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一次电用多少钱?

o丶柒言


不知道题主问的是两轮的电动车还是四轮的电动汽车,我就都给你算一遍吧。

1、两轮电动车

我们的电动车大部分都是60V(5x12V) 的电池串联起来的,家用的两轮电动车电瓶一般不足两度,因为夏天充电快,冬天充电慢等原因,充满一次电也在1.2-1.8度之间波动,我们再乘以电费,也就一块多钱,相当划算。

2、老年代步车

当下很多老年代步车都是电动的,说起是汽车,其实更像是放大版的电动车,并且很多采用三轮的设计。这种车的电瓶一般在5-9度电,并且用家里的插座就能充电,所以充一次电大概要3-5元。

3、纯电动汽车

电力作为使用最普及的新能源,如今再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颇受欢迎,不同的新能源车型电车大小差异较大,市面上常见的也氛围十几度到几十度不均。例如一辆40度的电动车从0开始充满电,则需要20多元。


TMAX越野


这分为几种情况

两轮电动车在家充电,两轮电动车一般不足两度,常见的电池也就是一度电左右,家用电按6毛,充一次电最多一块钱。

电动低速车(老年代步车),电池一般4度-9度,使用家用电充电,费用2块-5块,具体要看电池容量

新能源汽车,市面上常见的有十几度到几十度不等,不同品牌型号差别明显,家用电和快速充电桩差别明显。以比亚迪元EV360(电池42度)在北京地区充电为例,如果有车库在家充电,从0充满大约需要20多块钱。如果在充电桩快速充电,每度电包含服务费停车费1至2元,最少也要40多块,最多可能达到七八十块。。


王巨基1


如果是二轮的电动车在电动车完全放电后,给电动车电池充电,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老师傅,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电动车电池有很多型号,包括48V、60V等,但由于新国标的实行,对电池电压有了明确的限制。因此,我们今天更多来讨论48V的电动车电池。

以48V20AH的电池为例,其平均充电电压大约在51.6V,加上需要充入的电量是放出的电量的1.05倍,因此,其充一次充电大约消耗1.08度电(所消耗的电量=平均充电电压*电池额定容量*1.05)。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都是同压但容量不同的电池,一旦容量偏低,那么其耗电量也会相对偏低,例如48V12AH的电池其一般一次充电的耗电量在0.65度电。因此来看,电压、容量越大,一次充电所需要的电量也会更多。

此外,一点可以给大家说明的是,一般电动车电池完全放电后,在8到10小时之内就能充满,这说明其48V20AH的电池每小时的耗电量在0.1到0.13度左右,而48V12AH的电池每小时的耗电量在0.06到0.08度左右。这也能看出其实,给电动车充一次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耗电。

当然,上面说的也是完全放电,其实一般情况下,当电动车电池电量低于30%时,就需要立即充电了,这样可以防止过度放电,损害电动车电池。此外,电动车也不能随充随充,因为铅酸电池都有一定的充放电次数,如果频繁充电,会缩短其寿命。

总之,完全放电后,给电动车电池充电,一次充满需要大约需要0.65到1.08度电(以48V电池为例),按照居民用电计算,一次充满也就在0.6元—1.6元左右,相当划算。


电圈怪兽


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没去算过电动车充一次电需要多少钱,对两轮电动车来说充一次电的电费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还是需要不少费用的。

两轮电动车目前基本上还是以铅酸电池为主,通常采用串联方式有好几个电瓶一块组成的,大部分的小电瓶一只是12伏的,我们通常买的电动车都是48伏或者60伏的电瓶。

最简单的计算公式为:

电压*容量*1.3(能耗系数)=消耗的电量(千瓦时),用电量数据再*本地的电价就得出你充电消耗的钱了。

举例:

48V20AH的电瓶,在完全没电的情况下,充满一次电需要消耗的钱为:、

48*20*1.3=1248(千瓦时),约等于1.3度电,按照电价0.6元/度的平均水准*1.3度电=0.78元,

不到1块钱!

而电动汽车一般用的是锂电池,首先是电池容量,目前最新的纯电动汽车电量大约在30kwh-50kwh之间,比如江淮iev7s电池容量为39kwh,瑞虎3xe400电池容量为49kwh。
电费的价格,民用电价格一般峰谷电价分别为一度电0.6元和0.4元上下,国家电网直流充电站价格一般在一度电0.4-0.9元之间浮动,第三方交流充电桩一般电价+服务费在一度电1.2-1.8元之间。
充电效率,交流电充电桩一般效率能达到88%,直流电效率大概在93%。
所以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以最新上市的瑞虎3xe400为例,假设每次行驶到剩余10%电量充电,也就是充满电需要44.1kwh。
公式
电费=电池容量/充电效率×电价
这个表格就一目了然了,最低充一次电费20元,最高可以到90多元,平均每公里电费(瑞虎3xe400按照工况续航351km计算),从6分钱到3毛钱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