有人离世,马上去他家做思想工作。那位老人的儿子是为孝子,痛哭流涕,抓住村支书的手,双手发抖说:你叫我咋办啊?养育了我折磨多年,死了还不能给老娘发丧!村支书一边安慰他,一边给他讲道理。

逝者安息,老人家一路走好!

之后,就老娘穿上寿衣,放进棺木。村支书到我们村里找了第七个人,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就抬着棺木上山土葬了。听说,老人的娘家人来了两位。一路上,只打了一个花圈,唢呐鞭炮都没响。可以说,老人走的很安详,没有大操大办。

最后只能说一句,特殊时期,不能大操大办,还要禁止其他人来吊唁。疫情是大事,简单下葬是顾全大局,明白事理,也是为大家的生命负责。


荆山朵朵


我赞成去帮忙,农村人口密度相比城市小,人大多都在村里活动,周围都是田野,附近也没有传染源的情况下是可以帮这个忙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戴上口罩。

白事历来都是农村大事,如果没有疫情,即便主人不邀请自己也要主动去帮忙,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邻居就是自己的命运”,年少时不理解这句话,怎么邻居就会变成自己的命运了?后来我舅舅家的一次火灾事故,让我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舅舅家盖老房子,因为两家房子之间的飞檐发生了矛盾,从此就不再有走动,宛如仇敌一般。一次舅舅家的小孩玩火把自家的牛圈给烧了,大家知道农村家里都堆得有柴草,一旦着火后果是很严重的。当时舅舅家是熊熊大火、浓烟滚滚,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来帮助救火的却是邻居一家人,等村里在田里干活的人跑路救助时,大火基本扑灭了,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这件事后两家人到现在都处的得比较默契。

所以说村里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家里有啥事都瞒不过村里人的眼睛。现在社会虽然各忙各的,但是有重要的大事大家还是愿意帮忙。

非常时期只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和平常一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为了疫情找借口,人都有生老病死。参加白事一方面是祭祀先灵,让他入土为安。可能在生前他是你的酒友,还是你的好伙伴,曾经也帮你不少忙,死后当然应该去送他最后一程,这就是真正的不忘本。

另一方面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谁家有白事家属是非常难过的,全家都沉痛在悲哀的气氛中,还要忙前忙后的把丧事办完,你的参与和问候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力量,让他们忘记伤痛努力前行。其实你做的是一件施善之事。


农人李哥


这个话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老婆二姑去年腊月二十六去世,正月十四岀殡,在村里要给老人办一场事宴,可是非常时期,不准备办了,就哥姐妹一家人把老人入土为安,等到过周年在给老人办一场:酒席,这样对别人对自己都好,我想说的是二姑一路走好!侄女,因为特殊时期回不去,请表哥,表姐,表妹,谅解!


葵花城内蒙古呼和浩特


咱们农村的老人在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有好多都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出现突然去世的情况。特别是在今年过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候。我媳妇家那边隔壁的邻居家的一位老奶奶(因为媳妇在他们村里的辈分比较低,这位去世的老奶奶的年龄在80岁左右)在除夕夜的时候去世的,由于我们这里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就是在除夕的时候贴了对联了,所以得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先过年然后再丧事。

先跟大家谈谈我们这里办丧事的习俗。媳妇家那边丧事的习俗本来就比我们这里的简单。我们这里办丧事要大办,即花费将近2天的时间,第一天叫“开门”,第二天浇“出殡”,必须的赶在中午12点之前入土为安。媳妇家那边就只有一早上和上午的时间,也就是说只需要半天的时间。

对于今年这样特殊的情况他们选择了先把去世的老奶奶在正月初三的时候给埋葬了,然后把办丧事的时间推迟到过“五七”的时候,如果说到“五七”这个时候病情依然得不到控制的话,那就挪到过“百天”的时候。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作为后辈对于上一辈人的去世的心情都是比较难过的,即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逝者为大。但是鉴于目前特殊的情况,大家也能够理解,毕竟现在不传播和不违反国家的号召才是最重要的。


豫东小农


现在农村老人去世了,在这非常时期应该用非常的办法!先入土为安!

在我们这老人去世一般是放七天下葬,但也有非常时候。在我记忆中我们这有大暑节气去世老人的事,那时候没有冰棺等设施,大热天人放不到七天,就会腐烂变臭。我小时候就记得有一次村里人大热天送葬。蛐虫从棺材板里拱出来了,没办法用水冲掉棺板上的蛐虫。棺板抬在路上,一路都是臭气。

但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在家里不放七天。大热天人放三天左右就会有味儿,所以一般是提前下葬,就是先找几个人把棺材先到墓坑里。盖上不用土埋,等到下葬的那一天亲戚朋友都过来,大家走一个形式。

我认为在这非常时期,应该借鉴这种办法下葬老人,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先找上七八个年轻力壮的人,大家都做好防疫措施。先将老人送到墓地里,等这场瘟疫过去了,再招集亲戚朋友到家里给老人举行一个送葬仪式。

要不再一个办法是,将去世的老人放到医院的冷库里,等这场瘟疫过去了,再为老人举办葬礼。

必定现在是防疫的非常时期,人员少聚集,一切要为自已安全,也为别人安全着想,白事简办,还要让人们都可接受。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如果还有在此期问去世老人的事可以借鉴一下。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就在今天,我们村刚刚去世了一个老人。在这非常时期,作为邻居我们应该怎么办?换做原来,废话一句也不用说,只要听到消息立马就要去帮忙。农村有句老话说,喜事叫白事到。就是说如果家里有喜事的话,要收到请帖客人才能去,而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只要听到消息,根本用不着叫,都自动的去帮忙。

眼下正是特殊时期,村里有人去世了,面对这样的事情,村民们应该怎么办呢?特殊时期就应该特殊对待,亲戚朋友肯定是不能来了,各村都已经封路了,村口都有人专门儿看守,想来也来不了。虽然外村的亲戚朋友来不了了,但是作为左邻右舍,遇到这样的事总应该搭把手。因为这样的事情,按照农村的风俗,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家人不能做的。但是有一点必须应该记住,平常这样的事情去帮忙,都要留在事主家里吃饭,而这个时候是坚决不能聚在一起吃饭的。



我们村有一户村民,本来打算今年正月初六是儿子结婚的日子,也是因为赶在这个特殊时期,婚礼只能推迟。而且平常村民们不管红白喜事,也都会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设宴招待大家。而现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也已经锁了门,不管谁家有任何事情,都不能在此聚餐。对此村民们也都很理解,赞成村委会的做法。

今天我们村里这个70多岁的老人去世,左邻右舍们都戴着口罩来了。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外人帮忙的,大家也都很自觉地戴着口罩,来帮着张罗一些相关事宜。不同的是来的人很少,只有几个关系特别不错的亲邻,不像往日那样,会有很多的村民和亲戚朋友都来。同时也简化了平时一些繁琐的规矩,一切就简,家人和几个亲邻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程序,然后大家就散了。





因为病人是在今天下午去世的,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今天晚上灵柩要放在家里,只有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去火化。商量完毕以后,邻居们都各回各家,没有一个人留在事主家里吃饭。大家都商定,等到明天早晨的时候,再去参加葬礼。

题主说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其实这个也不必纠结,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有没有病源应该相互比较了解,只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大家不在一起就餐,是不会有什么危险性的。邻居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应该去帮一下忙的。


灵子


现在春节期间,各地农村严控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努力做到组织动员最充分、全面排查最彻底、隔离管控最到位,确保及时发现、及时联动、有效处置,全面有效切断感染源,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努力维护村民身体健康。当前,各地农村都对村街消毒,劝导村民不走亲访友,减少聚集,不聚餐,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做好家庭环境清洁工作,配合做好农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农村老人过世了,邻居要不要去帮忙,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现在非常时期,丧事应该从简,具体做到如下要求:

第一,老人过世丧事一切从简。

现在正处疫情防控攻坚期,任何疏漏和疏忽,都可能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这个时候老人过世的丧事,要一切从简,减少停丧天数,不请自乐班,不宴请宾客,不通知远方亲戚,不通知疫区亲朋好友,以周边的主要亲朋好友料理丧事即可;同时,主人家要通知前来的亲朋好友和帮忙的村民,做好自我防护,在人员群聚地方消毒,处处细心,做到密而不疏。这样的做法,也会得到村民和亲朋好友的理解和认可。

第二,帮忙的村民要做好自好防护。

邻居家老人这个时候过世,肯定需要村民前来帮助料理后事。如果平时没有疫情,村民谁家办红白喜事,邻居和睦团结,村民都会毫不犹豫的主动前来帮忙,你帮我,我帮你,互帮互助,这是农村传统美德。但现在处于非常时期,帮忙的村民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戴上口罩,做到勤洗手,做好群聚地方消毒;不群聚就餐,不聚集聊天等,严格做好防控工作。

第三,村民要自觉做好防疫工作

做好防控疫情,帮忙的村民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还要做好丧事邻居家亲朋好友的防护措施,严防因人员流动,造成疫情扩散;还要积极宣传、引导其他村民,做好防控措施;针对农村人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或者心不在蔫的现状,主人家都要做好提醒,做好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解读,普及防范知识,保障不因料理丧事而发生疫情,或扩散疫情。

第四,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个大局和核心就是联防联控疫情扩散和蔓延。所以,作为农民家庭料理丧理,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动摇。从各个方面做好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切断疫情转移渠道,全面禁止疫情输入;办理丧事期间,所有的活动都要以当地疫情防控小组的指导为根本,自觉遵守,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巨大支持。

总之,现在非常时期,村民家中料理丧事,邻居全家帮忙,这是理所当然,也是责无旁贷,而关键是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自我防护,教育提醒前来的亲朋好友做好防护,鼓励和支持主人家丧事一切从简,尽全力减少参加丧礼人数,要服从当前防疫的重要规定和管制措施,这才是根本;千万不能因为料理丧事,而导致疫情发生。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