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文龍街道:群防群治築牢防疫防線

“你好,我是虹橋路1號樓的居民,我們樓梯間裡面有人亂丟倉鼠,麻煩過來處理一下。”

“我要舉報,彩虹橋附近有很多人員聚集,能馬上過來勸散嗎?”

這樣的居民來電,文龍街道菜壩社區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個。

綦江區文龍街道:群防群治築牢防疫防線

菜壩社區工作人員正接聽居民舉報電話

為引領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自防自控,菜壩社區建立了1個便民服務群,7個網格微信群,一方面通過微信群進行防疫相關知識宣傳,召集黨員志願者參與,動員群眾主動配合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將辦公室座機,社區書記、主任的電話公示到轄區每一個樓棟,每一個居民微信群,24小時回覆居民的疑問,接收居民的監督舉報。

綦江區文龍街道:群防群治築牢防疫防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菜壩社區的黨員群眾們沒有做旁觀者,而是主動的加入了疫情防控的戰鬥中。

“在這非常時期,必須聽從居委會的宣傳和勸導,蝸居,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抗疫情,不給國家添亂。”在菜壩社區第八網格群裡,居民王先生積極響應。

據悉,在菜壩社區的網格微信群裡,社區黨員幹部每天都會轉發政府的各類通知、媒體發佈的疫情信息和新型冠狀病毒的科普知識,對居民們進行宣傳引導,居民們也紛紛響應與支持,通過一條條的微信消息傳播抗疫正能量。

76歲的老黨員任德海是德信小區支部的支部書記,面對疫情,還生著病在家休養的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員,就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我雖然上了年紀,但還是要為防疫出一份力。”

綦江區文龍街道:群防群治築牢防疫防線

黨員任德海在德信小區門崗值守登記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堅持每天在門崗處值守,變身集登記與宣傳為一體的“守門員”。聯繫小區物業和業委會成員,在小區公示欄上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動員物業挨家挨戶上門提醒居民注意個人衛生、儘量減少出門、建議佩戴口罩。遇到居民隨手亂丟使用過的口罩,他會及時的制止。

“林書記,我申請加入社區防疫隊伍,只要我能做的,我都願意做。”59歲的居民趙廷碧是報名參與菜壩社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其中一名。

她不僅和社區工作人員一同挨家逐戶粘貼倡議書、告知書和預防措施、摸排登記信息,隨時拿著小喇叭宣傳防疫知識,還主動加入到居家隔離人員值守工作中,值守一次就是8個小時。

綦江區文龍街道:群防群治築牢防疫防線

社區志願者趙廷碧用小喇叭宣傳防疫知識

由於菜壩社區老舊居民樓達90餘棟,轄區茶樓、奶茶店、餐飲店密集,且緊鄰綦江河,是綦江區群眾最喜愛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是人員聚集地,防疫工作難度大。一張桌子,幾張凳子,三五親朋好友,或是喝喝茶,或是聊聊天,這樣的生活確實很愜意。但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聚集卻存在極大的傳染風險。

面對大大小小的茶樓,路邊的茶攤,社區黨員群眾共同監督,一經發現聚集喝茶打牌娛樂的情況,就通過電話、微信告知社區工作人員,然後立即現場進行疫情安全宣傳,告知疫情的傳播形式和危害。通過耐心細緻的溝通,共勸離了50餘起聚集人員,關閉43家茶樓茶攤,關閉奶茶店20家。

文龍街道菜壩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以群防群治為基礎,既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又充分發動群眾,做到了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形成一股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韓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