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難道不知道大漢氣數已經嗎,為何還去輔佐劉備?

思維杜鵑


劉備在死之前就對諸葛亮進行了一場“白帝城託孤”事件,但是諸葛亮卻並沒有自己當皇帝,而是選擇輔佐劉禪,究竟為什麼呢?諸葛亮的能力大家都很清楚,天文或地理,就連人心都把控的十分精確。但是出於對漢室的忠誠,他明知大好氣數已盡,但為了盡忠,依然輔佐劉禪,正是體現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鄉村籃球夢


諸葛亮出山時,準確的說是漢末,當時漢王朝雖然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崛起自立,但文化階層對漢王朝還是非常敬重。

最典型的是曹操的謀士荀彧,為曹操奠定中原基業出謀劃策,引薦文臣良將,制定國家方針,但其反對曹操架空漢獻帝,最終被賜予食盒而亡。

曹操在受封魏王后,移居鄴城期間更有無數的志士和朝臣,多次想要為漢王朝爭回統治權,如國舅董承等,雖然以失敗告終,卻宣告世人的態度,令曹操不敢再有稱帝野心。

諸葛亮看出漢王朝的衰弱,但荊州劉表老邁無大志,益州劉璋更加無所作為,因此當以仁義著稱的劉備,前來求教和邀請,也就成了諸葛亮出山的機會。

劉備既是漢室宗親,至少家天下時期,民眾覺得天下就是劉氏,輔佐劉備至少有正統的優勢,可以當做報國!

而諸葛亮也正好想要顯示自己的能力,缺少文臣輔佐的劉備剛好便是那個人,因此即便諸葛亮意識到漢王朝無力迴天,倒也是願意去嘗試,這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執著!


多臻貴


好吧,諸葛亮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當然知道東漢王朝氣數已盡。

他選擇輔佐劉備,雖然打的口號是匡扶漢室,說到底,其實是輔助劉備本人。打出的扶漢口號,不過是招攬那些對大漢心存好感的一部分人而已,維護既定的正統,也顯得沒那麼叛逆。

諸葛亮也清楚:自身有才能不錯,還待遇上識貨的主、有需要的主。

試看當時天下,誰有劉備求才若渴,誰有劉備迷茫彷徨?

劉備需要諸葛亮指點迷津,諸葛亮也需要一個揮灑自如的舞臺。

其他地方都擠滿了人,只有劉備這裡,諸葛亮可以一家獨大,所以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也就欣然出山了。


關鍵是,也沒見曹孫兩家來人……


錢多多讀文史


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

一、氣數已盡的是東漢,諸葛亮想輔佐劉備成為劉秀,再造一個新漢朝

歷史學家認為漢朝其實分三個階段,即西漢、東漢、季漢(即蜀漢),這三個階段,其實是三個不同的朝代。

王莽篡漢時,西漢其實已經滅亡,王莽的新朝存在15年。如果不是綠林、赤眉起義,劉秀乘機起兵,並最終推翻王莽、剿滅各路起義軍,漢朝早就亡了。

從皇位傳承來看,根據古代的宗法制,劉秀其實是小宗,皇帝那一脈才是大宗。

劉秀本來是漢景帝兒子長沙定王劉發一支的後人,因為漢武帝推恩令,爵位越分越低,食邑越分越小,到了劉秀父親劉欽時,已經無爵位可以繼承,無土地可以分封,靠舉孝廉當了個小小的濟陽縣令。

劉秀9歲時,父親在南頓縣令任上去世,劉秀徹底淪為平民。

劉秀抓住了王莽新朝後期天下大亂的機遇,靠著劉邦九世孫的血脈聚攏人心,推翻王莽新朝統治,掃平各路起義軍,最終登基做了皇帝,因為他姓劉,所以國號還是漢,史稱東漢。

但東漢事實上是在推翻王莽之後建立的一個新朝代,窮小子劉秀創業成功。

在諸葛亮的眼裡,東漢末年和西漢末年是一個性質。同樣是漢景帝后代的劉備也是平民,劉備和劉秀一樣,也是舉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創業。

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天下形勢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一超”就是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多強包括孫權、劉表、劉璋、張魯、馬騰韓遂、遼東公孫氏這些割據勢力,劉備勢力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那時候的劉備和昆陽大戰前的劉秀差不多,有機會也有很大的難度。而劉表、劉璋的無能給了劉備機會,因此,他才決定追隨劉備,和劉備共同創業。

在諸葛亮的心裡,東漢氣數確實已盡。但他要輔佐劉備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像光武帝創業成功一樣,他覺得劉備創業能成功,也能創立一個披著“大漢外衣”的新王朝。

劉秀通過昆陽之戰,以少勝多,扭轉局勢。

劉備通過赤壁之戰,聯合孫權,打敗曹操,奪取了荊州四郡作為立足點,真正撈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這也說明,諸葛亮把劉備比劉秀是正確的。

二、諸葛亮更相信“人謀”而不是“天時”

雖然《三國演義》中司馬徽說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但正史上,司馬徽可是向劉備極力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的。

司馬徽可能也認為漢室氣數已盡,但那是針對漢獻帝一脈說的。

對於劉備來說,因為是重新創業,只是起步比曹操、孫權低一點,成功得比曹操、孫權慢一點而已!

對於諸葛亮來說,他給自己的定位是輔佐劉備創業,而不是幫助漢獻帝劉協重振東漢雄風。

既然是創業,那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首先,對創業者來說,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其實既擁有人和,也擁有天時。

曹操得天時,因為他挾持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打誰都能從漢獻帝那兒討得一張聖旨,從而師出有名。

孫權據有江東六郡和長江天險,擁有地利,使得江東易守難攻。

劉備手裡既沒有漢獻帝,也沒有地盤,更沒有什麼地利,但劉備卻擁有“天時”與“人和”:

  • ——劉備是漢室宗親,這是天生的“天時”。對漢末亂世來說,那些心懷漢室的人,不一定都要追隨漢獻帝劉協,而是隻要劉邦後代姓劉的就可以。因為漢獻帝被曹操裹挾,隨時有可能被弒殺。就像王莽毒殺漢平帝、囚禁孺子嬰一樣。劉秀的漢室宗親身份就有很大的號召力。劉備的漢室宗親,在東漢末年同樣有號召力。因為劉備是自由之身,這個號召力甚至比漢獻帝更大。這是劉備的“天時”優勢。


  • ——真正的“天時”,其實是亂世帶來的“機遇”。什麼是真正的天時,就是機遇。亂世出機遇,亂世出英雄,劉備是英雄,身逢亂世,自然可以有一番作為。事實也是如此,劉備憑自己的打出了一片天地,而同時期的其它漢室宗親,比如劉表、劉璋、劉繇等,都碌碌無為。而劉備本來就是一平民,卻抓住亂世的機遇,重新創業。雖然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劉備創業連續失敗,還是零基礎,但是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比較高的口碑。再次創業完全可以搏一把。

  • ——劉備擁有“民心”得“人和”。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最受苦的還是百姓,而那些軍閥,包括曹操、孫策在內,都沒少“屠城”,暴虐程度不亞民董卓。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還過郯,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

不僅曹操、孫策,袁紹、馬超等幾乎所有軍閥都有屠城記錄,所以東漢末年呈現了“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慘景。

而劉備一生不僅沒有任何屠城記錄,而且每到一地,都行仁政,關心民生疾苦,受到當地民眾擁戴。在徐州是這樣,在新野也是這樣。攜民渡江就是劉備行仁政、得人和的最好說明。

得民心者更容易得天下,這是劉備能成功創業最過硬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諸葛亮願意陪劉備一搏。

其次,天時只是外因,人謀才是內因,內因決定外因。

天時,歸根到底是外因;地利,歸根到底也是外因;而人和卻是內因決定的。從哲學來看,內因決定外因。所以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況且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心謀劃,人謀有時比天時、地利更重要,而人謀更是內因。諸葛亮更看重人謀。這從《隆中對》可見一斑: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諸葛亮說得很清楚,曹操能以弱勝強,主要靠的是人謀。而謀事正是諸葛亮的長處,曹操能通過人謀以弱勝強,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為什麼不能輔佐劉備以弱勝強?

三、劉備具有良好的創業條件,值得諸葛亮追隨

首先,劉備有大志向,並矢志不渝地追求“初心”

劉備小時候就有大志向,想乘“羽葆華蓋”的車子。長大後跟隨盧植學習,注意結交人脈,黃巾起義後,乘勢而起,開始創業。

但是劉備創業,一直到赤壁之前,可以說是失敗的,連戰連敗。陶謙把徐州讓給他,這麼好的地盤最後都丟了,最後不得不投靠劉表。

劉表對劉備是既利用也提防,只讓劉備駐紮在新野小縣,幫著劉表看守荊州的北大門。

但劉備並沒有因為創業接連失敗而放棄夢想,始終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荊州新野,劉備一呆就是七八年。這七八年裡,曹操逐步平定北方,成長為當時天下的超級大諸侯。孫權也在江東站穩腳跟,東吳成為僅次於曹操的第二大諸侯。

劉備這七八年也沒閒著,除了幫劉表平定山賊外,注重結交荊州當地的豪強,併到處尋訪人才……這一切諸葛亮都看在眼裡。

而劉備因為七八年沒有大的戰事,還慨嘆“髀裡肉生”,留下了“初心不改”的佳話: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這個典故,諸葛亮應該也有所瞭解。像這樣矢志不渝追求“初心”的主子,值得諸葛亮效勞。

其次,劉備善於借勢借力

劉備雖然是零基礎,但卻非常善於借勢借力發展自己。

  • 第一,利用漢室宗族的身份,借大漢王朝的勢。三國時代,雖然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但是懷念大漢、心繫大漢、嚮往大漢的官員、民眾還是很多的,打著“復興大漢”的旗號,就能號召很多人。關羽、張飛、趙雲、糜竺、孫乾這些人都是因為劉備打著復興大漢旗號而跟隨的。

  • 第二,利用軍閥矛盾,借力打力。陶謙死後,徐州民眾擁戴劉備為徐州牧,結果被呂布搶走,劉備借用曹操的力量消滅了呂布,還被曹操引薦給漢獻帝,確認了漢室宗親的身份。然後又利用袁術與曹操的矛盾,主動逃離許昌,襲佔徐州。逃到荊州後,又借用劉表的力量,在博望打敗了前來討伐的于禁、夏侯惇。劉備的借力打力,使自己始終就像打不死的小強,越打越頑強。

  • 第三,藉助一切可能機會,發展自己勢力。劉備在公孫瓚的時候,發現趙雲是人才,就暗中拉攏,最終趙雲成為自己的貼身護衛。在袁紹那兒避難的時候,劉備又讓趙雲暗中招兵買馬,為脫離袁紹創造了條件。諸葛亮投奔劉備後,借東吳之力,打敗曹操,奪得荊南四郡立足,更是借力的典範。

劉備善於借勢借力,說明劉備創業有方法,這一點也值得諸葛亮追隨。

其三,劉備有成大事的人才基礎

成大事離不開各種人才。三國亂世,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武士與謀士。

劉備雖然謀士力量不足,他前期創業屢屢失敗,也是因為謀士的智力不足。

但是劉備帳下的武力人士並不差,相反,卻非常厚實。

頂尖武將有關羽、張飛、趙雲,這些都是萬人敵,所謂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關羽在之前就有百萬軍中單騎斬顏良的神話一般表演。二流武將有關平、劉封、糜芳等。

劉備的人才厚度雖然不如曹操、孫權,但是銳度非常厲害。

亂世創業要靠征戰,有了這些一流銳度的武將作為基礎,諸葛亮再加盟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劉備完全能夠創業成功。

綜上,因為劉備完全是白手起家再創業,而不是簡單的維護東漢末年的腐朽統治,且劉備得天時、人和,加上良好的創業人才基礎、矢志不渝的創業初心、借勢借力的創業能力,再加上諸葛亮的戰略、政治、經濟、軍事謀劃,劉備完全有可能創業成功,諸葛亮追隨劉備是正確的抉擇!


一葉碧雲


在群雄紛爭的東漢末年,諸葛亮也想有一番作為,但有實力的人都是非常高傲的,寧願待價而沽,也不想隨隨便便就把自己給賣了。也因此諸葛亮放棄了曹操、孫權,還放棄他的當地父母官劉表,偏偏選擇了當時諸侯之中實力最弱的劉備。

一,諸葛亮渴望建功立業

究其原因,還是諸葛亮想要有所作為,如果他選擇當個農民,自然也不會有後面的事情。

諸葛亮出生在徐州,諸葛家族在琅琊郡也是名門望族,他的先祖諸葛豐在漢元帝時期當過司隸校尉,相當於現在北京市的紀委書記,他的父親諸葛珪當過泰山郡丞,相當於市長秘書,因此諸葛亮從小的生活環境是非常不錯的。

讓一位官二代一輩子過農民的生活,他會願意嗎?諸葛亮也不例外。

二,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江東孫權,雖然年少,但兵精糧足,周瑜、魯肅、張昭、程普等等,都是身居要職,這就導致諸葛亮前往江東,即便能得到孫權的賞識,最多最多也得從中層幹部做起。畢竟一來就把諸葛亮提拔成高層,這讓周瑜、魯肅等人心裡會怎麼想?

曹操就更不用說了,文臣武將無數,甚至都可以用不缺人才來形容。荀彧、程昱、陳群,還有他那一大家子的曹氏家族、夏侯家族,按排資論輩、先來後到的規矩來算,諸葛亮去曹操那又能當個什麼樣的官職?

但投奔劉備,那就不一樣了。畢竟這個時候的劉備正處在人生低谷,寄身之所還是劉表的地盤,手下士兵也不過萬人。不說跟曹操劉備相比,即便是張魯,當時的實力都要比劉備強上數十倍。

打個比方,一開始就跟著馬雲乾的人,現在是不是都身居要職成為億萬富翁了?但現在的985研究生去阿里巴巴,馬雲會一下子就給他集團高管的職位嗎?

三,劉備擁有雄心壯志

劉備一生的口號,都是匡扶漢室。得民心者得天下,諸葛亮也知道這個道理。再加上劉備又有著皇叔這一身份,就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對未來的建功立業能獲得更好的幫助。

並且劉備當時的確是求賢若渴。在諸葛亮之前,劉備的智囊團是孫乾、簡雍、糜蘭等人。讓他們管理一座城市倒還可以,但要想靠他們征戰天下,他們已經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是真的沒那能力,不然劉備也不至於47歲了還得寄人籬下。

當然了,劉備的實力也不能太弱,不然諸葛亮也看不上他。雖說劉備之前的智囊團不咋滴,但武將方面絕對是頂級的,向關羽、張飛、趙雲,還有劉封、關平,雖然劉備地盤小兵力少,但在頂級戰力上,是不輸曹操、孫權的。

四,總結

三大原因下,劉備最終成為諸葛亮最好的選擇。與其到曹操、孫權手下當個小官,倒不如到劉備這邊當第二號人物。雖說剛開始是有些掉價,但劉備的升值空間大呀。再加上劉備的個人魅力,以及的確是有些真材實料,還有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這才最終讓諸葛亮選擇了劉備。


狼群講歷史


導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奉天子坐擁朝廷,孫權傭兵佔據東吳。大漢已是名存實亡。漢室宗親劉備在徐庶和司馬徽的建議下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被其感動決定下山輔佐劉備完成匡扶漢室的抱負。

諸葛亮之所以執意輔佐劉備復興漢室。是因為諸葛亮對漢朝是有情節的,天下很多人也同樣對漢室有感情,亡國之際拯救國家於危難之間,重塑王朝正是像諸葛亮這種有志之士最想做的,所以復興漢室同樣是諸葛亮的理想,而這個理想在當時只有劉備能完成。

一、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復興漢室”同樣是諸葛亮的心願

諸葛亮出生於181年(漢靈帝光和四年),他是官吏之家出身,諸葛家族是當時的望族。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曾經在西漢時期做過司隸校尉,他的父親諸葛珪也在東漢末年時期做過泰山郡丞。也就是說諸葛家曾是漢臣受過漢朝的俸祿,所以諸葛亮對漢朝是有很深的情節的。

諸葛亮是個文人,他深受傳統文化思想的薰陶。這些思想在諸葛亮的奮鬥生涯中便可以看出:

忠義——儒家思想倡導“忠君愛國”,及其注重忠義。而諸葛亮就是個及其忠義的人,《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勝曹丕十倍,必安國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可見諸葛亮當時權利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如果他想取代劉禪的帝位,那是輕而易舉的,而且名正言順。然而,諸葛亮心裡卻從未有過半點非分之想。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為完成對先主劉備的承諾 內修法度、外伐曹魏,數次北伐,屢敗屢戰。即便最後勞累而死,也不曾有半句怨言。

仁政民本——“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民為本,而諸葛亮在治理蜀國的理念中,一直滲透著仁政民本的思想。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還將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這一政策對蜀漢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都起到了正面的影響。

——“禮”也是傳統儒家思想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古代出身是很重要的,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

劉備是漢室後裔,一直都以“仁義”著稱,有打的又是“匡扶漢室”的旗幟。他的思想跟諸葛亮完全契合,對於像諸葛亮這類人來說,展示平生所學輔佐明主、平定中原是畢生的心願,而劉備剛好跟他自己的理想一致。

二、只有劉備是真的想“復興漢室”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當時獨霸一方的有曹操、孫權等人,而劉備當時雖打響了名聲但連一塊自己的領地都還沒有。但他有一個別人沒有的武器那就是皇室身份。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 從身份背景來看,劉備是漢室後裔。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有匡扶漢室的心願,既然是復漢那必須得是正統,但在這些諸侯中只有劉備是漢室宗親,而且他的身份已被皇帝認可,並且昭告了天下。

  • 從復漢的志向上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上朝配劍,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是;而東吳本來就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偏安於一方,已然沒有復興漢室之心;三方之中只有劉備一心想匡扶漢室。

所以不管是從出身背景還是從復興漢室的志向上看,三方之中只有劉備真的想復興漢室的,如果是曹操或孫權統一天下可能就是改朝換代了,這樣的話有背諸葛亮的理想,曹操身邊的重要謀士荀彧就是死於這一點。

三、只有劉備能給予諸葛亮最大的信任,讓諸葛亮才華得以施展

諸葛亮還在茅廬中時,平時裡非常喜歡吟誦《梁甫吟》。常常拿管仲、樂毅來自比。凡是有才華之人,身上難免會有一些傲氣。諸葛亦是如此,他既然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那必然不想於屈居人下。

就當是的背景而言,曹操早已下了招才令,廣招天下名士,此時他身邊已是謀士如雲。如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賈詡等。諸葛亮雖然有才但太年輕,不瞭解他的人並不知道他的才能,也只有徐庶、司馬徽這些與他接觸過的人才瞭解。所以如果諸葛亮投奔了曹操,他對於曹操而言也只是眾多謀臣之一罷了,曹操不會特別重視他。

孫權也是一樣,他身邊已經有了魯肅、張昭、周瑜等,如果諸葛亮過去地位也一定在這三人之下。諸葛亮曾經出使東吳聯劉抗曹時張昭曾勸他為孫權效力。諸葛亮是這樣回答的:

據裴松之注引《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原話:"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意思就是孫權確實是個明主,如果自己投奔孫權,孫權一定會受到孫權的禮遇,但不一定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張昭聽完後就沒再勸諸葛亮。因為就東吳內部局勢來講,孫策將江東交到孫權手裡的時,內部政權基本已經穩定。孫權手下的得力干將基本都是長兄留給他的。孫策離世時曾交代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基本已經決定了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除了他們倆還有魯肅這樣的大士族也是孫權的依靠。諸葛亮來基本就是往後排了。

但劉備不一樣,劉備身邊唯一的謀士徐庶也被曹操設計引走了,他急需要一位有才能的謀士與他共謀天下。劉備三請諸葛亮,足見他對諸葛亮的重視。

裴松之在注引《三國志》的時強調了一點:

原話是:“觀亮君臣相遇,可謂希世一時,終始以分,誰能間之?”

意思就是諸葛亮與劉備不是一般的君臣關係,他們的關係在當時都很罕見。足以見得劉備是多麼重視諸葛亮,而在後來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表現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的關係不是一般人可以離間的。

諸葛亮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沒有完成心中的抱負,但他為了心中的大義、理想奮鬥一生,不管身處什麼樣的險境都從未放棄,從未妥協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歷史湮滅的足跡


首先看一下東漢末年的社會狀況:東漢從漢和帝開始就進入了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的惡性循環。所謂外戚,就是外來的親戚,是皇后的孃家人。東漢後期,皇帝大多年幼並且不長命,沒有能力處理好國家政務,皇權就落到了太后一族,這就形成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等到皇帝不斷長大,在自尊心的驅使下,迫切希望回到權力的核心位置,而這個時候,皇帝發現身邊沒有一位可以依靠的大臣,因為外戚壓根就不會讓皇帝結交權臣 ,身邊只有太監,太監就成了皇帝的天然盟友。當皇帝依靠太監奪回了皇權,太監因軍功封侯。太監掌權之後,因為生理上的原因導致心理有障礙,做事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又造成了宦官專權的局面。

奪權之後的皇帝又經常活不久,要麼縱慾,要麼被外戚一族暗殺,外戚又會扶持一位幼小的皇子繼位,繼續操縱政權,這時宦官退去。

東漢末年的政壇亂相就是在外戚、宦官之間輪流更替。無論外戚還是宦官,他們都對老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直到有一天,黃巾起義爆發。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朝廷把刺史改州牧,把中央官員外放擔任,賦予他們軍權、事權,這就形成了地方豪權,如劉焉以及後來的劉表、劉璋。

一些地方大族也趁勢崛起,形成了地方割據,如袁紹、袁術、韓遂、馬超。

到這時,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諸侯割據正式形成:冀州、幽州有袁紹;遼東有公孫瓚:兗州、豫州、青州有曹操;徐州有陶謙;荊州有劉表;益州有劉璋;江南有孫策。

大漢王朝走到這一步,早已經是名存實亡,氣數已盡。

諸葛亮做為當世奇才,不可能不知道“匡扶漢室”無異於倒行逆施。但是他依然在27歲那年走出南陽,與劉備結成生死之交,把自己一生的才智、心血都獻給了蜀國,這是為何?

一、兩人追求一致。

劉備打出的“匡扶漢室”,並不是把漢獻帝再扶起來,而是要重新建立起一個如同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時期一樣強大的王朝,但是這個國家未必叫“漢”。否則,劉備稱帝之後,也不會把國號定為“蜀”。他喚醒的是天下讀書人救蒼生於水火之中的美好願望和追求,從這一點上說,兩人的追求是一致的。

二、形勢所迫,劉備急需謀士。

劉備和曹操都起於鎮壓黃巾軍起義,但是完成之後,兩人走向了兩極分化:在劉備依附劉表、駐防新野的七八年,北方的曹操在鬼才郭嘉的輔佐下,殺呂布、敗袁紹、徵烏桓、平遼東,早已統一北方,率百萬之眾,不可與之爭鋒。

而江南的東吳,在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人的努力下,已經國險民固,不可輕取。

當時,北方的曹操有郭嘉、荀彧、許攸、程昱出謀劃策,南方的孫權有周瑜、魯肅傾力輔佐,唯獨劉備“左右不得其人”,導致事業縷縷碰壁。投公孫瓚、救孔融、投陶謙、敗曹操、附劉表,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一流猛將,無奈無謀臣輔佐,到了奔五的年齡,依舊顛沛流離,無立錐之地。

三、躬耕十年,才能卓著。

劉備是一個仁義和霸業並重的人物,諸葛亮看到了劉備視兄弟為手足 、視百姓如父母,是一個仁義而又有野心的人物,並且自己正好具有這樣的本事,可以幫助劉備扭轉乾坤。

諸葛亮自幼父母雙亡,由叔父諸葛玄養大,15歲那年隨叔父來到荊州,先後師從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岳父),從兵法韜略、陰陽五行、天象八卦,再到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在南陽半耕半讀的十年,諸葛亮密切關注天下大勢,為劉備量身定做了一套建國方略: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荊州北接曹魏、東連孫權,必為用武之地。拿下荊州、益州,成鼎足之勢。待天下又變,從荊州、漢中兵分三路穿過秦嶺,直取長安,然後東出函谷關克復中原;最後順江而下取東吳,則此霸業可成!

一席話說得劉備醍醐灌頂、熱血沸騰,我來對了,哥就認準你了!從此,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一步步走上三足鼎立之勢。



在白帝城託孤之際,劉備把國家和兒子鬥交給了諸葛亮,甚至要諸葛亮在阿斗不才的情況下取而代之。可以說,諸葛亮達到了一個文臣、一個謀士應該達到的最高程度,此生足矣。


品讀春秋001


諸葛亮當然知道大漢氣數已盡,他並不是要光復大漢,而是要重造乾坤。

三國演義中,明鏡有一句話來評價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惜哉!

主說的當然是劉備,時則是當時的天下大勢。

諸葛亮出山時,是公元207年。

當時天下諸侯已經出現分化,曹操成為實力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此外,孫權,劉表,劉璋,張魯,馬騰,韓遂等人擁兵自重,實力比曹操稍弱。

其實局勢已經非常明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從他的《短歌行》中,我們也能窺探曹操的理想。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正是曹操想要實現的夢想,也是整個曹操陣營中的主要作戰目標。

而諸葛亮之所以要輔佐弱小的劉備,主要就是因為他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用三分天下的計謀,來對抗曹操一統天下的目標。

可以說,諸葛亮最後成功了。

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計劃,主要分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第二步: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第三步: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做完這三步,劉備即使不能統一三國,也能成為一方霸主。

諸葛亮想要的不是光復大漢王朝,或者迎回漢獻帝劉協。

他只是想借用劉備的個人身份,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像管仲,樂毅一樣,成為名留青史的名相。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名留青史。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如果輔佐曹操或者孫權,可能結局會不一樣,諸葛亮也不至於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

可是,我們仔細想想,諸葛亮用一人之力,為劉備謀略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實在是一個有經天緯地的人才。

諸葛亮看重的,是劉備的皇室身份,當時像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因為劉備是大漢皇叔,才會忠心輔佐劉備的。

這個旗號打出來,許多人都會跟隨劉備。

後來的荊州,益州和漢中,就有許多忠於漢室的人,選擇了劉備作為靠山。

這也是諸葛亮比較佩服劉備的地方,他經歷過無數的失敗,但卻越打越勇,越打身邊的人才匯聚的越多。

筆者認為,這也是劉備吸引諸葛亮出山的一個主要原因。

著名史學家錢穆曾經評價諸葛亮:

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輔佐劉備,而不選擇曹操和孫權的原因。

—End—



冷月鉤沉


諸葛亮的心敞亮得很,所以有劉備三顧茅廬後的隆中對,戰略就是三分天下,至於三分天下後能走多遠,這需要更遠大的眼光和謀略。

以諸葛亮的才智,肯定清楚:曹操陣營最強但人才濟濟,去了也不會盡其才;孫權實力第二人才也不少,然兩者中都無其朋友圈,雖弟弟已在孫權麾下,也沒理由棄一選二;而與其有姻親關係的劉表雖據荊州但無大志,更不入其眼。

選擇劉備的主因:從《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看出,諸葛亮認同作為漢室皇叔——劉備的為人和志向,深知劉備陣營是正義之師,關鍵劉備會盡其才。再者,大儒都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慨,孔夫子就是典型,何況諸葛亮的字就叫孔明!

理解延展:大咖評價諸葛亮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慮多決少。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乾隆帝: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無我無私,然後志氣清明而經綸中理。

毛澤東: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王震:諸葛孔明這個人物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分裂狀態很不滿意,他一直懷有統一中國的遠大志向,很值得尊敬。


致敬大師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一代賢相,高風亮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百年來為世人所稱頌。作為一代人傑,諸葛亮明知曹操已經一統北方,正欲攜勢掃平南方,一統天下,在與此不利的情況下,他毅然出山輔佐最為弱勢的劉備,這是因為:

一是志存高遠,渴望建功立業。

諸葛亮自建安二年(197年)叔父諸葛玄去世後,開始在隆中耕讀隱居達10年之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每自比管仲樂毅”,希望能夠出將入相,建功立業。而當時曹操已經“奉天子以令不臣”,已為漢相,而且曹操集團人才濟濟,文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武有曹仁、曹純、樂進、徐晃,諸葛亮如果加入曹操集團,很難有出將入相的機會。而孫權集團,張昭周瑜與孫家的關係是“升堂拜母”,一文一武分別把持朝堂和軍隊,這是諸葛亮不願意看到的。對於諸葛亮這樣傲骨的人,寧為雞首,不為鳳尾。而劉備方面,一直缺乏重量級的謀臣,又求才若渴,諸葛亮一旦加入就可獲得一展抱負的機會。

二是注重聲名,忠於漢室。

諸葛亮一生忠於漢室,才有後來的五次北伐中原。漢朝400年,漢室劉氏天下成為正統士人的共識,這也是為什麼當曹操企圖取漢室而代之時,以荀彧為代表的忠於漢室的謀臣消極怠工。作為正統士大夫,在諸葛亮看來,曹操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而劉備作為漢室後裔,根正苗紅,漢獻帝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效命於劉備也就是效忠於大漢王朝,這自然成為諸葛亮的不二之選。

三是發展空間不同。

曹操集團雄踞北方,已經有了穩定的執政團隊,曹操又是一個非常聰明自負的人,新人很難有出頭的機會。作為後三國時期大放異彩的司馬懿,也是到了曹丕代漢才獲得重用。諸葛亮當時名氣很小,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如果加入曹操集團,很可能泯然於眾人也。孫權方面,江東集團正在穩定內部,向外擴張又受到曹操打壓,擺平內部成為首選。而劉備方面,暫時沒有任何根基,而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三分天下有其一,諸葛亮由此可獲得一個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