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社会男孩比女孩多了几千万,那为什么有人提有剩女,却少有人提有剩男?

钢花记忆老赵


知书爸妈,期待您的关注。

这个问题,我想到几个点:

第一、男大女小组合

在大多数人眼里,男生比女生大,甚至大挺多没什么问题。男生30岁可以找20岁的,40也可以,50也可以,60也有。

但是一个女生一旦到了30岁,相亲给你介绍的都是至少30以上,多的是40或者二婚的男的。所以,女的30前还能挑人,到30以后就是等着给人家挑。


第二、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传统观念导致,大家关注男的看事业,女的看嫁人。

男的30以前都在拼事业,30以后才开始事业有成,还没对象的那都是黄金单身汉,正是最抢手的时候。

女的20以后就是“怕嫁错郎”。别人不会关注你的事业做的多好,而是偏重关心一个女的成家了没有,有没有孩子。30岁是女人生孩子的最佳年龄,如果到30岁还没结婚,那么也没有孩子,就是晚了迟了。


第三、女人比男人成熟的早

一般女人比男人会更早成熟,这也意味着会更容易显老。很多男的要到30岁以后,才脱去稚气孩子气,有点成年人的样子。而女孩子20岁就正青春了,到了30岁,已经是初老了,容颜慢慢就没那么靓丽饱满了。

30正青春的男的自然不会觉得被剩下,而30初老的女的自然像被剩下。


比甘幸福唠


这个话题,怎么回答都是招人骂的。

中国有多少‘黑户’,没户口,很多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部分地区有的人生了五七个,只要一个可以合法入户口,第二个就要罚款,第三个罚更多……,所以入户口的仅一两个。

所以,现在的人口数据误差率还不小,如果所有人都入户口了,数据才能真实显示出来。

剩男剩女,很多是自我定位(要求对方的条件)与自亲条件不对称造成:看上的人看不上自己,看上自己的,自己却看不上。

事业成功的剩男,还有一个称号叫‘钻石王老五’,事业成功的剩女就不知道有没有别称。

不成功的,其实都是一样,称为剩男剩女,不过出于礼貌,现代人很少这样直接说出来而已。

还有一个原因,以前没结婚的基本是处于性饥饿状态,现在没结婚的更自由,‘合理’夜夜换口味,结婚了反倒被婚姻限制自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结局自然不一样。当然这是一部分人,比例多少,无法统计。

这都是自由惹的祸!

所以,现在的剩男剩女与以前的剩男剩女不同,大家懂滴。



繁荣丰盛5855547865


传统观念害死人,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此。

01: 男人比女人大几岁结婚很正常。

现今社会,虽然对女性宽容了许多,但是大部分的如50-80年代人的想法,依然持有男比女大几岁结婚很正常的观念。

有这种观念的人,很多,且占社会大多数。

而这类女人聊天的时候,关注点肯定会是哪个女人没结婚,哪个女人结婚晚等话题。

而这类男人们的兴趣点也在哪个女人没结婚或晚结婚的话题,这就导致很少人会提起剩男两字。

且这种观念还延伸出剩男正常,剩女不正常的观念,自然而然人们的目光会集中在剩女问题上。

02:男人事业为重,女人家庭为重。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对于男人的要求是必须要有事业,女人的要求要有家庭。

而生活在这样环境之下的我们,眼中只会看到剩女,不管这个女人的事业有多成功,关注的只会是女人的婚姻问题

就如某个女明星曾经说过一句话:“那些记者问我的时候,总是问我关于家庭跟事业怎么协调的问题,问我老公总问事业的问题。”

而电影《找到你》里更是很好的演绎了,大环境之下,女人必须以家庭为重的观念,背弃这个观念女人,在一大群人中显得格外明显。

而剩女就是在一群白马中出现黑马那样明显,所以很多人的眼中只看到了剩女。

3、其他传统观念。

当然这类的传统观念有很多很多,在这种观念下生活的我们,

又如何不会把目光集中在剩女问题上呢。

当单位、亲戚、朋友等所有人都持有这类传统观念,讨论的,注意的,关注的,又怎么能不是剩女呢。


挹明月


什么东西剩下了容易引起话题。中午吃饭米饭剩下了,你不会因此和你的朋友展开激烈的讨论。但是桌子上有人掉了1000块钱,又没别人看着你没拿,你肯定会大吃特吹。



珍贵的东西无端剩下没人要了,容易引起讨论。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光棍率最低的时期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期。一直以来,光棍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特别在旧社会农村,哪个村子没有几个老光棍,解放后明显少了,但是现在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实际的光棍率有所升高。但是相比之下,寡妇可能有几个,但是老姑娘很少见,结果现在反而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是广大未婚男同胞急于解放双手成家立业,一方面,一群优秀的,高学历,高工资,高颜值的适龄女性选择不婚。这种现象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醉美木渎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男人多出数千万是客观事实。“剩女”往往是女性主动选择的结果,但“剩男”则不然,为何社会上却罕提“剩男”,那是因为社会上有另一种说法:“光棍”。而且,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剩女”,在城市才有“剩女”,也就是说“剩女”也有城乡之别,甚至可以说“剩女”也恰恰反映城乡差别!

不妨了解一下目前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衡的基本情况。按照权威统计数据,

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当中男性比女性至少要多出3000多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另据统计,“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出生性别比最失调的国家。

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据目前的权威数据,按照一夫一妻制,起码有3000多万男性将找不到老婆而打光棍。换句话来说,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男性是“供过于求”,而女性则是“供不应求”。但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剩女多,另一方面其实更多的是找不到老婆的光棍。

社会上为何“剩女”话题多,而罕见“剩男”话题呢?

其一,所谓“剩女”当中不少都是主动型的“剩女”。我的爱情我作主,我的婚姻我话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女性经济的独立,其对男性的依赖大大减弱,尤其是一些城市当中的高知、白领女性。她们宁可”剩“下,也不会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苟且”。这其实是伴随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现象。

其二,人口流动,特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带来的男女比例局部失调进一步加剧,导致“剩女”现象进一步显现

随着农村女性大量到城里工作,她们在见识了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五彩缤纷,并习惯了城市生活之后,不少农村来的姑娘,特别是从落后贫困乡村出来的姑娘,她们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成家了,她们大都希望嫁在城里工作生活的男性,即使一时未找到如意郎君,她们也不会选择回农村结婚,而是宁可暂时选择单身、做“剩女”。

而由于大量农村姑娘加入了竞争,城里的姑娘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也遭受一定程度的挤压,毕竟在城市里优质的、高富帅的未婚男性资源同样也是有限的,甚至是贫乏的,谁不想嫁个高富、好男人啊!?这样一来,城市里就会涌现不少的“剩女”(当然城里一些条件较差的男性同样也成了“剩男”)。这种状况,在一些外来人口数量大、比例大的城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东莞、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因为大量从农村涌到城里的姑娘再也不愿意回农村结婚(贫困落后地区尤甚),导致城市“剩女”多,而农村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则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剩女”(农村多的是“光棍”)的,于是"剩女"也就呈现"城市多农村少"分布的特点。近年来农村婚姻天价彩礼现象,其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这一社会问题。

其三,在婚姻自由、自主的今天,就个体主观因素而言,所谓“剩女“大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产物。爱情、婚姻,既是一种心灵、感情的默契、结合,同时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自己的另一半这件事情上,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把标尺,尽管这把标尺或会随着年龄、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都必须先过自己这一关。况且,你选择他人,他人也在选择你。这在许多时候,就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结果就是有些人成了“剩男”“剩女了。

此外,也有不少女性因为遭遇过爱情上的欺骗、背叛等伤害,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及对当下社会上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分分合合等等“负面信息”的影响和困扰,导致对爱情、婚姻缺乏甚至丧失信心,从而使得她们在爱情、婚姻等个人情感问题上犹豫不决、踌蹰不前,而错过了爱情、婚姻。

当然,随着个性的解放、社会的开放多元,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女性"只谈性爱、不谈爱情"的现象。这种女性虽然可能仍会被贴上“剩女”标签,但严格来说此类女性可能已经不算“剩女”了。

客观上,社会上“光棍”比“剩女”多,但正如前面所说,“剩女”多在城市,“光棍”多在农村,有些落后地区的“光棍村”正是此种现实状况的反映。在农村的“光棍”难以被聚焦、被关注,但在城市的“剩女”却往往会成为议论、关注的话题。所以,“剩女”成为话题,但“光棍”“剩男”却无人关注。这可能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错觉。

必须指出,男女比例失调终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图:来源网络)


伊本正經


最近广东公布出来的数据,硕士学位的男女性别比为88:100,本科毕业的男女性别比为77:100,专科毕业的男女性别比为88:100,不知道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如何,但具备高学历的女生多于男生肯定是事实。此数据其实就说明了剩女剩在什么层次。小学初中班上是男生比女生多的,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根本不能参加高中升学考试,他们中大部分是男生。高中毕业的时候你又会发现,班里将近一半的学生根本不让他们参加高考,其中里面大部分又是男生。尤其是县乡镇中学,这种情况尤为明显,结果多出来的男生绝大多数剩在了乡镇。问题是在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剩的那部分女生和剩的那部分男生是很难走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现在的样子了。就目前来说,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无解,以后是不是通过教育考试的改革来改变目前状态决定权在上面,下面的人该咋过咋过,没必要去想的太多了。


叶蝉135


我认为,这是个关乎意识的问题。

首先,这个社会说到底还是男权社会,剩女一词的发明,是男权思维的产物,一方面过度夸大了女性的婚恋价值,另一方面,打压了女性的其他价值,人们带着偏见地认为,女人毕生的使命就是结婚,没有结婚就是被剩下。男性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这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其次,现实生活中很多男性娶不到老婆,人们却视而不见,女性只要过了三十,三姑六婆就觉得老了嫁不出去了。传统思维一刀切地把女人的青春等同于女人的婚恋价值,认为女人老了就贬值没人要,而男人不管多老都不愁没老婆,所以不会被人议论为剩男。(越写越生气啊😤😤)

最后,思想还没有更新迭代。喜欢拿剩女说事,大部分还是长辈级的,她们受限于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背景,没有接受到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但是8090后则不同,不想结婚或追求个人价值的女性已经非常多,再过30年,8090后老了,那时候就很少这种观点了。

特别赞同一句话:一个国家如何,就看这个国家怎样对待它的女人和小孩。

哪一天,我们看女人不那么狭隘和偏见,就真的非常进步了!


谈情说爱说热点


这事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如果从微观角度看,看似是由于“每个生男生女自身的问题”,其实不然,和国家犯罪率一样,如果国家动荡,那么整体犯罪率肯定上升,我们没必要单个分析为什么这个人杀人了。

同理,如果一个女孩有问题,那么无可厚非,如果是女性群体出了问题,表现就是现在这样。而女性群体为什么出问题呢?这就是国家形势出了问题,正因为如此,国家才要鼓励生二胎


每天多一点金


因为女的一般往上找(找比自己条件好的)比自己岁数大的。

而男的一般往下找 (找跟自己差不多或者学历 经济条件等不如自己的)

可想而知 剩男剩底下一层的 而剩女剩下的不是底下一层的 是想把得更高一层的。

当然啦 也有由于其他各种原因剩下的。比方说我自己就是因为30之前不想结婚 不想找对象 就是想拼一下事业

总体来说 剩女往上找 抬着头搜寻 殊不知剩男一般都在底下剩着呢。😂


农民的女儿在澳洲


这个问题足以说明,女人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索取性。当然我也是女孩,说的不对大家多多交流。

总是听老人说,都说有光棍,没听说过那家姑娘剩下的。这个问题能够体现的重点由以下几点。

第一,女孩还是没有剩下的,只有低嫁的。剩女由于失去了所谓的本身优势。最后受到提出条件的制约,最后完成了低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母亲不想让姑娘成为剩女的主要原因。

第二,一般年龄大没有出嫁的姑娘多半会被称为剩女。她们真的会被剩下吗?当然可能性很小很小。我有一个稍微有智力障碍的姐姐,最后还是嫁给了一个正常的男子。有了孩子,生活的也不错。年龄大,造成了选择机会面小。那是以前现在可不全是如此。这也是优势下降,才被称为剩女。

第三,对于女孩本身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剩女吗?其实不会。基本上都是父母,亲人们因为她的优势下降而着急。就把她们称为剩女。有一种催促的作用。

男人就不同,大部分男人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成熟度,男人魅力值越会增加。

越热越被议论,越重视越被议论。

兰兰情感说,欢迎大家议论留言相互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