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西洋参又被称之为“花旗参”,属于外来物种,原产于北美洲。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在医学和保健上应用范围很广,西洋参和人参主治功能基本相同,但药性却相反。我国售卖的西洋参,大部分依赖进口,为了增加收入,摆脱进口,现在也有很多种植户在进行西洋参栽培。但西洋参的育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掌握好正确的育苗方法,很容易导致西洋参出苗率低,出苗不齐等问题。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那么接下来,我将从以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西洋参的育苗技术,以提高西洋参种子的出苗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洋参育苗需要条件

  • 水份需求

西洋参对水份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在进行西洋参育苗时,要合理控制土壤水份含量。如果土壤水份不足,那么将会导致种子吸收水份不足,而难以出苗。如果土壤水份太多,那么可能导致种子发芽时烂种,造成出苗率低,出苗不齐。

在农田土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5%~20%,林地腐殖质含量中等的土壤,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35%,而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可达50%~60%,这要由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

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以及土壤不同腐殖质含量,西洋参适宜土壤水份含量都不一样。我们在控制西洋参苗床土壤水份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适当的控制苗床土壤水份,这样才能提高西洋参的出苗率。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温度需求

西洋参对温度的要求也比较高,适应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小,适宜生长在温度为5-20℃的地区。西洋参育苗时,种子需要经过低温,才能完成生理后熟,具备出苗的能力。如果没有经过低温生理后熟,那么西洋参种子则很难出苗。

西洋参种胚需要经过形态后熟,种子裂口后,还要求在0~5℃左右低温条件经过105~120天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越冬芽需要在5℃左右温度下经过60天以上才能打破休眠,具备出苗能力。低纬度的一些南方地区,必须保证冬季有5℃左右的低温条件2个月以上,才可以种植。

所以在西洋参育苗时,需要0-5℃低温生理后熟,并且在出苗期,控制温度在17℃左右,才能够促进西洋参种子发芽,提高西洋参的出苗率。

  • 土壤需求

西洋参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土壤选择好与坏,对西洋参出苗率影响很大。适宜的土壤环境,能够促进西洋参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

西洋参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高,排水性能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PH值为5.5-6.3的沙质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中进行西洋参育苗,能够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出苗率。对于地势低洼,排水性能不好,土质黏重的土壤,不能够进行西洋参育苗,否则将会导致西洋参种子腐烂,降低出苗率。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光照需求

一般来说,植物光照越充足,生长越旺盛,产量越高,但是对于西洋参来说却不是。西洋参对光照的需求不是特别高,适宜生长在光照条件不是很好的阔叶林地,在阔叶林地能够健壮生长。

如果西洋参是在农田育苗,则要搭遮阳棚或遮阳网,避免太阳光直射或暴晒。如果西洋参是在阔叶林地育苗,林地遮光效果比较好,不需要进行遮阳操作。所以西洋参只适合在散射光或者斜射光的条件下生长,在太阳直射,或者暴晒的条件下,将会影响西洋参种子出苗率和生长。

西洋参育苗场所

  • 农田

西洋参是可以在农田进行育苗的,在选择育苗农田时,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腐殖质深厚,PH值为5.5-6.3的沙质土壤。这样才能促进西洋参种子发芽,提高西洋参出苗率。

很多农田都是呈碱性,我们可以提前半年到一年时间,使用硫磺或者松柏针叶土对农田进行施撒,改良农田,使其变成弱酸性后,再进行育苗。

注意:

①农田种植过耗肥力强的农作物,不能再进行西洋参育苗,比如马铃薯,红薯等。因为西洋参需肥量很大,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将会影响西洋参的生长。

②刚喷洒过除草剂不久的农田,也不能再进行西洋参育苗,因为西洋参对除草剂类农药比较敏感。如果在这种农田进行西洋参育苗,将会导致西洋参出苗后,出现药害。

③对于种植过大豆类农作物的农田,可以进行西洋参育苗,因为大豆能够改善农田的土壤,并提高土壤的肥力,对西洋参育苗非常有帮助。

④农田种植过,容易感染病虫害的农作物,也不能再进行西洋参育苗,否则将会导致西洋参感染病虫害,影响西洋参出苗及生长。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林地

西洋参在林地育苗,肯定是可以的,因为西洋参本就是生长在林地,如果林地条件好,那么西洋参的出苗率将会大大提升。

在林地育苗,要选择阔叶林,并且土壤腐殖质含量丰富,肥沃,湿润,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林地。林地坡度最好要大于10度,小于30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土壤排水,而且有利于土壤蓄水,对西洋参出苗非常有帮助。

注意:

①选择好合适的林地后,要在秋季对林地进行处理,把林地上面未腐熟的杂草,落叶,小树苗,全部清理干净。如果不清理,那么这些未腐熟的杂草,落叶,将会在苗床上面腐熟,不仅滋生病菌,还会释放热量,影响西洋参种子出苗。

②林地的土壤,病菌,虫害比较多,如果不加以消毒杀菌,将会影响西洋参的种子发芽,以及出苗率。要使用“多菌灵”,“波尔多液”,“福尔马林”,“辛硫磷”等药物对林地土壤进行消毒杀菌,这样才能提高西洋参出苗率。

③在对林地进行起垄开沟操作时,要顺着林地坡度做畦,并且畦面要整成龟背状,这样在下雨天,雨水就能很快被排走,避免苗床积水。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西洋参育苗时间

  • 春播

西洋参一般都是在春季播种育苗,春季温度比较适宜,土壤湿润,能够促进西洋参出苗,使得西洋参出苗整齐,健壮。

不同地方春季育苗时间不一样,在比较寒冷的地方,比如东北地区,气温非常寒冷,西洋参育苗最早也得四月下旬,这样才能达到适宜西洋参出苗的条件。

在不是特别寒冷的地区,西洋参播种时间那要提前,比如北京,陕西等地区,在春季三月份,温度,土壤湿度,就能达到适宜西洋参出苗的条件。所以在这些地区,春季播种育苗时间在三月份左右。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秋播

西洋参也可以在秋季播种育苗,秋季播种的西洋参种子,需要越冬后才能出苗。西洋参播种后,要搭保温棚,做好防寒工作,避免西洋参种子被冻伤,不能出苗。

在东北地区,秋冬降温比较快,比较寒冷,在秋季要提早播种,播种时间一般是每年10月份。而在北京,陕西等地区,秋冬季降温时间更晚一点,播种时间可稍微推迟,一般是每年的11月份左右进行西洋参播种。

西洋参具体的育苗技术

西洋参种子准备

  • 种子选择

西洋参种子好坏,对西洋参出苗率高低,影响很大,我们要选择优质的西洋参种子,才能提高西洋参种子的出苗率。

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感染的当年种子,或者是一年左右的种子。种子选择好后,要把种子里面的瘪粒,杂质清理干净。可以把西洋参种子放进清水中,去除水面的杂质和瘪粒,水面下的即是颗粒饱满的西洋参种子。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种子消毒

西洋参种子表面,一般都会携带很多病菌,是不能直接播种的。直接播种,那可能会导致西洋参种子腐烂或者发芽后感染病虫害,降低西洋参出苗率。

消毒方法:首先把西洋参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天左右,然后把西洋参种子放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0.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分钟,再捞出,等种子表面干燥后即可。

  • 种子催芽

西洋参种子采收后,都是需要人工催芽,才能完成生理后成熟,未经过生理后成熟的西洋参种子,不能发芽出苗。

催芽步骤:

①选择干净的河细沙,并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然后把消毒后的西洋参种子和河细沙,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装进木箱中,并在木箱上面覆盖一层稻草,进行保温,保湿。

②把木箱放在房间,或者育苗房中,控制温度在17-19℃左右,并经常洒水,使得土壤湿润。每15天左右把西洋参种子倒出,清除腐烂,发霉的种子,并混合均匀,重新装箱。这是西洋参种子种胚发育期,这个阶段大概需要4个月左右。

③等到西洋参种子基本都裂口后,种胚发育完成,然后把木箱放到冷藏室内,控制温度在0-5℃之间。经过两个半月时间冷藏,西洋参种子的子叶就能够发育完全,然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西洋参苗床准备

  • 苗床选择

苗床的好坏对西洋参出苗率影响非常大,优质的土壤环境能够促进西洋参发芽出苗,差的土壤环境会导致西洋参种子烂种,降低种子出苗率。

西洋参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湿润,腐殖质含量高,排水性能良好,PH为5.5-6.3的沙质土地中。我们在选择苗床时,尽量满足这种土壤环境,这样才能提高西洋参种子出苗率。

林地的土壤环境一般可以满足西洋参育苗条件,但是农田的土壤环境就很难满足西洋参育苗条件。那么就要对农田土壤进行改良,使得土壤满足这种环境后才能进行播种育苗。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苗床翻耕消毒

西洋参苗床选择好后,先对苗床进行翻耕2-3次,并清除土壤中的大的石块,树根等东西。然后让苗床在太阳下暴晒5天左右,并使用波尔多液,福尔马林,多菌灵等杀菌药物,对苗床进行喷洒消毒。

注意:对苗床消毒不能使用石灰,因为石灰呈碱性,容易让土壤变成碱性,对西洋参育苗不利。

  • 苗床施肥

苗床消毒完毕,要施加底肥,对于腐殖质深厚,土壤比较肥沃的林地,可不施加底肥,或者少施底肥。对于土壤比较贫瘠,排水性能不是特别好的农田,要多施加猪粪,牛粪,草木灰等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

注意:

①苗床施肥,最好提前一年或者半年时间施加,这样可以改良苗床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西洋参种子出苗。

②猪粪,牛粪等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消毒杀菌后,才能施入苗床,这样才能避免苗床滋生病菌,影响西洋参种子出苗。

  • 起垄开沟

苗床施肥后,对苗床再翻耕1-2次,使得有机肥和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再整平苗床。按照垄宽1m,沟宽1.1m,沟深30cm,进行起垄开沟操作。

注意:苗床宽垄要整成龟背状态,中间高,两边低,这样有利于苗床排水,避免下雨天气积水,对西洋参出苗不利。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播种方式

  • 撒播

西洋参育苗,可采用撒播方式,撒播方式比较简单,方便,但是后期需要间苗,比较浪费种子。撒播方式就是,等苗床处理完毕后,把准备好的西洋参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面,大概每亩地播种12kg。然后再在苗床上面覆盖一层5cm左右的细土,并使用工具轻轻按压土壤,使得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注意:撒播方式,种子密度大,西洋参出苗后,秧苗密度非常大。等到西洋参种子完全出苗后,按照株距5cm,对西洋参进行间苗。间苗时要拔除弱苗,病苗,保留生长强壮的健壮幼苗。

  • 点播

西洋参育苗,也可以采用点播方式,点播方式相对麻烦,但后期不需要间苗,能够节省种子用量。点播就是使用工具在苗床上面,按照行距4cm,株距4cm,进行挖穴,每个穴深5cm。在每个穴内播种1-2粒西洋参种子,并使用细土,把穴填平。然后轻轻按压土壤,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西洋参种子扎根出苗。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播种后管理

  • 水份控制

西洋参播种后,要及时对苗床进行浇水,浇水量不需要太多,使得土壤湿润即可。之后,每1-2天给苗床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西洋参种子出苗。

注意:每次浇水都不能太多,如果浇水太多,土壤湿度很大,苗床土壤容易滋生病菌,西洋参种子也容易发霉腐烂,降低出苗率。

  • 覆盖稻草

西洋参播种,浇水后,要对苗床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能够对苗床保温,降低土壤水份蒸发,有利于西洋参种子出苗率。

注意:等到西洋参种子,基本都出苗后,要及时揭开稻草,这样有利于西洋参幼苗生长。揭开稻草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幼苗。

  • 温度控制

西洋参适宜出苗的温度是15-18℃,西洋参播种后,如果环境温度比较低,那要对苗床进行保温,这样才有利于西洋参出苗,提高出苗率。

注意: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要给苗床搭保温塑料棚,以维持苗床适宜的温度;在天气温度升高时,要及时撤掉保温棚,以降低苗床温度。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 虫害防治

影响西洋参出苗率高低,除了土壤,温度,水份等因素外,还有虫害。虫害主要指的是地下害虫,比如“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等。它们会啃食,咬断西洋参种子的幼芽,导致西洋参种子出苗率降低。在西洋参出苗期,积极防治地下害虫,才能保证西洋参种子顺利发芽,提高出苗率。

防治措施:

①使用嫩菜叶和50%的辛硫磷药物一起混合均匀,然后放在西洋参苗床上面,诱杀地下害虫。

②利用“地老虎”,“蛴螬”,“金针虫”成虫的趋光特性,在苗床周围安装灯光陷阱,诱杀成虫,减少虫源,降低地下害虫的数量。

③西洋参种子催芽完毕后,使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对西洋参种子进行拌种后,再进行播种,这样也可以防治地下害虫。

④在西洋参播种前,使用90%敌百虫1000倍液,75%辛硫磷800倍液,5%毒死蜱药物对苗床土壤,进行均匀喷洒,消灭地下害虫。

西洋参出苗率低,应该是这四点没有掌握好


总结:西洋参育苗不是一个简单事情,它的种子出苗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土壤环境”,“播种时间”,“温度”,“水份”,“虫害”,“种子自身因素”等。这些都会影响西洋参种子出苗率,要想提高西洋参种子出苗率,就必须对西洋参生长习性有些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规避这些影响因素,提高西洋参种子出苗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