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从上学开始,大家就接触到各种教材。而在这些教材里,经常会记载一些例子,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不然也不会记载到教科书当中。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不过,作为理智的人类,大家还是要知道历史也有它黑暗的一面,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够只看它表面呈现的东西。

有一些东西,在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就挥发现里面的黑暗面。

就拿大家熟悉的凿壁偷光来说。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这个故事在当初还是很激励大家的,情节也比较简单。

故事讲述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做匡衡的人,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由于没有钱买灯油,所以夜里只能黑漆漆的。为了读书,他选择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一个洞,这样邻居家的光就能够投进自己家来,那么自己也可以读书了。

它最初被选进教材,也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勤奋学习的榜样。别人在没有物质条件的情况下都坚持要学习,那么如今身处于富足家庭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学习呢?

正是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使得匡衡之后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

对此,我们这些人也有些羞愧,毕竟自己从前看得可都是什么武侠小说,甚至还有什么金瓶梅,这对比起来真是受到暴击。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不过,对于成人之后的大家来说,仔细思索不难发现这个事情本身似乎存在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匡衡想要让邻居家的光照进自己的物资,那么他一定不止凿了自己家的墙,还把人家的墙也给凿了。此外也有可能是两家公用一堵墙,但是那时候匡衡家毕竟穷啊,即使这样一定也是人家出钱修建的。

这样看来的话,这教育满满的故事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的地方。你认真学习是好事,但是这属于破坏私人物品呀。不管怎么说,破坏别人的财产,甚至还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这可是相当不正确的。

要是搁现在,哪个人敢去把别人家墙凿了?

此外,要知道,在那些个时代,人们对于贞操看得极重。这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假如他隔壁家是个女孩子,这是洗澡的时候被他瞧见了,这可是坏人一辈子的事情。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由此看来,这个事情无疑本身是恶劣的,尽管出发点是为了学习,但是显得有些自私了。或许是由于后人逐渐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后来把“凿壁偷光”改为了“凿壁借光”。这里是有一定遮掩的意味的,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借”没有丝毫的根据,人主人家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性质到了这个地步,完全可以用恶劣来来形容了,这样就有了不光彩。而不光彩的事情,其实是不应当被用来宣传的。

当然也会有人反对我的看法,觉得这样的认知有些过于严苛了。此外,人家也是真的好学,没看到后来成为了大学家吗?

但是,细节之处见人品。一个从小就会破坏别人家产满足自己的人,长大之后焉能得知他不会为了自己的仕途干出别的事情?而且,一个人纵然有了高学问,但是这也不能够证明他是一个彻底的好人。人的学历很多时候往往和品行没有什么联系。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而事实其实也八九不离十。后人都知道他之后做成了大学问,但同时他其实还搞腐败。自从做了大官之后,他就做了很多坏事。不仅侵占国家的土地,将被人的土地占为己有,甚至还将四万多亩的食邑归到自己的名下。此外,他的儿子后来成了校尉,但是却喝酒杀人,十分恶劣。

由于官大,很多人都去贿赂他,对于这些贿赂,他更是照单全收。这些背后的坏事,全是他瞒着皇帝做得。但是终究还是有被发现的那天,终于还是被皇帝罢掉了他的丞相位子。

除了自己不做好事之外,他还去打击那些有能力的人。就拿当时的一个叫做陈汤来说,他当初出使西域,上没有指挥,他全凭借着自己的机灵打仗,成功击败匈奴。因此西汉的边疆地区安宁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样的一个人才英雄,皇帝知道后非常想重用他,然而匡衡却死活不同意。他拿当时没有人指挥来说事。表示他太会擅自行动了,这样的人不配被封侯。


匡衡:少年时的学习楷模,为何长大后成了坏人

而后来更是为了打击陈汤做出许多事情,甚至还举报陈汤贪钱。一个原本能够飞黄腾达的人物,就这样折在了匡衡的野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