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二医院战“疫”日记:负重前行,不眠不休

  1月31日,驱车沿萨大北路南行,驶至解放一街转弯,一处安谧宁静的院落便呈现眼前。

  与往日一样,市第二医院的门前院后,仍是那般清冷沉寂,只有偶尔运送物资货物的车辆驶近,才会短暂打破那寂静。

  外冷内热,用来形容当下的市第二医院,再合适不过。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传染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该院早已处在全市疫情的“暴风眼”,市民关心、各界关注。截至2月2日24时,我市确诊1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都在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

  庚子年春节,这座全力抗击疫情的“桥头堡”医院,负重前行、不眠不休,按下“快进键”,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战“疫”日记。

大庆市第二医院战“疫”日记:负重前行,不眠不休

隔离病房内,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持续

1月20日 腊月二十六

战“疫”正式打响

  1月20日,大寒,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民谚有曰“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年关将至,人们正为新春佳节而忙碌奔波。

  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少有人知道,一场日后搅乱春节、席卷全国的疫情正在悄然蔓延。

  市第二医院是最早反应的一批。20日中午,市卫健委组织全市卫生系统召开疫情防控紧急视频会议。紧接着,副市长朱清霞组织市卫健委、市疾控部门和市第二医院召开联席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详细部署。

  市第二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疫”正式打响。

  1月21日 腊月二十七

启动预案,全院备战

  对市第二医院来说,这是发出“动员令”的一天。

  上午9点,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市长何忠华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下午2点40分,朱清霞再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再动员再部署;一个小时后,市第二医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部署防控各项工作。

  下午4点,市第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启动,全院进入备战状态。

  1月22日 腊月二十八

奋力“逆行”,共同的选择

  “市第二医院是专门防治传染类疾病的功能性医院,要充分发挥好专业性功能性作用,一旦出现疫情,坚决做到可防可控可救治。”当天,市委书记韩立华到市第二医院督促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为一线医护人员加油鼓劲。

  春节更近了,可市第二医院上下,却没有一点过年的喜庆劲儿。

  开专业会议、专项会议,明确接诊救治和信息上报流程,协调后勤物资储备,查看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准备工作并现场走流程……从领导班子到医护人员,每个人都拧紧了发条,与时间赛跑,尽早做好与病毒搏击的准备。

  与时间赛跑的,还有一位84岁的老人,他就是“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去了”的钟南山院士。

  面对疫情,奋力“逆行”,不仅是钟老的选择,也是市第二医院的选择。

  1月23日 腊月二十九

集结令下,全员守岗

  全院医护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全部进入备战状态,做到随叫随到;

  做好长期应战准备,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做到全员培训,做好安全防护,做到急而不燥、忙而不乱;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二十九,市第二医院发出“集结令”:全体医护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坚守工作岗位。

  也正在这一天,23日0-24时,我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2例,其中我市报告首例确诊病例。

  1月24日 大年三十

防控疫情,不眠不休

  除夕夜,感染科副主任关立娟发了一条朋友圈:“昨天、今天我都是战士,为了更多的人出门不用戴口罩,能够自由呼吸、轻松畅玩、开心欢笑,我们愿意竭尽全力保大庆的平安……过年不发烧,阵地我们守”。

  这一夜,在市第二医院,许多像关立娟一样的人,暂时放下父母、子女、夫妻的身份,选择以“医护人员”的身份坚守在岗位上。相信这个春节,会令他们终生难忘。

  大年三十的市第二医院,仍是一派忙碌。下午3点多,院领导班子、各科室长还在同外请专家组开会,研讨ICU病房建设方案。

  有媒体报道,武汉大学一位教授详细分析了1月初以来微信朋友圈的变化,认为23日是人们心理的一个转折点,大家似乎希望通过小小屏幕释放焦虑和无助。

  而承接焦虑、提供帮助,还有迎击疫情的,正是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

  这一夜,千家团圆,万家灯火。

  这一夜,市第二医院,防控疫情,不眠不休。

  1月25日 正月初一

大战,将至

  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冷冷清清。

  正月初一清晨,睡梦中醒来的城市显得暮气沉沉。而在市第二医院,却是一番火热场景:部署组建ICU病房相关事宜,准备疫情防护物资,研究整体改造布局情况……为打好疫情防控战役,全院上下做着准备。

  大战,将至。

  1月26日 正月初二

“红手印”印下不胜不休的决心

  “我请战”“我请战”……正月初二,感染一科的早会过后,一封《请战书》递到了院领导的案头。《请战书》上,写着17名医护人员的名字,一个个“红手印”见证了感染一科全员参战、不胜不休的决心。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当天,市第二医院还有“大动作”:启动对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的重新布局、调整改造,迅速腾空门诊楼所有病区,将门诊四楼感染一科改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ICU病房,确定二楼作为留观病房、三楼为疑似病房;将发热门诊整体迁移至对面肝炎诊区,发热门诊配有门诊隔离观察室,配备检验室、治疗室,实行24小时值班。“市里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我们院也投入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布局改造和疫情防控、病患治疗。”市第二医院院长李永刚说。

  如果您在改造现场,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石油大会战的某个场景。李永刚说:“这相当于一次全院大搬迁,我们是干部职工齐上阵,仅用院内车辆运送搬家物资就达1000多台次。剩下的,都是靠‘人拉肩扛’。”

  1月27日 正月初三

他一定“见过凌晨四点的大庆”

  27日一早醒来,很多人的手机,都被美国篮球巨星科比去世的消息刷屏。他的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永成经典。

  其实,少有人知道,27日0点25分,市第二医院接收到龙南医院转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一名。这是该院收治的第一例确诊患者。首诊医生,是感染二科医生王玉华。相信那一天,他一定“见过凌晨四点的大庆”。

  科比离开了他挚爱的篮球和赛场。而在市第二医院,像王玉华一样的医护人员,仍在不同的“赛场”上奋战,挥洒汗水、付出努力。

  1月28日 正月初四

患难时刻,更见坚守的力量

  有人,给孩子留下了背影。

  战“疫”打响后,医教科科长邵颖的孩子发烧39℃,守在岗位的她虽然心里无比牵挂,却只能请同事给孩子送药,直到孩子退烧了,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有人,泡坏了漂亮的双手。

  肝病三科护士长袁冬梅因为过敏体质,手套内的滑石粉导致双手多处起疹子、破溃,她悄悄地自行处理包扎,转头又救治病人去了。

  有人,选择坚守留下遗憾。

  隔离病房组建后,感染科护士长梁淑贤连续在岗几昼夜,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许久未见的女儿马上就要返回工作岗位,自己却没能好好陪她。

  ……

  疫情发生后短短几天,市第二医院就有百余人主动请缨要求到防疫最前线,其中八成以上是共产党员。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患难时刻,更见坚守的力量。

  1月29日 正月初五

“想宅而不得”

  “宅”,成了这个春节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可在市第二医院,很多人却是“想宅而不得”。

  “爸爸今天上战场,妈妈明天上战场,最舍不得你们两个。”这是29日感染二科护士续丽维发的一条朋友圈,图片中是她两个可爱的儿子。

  续丽维的丈夫刘相波,是感染三科的主治医师。此次战“疫”,夫妻俩被抽调到隔离病房,两人一个在二楼、一个在三楼,距离虽近却不能相见。短暂休息时,夫妻俩就会用微信隔空相互打气。

  母亲66岁大寿,手术室麻醉师郭岩却不能回家说上一句“生日快乐”;护士长刘玉莉平均每天要走上三四万步,虽然穿着软底鞋,脚上还是磨出好几个大泡。

  ……

  29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走进市第二医院,对该院各项工作给予肯定。

  肯定的背后,是市第二医院每个人的默默付出。除了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医教科、护理部、感染监控科、药剂科、器械科、宣传科……还有更多人,不在战“疫”一线,也在为疫情防控紧张忙碌、呐喊加油、通宵达旦。

  1月30日 正月初六

“坐一会儿就算是休息了”

  凌晨1点,市第二医院门诊隔离病区,灯火通明,结核病区专家正在会诊。时间分秒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专家们慎重提出诊疗方案,最终拿下了这场小“战役”。

  截至当天,该院隔离病房有确诊病例5人,无死亡、出院病例。

  “坐一会儿就算是休息了。”隔离病房里,当班的1名医生和4名护士依旧忙碌,随时与病患沟通、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情况、准备药品……要做的事太多了。

  1月31日 正月初七

面对疫情,负重前行

  这天,是市第二医院的“媒体开放日”,报纸、电视、新媒体第一次走近隔离病房,并与病房内的医护人员视频连线。

  视频连线的医生叫韩俞,感染科医生。早上8点,韩俞进入病房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负责病人的管理、治疗,与专家组沟通病情等。“目前,4楼隔离区患者状态平稳。”

  “从事这份工作,内心要强大,我坚信自己的信念,坚信这场战‘疫’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韩俞说,等打胜这场仗,最想的就是回家好好陪陪老人和孩子,也希望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平凡的世界》里说,“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此时此刻,面对重大疫情,在市第二医院,有这样一群勇士肩负重任、负重前行。

  记者手记

  接到去市第二医院的采访任务,其实心中有些忐忑。采访前,同事们关心的电话、微信不断传来:注意安全,注意防护,戴好口罩。在心中忐忑渐消的同时,很多问题一股脑涌来:在这场战“疫”中,市第二医院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发挥着哪些作用?那些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如何迎战参战的?医院哪天接收了第一例确诊患者?哪个科室全员请战……

  带着问题,走进市第二医院,采访了很多、问了很多,不禁感叹: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中,有患有股骨头疾病,走一段路就要扶墙缓缓的李永刚院长;有“疫情不退,我不退休”的李殿云副院长;还有,放下即将高考的儿子、放下无人看管的二孩、放下襁褓中的婴儿的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人……为了抗击病毒和疫情,选择站在一线的他们,都是英雄。

  谢谢你们身披白衣,拯救危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