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何为“社火”

社火与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社祭”和“火祭”活动有关。“社”,古代主要指的是土地神。

《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

所以古人们将“社”指代土地神,后来为了便于祭祀土地神,又把“社”成为一种比较小的区域单位。因此,以社为单位的“击器而歌,围火而舞”,被古人们称之为社火。

当人们进入农耕社会后,土地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此时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与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也随之产生。《礼记·记法》中记载: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在商周时期的宫廷中出现了“大傩”,是一种用于驱鬼逐疫的巫术性舞蹈。在《乐符杂录》中记载,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们带着头冠和面具,身穿着熊皮,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拿着盾,一边唱着巫术咒语,一边在室内到处乱敲乱打,使得鬼怪害怕然后逃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驱傩形式从宫廷传到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成关陇地区盛行的“社火”民俗活动。其实,“大傩”这种巫术性舞蹈是社火民俗最初的一种表演形式。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现代傩舞

关陇社火民俗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 社稷的崇拜是社火民俗产生的基础因素

关陇地区土厚民勤,是古代农业最早起源地之一。清代农学家杨屾在其农书《豳风广义》中写道:“农桑起于秦中,渐及南地,故天下后世,莫不羡豳原之风。”当时的关陇先民不能对土地能够给予万物生机进行科学的解释,所以在他们心中自然会对土地进行神秘化想象,随后就出现“社神”和“稷神”,关陇先民将这些神作为崇拜对象而虔诚祭祀。

人们崇拜社神的同时,也会崇拜整治土地、发明农业的人。比如炎帝的后裔共工,因为发明“筑堤蓄水”之法而成为九州的领导者。到了西周时期社神的地位更加提高,社稷成为政权的象征。官方的社稷活动主要在社稷坛举行,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以下不能够私自设坛来祭祀社稷。秦汉以后,由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诸侯之社被郡县之社所代替,于是祭祀社稷就形成了帝王之社、郡县之社和民间里社三个层面。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北京社稷坛

  1. 民间祭社常常以社树作为象征性的祭祀对象,因为先民们都会把一些生命力旺盛、常青不老、之树认为是社神的化身。据《论语》记载:“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为社神。
  2. 民间祭社具有全民性,在约定俗成的固定场所中人们全部都会到场以各种形式来施以祈报之礼。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里社又被地域性的组织村社所取代,但是民间祭社之风一如既往,到唐宋时期民间祭社达到全盛时期。
  3. 民间祭社,按《月令》多在仲春时节举行,仲春时节是人们即将进行农业生产之前的闲暇期,也是关陇先民承前启后、求福报功、进行社祭的最好时节。

到了现代,虽然“社”已经不是农业基层组织,但它的影子依然存在。关陇地区在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以原来的“社”的范围来组织当地的百姓,进行庆上元、闹元宵的秧歌社火活动。虽然社神已经不是现代社火祭祀的主要对象,但是在社火开演前人们依旧会到土地、山神庙里请神,在社火结束时送神,而且关陇地区的人们仍然有着互称“社里人”来表示亲近的称呼习惯。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秧歌社火

  • 火神的敬仰是社火民俗产生的最早因素

在人们还没有能力和经验进行种地的采集渔猎时代,就已经能够保存野火或者钻木取火来烤肉熟食、照明取暖和驱吓野兽。火是人类文明史上很早的一个文化因素

,从至少距今80万年前蓝田人遗址中的炭末,我们就可以知道关陇先民早就会用火。进入农耕时代后,为了烧山开荒,增加土地的肥力或者为了烧制陶器来满足汲水、存粮、煮饭之用,古人们都离不开火的帮助。因为关陇先民们的认识水平低下无法解释火的化学、物理性质,即出现所谓“民无能名曰神”的现象,于是有了火神。

因为火对古人们的贡献极大而且神秘,于是对发明火、掌管火的火神,古人们会以围绕火堆载歌载舞的形式来祭祀火神。渔猎时代的火神崇拜文化因素与农耕时代的社神祭祀文化因素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关陇地区社火民俗的雏形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可能社神最早由火神发展而来,甚至有的时候是合二为一的,因为上古时期凡是重大活动都离不开火。《尔雅.释天》中记载:“祭天曰燔柴”,就是在国家的南方地区除地为坛,将木柴放在坛上,将牲口放在柴上燔烧,使臭味飘扬,达于上天。不仅祭天要燔柴,求雨也要燔柴,根据《淮南子》记载:汤时连续七年大旱,经占卜要用人祭天,于是汤“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

《礼记·郊特牲》中说在大火星黄昏见于东方地平线时为春分时节,对应的人事就是“出火”,也就是全民性烧荒种地的春祭仪式,在仪式上还要表演模拟“驱雀簸扬”等情景的舞蹈,咏唱歌曲以狂欢。例如陕甘交界三岔地区的五月五抡火把和烧高山习俗,就是祭祀火神一个遗俗。而关陇地区的社火表演也会将篝火、炭火、灯火放在表演场地周围用以取暖、照明,有些人直接称社火为“灯火道场”。

其实在关陇地区,从古至今人们与火都形影不离,人们对火的敬畏之情浓厚而深远,对火的禁忌之俗坚守而不殆。火和火神这一文化因素的介入,使社祭不再平淡而寂静,而内涵愈加丰富,形式也更加热烈。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驱傩腊祭是社火民俗歌舞以娱的文化渊源

社火中以群歌群舞的方式来祭祀百神就是腊祭和傩舞这两个祭祀文化因素的遗留。腊祭傩舞与祭祀社稷的内容、形式以及时间基本相似。腊祭傩舞是产生比较早的原始文化活动。

《路史·卷十二》记载:“神农氏于每岁阳月,盍百种率,万民腊戏于国中,已报其岁之成。”

腊祭就是猎祭,是以每年年末打猎所捕获的猎物来祭祀祖先和百神,是一种庆丰收的报酬之礼。最重要的是在腊祭时会有表演傩舞的环节,这是古代在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一般会在腊祭的前一天,进行傩舞表演。《续汉书.礼仪志》记载:“先蜡一日,大傩,谓之驱疫。”腊祭这种风俗在周代更为正规,由于“腊祭”通常会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称此月为腊月。《周礼》也有记载,每逢腊祭周人都要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

驱傩腊祭中让民众戴上面具装扮成能威慑病疫鬼怪的形象,锣鼓声中又跳又唱的原始巫舞在驱邪扶正、祈年求福、祭祀先祖、庆祝丰收的同时,娱人悦众的因素也流淌在其中。“傩”文化的因素虽然隐藏于社火文化的底层,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关陇地区的社火民俗中依然可以见到“傩文化”所遗留的驱邪除秽的仪式,游演的造型社火和演唱的秧歌社火及社火脸谱就是古代傩舞的文化遗留。

从古至今的关陇“社火”民俗,背后所反映的祭祀文化因素

腊祭

火神祭祀、腊祭、傩舞等文化因素融合依附于关陇社火民俗之中,这些文化因素既是祭祀百神的手段和狂欢形式,又是人们社神祭祀的主要内容,这些文化因素的不期而遇与长期交融形成了社火民俗的源头活水,其祀神、娱人、教化的文化功能是社火民俗文化流传至今的内在依据。关陇社火民俗能够流传兴盛不仅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还要归因于农耕文化的包容性和关陇先民的多神崇拜以及对快乐狂欢的本能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