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做十一個月給你十二個月的工資和一年十二個月給你13個月的工資你選哪個?

種花的板磚兔


看個人來定吧。如果讓我選擇,會選後者。出來工作是揹負養家的偉大責任[微笑]一年也就十二個月,多一個月的工資就代表多賺了一點錢。



風扇要搖不要搖頭


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覺都沒有回答到關鍵點上。

世界股神巴菲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職場人到了四十歲,被動收入還不能超過主動收入,那真是失敗中的失敗。

什麼是被動收入?簡單來說,就是靠業餘時間發展的副業賺取的收入。比如微商,開店,培訓,寫文章等等。

所以這道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被動收入?你的被動收入是多少?

收入公式:

收入=主動收入✖️投入時間+被動收入✖️投入時間

第一個方案:工作11月,拿12個月工資

假設你每天有兩個小時做自己的副業,休息時間有八小時,一年十二個月,每月按30天算。賺取被動收入為:(11✖️30✖️2+8✖️30✖️1)✖️單位小時被動收入。

年總收入:900✖️單位小時被動收入+12個月工資

第二個方案:工作12月,拿13個月工資

按照同樣的計算邏輯,被動收入:(12✖️30×2)✖️單位小時被動收入。

年總收入:720✖️單位小時收入+13個月工資

兩種方案相減:

方案一➖方案二=

180✖️單位小時被動收入➖1個月工資(一個月按工作22天算,22✖️8小時✖️單位小時主動收入)

=180✖️單位小時被動收入➖176單位小時主動收入,近似於為:180✖️(單位小時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結論:

如果你單位小時被動收入>單位小時主動收入,選擇方案一,如果你單位小時被動收入<單位小時主動收入,選擇方案二。

希望大家都能建立清晰的思考方法與分析思路,遇到問題不是靠感覺去判斷,而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去分析,去解決。

當然更重要的是,發展一項適合自己,並且有發展前景的副業,儘快賺取被動收入。



穆寧老師


這的確是能看出來兩個選擇之間的差異,做11發12,多出來的是一個月假期,少一個月薪水;而做12發13多出來一個月薪水少一個月假期。

數字上的月薪對比

假設月薪均為10k,12個月的平均薪水為10909元,11個月為10833元相差不多。從總額上12個月年收入13萬,11個月年收入12萬。

生活上的安排對比

很明顯會有兩類選擇,一類是選11個月休假一個月的,普遍為非常熱愛生活希望有自己的時間的朋友。

選十二個月的,也不一定真的是為了多一個月薪水,很有可能是平時假期已經足夠,多出的假期反而不會安排。而通常多出的假期還要額外支出不少花銷。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生活態度

喜愛旅行休閒的人,一定會選11個月,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了休閒和旅行;

選擇12個月的人,也許心中依舊是嚮往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卻不一定有人可以陪伴,反而不會安排大塊的時間用來放鬆,你是哪類人呢?

我會選擇哪一個?

35歲之前我會選擇12個月,也許多一個月的收入加上中規中矩的假期也沒問題;35歲之後的我,或許會選擇11個月,因為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去安排自己的時間,同時我也明白,金錢買不來陪伴家人的時間,且行且珍惜。


彤巖無忌


這個題目,如果換一種方式提問:年末給你37天假期和7天假期,你選擇哪一個?

我相信99%以上的人都會選擇前者,但該問題的本質也就是這個問題。一年做十一個月給十二個月的工資,和做十二個月給十三個月的工資,從時薪上比,是一樣的,差異在於留給自己的自由時間的長短。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忙碌,而成就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自由

我們生活中哪類人最忙?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最忙。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養家餬口,自己一旦閒下來就可能會有生活上的危機。但也正是這種危機讓他們越來越忙,但也只能生活在社會底層。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些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有錢。

我一個同事住的是海景房,開的是寶馬。每天上班的油費可能比我我們一天的工資還高。他,就是一個富二代,但他又是個優秀的富二代。

他總是會想要留給自己更多自由時間,所以從不希望工作佔據自己的下班時間。於是,他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日常工作中,他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好自己一天的工作計劃,完成一項打一個勾。所以他的加班時間是整個部門最少的,但他所有工作都認真完成了。

除了效率高,他的工作質量在部門裡也算是一流的。在他入職兩年的時間裡,他撰寫了4篇高級專利(高級專利數量在部門排在第一),帶的項目都是公司大客戶項目,項目組對他的評價都不錯。並且在他入職的第二年還帶了2名新員工,現兩名新員工也已經能勝任大部分工作。

可怕的不是有些人從一出生就有錢,可怕的是有錢人還很優秀。

而他的優秀和他的自由時間分不開。下班後,他做的最多的事是閱讀,參與一些俱樂部活動。所以他的自由時間是讓他更快成長的時間。

如果是我,我也會選擇做十一個月,領十二個月的工資。剩下的一個月留給自己反思、學習、成長。那麼普通人如何利用自由時間成長呢?

  • 閱讀

蘇軾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讀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普通人最快最好的方式。

  • 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群體

現社會有多種學習成長的社群、俱樂部等,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培養了興趣的同時,通過人與人的交流也促進思想的提升。

  • 做一些曾經想做的事,完成未完成的夢想

上班期間,我們很少有大塊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最後這一個月就是最好的時機。

上班是領導在給錢買我們的時間,最後我們也留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Judy讀書


我選擇工作12月,給十三個月工資,接下來看看用視頻聊一下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7d001065f3167bf22a\

航媽燕子



wu吳金泉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但是由於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勤勞本性,也是一個關於得失的問題,希望大家給我點贊,非常感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5400047d672b9c9dce\

東哥西澳生活紀實頻道


當然選“一年做十一個月給你十二個月的工資”,因為一年只有十二個月,這樣的選擇錢不少拿,卻有一個月的休息時間,若是選“一年做十二個月給你十三個月工資”,只是多拿一個月錢,卻讓你一年不得安寧。然而,人為財死,很多人卻選擇了後者,這或許就是人性吧。


今生有緣204184837


越美越不嫌美了,只想索取不講貢獻,成天只想少工作多給錢。下崗工人們只想多延長工作時間,多賺幾塊錢。所處地位不同,有不同的需求。


用戶52371548557楊俊


我選一年做十一個月,得十二個的工資。假如一個月五千五百塊,十一個月,每月能得五百塊錢的年終獎。如果做十二個月多得一個月的工資(每月工資是五千五百元)按十二個月平分,每月只能四百五十多一點。你說誰不愛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