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祕密

1974年夏天,一艘沉沒在泉州灣後渚港的古代木帆船被髮掘出來。它立即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該古木帆船,出生於13世紀,由泉州製造,是一艘三桅遠洋商船,屬於中型遠洋貨輪,總長度為34米、寬11米、型深4米,載重量達到200餘噸。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遠洋商船

沉沒的那天,它從東南亞回來,運載著大量的香料藥物及其他商品,計劃在6-9月返航,卻在泉州灣後渚港發生了歷史性的“冬眠”。

那天,歷史發生了什麼,讓本該靠岸歸家的船兒,悄無聲息地“冬眠”了?跟隨導遊的指引,我們來到了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是一座中國專門性博物館,專門用於研究中國古船的實驗室。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殘船體

我國是世界上造船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船型就有上千種左右,海洋漁船船型有二三百種,沙船、鳥船、福船、廣船是有名的船舶類型,其中,福船,馳名於中外。

而福船能名身在外,不得不提到它的誕生地——泉州灣後渚港。後渚港背靠大山,面臨大海,水道較深,是個很好的避風港,海船的停泊和啟航,在這裡很輕鬆。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避風港

優越的地理條件和交通位置,使得泉州灣後渚港在宋元時期便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成為中國四大名港之一。據《新元史》記載:發海船千艘,齋糧一年……自後渚啟行。可見,當時後渚港經濟繁榮,帆檣林立,商賈雲集,中外商品堆積如山。我們言歸正傳,歷史的那一天,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南宋末年,泉州市舶司提舉是蒲壽庚,當時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蒲壽庚原為阿拉伯人,有著龐大的商船隊,直接參與海上貿易。然蒲壽庚當著南宋的官,拿著南宋的錢,在國家危難關頭,理應匡國濟時,除兇拔亂,但他卻見利忘義,趁火打劫。

當宋瑞宗帶著南宋殘部從開封(現浙江杭州),一路南下逃至泉州,張世傑向蒲壽庚借船運糧。蒲壽庚卻一口回絕。眼見這等忘恩負義的小人,張世傑不由勃然大怒,強行徵調蒲家海船並抄沒貨物。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搖槳

彼時,蒲壽庚從阿拉伯返航的貨輪正計劃靠岸,為不讓張世傑等南宋殘兵得之,一邊暗自命令手下人,將船擊沉;一邊勾結元兵,甚至卑鄙地充當蒙古人的走狗,對南宋宗室和百姓痛下殺手。

於是,宋瑞宗只能乘坐著小船進一步南逃,在井澳的海浪中,因船太小抗風能力差,不慎翻在海里,差點被淹死。當被撈上來後,不識水性的宋瑞宗得了一場大病,年僅11歲便駕鶴西去了。

泉州古船陳列館的一艘古船,藏著古東方第一大港,一個亡朝的秘密

一艘古木帆船,揭開了一個王朝沒落的辛酸史。歷朝歷代社會劇烈動盪,充滿了血和淚。直面歷史,我們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平淡生活,同時,為自己的祖國擁有如此高超的造船工藝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